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王村在传统时期,村庄规模比较小。虽然村内没有形成定期的集市,但村内流动市场比较发达,有酒馆,也有村民在附近集市做小生意,村民内部也存在交易行为。村民的交换活动主要通过集市交易、赶会以及流动商贩进行,丰富的交换活动构筑了多样的交换关系。
1. 卖豆腐
在传统时期,村子有1户专门做豆腐的。采用南坑的水做豆腐,因为用那儿的水做豆腐比井水做的豆腐好吃,同时也比井水做豆腐出的豆腐多。老人回忆王守义家的豆腐能打成块儿,搁在盘子里,可以用秤钩称,不会坏。他家的豆腐只在村里卖,谁去买豆腐,老板会把名字记在账本上,一个月后,拿着口袋去找买豆腐的村民敛豆子。
2. 卖猪肉
村民将卖猪肉的称为“宰八子”,即宰牛杀猪卖的人。军王村有1个杀猪卖猪肉的,当他家的猪肉卖不掉,又担心猪肉在家里存放久了会坏掉时,“宰八子”就会向中农户子以上的家庭送猪肉,然后杀猪匠隔着两三天或者一个月开始收肉钱,1斤肉收5斤麦子。
3. 买猪秧子
村子附近的猪市位于距离军王村2里路的店子集,但是开市时间为农历二月、三月和十月、十一月。到热天农忙的时节,就没有人在猪市买卖猪秧。村民如果错过在春天买猪秧子,就直接打听谁家有母猪生猪仔,然后去逮猪秧子。
4. 卖酒
村里的一个酒馆儿位于中心大街东边,离村子中心大约200米。酒馆的老板叫王桐顺,因为辈分高,大家称呼他为“桐爷”。他家有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孙媳妇,共5口人。他家的条件不好,以小酒馆维持日常生活。除了卖酒,酒馆还卖醋、酱、盐、旱烟等,不卖粮食、菜。平时去的人不太多,那个时候喝酒的人少,外村的人更少来喝酒。一般外村的人路过村子,正好想喝酒才会去买酒喝。王桐顺的酒馆算上一间小厨屋,共有5间屋子,东西长11米,南北宽8米的小院儿,占地面积大约120平方米。另外一个酒馆是王继符开的,这个酒馆离村子中心位置大约100米。
1949年以前,村民常去的集市有店子集、长沟集、王家集。除了买锅、买布等洋货,90%的东西都在集上买。
店子集又称“麦人店子”,村民只要一说起麦人店子,方圆十里无人不知。店子集距离军王村大约2里路程,步行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店子集是军王村村民最常去的集市,集上有牲口市、粮食市、鱼市、用工市场以及一些街边铺子。前集人多,有唱戏的和唱渔鼓的,后集人少。村民们一般是吃完早饭去赶集,大部分人是在吃午饭之前回来,也有的人赶一天的集。赶集吃丸子、喝粥、喝辣汤的比较多,也有买糖葫芦等零嘴吃的,也有买花生吃的,1斤麦子换1斤花生。
店子集的鱼市一共有三四个卖鱼的,被称为“贩鲜的”,前集多后集少。价格由买卖双方当场洽谈,双方同意了就成交。根据周围村子集市上鱼的价格以及前段时间鱼的价格走势来定价。在店子集,鱼的价格比肉贱,1斤肉的价格是5斤麦子,1斤大鱼的价格是2—3斤麦子,小鱼更便宜,1斤麦子换1斤鱼。长沟有河,鱼多,城里的鱼也便宜些,但是太远。村民们明知道店子集的鱼要贵些,依然在集上买,因为可以少跑路。
在传统时期,当地把饭店称为“煎炸馆”,店子集有3家煎炸馆,都是当地的人开的。没有招牌,因为附近的人都知道,所以不用招牌。解长正的饭店开的时间久,有10年以上。平时下饭店的老百姓很少,补人情的时候才下饭店。饭店一般有2间屋,也卖酒。
店子集有2个馍馍铺,村民卖粮食大部分卖给馍馍铺。如果粮食卖得多,村民会卖大豆、高粱、小麦、芝麻等大宗的粮食,一卖要卖几百斤。店子集有杨家和赵家两家茶馆,东边是杨万年、杨万金的茶馆,他俩是亲兄弟。杨万年家的茶馆位于店子集的中心位置,位于路北,距离军王村有1400米,有3间屋,大约45平方米。西边是赵玉坦开的茶馆,位置偏西。两家茶馆相差10米,距离军王村1300米。两家茶馆都没有招牌,只是支炉子。村民闲时去茶馆,一待就待一天,公议事情会去茶馆,说媒也会去茶馆。
