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创业社会与创新创业精神

[创业故事]
船上的创业大赛

在江面的一艘船上,聚集了许多人,场面很热烈。船上的人说他们在举办一场创业大赛,现在是决赛。将创业大赛办到船上的做法很新颖。因为船上的参与者除了参加会议以外,没有别的选择,与租用会场相比,这种办会方法既新颖又节约。许多人对主办人的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评价,同时也意识到,主办人的行动应该与主题结合,在理论上应该形成一个新认识,如果是双创活动,形式应该具有双创精神,由此一以贯之。当然,所有路演都应该是真实的,而不应该是一场表演,不要为比赛而比赛,把它作为要素市场,它是一个资本选择团队,也是团队选择资本的活动。

思考题

1.为何会聚集这么多人到船上?

2.你把创业大赛当作了什么?试给出两个以上的答案。

一、创业社会

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以创业作为职业首选的时候,这个国家就进入了创业社会。美国之所以以科技与创新能力领先,主要是因为美国是一个创业社会。美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上,一直写着“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敢失败,我更要成功”,在 20世纪 30 年代就一直刊载着的这段话激励着美国人创业。中国将来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不仅需要有领先世界经济的能力,还需要有创业精神的支持,而创业社会是以创业精神为核心的社会状态,它将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们的行为。

创业社会是为了推动创新而建立和维护的一种社会形态与运行方式,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的创新行为是普遍的,人们对创新给予认可、鼓励、发扬、传颂,是社会的基本风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会把创新作为自己的行为取向,也认可别人这样的行为取向。有人会问,创业社会为何会以创新为价值取向?这是因为,当一个国家经济实力足够强的时候,将在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创业机会只来自创新,而不会来自投机或者弥补某些方面的短缺。同时,创新的方式也主要通过创业来实现。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谈论创新是为了创业,即使在企业内部,也通常使用创业的原理指导创新。

创业社会是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人们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依赖任何组织或个人,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与协作,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将成为社会的生存法则和底线,人们以个人承担生存责任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还把承担人类的责任作为自己的责任。因为商业不会局限于一个小的市场,市场越大越好,市场越大不仅可以多一些获利,还可以解决更多人的生活问题。个人责任与个人英雄主义在创业社会将得到弘扬,而向国家和集体伸手的人将会得到社会救助,但同时也有可能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

创业社会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任何人的失败都不会给其他人以精神压力,相反,大家可能会吸取其中的教训。因为创业社会是一个鼓励进取和冒险的社会,即使创业失败了,人们也不会因此而嘲笑、讥讽、看热闹。你宽容别人,别人也宽容你,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相互宽容的社会。因为有了宽容,所以就有了从容,就有可能获得机会从头再来,就有可能找到资源,形成新的方案;还有可能纠错,再次起步时,就不会犯同样的错。一个不宽容的社会,会让进取者遭受打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既不符合规律,又会浪费(教训)资源。因为那些受过教训的人,多会直观地吸取教训;也因为有了宽容,让失败者感受不到失败,才能让他走出失败的阴影,不至于颓废。

创业社会不仅是勇敢者的社会,也是智者的社会,还是有耐力者的社会,更是教育个人成长的社会。创业社会不可能一下子到来,也不可能是一场运动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努力不仅是口头上的还应有实际行动,个人持之以恒地努力可以让社会受其感染,个人也可以受社会的影响,用自己的行动形成新的伦理道德。

创业社会需要制定大量的新型制度和建设新型的基础设施,目的是促使新的创新创业行为不断涌现,以低的社会成本来鼓励创新创业行为。这些新型制度有创业板、创业投资基金、孵化器、创客空间,还有创业大赛、路演以及创业型大学建设等。

创业社会需要社会精英领导,也需要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来教化和影响社会其他成员,国家需要有意识地树立,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大学这个产生社会精英的地方,推广创业精神,以此来培育创业社会建设的动力之源。这应该是中国大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建设这样的社会,它可以激励和保护创业者。

