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孟繁华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使命。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一直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要基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师范类院校立足于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其他综合性人才,锐意进取、踏实奉献,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出了卓越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师范大学呈现出新的生机与发展特征。

一、师范大学独特的教育生态禀赋

我国师范教育肇始于 19 世纪末。之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逐步确立了以独立设置的、不同层级的师范院校为主,部分大学下设教师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体系,除了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以外,通过对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把综合性大学下设的教师教育机构全部集中到师范院校。进入 21 世纪以来,各级学校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需求日益突出,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面临很大挑战。经历了百年沧桑的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相应的教师教育政策应运而生。整体看,这是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顺应了新时期教师教育工作的需要。然而,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弱化,以及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贡献力不高的问题。2018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以此为标志,我国教师教育进入了新时代。

在整个教育生态圈中,师范大学地位特殊,既具有基础教育的成长基因,又具有高等教育的时代烙印。一方面,师范大学从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中选拔录取,学生在大学接受完整、系统化的培养,毕业后入职幼儿园和大中小学,成为人民教师。在此意义上,师范大学正是基础教育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师范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找准办学定位,发挥优势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师范大学连接着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构成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有机衔接、交叉共生的教育生态体系,是典型的“双肩挑”。这个生态体系直接影响到师资质量、生源质量,最终会影响整体的教育质量。而在这一教育质量生态链条中,师范院校举足轻重。可以说,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对于改善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具有事半功倍的意义。

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应从其独特的教育生态禀赋出发,回归创办师范大学的“初心”,即师范大学培养的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及其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效益。高水平学科发展支撑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教育是当前师范大学的主责主业。学科的发展水平及教师教育意识决定着教师教育质量——缺乏高水平学科发展支撑的教师教育很难培养出卓越教师。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实践基础以及需要破解的问题,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来看,师范大学如何加强顶层设计,超越“师范性”和“学术性”这一假问题带来的路径依赖,脚踏实地建设与时俱进的教师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好满足国家和区域教育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师范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坚持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教师教育质量,遵循学科发展和教师成长规律,瞄准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抓住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变量,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体系。

二、以评价改革为导向推进师范大学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20 年 10 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当前,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视“测量”而“判断”不足。各种测量手段、信息技术可以相当精准地描述“是什么”,但“为了什么”“什么是对的”反而被弱化,“标准”不明确、不清晰,“五唯”现象的根本原因也即在此:只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运算,价值判断的因素参与不够。于是测量结果本身便异化成了标准,并形成了自足的内循环系统:分数的高低、升学率的高低与重点院校的录取率、论文的数量、帽子的“高矮”等集体无意识“无法自拔”。

近年来,学科评估、教学评估、专业评估、学位点评估等持续展开,师范大学评价内涵不断丰富,但各项评估与师范大学评价本身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师范大学的各项测量数据的判断依据应是师范大学的功能本身。《总体方案》强调,“改进师范院校评价,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聚焦到这一核心功能上来,也就是说要不断强化指向功能,实现师范大学评价改革。

1. 强化代表性成果评价:基于学科发展与学术本质的“去功利化”

《总体方案》提出,“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强调成果的原创性、典型性、前沿性与根本性,而非使数量、比例、帽子等成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去功利化”的价值在于回归本体价值,满足学校育人的本体价值而非功利价值。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代表性成果的取得往往意味着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前沿问题的有效解决与突破,强化代表性成果评价,可以促使师范大学致力于师范大学基本功能承诺与基本问题、时代问题破解的反思性行动,从而脚踏实地建设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

2. 改进结果评价:基于功能实现的目标与结果相联结

《总体方案》所强调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评价原则应充分体现在师范大学的评价中。以功能实现程度为标准的评价显然是一种结果评价,即判断预期设计的教育功能的实现程度。但同时,以功能实现程度为标准的评价也在重新规定目标导向而非相反,因为功能不仅来自目标,也来自结构,还形成于机制。由此,“改进结果评价”要求对我们所熟悉的目标导向评价模式做出改进,建立目标与结果的关联,打破“排名情节”和“产品意识”。强调面向师范院校的功能评价,其本身即是对“结果评价”的改进,功能评价矫正了结果评价中最突出的一个误解,即只把结果理解为实践的后果。实际上,功能评价表明,“结果”应指向问题与目标——论文是为了什么?分数说明了什么……“功能”才是“质”的评价。另外,“改进结果评价”还应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是改进结果评价本身,其二是改进相关管理部门对教育评价结果的使用;前者是一个技术问题,后者是一个价值问题。

3. 强化过程评价:基于丰富内涵的教育本质规定

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评价的改革应立足于立德树人这根主线。强化师范大学评价中的过程评价,正是对教育内在规定性的回应。应该基于功能实现建构师范大学培养过程完整的分析框架和内容体系,建构学科、专业、学位点、教学等多项评估间的内在关联,形成教书、育人等多个环节的有机衔接,没有过程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行为,正是“过程”确证了“结果”,正如强调严谨、科学的研究设计与实施是为了确保研究数据的可靠性,进而才有资格谈论结论正确与否。另外,强化师范院校评价中的过程评价,不仅仅指为了“功能”实现所设计的制度与政策、所展开的活动与改革,也指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素养能力的形成,这也是师范大学连接着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个表现。