长沟集距离军王村大约8里路程,村民步行需要大约1.5个小时才能抵达。王家集距离军王村大约11里路程。也有去城里赶集的,不过普通人进城很少。进城的人要体格硬朗,因为进城一次来回差不多有50里的路程。进城原因是要买的东西在乡里买不到,城里才有,例如家里亲人生病了,有的药只有城里才有,或者是做买卖的,经常去城里批货,如卖布、卖火纸等。
店子集分平日的集和年集。年集也分为前集、后集,过了年,初五就开集。逢单赶前集,逢双赶后集,如初一、初三、初五、初七、初九赶前集,初二、初四、初六、初八、初十赶后集。长沟集有“夜猫子集”之称,村民们每天天还没有亮就去赶集,因为这样不耽搁干活。等到天大亮的时候,集市已散去,村民们也已经回去了。村民们步行大约2个小时才到王家集,赶集日期为二、七、五、十,每月逢二、七赶小集,逢五、十赶大集。
表3-12 军王村村民常去集市
1. 获取信息
一是获取土地买卖价格。二是加入社会组织,如红会。店子集天天都有集,买东西的去,卖东西的去,不买不卖东西的人也去。
2. 看热闹
冬天没事的时候,赶闲集的人多。店子集集市上有专门唱戏的,有唱渔鼓的,还有唱武老二的(就是山东快书)。在集市上唱渔鼓就只有一个叫何麻子的人,他一脸的麻子。店子集集北也有请的戏班子,演员不化妆,用一个竹筒子,有二指半宽,自己唱自己敲。比如《杨宗保》,得唱七八天。那个场有1—2亩的面积,满满的都是人,中间的空地放着唱戏人的道具。然后演员就开始唱了,唱了大约半个小时,就开始收钱。唱戏人把帽子摘下来,听戏的人随便给,五毛也行,一块也行。在收钱之前,唱戏的会说出一个收钱的总数,比如唱戏的说“我收五块”,听戏的说:“五块就五块。”唱戏的敛够五块就不再敛了,如果还差,就会说差多少。有的没钱的人见唱戏的要来收钱,就要跑,唱戏的会让他不要跑,说着“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呗”。也有唱武老二的,内容会涉及低俗言辞,妇女一般不去听,基本上是男爷们儿去听。如有女性观众前来,唱戏的会自嘲:“我发药打摆子,大嫂你别听,我就胡说八道而已。”
1. 赶集的人
村子里赶集时,一般是男的赶集的多。农忙时候只有当家人去赶集,只是买买菜,买好之后就回来了。农闲的时候,大约过了中秋节,村子里的男爷们儿人人赶集,50—60岁的老妈子也去赶集,但中年妇女没有去的。一个家庭中,儿子赶集都是农闲的时候,儿子们上街,家长同意才能去。对此王世良老人说道:“像我家吧,冬天赶集,俺父亲去,俺叔爷去,我也去,7—8岁就可以去了。俺家有个远亲的哥哥,他背着我去。我去赶集得跟家里请假。”女儿小时候赶集家长得跟着,只要超过14岁一般情况下就不能出门了。在过去,妇女十四五岁就说婆家,十五六岁就结婚。
自家长辈已经去世的情况下,要是与自家长辈同辈的还在世,赶集头一天要告知“一窝子”中辈分最大的人。例如,王世良的爷爷60多岁了,王世良的大爷(他二老爷的儿子)都50多岁了,大爷准备去赶集,要向王世良的爷爷请假:“叔,我明天上×××”,王世良的爷爷不吱声,默认同意,第二天大爷回来,还要跟王世良的爷爷说他回来了,有点像销假。
2. 赶集交易中的惯行
第一,牛市:“隔耳朵”。牛经纪在中间赚差价被称为“隔耳朵”。村民如果去赶店子集的牛市,村民获取牛的价格有两种途径,一是向牛经纪打听,二是自己直接去牛市上获取。牛市一般开市时间为十月和第二年的二月,十月买牛的最多,大约80%想买牛的人会在这个时候就定下来,剩下20%在第二年的二月定。十月和二月的开市周期不定,刚开始买卖牛的人多,每天都有集,一般是吃过早饭去,下午三点回家吃饭。牛市上还有专门的看牛经纪。牛经纪懂看牛口,根据买牛的目的来帮助选牛,是干活儿的还是用来养了卖的。村民们想买牛,一般会去几个集市看,同时在一个集市也会多赶几次集,遇到满意的就请村子里会看牛相的人帮忙看看。村民提前一天给牛经纪打招呼,或者在集市上碰着,别人有空也可以去看。军王村会看牛相的人是王万俊。
