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这一学派是在批判精神分析理论与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要观点是:心理学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人类成长的潜能与人生的意义,而不是探讨人类邪恶的无意识以及动物一般的行为规律。
在心理健康观念上,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有根本的区别。人本主义认为,免于神经症或精神疾病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只能说明满足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实际上,严重的心理疾病以及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只占整个人类很小的比例,而大部分人位于较为健康的状态之中。这些人虽然没有临床水平的心理疾病,并且对日常生活也比较满意,情绪较为稳定,行为也算正常,但也难免遭受无聊、厌烦、孤独、呆板等消极情绪的折磨。他们在生活中很少体验到欢乐、热情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与义务感。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成为真正的自己,没有能够酣畅淋漓地发挥自己真实的能力。人本主义理论认为,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内心非常充实丰富、精神满足、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人。
罗杰斯认为,人基本上生活在自己建构的主观世界之中,就像他常常沉溺于数学或其他科学领域之中,因为这是他的主观选择与追求。我们必须记住人是主观的,每个人通过感知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构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目的与选择,心理咨询应该以当事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客观情境为中心。
人们处于特定的情绪状态是由于主观世界的原因,而不是因为某种腺体分泌这样客观的因素。发怒则怒有所指,示爱则爱有所向。一个人总是朝着自我选择的方向前进,因为他是一个能思考、有感觉、有偏好、能体验的活生生的人,他要通过选择与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需要。
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是独特的,因此对外部客观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包括态度、价值观与信仰等。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地方,心理咨询必须尊重其独特的主观世界,不能将咨询师本人的精神世界强加于来访者身上。凌驾于人是不能够从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上改变任何人的。
罗杰斯指出,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任的。这些良好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而人们内心中比较“恶”的品质也不是来自其本性,而是因为客观世界的伤害而导致的自我防御的产物。不良环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自我实现进程。如果环境适宜,每个人都可以用决策来引导自己、指导自己的生活、调整自己的目标行为,从而在具体的环境中不断走向自我实现。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就是要唤醒当事人内心的积极力量与良好品质来战胜生活中的困境,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
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指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真正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倾向,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自我实现不仅包括努力追求生命本身之外的事业,而且包括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即繁衍后代。
自我实现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可以使生命体充满幸福感与活力。当自我实现的进程被现实生活的客观因素阻碍时,个体的精神世界就会出现问题,从而产生心理疾病。而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治疗,就是要帮助来访者重新分析与建构自己的主观世界以排除这种障碍,重新确立正确的前进方向。
每个人的自我实现都是独特的、主观的,是由自己的主观世界决定的。每个人的主观世界就是自我的本质,他观察、体验与构造这个经验世界,并且认为这个主观经验就是真正的现实。其行为、思想、感受直接由这个经验世界决定。正是基于此,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客观事件会有不同的观察、理解与解释,也会有不同的应对反应。
实际上,只有自己才能更理解自己的经验世界,而其他人包括心理咨询师,也只能管中窥豹或者雾里看花,甚至是盲人摸象——他们只是通过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尝试性地对接来访者的经验世界,以便达成共同理解。因此,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一定要以当事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咨询师为中心。
自我理论是心理功能失调的基础。自我是个体主观经验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经验世界的核心位置。自我包括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评价。自我在生活中不断与他人、社会环境发生关系,因此,自我尽管主观,但并不孤立。个体通过观察、感觉社会关系中的自己而形成自我。
