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田野家园·续编》是《田野家园》(黄山书社 2019 年 10 月岀版)的姐妹篇。收录的作品大部分是作者 2019 年以后写作的民俗类及地方史类的文章,共 96 篇,近 30 万字。

其中,有的是已在全国性学术论坛或国家级刊上发表的论文,如《闽南佛教的岩》一文,是作者参加中国民俗学会 2022 年年会的论文,在2022 年 11 月 13 日的年会专题学术交流会上宣读;《关于闽台“王爷”神来历的调查 兼谈“割香”“送王船”》一文,是作者参加由中国社科联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协会联合主办的“送王船仪式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学术研讨会”的论文,2020 年 12 月 22 日在研讨会的大会交流时宣读;《顺治帝迎见达赖礼仪之争》一文,是作者涉猎清史的研究文章,先发表于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内参刊物《清史参考》第 31 期,后被收入《清史镜鉴·部级领导干部清史读本》一书并公开发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9 年 7 月出版)。

《南安英都拔拔灯的调查、发掘和申遗之路》一文,是作者在“传承与保护——南安英都拔拔灯项目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该文回顾了作者几乎穷其一生精力,不懈调查、探索、钩沉董山昭惠庙的渊源及“拔拔灯”特殊灯会的形成和传承发展的过程,抢救复活了这一彰显海上丝绸之路东端发祥地——泉州特色文化的古老民俗灯会,是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安英都拔拔灯”调查及申遗过程的一次总结性回顾。

本书收入的田野调查报告有:《发现翁山洪氏东八房宗亲迁台家谱珍本》,钩沉出翁山洪氏东八房迁徙台湾的时间及地址,七十多年以来南安英都“洪氏东八房宗亲去台居何处”的疑团终于云开雾散,促进了两岸洪氏亲缘再续;《王鼎九的诗集〈翔山樵唱〉》,发掘了民国时期南安青年诗人王鼎九笔下忧国忧民的诗词 200 多首;《英都地下团支部旧址在荣星村》,通过调查革命斗争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英都地下团支部的成立和斗争活动情况,新发现一处老区革命遗址;《洪潘出生地调查》,则通过多方调查访问,得出“中国管乐之父”洪潘的出生地是中国而不是马来西亚的结论,表现了史学工作者尊重历史、敬重名人的负责任的态度。

本书也收录了作者写的一些有关古代科举、职官、牌坊的知识性通俗短文,有一定的可读性,主题包括签判通直、乡约正、乡饮宾、钦赐举人、牌坊,等等。

“探骊寻珠”一章收录了作近年来发现的古牌匾、家谱、名人诗词楹联、名人书法、墓志及介绍文章,使遗珠重现异彩,有一定的存史价值。

本书还收录了作者采写的民间故事 4 篇。这些故事都流传于南安西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影响范围较广。作者通过广泛调查,多方寻访,忠实记录,慎重整理,努力还原了别具一格的口头文学原生态。 gGkAeJcwj9kFhcSwCUOY6jhEClX1dUSweLMyd86/XBV/9fTIscAr+rG+OggqlS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