第二,羊市:暗码子。羊市大约在农历二、三月和十一、十二月期间开市。春天买羊,到冬天杀羊喝羊肉汤。在开市期间,羊市每逢赶集日子都有羊。逢单赶前集,逢双赶后集,前后集都有羊市,前集羊多,后集羊少。手上有分量的人才能当羊经纪,他用手一提就知道羊能出多少毛,多少肉,多少油,估计得很是清楚。如果有母羊怀孕,羊经纪都能估摸出下多少只羊。这也是个技术,外人不会,买卖完成后,村民给羊经纪好处,只是没有牛经纪的好处多。羊经纪的报酬较少,有时候村民给1盒烟,有时候不给钱,如老人所说“回回见面儿,没办法要钱”。外边的人来买羊得给钱,如果买3只羊,得给10斤麦子。买卖双方临时商量谁给羊经纪钱,两家都出还是一家出钱。
羊经纪买羊,也剥羊。集市上的羊便宜了,他就买,外边人来买,他就卖。羊市上没有纠纷,因为买卖小,小庄怕大庄的人,有纠纷也就让了。军王村地多,大部分村民没有时间养羊,只有两户在养羊。
第三,粮食市:“吃疙子”与给“ 钱”。集市上有专门的粮食市,粮食市上有专人负责量斗。过斗时,过斗的人会刨出一些粮食,用茶盅舀一些作为过斗钱,又称为“吃疙子”。买家卖家都得给点,买粮食的另外给过斗的人现金。粮食市由过斗的人管理,如果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一般是在场的人劝劝,不行就去找集头。店子集的集头儿是赵和年,集头儿没有明确的工资。
给“ 钱”。粮食贩子在买粮食,遇到粮食比较多,但又运不了的时候,就需要给卖家“ 钱”。意思是“ 住”这个物件儿,在3—5天内,农户不能卖给别人,具体“ 钱”能管多少天,由粮食贩子和农户具体口头约定。“ 钱”占所卖粮食总金额的10%—30%。如果在商定期限内,农户就算再急着用钱也不能把粮食卖给他人,得讲信用。如果超过商定期限,粮食贩子都没有来买粮食,那么农户可以将粮食卖给其他人,然后将“ 钱”原封不动还给粮食贩子。如果粮食降价了,粮食贩子不要约定的粮食,那么农户将不会返还“ 钱”,“ 钱”就算烂在那里了。如果是熟识的,比如经常买他家粮食的,可以一次性付清,不给“ 钱”。
3. 赶集中的交易活动
第一类,赶集买东西,如买蔬菜。村里只有1家种菜,其他农户都得买菜吃,买青菜、水萝卜、白菜等。买鱼买藕买肉得去集市上购买。在日本人入侵之前,军王村村民没有种白菜的,村民一般用秫秸(高粱秆)去别的村庄换白菜。村民一般拉着一车秫秸去薛口村附近换,因为这个村子的村民专门种白菜,大约5斤秫秸换1斤白菜。买牲口时,村民选择去赶大集、赶会。如果是买骡子或者马的话,村民会选择去离军王村几百里路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专门卖骡子和马的。由表3-13可知,有牲口市的大会主要是矿山、天奇庙、城南石堌堆,此外嘉祥县城里也有牲口市。
表3-13 军王村买牲口的集统计
第二类,赶集卖东西。军王村普通村民赶集卖东西主要是卖粮食和卖柴火。老俗理“贩粮不过百”,意思是贩卖粮食不超过100里路,当地卖粮食主要是在店子集和八口,赶巧了当天就能卖。1949年以前,家家户户没有现金。平常不卖粮食,因为不舍得卖。估摸着要用钱了,就卖1斗粮食,用半个月或者1个月。村民得知谁家喝喜酒、喝豆腐汤、吃喜面、出嫁闺女时,也临时卖着随礼。家长负责决定是否卖粮食,如果家长身体不好,就让儿子去卖。如果粮食卖得多,村民会先卖样子,从家中抓一把粮食,大约一两,然后用布包着,把粮食放在收粮食的石板上。老板相中了粮食就会发问,“谁的样子?”“我的。”“哦,看看,卖多些啊?”“卖一石。”于是村民便与收粮食的定好日子,由收粮食的自己用车来装。遇上荒年,村民会倒腾粮食,比如芝麻收得多,就卖了芝麻换豆子或者高粱。
卖柴火,包括麦秆、高粱秆子、秆草(谷子秆)、豆尖等。卖麦尖的比较少,因为不好装。麦尖用于喂养牲口和烧锅。卖柴火上城门宋四儿那里去卖,他那里有个柴火场子。村民们把柴火装去宋四儿那里以后,宋四儿不会马上就给钱,可能三天两天或者个把月再给。一车柴火,宋四儿要赚三分之一。
第三类,赶集做买卖。村子里有长期在店子集做生意的,也有在各个集市之间游走的贩子,如贩卖家具、贩卖粮食的。遇到灾荒年月,做买卖、贩卖家具的挣个钱儿度过灾荒。在济宁衙门口、店子集买的家具,比如5块钱的桌子,运到黄河北就能卖15—20元。到黄河北有300多里,来回一趟得10来天,家里有车有劳力的家庭才能去贩卖家具。
