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东北抗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也是中国抗战历史上唯一一支进行十四年战斗的队伍。东北抗联文化是以东北抗联为主体,在中国东北产生的以抗战救国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抗日战争那段山河激荡的时光中,在极度艰苦而又充满无尽希望的岁月里,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前仆后继,在白山黑水间、林海雪原中,以慷慨赴难的决心进行长期英勇的战斗,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对抗战文化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既是对历史的追问,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对现实的观照。因此,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东北抗联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典型形态,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唤醒了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坚定了东北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念;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东北抗联文化焕发生机,其当代价值日益彰显。深入挖掘东北抗联文化的时代价值,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从这个角度讲这本关于东北抗联文化的学术专著体现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书是作者在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思考研究而成。作为其博士生导师,我对于其学习以及学术研究有充分的了解。作者在学习期间表现出了对抗日战争史特别是东北抗战期间的社会生活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不断阅读文献、查找材料、撰写并发表文章,使学术视野不断开阔,学术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刻苦努力完成了毕业论文,顺利毕业。之后,以博士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克服种种困难,拓展材料来源,对书稿不断地进行补充、完善,最终完成了本书稿。

该书总体而言呈现了以下特点:第一,选题视角新颖。东北抗日战争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研究成果更多集中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有些重要领域,如东北抗联文化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因此,本书在内容上和学术观点方面有一定的创新。第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一个国家的强盛,来源于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强大,而这种强大,归根到底来源于文化的强盛。该书以东北抗联文化为研究对象,总结出超越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结论,为现实提供借鉴,真正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第三,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强。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为指导,与东北抗联的基本史实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相对应,特别是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上,采用广义的“文化”的概念,立体展现东北抗联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成过程,分析其特征等。从研究体系和研究内容方面体现了综合性和系统性。第四,资料丰富。东北抗联文化资料零散,缺乏系统的梳理。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并掌握了一定的档案材料,数据翔实,实现了图文并茂。通过对东北抗联文化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帝国主义必然败亡,因为除了其反人类的性质外,其残酷的殖民统治必然导致社会基础的崩溃;东北抗日战争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民族独立和复兴做出了贡献;东北抗联文化已经植根于与人们的心底,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也已经内化于人们奋勇前进的信念。

总之,这本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引用的史料和文献比较丰富,论证有理有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结构科学合理,文笔通顺流畅。该书使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开展的社会文化活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进而为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所做的努力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该书是作者第一部学术专著,尽管还存在若干不足,但也体现了比较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端正的求学态度。希望作者在东北抗战史以及红色文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方面能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取得更大的突破。

刘信君
2023 年 5 月 30 日 7/7nYy4o7Fm1U+mIHOxC6HLteJaHPycBqUoZADgDBEY0qF2dCuMdybCPK8LG3u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