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一些极端的心理问题频上报端,说明部分大学生确实有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同时也说明更多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如同身体疾病一样,心理疾病或者心理亚健康同样会给个体带来痛苦。心理的不健康大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路径选择。

实际上,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有一定的心理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如小学、初中与高中,很多学校就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也会被要求选择公共心理课,接受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我国并未形成连贯的、由浅入深的、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小中大各层次学校各自为战,这样学生接受到的心理知识便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这大大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促进效果。

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比如,心理知识浅薄而狭窄。公共心理学课程教授给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太浅薄,根本不足以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心理疾病的来源与规律,以至于当他们自己不幸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时,不知道如何去分析与自助。而且一有心理不适,就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将大学生的心理知识拉向深入、扩向全面,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另外,主动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也是一个不足之处。心理健康重在预防,预防远重于治疗。但预防并不仅仅是心理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整个健康生活方式的学习以及理论迈向实践的能力提升。心理疾病预防不能头痛医头,从心理到心理,而是应该从整个人、整个生活出发,如提升健康责任意识、注意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认知改变、情绪调控等。

本书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比较深入地介绍了主要的心理健康理论。除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与积极心理学理论之外,还补充了生命历程理论、主动健康理论以及身心交互理论。理论上的完备非常有利于大学生更为清楚地认识常见心理疾病的发生原因与发展过程,也非常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及提升自我调适的能力。认真学习本书内容,可以更好把握自己的健康禀赋,为自己未来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理念基础。

第二个特点是,强调主动健康理念及其实践。这部分内容具有创新性。社会发展到今天,心理疾病已经成为重要的致残因素。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心理疾病而不能为家庭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殊不知,心理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不作为或不当作为导致的。比如,很少运动、不健康饮食、自虐式工作、不顾健康的过高追求等。与身体疾病一样,心理疾病与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认真践行主动健康理念,才能获得良好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那些经历早期逆境而致健康禀赋较差的人,主动健康就显得格外重要。学以致用是最重要的,知行分离是主动健康的敌人。

第三个特点是,强调身心交互理念。身体是心理存在的基础,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心理疾病都与身体有关,特别是与大脑有关,而大脑又是身体的一部分。很多心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伴随着生理的病理变化,但这些生理的病理变化常常仅限于微观层次,如基因的表现遗传特征、细胞炎症或其他腺体的分泌等。比如,现在有一种学说认为,抑郁症的根源在于肠道菌群紊乱。本书从中医理论来论证身心交互,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身心交互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提示我们,要想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可以主动、有控地刺激我们的身体,包括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呼吸调理,甚至是针灸、按摩等。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心理调适而增进身体健康。总之,身心交互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主动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身体刺激途径。

第四个特点是,重视一般轻度心理问题的自助技能。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某一个时期都有某种轻度的心理不适或异常。尽管还没有发展为明显的心理疾病,但预防在先,小病不理会成大病。对于这些“小病”,全部去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是不现实的,这样自助就成为最现实的选择。本书提供了常见心理问题的测量量表,如SCL-90、抑郁、焦虑、强迫、 A型人格与C型人格等的简易测量工具;同时,又介绍了认知分析、情绪调整、呼吸、放松等技能,还介绍了理性情绪疗法、内观认知疗法等专业技术。认真学习这些内容,并仔细对照自己,然后去实践,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心理状况。

此外,本书认真推荐了几种健身方法,包括快走、慢跑、太极拳、睡眠管理和 412 经络锻炼法等。这些方法都是极好的,它们的身心改善效果都有大量的循证支持。笔者认为,要想获得心理健康,改变认知、调整情绪固不可少,但改善身体状况是绝对必要的。与别人一起来一场运动,情绪、认知以及身心状态,都会获得很大改变!412 经络锻炼法基于中医理论,可以有效调理多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值得练习。

主动健康是一种先进的健康理念,它重在实践,而不是上课的宣讲。从心理疾病的预防视角来看,首先让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然后就是让学生认同健康责任、主动健康理念,并在生活学习中实实在在地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践行主动健康观念,这就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本书由王新珠与付开贤共同编写。每章节后的思考练习与拓展阅读部分皆由付开贤编写,共约 3 万字。其余部分由王新珠编写,共约 26.6 万字。 mm9Y3uGsPZWSuln9cKSZ5chLu7uyhFte+3AjQnDgOfP6nDgqLZiSOUc14TmFD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