王万亮的父亲20岁左右就开始买卖粮食,被称为粮食贩子。因为当时王万亮的爷爷死了,二爷爷领着他过,家里穷,姊妹多,只靠2亩地过活,于是开始做买卖,去贩卖粮食赚点吃喝。过去做买卖很难,王万亮父亲刚开始时是借的别人的红车子,本钱也是借的。通过贩卖粮食攒钱,攒多了就置2亩地,后来置了20多亩地,到临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有50多亩地。
表3-14 军王村买卖粮食集市概况
每天买粮食时间不一。村民赶长沟集每天四五点就出发,中午12点左右回来;赶王桥、榴林闸的集一般是早上三四点出发,晚上八九点才能赶回家。长沟集、桥上集每天早上都是集,其他的集市有的逢二、七赶集,有的逢三、八赶集,也有的逢四、九赶集。买粮食的时候,哪个集的粮食便宜,就去哪个集。质量还得好,只便宜不行,因为不好出手卖。粮食论斗卖,大斗40斤,小斗30斤。如果在集市上买不着了,村民就会去找经常卖粮食给他的农户。
庙会又称为“香火会”,每年固定日期举办,有大庙一般就有香火会,会上有唱戏的,有卖东西的。但与古会不同的是,香火会上一般只是卖吃的以及妇女用的针线、头饰等物品,商品种类不如古会繁多。在传统时期,村民去的次数比较多的香火会主要是凤凰台、于家寺院、蔡家堂、季家庙和县城里的城隍庙。凤凰台香火会距离军王村最近,大约7里,是村民最常去的香火会,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举办。于家寺供奉药王孙思邈。举办香火会时有戏班唱戏,村民也会去看戏。每年寒食节,体力比较好的村民会去城里看城隍出群。
表3-15 军王村村民赶古会概况
资料来源:根据军王村老人口述材料整理。
矿山古会举办时间为每年的四月初八,会期为4天。古会地点在矿山村村东、村南,围着矿山形成一个集市。矿山会的形成,是因山顶上有佛爷庙,刚开始是村民每年的四月初八烧香磕头,后来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会。矿山村平时没有集市,古会要提前规划买卖区域,卖吃的规划为一片,卖布的为一片,卖牲口的为另一片。会头会吩咐手下的,用红纸写上猪市、羊市、挑子市、百货市等等。古会比平时的集市商品齐全,即使与平时集市上品种相同的商品,其商家数量也比平时集市多。赶古会时间一般是吃完早餐,大约九点,差不多天黑才回来。古会第一天人少一些,赶中会的人多,基本上是男爷们儿去,妇女也可以去买点针线头饰等。
古会的秩序由会首维持,会首通常是村子里说一不二、有绅士派头、有威信、在庄上能当家、能调解纠纷的人,但不一定是保长。此外还有两三个会员。所有做买卖的人,在办会前一天,要去跟会首报到。商家按照行当交钱。会头的亲戚来卖东西,也要交钱,如果是至亲,可以少交一点。所收取的钱交给会头儿保管,会头儿不会再向上交税。唱戏的、管理治安的队伍吃喝费用会从所收取的钱中支取。
1. 农闲进村频繁
军王村有流动商贩进村,有流动卖小商品的,有流动卖手艺的,也有流动卖技术的。流动商贩集中在春天和冬天进村,不需要向谁报告,也不收费。流动商贩进村,有挑着担子的,有背着鞳子的,也有推着大车的,根据商品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进村工具。大多数流动商贩与村民之间都采取货币交换,只有卖罐子的、串接打铁的、卖香油的以及卖豆腐的会接受物物交换,即村民用农产品换小商品。村民可以用豆子换豆腐,也可以用芝麻换香油,2.5斤芝麻换1斤芝麻油。如果是流动艺人进村,一般是帮谁家干活儿就在谁家吃饭,农户一般会主动安排他们吃饭。
表3-16 外村来本村的流动商贩统计
2. 类型多样
