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认知主义理论

人类为万物之长,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认知能力远超其他生命。那么,何为认知?认知就是指接受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利用的过程。具体而言,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推理与判断等活动。只有通过认知过程,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认识自身以及外部世界。

在心理学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着认知主义流派,他们主要研究人类如何接受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包括信息对行为与情绪的影响。很显然,在所有的人类行为中,认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情绪也在推动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所谓心理,就是指大脑对外部信息的一种主观反映。这里的主观反映主要就是指认知活动与情绪过程。认知可以引导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交往对象与方式。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知。可以说,认知出现偏差,就会在情绪与行为上出现偏常。比如,认为别人都充满恶意的人,更倾向于对所有人抱有敌意,并表现出敌对行为。态度、信念、价值观与人生观等,都属于认知范畴。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

一、信息偏向与情绪问题

人类在关注外部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会出现对特定信息的偏好,即存在着明显的认知偏向。这种认知偏向对情绪问题的产生、维持以及康复有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孤独、焦虑和抑郁人群在关注外部世界时,更倾向于注意那些有消极意义的信息;或者,即使是中性的事件,也会被他们看成消极事件。这本质上是负性认知偏向。

一个总是离群索居的孤独症患者,是如何看待周围世界的?一般而言,在其认知中,会更多地看到交往威胁性信息,会更多地注意到别人脸上的愤怒与悲伤的表情,会更多地看到让人恐惧的线索。脑电观察表明,孤独症患者的这类信息偏好与常人相比在神经反应上有明显的差异。

焦虑症患者看待周围世界时,也会表现得与常人不同。通常情况是,容易焦虑的个体,在事件发生后,会更多地注意到阻碍自己摆脱困境的线索,而对于那些积极有利的信号则熟视无睹。他们会较快地注意到环境中对自己非常不利的事件或信息,并且很难摆脱对消极信号的注意。

抑郁症患者以很消极或悲观的方式来看待自己以及生活。在临床中观察到,抑郁病人非常容易回忆起以往的伤痛,包括亲人去世、朋友欺骗、自己的缺点,甚至是下雨的天气,而这些消极回忆又增强了其悲伤的情绪。如果让抑郁症患者阅读一份报纸,他们会更倾向于阅读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会对那些分离的情节有更好的记忆。近期的研究发现,如果母亲罹患过严重的抑郁症,其年幼子女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症状,他们的注意偏向也会发生问题——他们会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有更准确的注意与记忆偏向。 这意味着,这些子女在今后的人生中也更可能罹患抑郁症。这还可能暗示,具有遗传能力的生物因素改变了大脑的情绪调节功能,使大脑更倾向于加工消极信息,从而导致抑郁情绪。

二、信息解释与情绪问题

同样的信息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也就是说,信息的解读可能因人而异。通常而言,人们认为理智肯定会战胜情感,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认知与情绪总是相互纠缠,很难判断在信息解读中哪一个占据了主导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孤独症、抑郁症以及焦虑症患者,在面对模棱两可的信息时,往往会进行非常消极的解读,总是倾向于将“好事”看成“不是什么好事儿”,最后再将“不是什么好事儿”看成“坏事儿”,然后就是紧张、唉声叹气或坐卧不宁。

两项元分析表明,当社会信息,比如,言语行为、面部表情等,是模棱两可或者说是明显中性时,高焦虑水平的成年人和青少年都倾向于解读出不利于自己的消极含义。 此外,患上社交焦虑的病人更是经常以“灾难化”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交往细节,并以“打折”的方式来看待生活中积极的小事儿,认为好事儿后面总是隐藏着未知的坏事儿苗头。 如果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经常用来安慰遭遇不幸的人,那么,对抑郁或焦虑的患者来说,往往是“塞翁失马,福从何来”式的自问。

那些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充满着解释偏向,这也可能是加重他们抑郁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在贝克抑郁量表上评分超过 14 的青少年,相比于正常组的青少年,更倾向于从含义模糊的情境任务中读出消极意义,并且抑郁得分越高,读出的消极意义就越多。此外,与那些父母从未患过抑郁症的同龄人相比,父母患过抑郁症的女孩在生活中也表现出明显的消极解释偏向。临床经验表明,消极解释倾向能够显著预测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归因,也就是探究事情为什么会如此发生。归因过程与情绪也有关系,并且会深刻影响情绪的发展。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将消极事件进行自我归因,即将那些结局不好的事件归责于自己,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才导致事情如此结局。但是,即使事情发展顺利明显归功于自己,抑郁症患者也不会这样认为。那些从小经常遭受无理由打骂的孩子,可能已经形成了一种“自责”的归因方式,他们会认为正是由于自己的“错”,才使父母这样生气,“都是自己不好”“自己很没有价值”这样的信念会深植于他们的内心。消极的归因方式一旦确立,很难再纠正过来,相反,会不断得到非理性的强化。因为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选择性地注意生活中的信息,无意识地悄然强化这种归因方式。这就是小时候遭受虐待与冷暴力的孩子在人生历程中更容易罹患抑郁症的原因。

三、执行功能的作用

认知是大脑的功能。认知发生偏差与大脑相应部位的生物化学因素改变有关。研究表明,执行功能是大脑前额皮层有关的一组通用的控制机制,属于高级认知功能,负责对思想和动作的动态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与调节,是自我控制行为和目标追求行为的核心部件。大脑前额发育水平以及其内部的生物化学过程发生改变,常常导致执行功能发生变化。

