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研究内容

高校建筑运行管理人员在开展节能改造和优化运行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技术,难以保证建筑高效用能,存在较多不合理环节。尤其是在冬、夏季空调用能高峰时段,常因为与寒暑假部分交叉导致空调系统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因此,分析高校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过程中的优化控制方案,可为运行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高校建筑节能运行工作,建筑整体能耗测量和基准值调整需要依靠许多技术手段作为支撑,具体的可操作配套标准还非常缺乏。许多节能服务公司缺乏建模经验,使得实际节能量缺乏客观评估标准,严重制约了合同能源管理产业的升级发展。同时,缺乏经验的节能服务公司不能及时调整最优的控制方案,使得能源消费增加。

高校建筑空调运行能耗高,节能潜力大,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源审计和能源管理的不合理、能源管理实施过程的不规范以及相关促进措施的不完善,都成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发展的障碍。因此,研究高校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及合同能源管理的适应性,构建合同能源管理适应性的评价体系,可以为高校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进而解决高校建筑节能监管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问题,起到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公共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高校主楼通常涵盖教室、会议厅、展厅、办公室、实验室等多种用途形式,属于特殊的大型综合办公和教育复合类建筑。本书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主楼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策略研究。

①分析高校主楼空调系统用能特殊性,研究能耗影响因素,建立相关回归模型,并通过节能诊断,提出高校主楼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关键技术措施。

②研究高校主楼空调系统优化节能运行策略,包括冷水机组优化开启组合、冷水系统不同控制方案节能性及适应性、冷却水系统三者耦合最高能效控制、空调系统间歇运行等优化控制策略、全面指导高校主楼节能运行的方案决策。

(2)实施高校主楼空调系统合同能源管理应用适应性评价体系研究。

①分析高校主楼节能运行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单项评价指标,重点提出动态财务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推动高校主楼空调系统节能工作。

②提出从外部环境的培育到合同能源管理自身完善的促进体系;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矩阵,建立项目风险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及解决方案。 DGVRYNxd3CTE5SWSfG4LtsPH4l5Q+VtF5kst+tg7Wq0qKOBtzxtpIxtZWJSXanE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