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理论基础

东北抗联文化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主要包括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构成内容等问题;二是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主要包括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战线是一条重要的战线、革命文化运动是群众性的运动等问题;三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思想;四是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

2.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1)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现实。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特征,就在于人是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从这一基点出发,马克思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标志,它总是体现人的属性。因此,从与人的关系看,它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它是以实现人的存在价值为目的的活动;它体现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它是人化自然与人的生活世界;它是人的理想和人的现实的统一。

(2)文化的构成与内容

文化的构成是指文化所包含的要素,是指文化的外延都包括哪些领域和层面。从马克思的文化观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文化主要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

其一,物质文化是前提和基础

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那些文化产品。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所有物化形式。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物质文化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物质环境,都是其文化状况的直观体现,它反映着这一国家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体现着该国文化的价值倾向。人类社会一直以来都致力于追求人类的幸福,鼓励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两方面都必须通过对物质环境的改造来实现。

其二,精神文化是动力和保障

精神文化起源于人类在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时,超越这些最基本的需要而产生的新需要,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和自由的需要。因此,精神文化是最能体现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本质特征的。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差别之一,便在于人具有一个精神世界。

人对精神文化的本能追求,对意义世界的积极建构,既是人的本质的表现,也是人类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表现。物质生活的富足仅仅是人所追求幸福生活的一个方面,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不但不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降低,反而更加强烈,要求也更加提高。精神文化有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它既有系统的、定型的、自觉的文化形式,也有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形式,前者将其称为社会意识形式,后者则称其为社会心理。

其三,制度文化是中介和手段

制度文化在整个文化世界中是深一个层次的文化。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但主要满足于人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制度文化包括与人类个体生存活动和群体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制度,如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商品交换制度、企业制度、公共管理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了生产与交往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是人同动物开始区别开来的标志,这种生产又是同交往不可分离的。“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人正是在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中,以及在人自身的生产中,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相应的各种生产关系。制度文化反映了人们在从事社会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中既有的规则与已经形成的系统。 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断进步的体现就是社会文明制度的不断完善。新制度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道格拉斯· C ·诺斯阐述,所谓制度就是社会遵循的规则,也是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的关系制约。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在历史背景下的决定性因素,最终直接体现在生产和生活中。生产有两种进行方式:一种界定为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种界定为人对其自身进行的生产。制度文化追根溯源随社会的发展、革新而转变,同时其表现为相对稳定的规则系统。制度文化的变化性与稳定性的统一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存续提供保障。

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物质、精神、制度文化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和前提,精神文化是动力和保障,制度文化是中介和手段,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1.1.2 列宁的文化思想

其一,文化本体的理论,包括文化发生发展论和文化内涵特征论。列宁认为社会实践才能产生文化,“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人们追求个性和自由的发展是通过改造环境来实现的。但是,实践是物质性的,实践的根本性质就是自己的主观目标对象化,转变为物质形态。人们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环境的主体,这种主体性把改造过的环境看作是自己的作品,因为环境凝聚着人的劳动和智慧,体现着人的自身价值。人们正是通过肯定自身的价值进而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快乐,获得因对自身的本质力量的肯定而产生的美感。文化的产生发展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文化内涵丰富,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有反映人们内心的思维习惯,也有具体的科学、教育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列宁认为知识、教育程度、识字水平等是文化最基本的内涵。

其二,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建设任务论、文化建设原则论和文化建设主体论。列宁认为文化可以激发无产阶级的自觉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髓即实事求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列宁认为,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就成为文化发展所遵循的根本原则。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主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革命运动和社会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列宁坚持并发展了这一基本原理。

2.1.2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对文化的基本论述,并将其与中国的革命及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关于革命文化和抗战文化的基本观点。

2.1.2.1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论述的文化的基础上,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毛泽东不是一般地重复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而是有新的概括、新的发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之间互相影响,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谈到了的,但是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中哪个部门起关键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未曾论述。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特点对此作了补充,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在上层建筑诸领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毛泽东则更进了一步,把政治和经济并提,认为政治和经济一样,对文化和其他意识形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形态各个部门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是通过政治这个中间环节的。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物质生活,还有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就是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表面上看它同经济关系不大,有些东西也未直接涉及政治层面,但归根结底,它的发生、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的制约和支配,否则文化就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毛泽东对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五四”以来我国的文化状况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在文化上,出现了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两者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华民族新文化。在谈到五四新文化时,他指出,新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由于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因而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由于中国革命尚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不属于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革命,因而从总体来说还不是社会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的。 显然,在毛泽东看来,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文化是在观念上反映政治经济的要求,并为其服务的。 这些都说明,新文化是离不开政治经济的,研究文化问题如果不把握住这个基本观点,那便难以得出正确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同时,毛泽东强调政治对文化的影响,但并没有把政治等同于文化,否定文化工作自身规律及其特殊性。尤其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有其特殊的规律,文学、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等)、教育、出版、新闻等文化部门也都各有其特点,忽视这一点,就会导致文化工作的简单化、庸俗化倾向,就会失去文化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特定地位和作用。诸如,关于政治和艺术的关系,毛泽东明确指出:“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 凡此种种都说明,毛泽东是很重视文化工作和文艺创作的特殊性的。

