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

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从广义来说,教学方法可以被定义为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内隐和外显的动作体系 。从狭义上来说,许多学者将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的教法,而后,随着教育学的发展,大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教学方法的定义也越来越丰富。国外对教学方法定义有教育家巴拉洛夫的“教法是指师生通过理论与实际认知的方式来实现教化工作” ,苏联学者巴班斯基将教学方法定义为“把教养、教育和发展等工作作为一种有顺序地实现活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最优化的理论实践,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教学原理》中佐藤正夫指出“教学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佐藤正夫将教学方法的本质看作是处于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关系的范畴中,必须在构成一切教育学现象的关系之中进行研究” 。他强调教学方法是教学中教师如何传授教学内容、教材,以及学生掌握所教授的内容时应采取的方法。

我国学者对于教学方法的定义也非常丰富。彭永渭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采用的工作方式或手段 。关胜霞在《教学论教程》中提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方式或者手段,称为教学方法” 。顾明远撰写的《教育大辞典》中定义的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手段,称之为教学方法。” 商继宗主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中定义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而展开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的办法。” 王道俊、王汉澜定义的教学方法为:“为了完成制定的教学计划或任务所用到的方式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进行教育活动的手段。” 李秉德则认为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一书中将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学方法是师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共同采取的一定手段。包括了教师教学的方法、手段,也包括了学习学习的方法、手段。” 常敏在研究中总结到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综合各学者对教学方法的解释可以总结出,大家对于教学方法的诠释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进行的,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是对立统一的,教学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群体或是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及达到教育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采用的途径、手段、办法,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获得身心共同发展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二、羽毛球教学法

戚明明指出,羽毛球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羽毛球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与羽毛球文化知识和技术的掌握 。有学者根据“羽毛球”和“教学”的定义归纳出羽毛球教学的概念为:“羽毛球教学就是有一定能力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羽毛球运动学习的一项活动。” 刘洪波依据教学的定义,将羽毛球教学定义为:“在羽毛球课堂环境下教师将羽毛球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羽毛球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活动。” 郝晗龙指出,羽毛球教学是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下,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羽毛球相关教学内容,学生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积极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羽毛球专项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羽毛球教学法是指在羽毛球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水平、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科学教学目的,教师通过各种教学途径、手段以及组织形式来传授学生羽毛球知识和技战术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三、传统教学法

陈玉敏认为传统教学法是指以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战术为主要的教学任务,教师采用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或者是边讲解边练习为主的教学法。传统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三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为直接的教学目的 。白微认为,传统教学法指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战术为主要教学任务,教师采用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再练习或边讲解边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三基”,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为直接的教学目的 。龙倩认为传统教学法以“呈现—操练—输出(PPP)”为主,是一种传统的以产出为特征的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主要采用演绎法教学,在传统教学法中单一式的机械操练居多 。李金蝉认为,传统教学论的理论体系主要来源于西方的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为代表的教学思想和来自苏联的以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思想或理论体系主张: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因此,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传统教学就是以教师、课堂和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论 。贾雪认为,传统讲授的教学模式是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即教师提前备课、准备教案,向学生全程系统地授课,是“灌输式”教学的典型方法 。郭建明认为,传统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思想的影响,学生技能学习首先是通过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其次,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再次,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纠错;最后,依靠学生自主复习来实现。在不同技术的学习中,这种教学模式都能适用 。李晨晨认为,传统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且处于主导地位,通常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只能在教师的计划下按部就班地被动学习技能以及吸收理论知识。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思维固化,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受阻 。李明岩认为,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单向性教授方法,教师主动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是其最鲜明的特点。虽然传统教学法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他们会对学习产生反感,会因为厌倦学习而不想思考,不理解的知识也不愿被提问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法具有形式单一、模式僵化等特征,它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再让学生进行练习,课堂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并缺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活动的关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与经验,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会导致课堂氛围变差,师生交流减少,这不仅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还会使思维的发展受阻,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四、混合式教学法

混合式教学模式起源于企业培训,随后被引入教育领域,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国内外专家对其概念界定有些许不同的看法。

