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学科的交叉性,决定了东北抗联文化研究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研究方法,要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现归纳如下:

1.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是指把研究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各个要素进行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抗战文化,如国统区文化、沦陷区文化、敌后根据地文化。每个区域的抗战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丰富的内容、显著的特点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但同时作为抗战文化的一部分,所有区域文化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又具备相同的特质。本文在微观分析抗联文化的同时,必须要很好地运用系统分析法,才能准确提炼抗联文化的价值,尽可能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全貌。

2.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是剖析事物发展和演进的轨迹,总结归纳历史发展规律,进而推断事物将来发展的方向。研究东北抗联文化必须从东北抗联 14 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历史中探寻其形成的背景、内容、特征和意义。只有把东北抗联放在一个更加纵向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认识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发挥历史研究的基本作用。

3.多学科交叉和实地调研法

东北抗联文化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其涉及的学科领域也比较多,本课题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为了深入阐释和研究东北抗联文化,一方面,对当年东北抗联指战员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和相关遗址遗迹实地调研;一方面对健在的抗联老战士进行采访,这些都能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很好的资料补充。

1.3.2 研究思路

本文依据史料及文献,首先对东北抗联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然后以“文化”为切入点,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在系统概述文化和抗战文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东北抗联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进而总结出东北抗联文化包含的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那么,结合抗联文化的内容概括其显著特征:革命性、地域性、群众性和国际性,这是本文研究的难点。最后归纳出抗联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东北抗联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普遍性和中国东北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文化,涵盖了诗歌、话剧、歌曲等多种形式。在革命岁月,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范畴,东北抗联文化对抗战的胜利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抗联文化价值进一步突出。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因此,大力弘扬东北抗联文化,使其发挥其独特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文化条件、提供思想支撑,这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1.3.3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文化与中国文化

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类的文化史。因而文化的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国内外有关文化的概念,据统计已有 260 余种之多。本文根据搜集的资料现概括如下:

《辞海》对“文化”一词的注释: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还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1982 年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墨西哥宣言》曾指出,文化是兼具理性和感性特征的完整复合性,表现为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继承性和时代性。

我国著名文化学家柳诒徵所著的《中国文化史》,曾从幅员、种族、年纪三个方面概括中国文化的特征:“就今日中国言之,第一,特殊之现象,即幅员之广袤,世所罕见也。第二,则种族之复杂,至可惊异也。第三,则年纪之久远,相承勿替也。世界开化最早之国,曰巴比伦,曰埃及,曰印度,曰中国。比而观之,中国独寿。”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上,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侵入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从而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当然,华夏文化在“同化”北方游牧文化的同时,也从游牧文化中吸取了新鲜养料,如游牧人的骑射技术,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等,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文化”,是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是 56 个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也先后吸纳了“中国”这一地域之外的文化,外来文化的输入和补充,使得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是学习、是洗礼,更是一场思索,中外文化的结合没有使我国文化走向消亡,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做到了求同存异,保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色,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强盛的生命力和开放性。与此同时,中国文化通过海外华侨传播到域外,在世界各地形成众多中国文化社区,使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再局限于“中国”这一地域之内。总之,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之瑰宝。“语言文字独具特色,文化典籍汗牛充栋,科技工艺精湛世界,道德伦理完备深刻等,可谓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的特征集追求道德理想主义,追求和谐统一和延续性与内聚性于一身。

第二,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政治追求和完成近代中国历史主题而不断开拓进取、艰苦卓绝奋斗的文化结晶。

革命文化就其形成过程而言,它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新文化传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的,以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文化。到社会主义时期,尽管它历尽曲折,但革命文化传统最终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氛围中变得成熟起来。 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构成和基础之一,在今天尤其值得重视和传承。

“红色文化”的概念在新世纪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虽然这个概念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相关研究已经在“红色文化”的名义下展开。

《辞海》中,对红色的解释除了有“吉庆”和“欢乐”之外,还有“共产主义的”“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革命的”“强烈信仰的”等。 从中国知网检索到,2003—2004 年间,学术界以“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等概念指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化。也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总之,“红色文化”概念刚提出来时,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界限比较模糊。

