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论语·阳货》
孔子的贡献是创立私学或是将私学推向最高点,此本是自古通论。私者,相对于公,或是官,指向民间庶民。私学指向民间,不仅仅是因为其源于民间,还因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庶民,其功能和目的是实现庶民启蒙,而非服务士大夫。然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为统治之策后,孔子所创立的儒学被释义为士大夫之学,儒学成为官学,逐渐脱离其私学本色,其核心“仁”也逐渐面目全非,致使后世诸多学者(如韩愈、张载、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感叹圣学隐晦、真道坠地,“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 。
应该讲,对于孔子私学的理解偏差在孔子之时就有显现,自古皆是官学,贵族有钱有闲者事之,而没有身份、地位的庶民能否接受教育,如何接受教育,教育的效果如何,均是未知数。私学既然专事民间,就需明确“民”的属性、私学与官学不同的规律、庶民接受启蒙的效果,等等。孔子在世时,这些问题弟子可以通过向夫子请教而得,能够及时纠正门人求学中的偏差,然孔子既殁,这些偏差如何纠正,成为孔子门人需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由此,孔子弟子编撰而成《论语》,集中阐释孔子私学的真义和仁学的本质 ,以期纠正后学者的偏差。因此,《论语》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时代,不是孔子弟子为了宣扬老师圣迹的大杂烩,而是孔子思想的体系化呈现。其中首篇《学而》阐释孔子思想的私学属性,以此统率《论语》全文,可以讲,孔子所有思想以“私学”体现,而其内涵为“仁学”,没有私学,就没有仁学, “里仁为美”,唯有在民间,才有仁的存在。反之亦然,没有仁,私学徒有形式,没有意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然长期以来,未有人对《论语》作整体性解释,孔子思想私学的属性逐渐流失。儒学被汉代统治者尊为官学,已不复有私学的特点,从形式到内涵都背离了私学的传统。后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以天理之“一”来统率多样性的民,以中庸来取代民的狂狷进取,以全面美德的“君子”代替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虽然保留了私学的形式,但在内涵上完全忽略了“民”的属性,背离了私学的内涵。因此,正视《论语》的体系性和私学的属性是认识传统渊源的关键,我们按照私学的逻辑将私学的关键问题一一作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