在国外研究中,“Hybrid Learning” “ Flexible Learning” “Blended Learning”,都有着混合式学习的含义。 Pumiena Vahaithan认为,混合式教学是为学习者制定特定的学习计划,同时使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线上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 Margaret Driscoll将混合式教学的含义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将多种Web技术进行混合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二种是指将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混合来变革教学模式,第三种是指将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混合来提升教学效果,第四种是指根据实际教学的不同进行不同教学与不同方法的混合 。 Bonk和Graham在《混合学习手册》中对“混合式教学”下了定义,他们认为,混合式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集合了面授教学与多种技术媒介的教学的新的教学形式,学者们还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框架,他们认为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包括三个关键要素:策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支持(Support) 。 Nguyen boai Nam指出,“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灵活的课程设计方法,支持融合不同时间和学习地点 。2002 年,印度公司NIIT在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网站上发表的《Blended-Learning白皮书》将混合式教学界定为一种包括面对面、实时的E-Learning和自定步调的教学方式。很多情况下,混合式教学也被用来描述多类传输媒体、智能学习导师和多类技术的混合应用。 Alfred P. Sloan基金在 2004年的时候资助了一个混合式教学的工作坊,工作坊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对混合式教学进行定义,参会者经过深入讨论,对混合式教学最宽泛的定义为:面授课堂与技术的混合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在他编著的《混合学习手册》中将“Blended Learning”界定为面对面学习和计算机辅助的在线学习的结合 。 Michael则是从教师的角度,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是教师利用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

在国内研究中,何克抗教授认为Blending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的含义就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法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混合式教学法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曾在其所著的《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中将上混合式学习定义为:“混合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于‘适当的’时间对‘适当的’人,采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为适应‘适当的’学习风格而传递‘适当的’技能来优化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业成就。”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融合性学习”,指教师通过借助教学媒体、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之间的优化选择及合理组合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传统面授教学与网络线上学习的有机结合,是一种依靠面授与网络两种学习模式的优势来对教和学的过程进行再构建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教学过程,要根据不同的问题任务运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解决问题,而且这种方式力求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得效益 。张其亮、王爱春学者在研究中将混合式教学的含义理解为:教学形式上是传统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教学技术上是基于Web技术,结合视频、音频、图形、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上是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教学目标上来看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上是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混合式教学是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两部分的结合。对混合式教学的界定也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

第一,只强调核心成分。许多研究者仅仅从最核心部分定义混合式教学,即混合式教学只包含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两种因素。如Rovai认为,如果把位于完全面对面教学和完全在线学习之间的任何一种模式当作是混合式教学,那么这种界定过于宽广。如学者Graham将混合式教学理解为面对面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结合。还有学者认为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面授教学和在线教学的结合是不够充分的,这样会使很多教师认为只需要在传统的教学中融入一点线上教学就可以当作是混合式教学。

第二,关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是否部分被在线学习取代。一些研究者认为,混合式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融入网络技术,面授时间的减少应该作为定义混合式教学的因素之一。美国Alfred P. Sloan基金所赞助的混合式教学工作坊,在举行第二届的时候重新定义了混合式教学,认为混合式教学是部分面授时间由在线活动代替的教学模式。还有学者认为,混合式教学是学生将一部分时间用来课堂教学,另外一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学习这部分时间应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主控制。

第三,关注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占比。根据在线学习和课堂面授教学时间占比不同可将混合式教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网络辅助型,该类型的线上学习的时间只占约 25%,这种类型跟其他类型相比网络使用率最少,如发布通知、公告或者附加少量的网络学习资源等。第二种是混合型,该类型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 45%被视为混合型,超过 45%但低于 80%被视为融合型。如使用BLACKBORD讲解课程大纲或在线进行作业讲解等大量教学内容在线上进行。第三种是在线型,该类型的线上教学时间占比大于 80%。这种教学活动一般没有面授环节。

综上所述,本书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监督和线上教学的便捷与个性化,开展的适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思考,而教师只发挥帮助与引导的作用,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体能、技术和战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羽毛球教师的教学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维持与提高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针对不同学段和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力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羽毛球运动逐渐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许多专家也对羽毛球教学做了很多的相关性研究。 3r7oa4fVI9jyq29IIy/u3Kz0y+RyMlpEfG8nzqEJe+vQXTomwBAHqZX1yokIeh6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