近年来,学术界对“红色文化”的界定比较明确。汤红兵指出,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并在后来加以整理开发的革命历史文化,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何克祥认为,从广义上红色文化包括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狭义上讲红色文化主要指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红色根据地)时期的革命文化。 魏本权认为,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创造的崭新文化形态,既区别于传统文化,也有别于近现代以来其他阶层与党派的文化创造。 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 总之,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汲取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价值不仅在于过去,而且影响到现在和未来。2018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他特别提到了东北抗联,如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让后代牢记,让国人明白,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站起来、富起来并向强起来迈进的,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

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都是以革命为主导理念的文化形态,二者内涵一致,外延上红色文化比革命文化更广。 两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三,抗战文化与东北抗联文化

抗战文化是指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切为抗战服务和于抗战有利的文化,是在伟大的抗日岁月中积淀与孕育形成的所有物质文化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内容丰富多彩。抗战文化不仅是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抗联文化是以抗联为主体,在中国东北产生的以抗战救国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过程,是革命根据地文化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东北广大革命志士在白山黑水间继承和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东北抗联文化是抗战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建立在广义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到东北抗联的抗争在世界战争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东北抗联文化融入了东北抗联的物质文化。又因为东北抗联长时间与党中央的联系被断绝,但它一如既地通过共产国际等相关途径去了解党的政策并执行落实,所以东北抗联文化包含了东北抗联的制度文化。这样在对其内容进行介绍和阐释时就包括三部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此外,东北抗联文化是一种军旅文化,但更是以东北抗联为主要代表的整个东北人民抗战的文化。所以,本文在研究视角上,没有仅从单一的军队文化层面上去论述,因为东北抗联这支军队仅仅是参与东北抗战的四万万同胞之一部分。

1.3.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创新点

本文选题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导师在了解学术动态,把握全局基础上给予我的命题作文。东北抗联文化的研究目前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因此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等方面是本文创新之处,特别是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上,采用广义的“文化”的概念。

(1)学术思想的特色与创新:本课题研究秉持“时间——空间——内容”三维立体的研究理念,时间上,立足现实,钩沉历史,在现已查阅的东北抗联的文献中追溯历史,同时将东北抗联文化同当今建设相结合,形成时空上的双向互动;空间上,史料匮乏是阻滞东北抗联历史研究的主要原因,在立足中国文献的同时,更需要吸收国外相关文献,而对东北抗联新资料的挖掘也是本课题的一个创新;内容上,不仅关注东北抗联的精神文化,而且还要更多地关注东北抗联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从多个角度探究抗联在长期抗战中的社会文化生活史,使内容更加全面生动。

(2)学术观点的特色与创新:在学术观点上,以往对文化的研究主要采用狭义的文化概念,本书将打破这个限制,因为“东北抗联是在挑战人类极限的情况下,进行着世界战争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斗争”,必须要体现其特殊性,所以抗联文化融入了抗联的物质文化。尽管东北抗联长时间与党中央的联系被阻断,但其一如既往地通过共产国际等相关途径去了解党的政策并执行落实,直到抗战胜利,抗联文化必须融入抗联的制度文化。在此基础上,对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重建、重构”复杂而丰富的中国抗战历史图景。

(3)研究方法的特色与创新:本课题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充分借鉴已有成果及相关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将通过利用逐书寻求史料、利用电子数据库等方法查找资料;本课题也积极采取对健在的抗联老战士和抗战后代采访调研的方法获得一手的口述资料;同时,本课题借鉴文化学、社会史学等研究方法分层次、有步骤地对相关论题进行分析论证,这些研究方法既避免了现有资料的自我循环论证,也是对目前薄弱记载和研究的夯实。

第二,不足之处

东北抗联文化是目前学术界研究比较薄弱的课题,本书是本人一个大胆的尝试,所以存在很多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

(1)在学科交叉方面,本书还未能实现文化学与历史学的深入融合,对于东北抗联文化的历史性解读不够深刻,未能将现代文化学中概念置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之中。

(2)本书对于材料的挖掘不到位,对于东北三省地方性史料、档案材料的利用不够充分,对于部分与之相关但散见于东北抗联众多史学资料和学术著作中的材料引用不够充分。

(3)本书对于抗联文化内容分析不够透彻,本研究立足广义的文化概念,但是具体分析还停留于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核心要义。

由于本人专业水平、自身素质和理论功底的欠缺与不足,加之资料搜集的难度较大等因素,使得文章在行文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敬请专家批评指正,希望本文的撰写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待未来关于东北抗联文化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和完备。 M4G6PXSj8fXc5VS7dTrxxx1HpDM18wyT6Bbnhc5/eDTkzZQuG2q6wOl6FryGZ0/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