自从个体脱离母体之后,自我就开始慢慢形成。最开始的时候,个体的主观世界是混沌一片,孩子并没有形成“我”的概念,认为自己与别人以及整个周围世界是一个整体。随着个体与环境、他人不断地发生关系,他开始感受到别人与环境的反馈,慢慢地将自己从主观经验的世界中区分开来,逐步形成自我。
在儿童有了初步的自我观念之后,其自我实现开始萌动,他开始在环境中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并与他人发生互动关系。探索活动迅速扩大了其主观经验,其中包括让自己舒适满意的经验,也包括让自己痛苦不满意的经验。慢慢地,孩子逐渐有意识地去追求那些让自己满意的经验,而故意回避那些让自己不满意的经验。最为理想的发展情况是,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尝试形成自主性,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引导自己。这样,孩子在成长中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
但是,在孩子寻求积极经验的过程中,会受到他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当孩子所做的事情符合父母的要求时,孩子就会获得积极的体验,包括爱与尊重;相反,就会获得消极的体验,如情感忽视与批评。也就是说,孩子在此时很可能失去自主性,而要采纳父母的价值观、信念为标准。这样,有条件的尊重与爱就形成了。父母并不会无条件地去尊重与爱自己的孩子,而是成了有条件的情感付出,这将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当儿童意识到这种有条件的尊重与爱之后,他们就会逐渐明白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坏的行为;如何表现才能成为好孩子,如何表现才能避免成为坏孩子。他们会把这些信念、价值观或标准内化到心里,外化在行为上。这样,自我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儿童的行为不再简单地受自主性指引了,而是受到了社会价值规范的指导。这在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自我包含着生命早期所形成的社会规范。当个体成年之后,还会受到其他社会规范的影响,或者说,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了,或者由于社会规范的逐渐变化,已经被内化的社会规范与现在外部的社会规范起了冲突,也就是说,自我与现实的社会规范起了冲突,此时,个体的主观经验世界就会受到冲击,失去平衡,从而产生心理失调。在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观念看来,所有的心理功能失调都来自自我与外部观念的不一致甚至冲突,不一致程度越明显,个体的心理问题越严重。抑郁、焦虑、强迫、恐怖等情绪问题,皆是个体主观经验世界失去平衡而不能适应环境的结果。
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发现真正的自我,并努力去实现它。这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伪”就是一个为了讨好别人与社会期望而“假装”出来的自我,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生活思想、观念与行为。“真”就是率真的本性,在生命早期所形成的真正自我,它包括思想、观念、态度、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罗杰斯经常用“要变成自己,活出自己”“卸下面具,展现真我”这样的话来说明心理治疗的真正目标。
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要与当事人建立一个适当的关系来帮助他成为一个自主的人。一旦当事人发现自己的真实面目,他就会变成一个崭新的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并会出现如下改变:
(1)对自己有更为实际的看法。
(2)更为自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3)能够接纳自己,以及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4)能够比较积极地评价自己。
(5)较少压抑自己的愿望。
(6)行为上表现得比较成熟,社会适应能力更好。
(7)更能够有效应对压力,勇敢面对挫折。
(8)性格表现会较好,行为、愿望与感受会更为一致。
(9)更为容易接近别人,接纳别人。
总而言之,当一个人逐步走向自我实现时会更为自信,心胸会更为开放,在生活中会更有主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同时也会认识到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其间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它充满意义、更为丰富。
罗杰斯认为,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质量。高质量的关系应该是:咨询师要无条件地关注、尊重当事人,要显示出真诚、开放心态以及共情,以便让当事人感觉到心理安全。
所谓真诚,是指咨询师应该以真实的自己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不要试图虚伪地防御自己,也不要试图去扮演某种高贵或完美的角色,而是要让当事人真切感受到自己的真诚相待,在治疗过程中愿意与当事人一起分享内心感受与情感,甚至当对当事人有某种特殊的看法与感受时,也要真诚地告诉当事人。
所谓无条件地尊重,是指咨询师应该对当事人没有任何价值判断,无论如何都要尊重当事人的内心欲望与情感,要让当事人感觉到咨询师的理解与接纳。它实际上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咨询师很重视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并且不断表现出自己的温情与关心;二是,无论当事人在生活中表现如何都要接纳他,努力理解他的处境。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无条件地尊重并不是赞同与默许当事人去做那些危害别人与社会的事情,也不是包容他们内心邪恶的观念与价值观。而是要承认当事人本质是善良的、积极向上的,咨询师要批评与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与观念,但要让当事人知道他们的本性与大多数人一样,是非常善良的、充满正义的。