4. 探索增值评价:基于学术性与专业性的有机融合

增值评价的基础是分类评价,不鼓励简单化的横向比较,更有助于被评价者的多元发展。对于功能、类别、使命、定位各自不同的高校来说,简单比较办学条件、项目级别、帽子多少会异化评价功能。基于师范院校这一特定组织功能的发挥来看,专业化的教师培养有两种基本模式:其一是融学科与教师教育于一体的师范院校模式;其二是文理学士加教师教育以培养教育硕士的教育学院模式。严格来说这两种模式不可比较。教育学院模式的增值评价内涵清晰,比较容易操作;师范院校模式的增值评价则因其学术性、专业性的双重任务而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未来师范大学增值评价的重点应是将学术性与专业性有机融合产生的教师素养的增值状况。

5. 健全综合评价:基于要素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换

功能评价本身就是综合评价的基本样态:正功能与负功能集于一身的综合评价;学术性与师范性相融合的综合评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目标、过程与结果相联结的综合评价;等等。同时,综合评价作为一种评价理念,适用于破“五唯”的每一个方面:改变唯分数,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改变唯升学,对学校实施综合评价;改变唯论文,对教师实施综合评价……只有采取综合评价,对师范大学的评价才可能客观、科学和有效。当下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每个要素的评价与对由要素构成的整体评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评价要超越要素评价的简化模式,走向关系模式,当然,实现真正的综合还需要长期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另外,指向功能实现的师范大学评价,应有其特有的评价体系,而这需要建立在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基础之上。从目前来看,这正是教育理论建设、师范大学建设与发展中最亟待发展之处。总之,在《总体方案》指导下的师范大学评价改革,必将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生态体系,促进师范大学真正走上“善治”之道,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三、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师范大学必须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教师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为我国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高质量支撑。

1. 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体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振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顶层设计。师范大学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教师、为谁培养教师以及如何培养教师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旗帜鲜明地把培育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作为办学的根本定位,积极构建彰显师范教育特色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要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把师范大学办成高素质、专业化人民教师的摇篮。要加强教师教育理论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理论体系;要从目的意识、实践意识、理论意识等方面都体现出为师为范的“师”“范”意识,关注人的理性与情感发展,关注人的知识与能力进步,关注实践知识的价值与意义;要推进不同层次专业教师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机制,全面提升职前教师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理论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整体水平;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推进地方政府、师范院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因地制宜建设教师教育共同体;要适应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求,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养达标的高质量教师。

2. 创新激发学科建设内动力的质量保障体制

学科建设是师范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师范大学作为全面振兴教师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中坚力量,其职能和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必须落实学科建设的强校之基地位,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分层分类布局,重点建设好与师范大学办学定位和特色相契合的学科群,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学科“特区”,以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和拉动其他相关学科建设,推动形成优势带动、特色凸显、多元发展的学科建设态势。另一方面,要加强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打破传统的院系建制和学科壁垒,推动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学部制改革,做实、做特一批能够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急需、服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立学科发展与解决重大现实的联系。同时,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做好组织结构变革与制度创新,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赋予学科建设更多的政策弹性和自主权,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动态开放、有利于学科建设的质量保障体制。

3. 探索培育重大成果的学术组织模式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需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师范大学要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学术人才聚集、基础研究扎实等独特优势,把质量和创新放在首要位置,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问题以及教师教育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加强多方协同,积极主动作为,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术精品,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力。

重大成果的培育要做好组织制度创新,推进学术组织模式改革,加强矩阵式、网格式学术共同体建设,大力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平台和团队,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和原始创新的能力;要围绕促进重大项目和成果培育,统筹加强学校各类教学科研单位和学术组织之间的协同创新,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构建上下联动、横纵贯通、内外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同时,还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全面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要有针对性地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建立面向重大成果产出的教学科研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努力催生一批高质量、原创性、标志性的教学科研成果。

4. 优化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方式

对于师范大学来讲,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既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又是面向未来培养一代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骨干。要从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的高度,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要向体制机制改革要增量,统筹规划高水平教育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要集聚高层次师范教育人才,落实人才待遇和政策保障,打造一批以一流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各层各类杰出人才为骨干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并以此培养和建设一批学缘构成合理、创新意识强、专业水平高、发展态势良好的创新团队;要加强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制订青年人才引育计划,营造让优秀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管理环境;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化教育教学培训、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从而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国际化、高质量的师范人才,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师范院校,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数量足、质量高的人民教师。

七十余年来,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经一代代学者、前辈们奠基和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本书的整理出版,无疑是对这几十年来从事教师教育事业的十余位前辈和当前教育管理者们经验与成果的回顾,是对师范大学这些年来改革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对这一段历史过程的记忆和总结。思既往,向未来。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愿我们认真学习这些老一辈学者的经验与智慧,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紧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撑。 Agw7gqM9JqJELmSjslkaNZb8uSEPKplGLc7C7botVUidgA06s6MitFKdFNnN/l9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