二、中国新时代的创新创业精神

(一)以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国家精神培育

中国需要以质量的提升来推动经济增长,这需要依靠企业的自觉行动,这里所说的企业既包括现在的企业又包括将来的企业。以未来企业为主,就是要把创业作为最重要的转型推动力,再通过新的企业去挤压和推动、渗透旧的企业,这体现了国家的创新创业精神。中国自 1986 年以来,围绕创新目标,形成了多个国家战略,如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战略,还有 211 高校战略、985 高校战略、协同创新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反映了国家创新精神。但是因为没有与创业精神相配合,也没有真正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造成许多政策错位和浪费。有一些政策把现在的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采取激励研发的科技政策或者战略性创新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创新行为的扭曲。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纲领,从创业入手,培育新的企业,再用新兴企业和它们创造出的产业推动所有企业创新,这就是中国新时代的创新精神。这一精神的实质就是用高质量的创业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创新。新时代的创新创业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 3 个方面:

(1)国家精神:创新创业应该成为国家基本精神,是国家创新战略的保障,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国家富裕、人民平等、社会公正、与时俱进的精神保证。

(2)协同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创业拉动创新,用创新保证高质量创业,将两者协同着力,避免政策扭曲。

(3)公众心理:创新与创业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必需途径,它应该成为公众基本社会心理。

(二)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

创新是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因为是首次,所以会带来市场上的不认可和消费阻力,也会造成在位企业的反竞争性行动;而首次应用缺少可以参考的样本,技术上是否过关、功能上是否合意、使用中是否存在危险,以及后续服务与保障是否完整都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来自市场的不确定性。首次投放市场者需要支付较多的研发费用,上述不确定性有可能进一步转变为财务上的不确定性。

谁能够克服这些不确定性?是传统意义上的冒险者吗?不是,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只能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唯一职能是创新,实现这种职能是对旧的产业进行破坏,对新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确立,企业家要承担很大风险,而克服这些风险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胆量,而是对技术的理解和有效率的创新组织。

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家精神也是创业精神,因为企业家开展的创新活动在本质上是从无到有的要素重新组合的活动,只不过,如果依托在位企业,其资源条件要优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而其活动的性质与白手起家创业活动性质并无二致。过去国家把创新精神作用于钻研上,其假设研发就是创新。由于研发需要投入,钱从哪里来?如果由国家投入,不论是科研项目立项还是研发补贴,都意味着创新是国家行为,这样会导致企业不积极投入研发,大批科研成果无法应用到真正的产业活动之中,真正的创新并没有形成。即使政府针对的是企业经营行为,也仍然存在着过度生产的问题,因为政府的政策具有公共性,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真正意义的创新精神一定要与创业结合起来,现在以多层次资本市场来引导企业行为,比以往的政策更有效率;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表现为以下 3 个方面:

(1)企业家精神越来越多地体现为创新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需要从企业内走向社会。

(2)创业不是一项赚钱的冒险活动和追求利润的商业活动,而是一个探索、开拓、完善世界的活动,与创新结合的创业需要企业家精神。

(3)借助所有可能的条件、资源和环境开展创业管理,克服创新创业的不确定性,化解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创新创业精神与创业社会的开放性路演

创业故事中船上的那些人来船上做什么?台下的人是来找项目的,他们要对项目进行投资。而台上的人则是在营销项目,他们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还缺少一些其他要素,他们来此寻找其他要素,特别是资金要素和管理要素,这样的活动是公共的,因此称为路演。

1.路演正在成为一个区域创新创业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

路演是一种要素市场,通过公开投资意向吸引资本进入,实现要素优化,分散创业风险,其活跃程度既代表了当地创新创业的活跃程度,又代表了创业投资基金的主动性。创业投资基金到处寻找项目,因为需要借助创业者的想法提升自己资金的价值,如果没有创业投资基金,台上的项目将不可能实现完整的要素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活跃的创业投资基金是区域创业活动的根本。创业投资进入企业,有一部分会变成研发费用,企业初期创新所需要的研发经费得以保证,而不必受到银行避险的金融限制而阻碍了初创企业的研发;创业投资还会变成生产经营资产,随后带入创业管理,克服创业风险,提升创业的成功率。所以,路演频率高的地方,创新的活跃程度也高,创业成功的企业数量会较多,不论是城市还是一些机构,比如大学,都会因此而更多树立创业意识和创业文化,培育社会整体的创新创业精神。