所谓共情,是指尽量从当事人的视角或处境去理解当事人现在的内心情感。要达到正确的共情,咨询师首先要了解当事人的价值观、信念,而不是坚持自己内心的人生哲理。从当事人的视角去审视事件或困境,努力将当事人立于同等地位去猜测、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为此,咨询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有能力与当事人深入沟通。
(2)反应能够符合当事人想要表达的想法或情感。
(3)平等对待当事人。
(4)能够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
(5)想方设法去理解当事人的真实内心。
(6)理解并掌握当事人的认知方式。
(7)让语气或语调显示理解与尊重。
罗杰斯指出,心理治疗并没有明确的步骤,每个可能的步骤其实都是紧密联系的。这些可能的步骤是:当事人前来求助,咨询师向当事人介绍咨询或治疗方案,鼓励当事人敞开心扉、充分表达自己;咨询师要接受、认识与澄清对方的观念、价值观与情感,以及当事人的内心潜能与优秀品质;咨询师对当事人的积极品质进行赞赏、接纳并鼓励;让当事人开始理解并接受真实的自我;帮助当事人制订可能的行动方案,并鼓励其主动行动;疗效产生,并进一步扩大疗效;当事人全面成长,治疗结束。
总之,人本主义治疗方法有如下特点:
(1)充满人本主义色彩。它相信人的本质是好的,充满着正能量,如果环境合适每一个人都可以健康成长。相信人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自主自立。强调恢复和提高人的价值与尊严。
(2)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罗杰斯指出,一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才是他的现实世界。他的经历、他的志向、他的情感以及他的欲望,只有真正进入他的主观世界才能真正理解他、帮助他。所以,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反对使用简单的外部指标与标准来测量、评价当事人。因为这种冷冰冰的指标往往是抓住了症状而忽略了人的整体性与其丰富的主观经验。所谓量化指标并不能生动反映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人本主义正是通过深入理解当事人的内部经验世界而帮助其重新走向自我实现。
(3)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式的治疗。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当事人有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与优秀品质,也能够在帮助之下参悟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提问式的、命令式的与教导式的治疗方法大可不必。不要总是以教师的态度,告诉当事人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同样,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疗法也不会以“强化”“激励”以及“惩罚”的手段来掌控当事人。
(4)由当事人主导治疗过程。如上所述,最能够了解当事人的是当事人本人。所以,会谈的主题和方向应该由当事人来掌握,并由当事人来选择。治疗者相信当事人有能力主导治疗进程,并且相信没有治疗者的指导性干预,当事人也能够自由地进行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5)朋友式的关系。罗杰斯认为,咨询师在会谈时要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咨询师应该主动建设这种气氛。一般而言,当事人会有一种不信任或受威胁感,这时咨询师要努力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关系,用真诚、真挚来感染当事人,拉近心理上的距离。因此,双方都应该脱去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进行沟通。
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特别重视倾听技巧,包括开放式咨询、深入理解、情感反馈、真诚鼓励以及自我表达等。相反,这种疗法很少用影响性技巧。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很多当事人主要要求咨询师给予指导,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办,但咨询师应该努力帮助当事人理解自己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 名词解释:潜意识、意识、前意识、心理防御机制、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我实现、无条件尊重。
2. 辨析题。请分析下面的观点,看其是否有道理,并列出支持和反对该观点的事实或理由。
(1)健康的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健康的童年一生也难以治愈。
(2)行为皆出自理智,是自己思考后的选择。
(3)我对别人好,别人对我也得同样的好。
(4)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没有人真正理解。所以有心理不适时,没有人能真正帮得上自己。
3. 建议阅读文献:
(1)李晓驷.精神分析理论生物学基础断想[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 (7):4.
这篇文章介绍了目前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并指出了这一理论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基础。
(2)徐芬,蒋莉.运用行为矫正方法改进注意缺陷儿童课堂行为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 (3):5.
这篇文章描述了使用行为主义方法矫正多动症的过程,值得一读。
(3)孙宪波.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 (16):2.
这篇文章描述了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简要过程与效果,值得一读。
(4)邹海蓉,刘辉.罗杰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述评[J] .湖北社会科学,2005 (12):2.