执行功能所涉及的认知过程相当广泛,如注意过程、信息记忆、反应抑制、行为计划以及自我监控等。从心理发展来看,执行功能从出生到成年期一直在不断发展,特别是 2 岁到 5 岁之间是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而 12 岁时,就可以基本达到成年人的水平。这意味着,在生命早期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可以显著影响终身执行功能。 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自制能力比较差,比如,他们不能抵御不良刺激的诱惑,吸烟、吃垃圾食品或过度饮酒等,而有些人则容易产生冲动行为,尽管在理智上也知道冲动是魔鬼。总之,个体在控制、调节与计划自身的行为方面,大脑前额皮层的发育至关重要。

执行功能很可能与主动健康行为有紧密的关联。主动健康行为需要个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很好地计划与监控自己的行为,而执行功能较差时,个体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比如,有研究发现,在青少年儿童中,执行功能差者有更多的物质使用、食用垃圾食品与久坐行为,而健康行为则较少,如较少食用水果蔬菜、较少日常锻炼等。 因为执行功能较差,导致肥胖干预的效果不好。

四、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由阿尔伯特·艾利斯等人创立,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治疗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将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相结合,也被称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艾利斯等人认为,人之所以会陷入抑郁、焦虑或其他不良情绪之中,主要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如不健康的态度、信念、价值信条等。在这些错误认知的指引下,个体在行为上陷入了困境,从而产生了不健康的情绪。艾利斯将这一过程描述为一个“A-B-C”过程。举例来说,假设你的异性伴侣在电话中说打算与你分道扬镳,这就是A。在艾利斯看来, A就是诱发事件。然而,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你作为患者,常常认为是C,即情绪结果,因为此时你情绪抑郁、焦虑,甚至有自杀意念。如果从逻辑上来看,你是如何从A发展到C的呢?为什么生活中的挫折或困境会带来这样的情绪结果呢?答案是,你在A与C之间加入了B,即非理性观念。异性伴侣分手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月无百日圆,有合有分,关键是你听到分手消息后会有这样的内心对话:“我怎么这么没有能力,连一个对象也拴不住?”“离开了他,我怎么办呀?”等等。类似的内心对白显然是不合理的,是站不住脚的。但很多人确是在不合理信念的驱使下,慢慢陷入抑郁的泥潭而不能自救。

艾利斯认为,很多人由于生活经验的原因,总会形成这样那样的不合理信念,并且有意无意地在生活中践行这种信念,直到他们陷入心理困境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荒谬之处。假如你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A),但同时你内心中又抱有“考上大学定会有好的工作”(B)这样的非理性信念,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并因此而陷入了抑郁与焦虑,一蹶不振(C)。相反,如果你认为大学毕业也未必能够找到好工作,那么,面对目前的情况,你的心境肯定不会这么差!艾利斯在研究中发现,人们所践行的非理性观念有时是非常隐蔽的,甚至是潜藏在无意识之中,但它们又能够偷偷地指挥人的行为与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非常棘手。

使用理性情绪疗法,要达到两个目标:其一,心理患者要意识到,他们是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非理性信念的,并要彻底意识到这些非理性信念;其二,咨询师与患者要一起努力,使用合理信念来取代非理性信念,并且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理性信念。比如,当遭遇伴侣背弃时,尽管心情非常抑郁,但也要知道,背弃本身就是情感世界中的一种常态,一段关系结束也是另一段关系的开始,可以在生活中再去寻找新的情感关系。这样,尽管A的内容是相同的,即伴侣背弃了自己,但B的内容截然不同。这种情况尽管确实让人不愉快,但也不是灾难,没有必要用抑郁与焦虑来惩罚自己。

下面是艾利斯咨询案例的一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如何解决非理性信念的。

来访者:好了,就是这些事情经常困扰我,我总是害怕自己做错事情!

艾利斯:为什么?你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来访者:我也不知道我害怕什么。

艾利斯:你刚才说你是一个愚蠢的女人,当你发现自己又做错事情时,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愚蠢的人。

来访者:但是我总是这个样子。每次做错事情时,我就会抑郁、焦虑很长时间,走不出来!

艾利斯:你责备、贬低自己,但是为什么?你内心害怕什么?你这样对待自己能够使自己改进吗?能够使你自己少犯错误吗?

来访者:我知道我这样对待自己无济于事。

艾利斯:那你为什么还责备、贬低自己呢?为什么说一旦做错事情,自己就是一个愚蠢的人呢?有谁这样说过,做错事情就是愚蠢的女人吗?

来访者:我想那只是我的感觉。

艾利斯:这是你的想法或观念。这种观念是“我是一个愚蠢的女人!”然后你内心就会有这种念头:“哎,我真是没有价值,真是无能!”然后再进一步,你就会内心特别难受,情绪低落、紧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来访者:我就是这样想的,做错事,就是愚蠢;如果不做错事,别人都会尊重你,看得起你!如果我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别人就会很尊重我!

艾利斯:是的,问题就在这里。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错误观念:如果你从不做错事情,别人就都会尊重你,看得起你!但世界真的是这样吗?即使你从来没有做错事情,人们都会尊重你吗?他们也许会嫉妒你,你知道吗?

心理咨询师要努力帮助患者找到那些支配情绪的非理性信念,让患者认识到非理性信念的荒谬之处与害处,这就意味着咨询成功了一半。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能够轻易地识别别人所践行的非理性信念,但是当自己身处之中时,茫然不知。尽管如此,但是理性情绪疗法简单直白,在心理咨询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yvqpZ4KEMeB8eIgzLGu4Tyke84keYi8bthHsUlkPxZG7N+TSma9Qyv90hCpld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