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心理状态可以被视为一个连续体,心理健康在最左端,心理亚健康在中间,而临床心理疾病在最右端。这是一种很直观形象的表述。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后两种情况简称为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异常。

我们刚才详细地讲述了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但同样地,每个特征也可以被看作一个连续体。比如,人际和谐,相信很少人能够与所有同事或认识的人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和谐”与“不和谐”本身也是一个程度上的差异。

一、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的前提是心理现象呈正态分布,以接近均值为正常,偏离均值为异常,偏离越远,则越不正常。当研究某一群体的心理现象时,统计学标准是合理的,并且通常被认为是科学的。因为在正态分布中,接近均值的面积占绝大部分,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是心理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智商出众者,显然,在智商方面,他们是远离平均值的,但如果说他们心理不健康,显然是不对的。

这又涉及理论界存在的一个争议,即“众数原则”与“精英原则”。所谓众数原则,就是指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健康的,正常的;而只要偏离这一众数,就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精英原则是指,心理健康与否,应该以社会精英或者成功人士的心理状况为参照标准,因为人是发展的,只有达成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本主义者经常持有这种观点,他们批评统计学的“众数原则”是贬损了人类的心理健康。

从统计标准来判断心理健康与否,实际上就是与多数人的一般平均状态相比较,再去做出判断。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周末出去与人交往,建设人际关系,而只有很少部分的人几乎不出去与人交往,总是将自己关在家中。这时候就要考虑这一小群人心理可能不健康。需要注意的是,统计标准所依据的常模一般是量化的,有具体的分值要求,而我们平时根据绝大多数人的常态去做出判断时,往往主观性较强,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这样更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

常模看似量化与客观,但也有很大缺点。第一,现实生活中,很多心理特征可能并非严格正态分布的。比如智力,损伤一个人的智力远比提高一个人的智力要容易得多,这样,低智力的人所占比例可能要高于高智力的人所占比例。第二,人们的心理一直在发生变化,这要求测量工具的常模也要经常更新,这很难办到。第三,在现实生活与临床干预中,很难对来访者逐一进行测量,有时,甚至不知道使用何种量表进行测量。因此,统计常模在评价心理状态时,更多地用于科学研究,在实际咨询与个人心理调适时很少使用。

二、社会规范标准

人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社会中,这个社会包括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以及法律等诸多规范。这些规范一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二来维持社会功能的运转。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这些规范,与社会相互协调,才可以心理健康;如果背离这些规范,就谈不上心理健康。以社会规范来判断心理健康与否,具有明显的道德与价值判断性质。

但社会规范标准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这个具体社会中的规范是正确的、健康的与积极的。显然,这个前提并不总是成立的。在不成立的情况下,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显然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社会规范被扭曲、被践踏在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它裹挟与蒙蔽当时的一般大众,要求他们去愚昧地遵从、顺从,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普遍性的病态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心理健康者反而被认为是异端与变态者。

此外,社会规范具有道德评价意义,这与心理健康相契合吗?这是有争议的。心理健康主要指一种心理机能,而道德具有层次性,不同人的道德水准是不一样的。社会的发展也导致人们的道德观念多元化与层次化。从这一点来看,不能用道德来绑架心理健康。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人们的行为是其内心道德观念的外在实践,当内隐道德观与社会要求相背离时,个体的行为肯定会与社会期望相冲突,这必定导致个体的社会适应不良,这又谈不上心理健康了。因此,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隐前提,适应社会的方式必须符合伦理与道德。

我们认为,评价心理健康时,必须兼顾社会规范中的道德意义。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化就是将人的心理规范化的过程。个体与社会是统一的,心理功能的完好必然包括社会适应的道德规范性。