这篇文章比较深入地评价了人本主义治疗的原则与不足,值得一读。
4. 根据本章的内容,分析来访者心理与行为背后的原因。
文雅,女,已经婚育,36 岁,大专学历,家庭主妇。丈夫是公务员,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但偶尔也有小吵小闹。两口子育有一个男孩,已经 5 岁,孩子很懂事也很可爱。文雅母亲身材瘦小,以前经常生病,并且性情急躁;但对子女关照有加,一旦有不舒服,就会担心、害怕与焦虑。在 3 岁时,弟弟出生了,从此父母对文雅的关照与爱护减少了很多。一次,大约在 5 岁时,文雅碰伤了,哭了很久,但父母只是在照顾弟弟,也没有过来关心她。在文雅 13 岁时,一次在街上被两只大狗追着咬,幸亏有两个大人把狗打跑,才没有伤着,但自此文雅非常害怕大狗。
在没有生育孩子之前,婆婆与文雅相处还比较融洽。但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婆婆总是埋怨她不能照顾好孩子,导致孩子经常感冒。自己丈夫有时也会说她不会照顾孩子。文雅经常感到自己很无能,不能挣钱,孩子也照顾不好。
目前,文雅有时会突然感到焦虑、害怕、胸闷、心慌、喉咙堵、想吐、手麻,厉害的时候有觉得要死的感觉,平均每个月要出现两次到三次。只要头一天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就会犯病。
最后诊断为焦虑症(惊恐障碍发作)。
作为一名大学生,想必都知道抑郁指的是什么情绪状态了。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在某个时间段感觉到“忧郁”“郁闷”或“低沉”,这就是抑郁。在充满压力的社会中,抑郁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抑郁症的致残率是相当高的。那么,不同的学术流派是如何解释抑郁的呢?下面逐一介绍。
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看来,抑郁是一种转向自身内部的愤怒或攻击。处于抑郁状态中的人总是有一种潜意识的敌意或愤怒,所以他们很容易被激惹。比如,他们遇到一件小事就会向别人大发脾气,这其实是一种向外的攻击。而且,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死亡的本能,即剧烈的内部攻击——自杀意念或行为。精神分析学家认为,由于自我和超我的存在,每个人都会有较高的社会标准或价值观,如不能向别人发怒气,不能伤害别人,或者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此时,本我所蕴藏的攻击力量就指向了自身,或者向自己出气。当然,整个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抑郁症患者并不能意识到。
体质理论学家认为抑郁是一种物质,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只不过是多少不同而已。研究者发现,一个人当前的一般情绪水平可以预测今后的情绪。几位研究者测量一群成年男性的抑郁水平,30 年后再跟踪测量。结果表明,前后测量的抑郁分值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今天抑郁的人再过 30 年后其抑郁水平也还是较高的。还有一个研究发现,个体 7 岁时的抑郁行为表现可以有效预测其 18 岁时的抑郁水平。或许可以这样总结,在抑郁方面,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抑郁,是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心理体质。
生物学派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抑郁是非常稳定的,有些人可能天生具有抑郁敏感素质;或者说,这种抑郁是印刻在基因里面的。生来就具有这种情绪弱点的人,很容易在压力情境中激活基因的表达能力,从而使个体处于抑郁状态之中。有这种遗传倾向的人在生活中很容易处于低落的心境之中,他们的情绪很难提升起来。
人本主义倾向于用自尊来解释抑郁。也就是说,经常抑郁的人,一般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活得没有价值。一个人的自尊是经过长期的生活磨炼而形成的,一旦形成后,就会比较稳定,并且可以跨越情境与时间。人本主义者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时,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患者接纳自己,认为缺点与不足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同时要有所作为,发现自己的其他价值,并以此来重新树立自尊。
行为主义或社会观察学习流派的学者认为,抑郁是一个后天学习的结果。他们指出,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少了积极强化而导致的。也即,一个人之所以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动机低下,什么事儿都不想做,是因为他看不到行动可以带来什么好的结果。此外,当人们发现自己失去了对环境的控制,并且这种环境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时,人们就会陷入无助感,并且会无意识地泛化到其他生活情境中,这就形成了典型的抑郁综合征。比如,那些努力奋斗、一身伤痕却还是处于底层的人士,就很容易形成无助感,从而陷入抑郁之中。
一些认知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是否陷入抑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在环境中的无能或无助。比如,有人把缺乏环境掌控能力解释为暂时的困难,或运气不好,而另一些人将其解释为自己愚蠢、能力低下。那么,前者就不容易患上抑郁症,而后者很容易陷入抑郁泥潭。另一些认知心理学家指出,人们看待世界是主观的,是带着过滤镜的。那些容易抑郁的人更倾向于将世界看得“消极”“很不幸”;或者说,他们总是以抑郁的方式来看待与解释世界。所以,抑郁的人总是回忆那些不愉快的经历或体验。他们在中性的环境中也总是能看到消极的事物,并顺势想起以前伤心的经历。总而言之,之所以抑郁,是因为个体有抑郁的思维方式。
上面是对抑郁的不同解释。你更为相信哪一种呢?你也可以回忆自己的抑郁经历,尝试着用上述不同的理论流派去解释。是因为发现自己很无能,不能掌控环境?抑或是自己总是消极地看待这个世界?还是因为自己有抑郁的特质或基因基础?你也许会发现,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抑或者,将它们综合起来去解释会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