2.1.2.2 文化战线是一条重要的战线

第一,革命队伍需要文化。毛泽东特别重视革命队伍的文化建设。他的一个基本观点:“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他强调,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整个革命过程需要无产阶级的领导,需要人民大众的参加。 他还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在革命斗争中,“如果连最广义最普通的文学艺术也没有,那革命运动就不能进行,就不能胜利”。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武装队伍多数是翻了身的农民。而在旧社会绝大多数农民被剥夺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毛泽东在抓革命队伍建设时很注意这个问题,他积极鼓励战士、干部学文化、学理论,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正是在毛泽东的倡议下,各革命根据地开办了许多党校和干部学校,有计划地培训革命将士,提高了革命队伍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学文化,学理论,学科学,能够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人们的视野,使其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更加周密、更加深刻。在毛泽东看来,不仅整个革命队伍需要文化武装,而且就每个人而言,也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够为革命做出切实的贡献。

毛泽东认为,革命队伍的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转型——“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所必需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任务就是要把旧中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工业强国,这就是他强调干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强调革命队伍的文化建设的立足点。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更是把这一思想提到了新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就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并且从中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形成一支庞大的革命文化队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基本保证。

第二,革命文化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事业乃是整个革命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要战胜敌人,主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革命文化的作用是什么?毛泽东说:“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事实正是这样,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同时又同革命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没有《新青年》等杂志,没有科学民主思潮,没有“打倒孔家店”的反封建“呐喊”,就不会有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没有《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的翻译出版,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也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如北伐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文化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不仅从总体上给予革命文化对革命所作的思想准备作了高度评价,还通过一些具体作家、作品对革命事业产生的重大影响和作用,进一步阐发了“革命文化是革命的有力武器”这一重要思想。

第三,革命文化运动是群众性的文化运动。革命文化在整个革命事业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革命文化运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成为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毛泽东明确指出:“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 因此,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都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要接受对象,革命文化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工作者就必须深入群众,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同时还要注意宣传艺术,所搞的东西要切合群众的需要。

联系群众、宣传真理,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努力反映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使其广为传播,成为群众学习的对象。毛泽东曾说:“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凡属真正团结一致、联系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是从群众斗争中逐渐形成,而不是脱离群众斗争所形成的。”革命文化既然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重要战线,就应当努力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这是由革命文化性质所决定的。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不论哪一个时期,都确实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值得文化工作者去广泛宣传。

2.1.2.3 重视文化队伍的建设

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十分注意吸收知识分子到革命队伍参加文化工作和群众运动。1939 年,毛泽东起草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指出:“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 有些干部反对知识分子参加工作,毛泽东主张切实地说服这些干部,使他们明白知识分子参加工作非常必要。由毛泽东起草的这一决定,对全国广大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批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纷纷涌向延安,奔赴各个抗日根据地,积极参加文化运动和群众运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设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和整个革命队伍的建设一样,其根本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曾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著文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肯定了解放区的文化工作,也肯定了从事文化事业的知识分子,表彰他们为革命事业所作的努力和成绩。但他认为,还没有真正解决文化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究其原因,便“在他们的情绪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在他们的行动中,在他们对于文艺方针问题的意见中。” 显然,要造就一支献身于革命文化事业的知识分子队伍,并不是喊些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应该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思想、观念、情绪渗透到知识分子的一切言行中,化为自觉的行动。在这里,毛泽东不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化工作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将其视为建设知识分子队伍的根本问题。

毛泽东文化思想在文化队伍的建设上,期望造就一支以工人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新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我们革命统一战线应该达到的目标和任务。毛泽东强调,统一战线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团结,二是批评、教育和改造。团结是前提,不仅要有团结的愿望,而且要有团结的行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由于斗争环境与革命任务的不同,团结的对象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有所不同。总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组成文化工作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文化革命的重要原则和历史经验,也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在处理团结与批评、教育和改造的关系时,毛泽东反复强调要讲求辩证法。文化工作中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团结与批评、教育的关系。教育与改造需要自觉自愿地进行,只有启发这种自觉性,才能收到教育与改造的良好效果。强迫教育、强制改造的做法是必须反对的。而拒绝实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态度也是不正确的。毛泽东在建立文化工作统一战线时,强调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批评、教育的积极意义也在于此。

综合以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文化的论断,以及毛泽东对革命文化和抗战文化的深刻分析,为东北抗联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2.1.3 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文化的论述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政治追求和完成近代中国历史主题而不断开拓进取、艰苦卓绝奋斗的文化结晶。 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构成和基础之一。