三、内心体验标准

鞋子合适与否,只有自己知道。内心体验也是判断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实际上,内心体验是主观体验的口头诉说,而心理测量是主观体验的纸笔表达,两者在本质上常常是一致的。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时的内心体验是平静而偏向积极的,当经常感觉到痛苦、矛盾、压抑、焦虑或愤怒时,心理状态可能就要走向不健康的一端了。正如中医所说“五志过及”皆为不健康、不正常。高兴是积极情绪,但是如果太过高兴,就是亢奋,是狂喜,是明显的不健康。担心或者伤心在适当时候也是正常情绪,但过于担心或者伤心就会成为焦虑或者悲痛,如果延续时间较长,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内心体验在心理健康自诊时是非常重要的。在更多的时候,人们只是在健康与亚健康的连续区间内,这时的主观体验往往具有提前警示意义。当内心经常感觉到不舒适如情绪低落时,很有可能是滑向抑郁的开始;而经常无故担心则可能是焦虑的发端。但是,当心理明显异常甚至发展为临床心理疾病时,内心体验往往变得不再可靠。因为内心体验到的感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变成了一种自适应状态,个体已经对这种经历日久的情绪产生了适应,逐渐接受或者可以忍受其带来的痛苦或不适。

四、临床检查标准

一般而言,临床检查被认为是最客观的方式,也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最终答案。临床检查包括生理指标与量表测量指标。生理指标常常依赖神经系统功能与结构的生物学检查,比如,对大脑中脑电波的扫描,或者检查某种腺体的分泌。临床诊断还包括症状检查、问诊、心理实验与心理测验等方式。常见的心理测验包括智力测验、记忆测验与人格测验等。这里就又回到了统计常模的方法,因为心理测验的解释必须使用常模,没有常模,则不知道来访者的测量结果在整个人群中处于什么位置,也就不能判断其心理健康或是不健康。但是在临床诊断中,心理测验结果一般是作为辅助性和参考性的指标,严重心理疾病的判断还是要依靠客观的生理或生化指标。

五、生理症状标准

症状来自医学术语,其含义是患者向医生主诉自己感觉到的不适。比如,头痛、心悸、感觉冷等。症状不等于体征,体征是客观的,是医生检查的结果,如发烧、贫血、心率过速等。生理症状标准指出,判断心理异常与否,主要看是否存在异常生理症状以及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症状存在具有明显的生理学倾向,显然更适合判断心身疾病或者那些具有躯体化的心理疾病。并不是所有心理异常状态都会出现明显的生理症状,因此,生理症状标准在判断心理健康与否时,适合的范围比较狭窄。

此外,症状只是指自我感觉,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很多生理病变过程是缓慢的,非常隐匿的,同时也在逐渐影响心理过程,但个体并不会感觉到,更难以说出症状了。随着现代微观层次生理检查的发展,生理症状标准逐渐向生理体征标准转变。

六、心理成熟标准

成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身体机能发展完备时个体应有的心理机能状态。成熟与生理年龄有紧密关联。成熟标准实际上也是一个统计学标准,即以每一个年龄段人群在身心方面的平均发展水平为常模,偏离此常模较多时,即为身心不健康。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会形成四个含义不同的年龄,即自然年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与社会年龄。自然年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年龄,具有自然属性;心理年龄是指个体整体心理特征应该属于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是指个体的生理发育或功能应该属于的自然年龄;社会年龄是指为人处世、适应社会的整体能力应该属于的自然年龄。从这个意义来看,成熟标准就是这四个年龄要基本上统一协调,也就是说,当个体到达一定的自然年龄时,其心理、生理以及社会表现应该有这一年龄段的一般表现。

但是,时代的发展常常导致这四个年龄极不相称。比如,现在 30 多岁的城市男女,还显得像 70 年代 10 多岁的孩子,对异性不感兴趣(心理特征)、不结婚(社会适应特征)、平均血压如同以前 40 岁的人(生理特征)。这时,似乎不能说这些城市男女心理不健康。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与否,是很难判断的。这与生理疾病的诊断是一样的,误诊或错诊的概率是相当高的,在很多时候,即使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也不为人知。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方式与大多数人有明显的不同,与当前的主流文化要求也不相符,但其内心体验并无明显不适,也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在组织中的工作表现也较好,这时很难判断他们是否心理健康,或者是否属于变态心理。比如,身体穿刺、文身或自求虐待,这些行为尽管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能说他们心理不健康吗? IpApCI9Utfc7bGWGCwWmk0N8ozvQUS4lxbmmJCRQVM8lSiOdnP7ys0GdOjtCUq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