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不仅是技术上的革命,更是思想上的革命。随着互联网络和手机媒介的普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参与到随时随地的交流与传播之中。中国接入互联网 20 多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的社会生产,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社会变革,要求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要顺应数字化浪潮的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时刻,西方某些国家仍然以老大自居,利用他们的话语权在各种场合抹黑中国,用话语霸权为他们的制度霸权做辩护,其实骨子里还是体现了它们的文明优越论和西方文化中心论的陈词滥调。

信息革命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大脑,促进了生产力质的飞跃。要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快信息服务的普及,降低使用成本,要让人民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互联网,在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的获得感。今天的互联网世界,亿万人民在互联网上获得信息,交流信息,对于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让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

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不论是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人类历史上都是不寻常的一年。不管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任务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一年是“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很好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冲击,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卓有成效。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的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守初心和使命。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时代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图谋通过各种方式颠覆新生的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武装颠覆行不通,就图谋和平演变。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西方反华势力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面对中国突破西方势力的打压不断发展的势头,西方政要声称“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互联网成了他们对付中国的救命稻草且为达此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从美国的“棱镜”“X—关键得分”等不可告人的项目看,他们利用互联网活动的能量超出了我们以往的想象。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我们用自己的牺牲精神证明了我们的力量,在没有枪炮硝烟的互联网战场上,我们能顶得住、打得赢吗?需要我们不断做出回答,答题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和政权是否安全。网络文化霸权主义是以往的文化霸权主义的新样态,各种奇谈怪论说到底是服务于美国的经济、政治等战略需求。他们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立场,背离了客观公正的国际道义,对于与美国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国家,不管这些国家制度或者说压制反对派的做法多么不符合西方国家宣扬的价值标准,美国等国家依然维持同他们的关系,积极维护这些国家的政权,对他们的问题选择性的视而不见。因此,不管这些国家在有些问题上的调门喊得多高,说到底国家的利益是起根本性的决定作用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做出误判,容易被虚假的现象所迷惑。

2015 年 5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安办一份报告上的批示中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制度体制优势,坚持管用防并举,方方面面齐动手,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特点,了解网络技术革新对于网络文化渗透所带来的挑战和变化,正确地把握网络语言的特点、网民的心理倾向,以及我们之间的交互性等,这些都给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以及内容的演变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有些国家利用其具有的技术优势,对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建设指手画脚,兜售其所谓的普世价值,搞文化殖民主义。大数据的到来、数据信息的自由传递,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激烈,阵地的攻防战也更加激烈。有些西方国家,甚至于把大数据作为实现中国和平演变的泉源,妄图通过关注精英、关注基层、培植所谓“代理人”的方式,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网络空间传播的特点以及控制的难度,使得人们的思想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一方面扩大了自由度,另一方面扩大了辨识的难度,增加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难度。特别是微空间中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信息,裂变式与碎片化的传播路径,导致了舆论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漏洞也不断爆发。

本书从五个方面对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做了有针对性研究。第一章重点研究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基本问题。互联网这一“最大容量”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问题,网络阵地关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第二章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探讨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论述了网络安全观以及在斗争中要走网络群众路线等问题。第三章围绕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展开研究,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的厘清至关重要,尤其是坚持党管所有媒体原则是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闻舆论宣传既可以成为正面的,又可以成为负面的力量。好与坏关键得看新闻舆论掌握在谁的手里。新闻舆论的方向由谁来掌控,正确就能起到凝聚人心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危害党和国家事业。互联网时代到来,我们的舆论环境、传播方式的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敌对势力也通过网络的手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舆论阵地,争夺舆论阵地说白了就是争夺人心。作为意识形态斗争最直接的、最突出的领域,占领新闻舆论已经成为紧迫的任务。要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把握好网络舆论的方向。第四章围绕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课建设的影响展开研究,重点对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坚持高校网络思政的领导权问题进行了探讨。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于,对于社会心态的走向、社会价值的导向、社会的思想观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毛泽东曾经讲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指出:“任何新闻宣传都是为一定的党派和社会团体服务的,都是他们经济政治利益的集中反映。”第五章论述了网络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形象塑造问题,特别是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诋毁、抹黑进行了批判,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展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树立良好中国形象。

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如果我们的工作应对不当,就有可能会出现风险隐患,而不同领域中的风险有可能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风险防范需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金融市场如此,在意识形态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同样如此,要打主动仗,防患于未然。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统筹各个领域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不能单纯地把意识形态斗争局限于思想教育和宣传部门,各个领域都要有风险意识,不同领域中的风险可以相互作用,有时经济问题爆发往往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影响不容小觑。 GEc875CfX0i/VA520TGUgoEIu4Q6MpxuPZMaqY+NdydmC5m6Wy96atJZoze7Apv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