2018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铸造的革命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之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道,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民军队本质的一种表现,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人民群众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是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发展形成的,它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是东北抗联文化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本书根据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形成发展过程,撷取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概括它们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全面理解东北抗联文化的精髓所在。

红船精神:2005 年 6 月 21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并对“红船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在“红船精神”的体系中,首创精神是灵魂,是动力之源;奋斗精神是支柱,是胜利之本;奉献精神是本质,是政德之基。“红船精神”这三个基本内涵之间有着递进的内在关系,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这为学习研究、宣传弘扬东北抗联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苏区精神:它是以苏区革命实践为载体而形成的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中央苏区时期,外临国民党强敌,内需从事军事动员、政权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苏区党的最急切的中心任务是如何去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配合红军,用革命战争来击破敌人的“围剿”,最大限度地保卫和建设苏维埃政权。苏区精神正是在这种环境和任务中创造和培育出来的。苏区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就是在苏区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军民,在长期艰苦的战争中磨练出来的彻底的革命精神。具体分析,苏区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执政为民,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求真务实,反对本本主义;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争创第一,创造“第一等的工作”。

长征精神:它是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党中央在延安 13 年期间所形成,并辐射贯彻落实到全国各个解放区,包括国统区、敌占区和沦陷区在内的,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身上所体现出的好思想、好作风(理论、品质、道德、意志、人格魅力等)。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立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和具体化,是共产党性质、宗旨、作风及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延安精神是共产党能使自己永葆青春活力,赢得老百姓的精神。主观上是共产党能使自己“干成事、得胜利”;客观上是老百姓对共产党“最拥护、最喜欢”。 延安精神主要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东北抗联文化就是以红船精神为样板,继承了苏区的执政为民、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精神,以及长征时期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还有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2.1.4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这种精神内核在东北抗联身上也得到了生动体现。

第一,爱国主义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的源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的表述比比皆是。春秋末年的《左传》中就有“临患不忘国,忠也”的词句;三国时的曹植曾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明朝时的于谦曾写道:“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清朝时的林则徐曾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祖国忠贞的情感,为国家奉献的行为,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民所尊敬传颂。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后,短短的几个月,东北大片河山陷于敌手。然而,广大的东北同胞不甘被奴役,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引领下,共同组成东北抗联,义无反顾的站到了抗战的最前线。

第二,视死如归,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气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脊梁。《孟子·滕文公下》中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表述。从屈原《九章》中的“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到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这种对信念和操守坚贞不移的气节,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一次次危境,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实行残暴的法西斯统治,对东北抗日力量进行不断的屠杀、镇压与“讨伐”。一场场战斗中,无数抗联将士血洒疆场,英勇牺牲,其中师以上领导人 100 余人,军以上者 30 余人。周保中曾在一封给党中央的信中写道:“优秀忠实的干部不断的牺牲,群众斗争中提拔的、培养的、教育的,赶不上牺牲的多”,但他始终教育指战员们:“我们必须时刻准备上刺刀和敌人短兵相接,做最后的冲锋肉搏。宁肯为民族解放而流血,保全革命的贞操和气节,不能丝毫放弃共产党的主张,不能变更共产党革命的态度”

第三,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配合。中华传统文化中历来注重团结精神,这是民族得以凝聚不散、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国语》中曾有“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的记载;《孙子》中写道:“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十四年漫长的战斗岁月里,东北抗联眼前的形势极端险恶。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伪军,除了坚持战斗外,还必须要团结起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的一切抗日力量,发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主义精神,凝聚力量,共同打击敌人。

第四,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崇尚自强精神、坚韧意志的民族,《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左传》有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愚公移山”、“卧薪尝胆”等故事。这些无不体现了对意志的尊敬推崇,在艰难环境中不低头,不放弃;在遭遇磨难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东北抗联所处的斗争环境之艰苦,是世界战争史所罕见的。日军不断进行残酷的“讨伐”、“围剿”,后来更以“集团部落”的形式割断部队与群众的联系;在长达十四年的斗争中,东北抗联独悬敌后,没有任何物资、兵力、金钱的支援,后来更完全失去了和党中央的联系;东北地处高寒,冬季漫长,雪深过膝、冷彻肺腑;夏季则穿行于丛林沼泽之中,日晒雨淋,蚊虫叮咬。部队经常断绝给养。可以说,东北抗联的将士们,是以当代人类最低的生存条件,进行着一场中外战争历史上罕见的长期斗争。但就是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却不曾磨灭战士们坚忍不拔的意志。

爱国情操、坚贞气节、团结精神和顽强意志,这些信念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闪烁在东北抗联将士们的战斗精神中。这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傲人财富,是先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df5pIXAaXiiBgIYENX3Go0JQxeNkPmObTQAnJV7oMob02sVczS2RI22qy3WKR5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