2.路演让企业家精神走向社会

路演现场多是公开地表达创业计划,除有创业者表达意向,与创业投资基金对话以外,还有一些专家与创业者进行讨论。创业投资基金经理和专家们可能会质疑创业计划,也可能会补充创业计划,还可能现场支持和赞成创业计划,这样的行动在本质上是企业家的行为,而且是群体性的企业家行为,是在帮助创业者思考、分析和完善创业项目,明确不确定性,提出化解风险的方案。在专家和投资人后面,坐着大批听众,他们也可能会参与讨论,但也可能受到启发,在未来与创业者形成合作。路演会让社会受益,让企业家个人活动变成社会活动,从而形成了创新创业精神的社会化。

三、创新创业孵化与创业社会

在双创浪潮中,中国大地上遍布着孵化器,创客空间、创业苗圃以及各种创业园区,其本质都是孵化器。

孵化器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设备,后被引入经济领域,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其职能是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信,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以及系统的培训与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成功孵化器的要素: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孵化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持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的成果尽快地形成商品进入市场,以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孵化是一种机制,是使用公共投入方式帮助新创企业减少初创期财务压力,从而激励社会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行动。在孵化器中,有一类称为创客空间的孵化器,是一个把个人想法在公共条件下制造出来的机制,类似公共实验室。有所不同的是,实验室产出的是科技原理,而创客空间则形成新的产品。广义的孵化器不仅有助于创业,也有助于创新。

中国自 1987 年引入孵化器概念以后,经历了从孵化器 1.0 到 4.0 版本的变化。

●孵化器 1.0:公益性质,由政府投入组建,免费向社会提供,限期毕业(通常为 1 年)。

●孵化器 2.0:公益与商业混合性质,由政府提供场地,引入企业管理者,企业为了获得现金流,把部分空间出租,为在孵企业服务,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商业挤占公益的趋势。

●孵化器 3.0:孵化器与加速器结合,孵化企业往往会在成长以后离开,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缺少企业成长的要素,为了留住创业企业,为孵化器提供了后续加速器,两者配合一起工作。

●孵化器 4.0:在孵化器成长以后,提供孵化服务的企业不能得到实惠,为此出现了以股权投入的孵化服务机制,进一步细分为股本投入和孵化服务折价投入两种方式。

孵化器不仅孵化企业,也孵化创新创业精神,是构成创业社会的重要内容。

四、大学教育与创新创业精神塑造

尽管大学在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跟不上社会的需要,但大学应该承担这种责任,使创新创业精神得到传播。每一位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承载者,也应该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者。学生思考创新创业,学会整合大学及社会资源,探求可能没有发现的难题,提出解决难题的方案,开展创新创业行动,以积极的心态、不懈的坚持、科学的原理、进取的态度,培育和传播创新创业文化,树立创新创业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为人类发现难题、解决难题,树立大责任心、大事业心的挑战精神;

②使用新的方法,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参与更大的市场竞争的进取精神;

③与他人共担责任、共享成果,以诚获得顾客,以信争得合作的协作精神;

④最大限度利用市场,从市场上发现机会和资源的持续改进的商业精神。

大学可以通过课堂教育、路演(各种大赛)、论坛、创业文化节等活动推广创业文化,让乐于奉献、探索新知、努力应用、宽容失败、以新制胜、行动以赢的风尚成为校园文化,把追求利益作为追求事业的附属物,相信市场,建立为社会奉献的自信与人格,进而形成大学文化,并带动社会走向创新创业社会。 Y0lbIlZRR7FLWqf5uN78jGNwvsgT+Ul66f88PNKrCtQEAXx8OD7P0j9H4i7Fky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