在1949年以前,外村进入军王村的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进村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有货郎、卖银器的、捏江米人儿的、吹糖人儿的、“打材料的”、串书馆儿的、卖馓子的、卖泥娃娃的。有的商品是公开明摆着,有的不显,打开箱子才看见;有的用三四个玻璃盘,里面摆得满满的。货郎一般是春天来村子里,来四五次,农忙时就没有货郎进村了。“打材料的”进村会敲着梆子转街,三天两天来村子里转一下,嘴里喊着“打材料不?”卖酱油、醋、盐、油、豆腐乳、咸菜、黄酱、黑酱等这些调料。卖罐子和尿盆儿的挑着挑子来村子里,也有赶着车来村子里的。要是有车子,还可以用粮食换。还有卖银器的,有的银子包金,都是真的。有专门给小孩儿戴的,中间是个佛,两边儿是小人儿。卖丝烟的就挑着一个挑子进村,嘴里喊着“包里烟不?”李善九的烟最出名。
在小吃和玩具上,主要有捏江米人儿的、吹糖人儿的、卖泥娃娃的、卖馓子的。捏江米人儿的刚过春节就来,用糯米和面,捏出的人儿很好看,一个江米人儿要5块钱,孙悟空、诸葛亮、五虎上将、菩萨什么都可捏,什么颜色都有。村民买回来插在篱笆上,一个春天都好看。捏江米人的一年来村子一次,来一次村民就围着,不让他走了。还有吹糖人儿的,把糖锣一敲,全村都能听见。糖人用糖熬制,有模子,可以吹孙悟空等。卖泥娃娃的人捏的泥娃娃有佛、菩萨等等,刷上白灰,撒上颜色,很好看。一个也要四五块钱。卖泥娃娃的人一般是快到过年的时候来村里一次。卖馓子的在农闲的时候,尤其冬天来得勤,从10月到第二年3月,估计会来村子10—20次。以前走亲戚,看病人都可以提着馓子去,馓子是高贵的礼物。钱海卖馓子,用80厘米高的花篮子挑着,大约有30来斤,来一次估计就3至5家买。卖馓子的人进村不用经过保长同意。
卖教育用品——串书馆儿的,主要是卖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还有普通的书,如《万事不求人》等常见简单的书。另外头三年学生上蒙学用的东西他也卖。
二是进村以提供维修服务进行交易的。当铁匠来到一个庄上,“叮当叮当”村民听见着就都来打农具。有锔拉锅的,“锔盆锔锅锔砂缸”,锅碗盆缸破了,他都能补上。还有打锡活儿的,从前除了铜器就是锡器。盛水的水壶、茶壶、酒壶、锡灯、肥皂盒子、盛粉的妆盒都是锡器。那个时候村民买不起肥皂盒子、盛粉的妆盒,都是祖祖辈儿传下来,娘给闺女,闺女又传给自己的闺女。锡匠到各庄来,他有个炉子,把锡器化了,然后再焊。大部分都是春天暖和时来,一年来村子里一次。修箩的自己带着竹器,挑着一个挑子来。他进村不敲货郎鼓,也不敲着梆子,用一串儿铁块敲出“呱哒哒哒,呱哒哒哒……”的声响,修补筛子、布篮、箩等器具。
三是进村提供有偿文娱服务的。除了卖东西的,还有卖手艺的人来到村子里,老人称之为串乡的流动艺人。有武术也有魔术,村民称之为玩把戏。他们一般是过了年来村子里,每年春天大约会到村子里三四次。玩把戏的发签子讨饭吃,签子像筷子似的。起先把锣一敲,围着一二百人,然后把场子打开,中间有一个空隙,玩把戏的拿出一大把签子给大人,一人一个,接到签子的人得回家给玩把戏的拿吃的。家里有什么就拿什么,比如馒头、黑豆包子、馍馍,没有的话,得给他相当于现在5毛钱的钱币。
军王村有两位货郎,分别是王守庆和王继岱。王守庆是中农成分,家中有30—40亩地,在村庄中属于中下地位。王继岱,贫农,家中5亩土地,在村庄中的地位属于下等。货郎担是个百宝箱,鞋上的东西、帽子上的东西、柜子、扣子、门钉,还有妇女的装饰品、孩子的装饰品、从前穿的那一套东西,他都有。货郎进村敲着货郎鼓。有的货郎走到村子的大榆树那里就开始吆喝。
1. “不够吃才借粮”
军王村土地面积虽多,但大面积的土地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产量不固定。要是遭遇严重旱灾、水灾,村民便会借粮食。一般是家里缺粮食吃的时候去借粮食的情况比较多,比如春天借粮食的农户比较多,因为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有因结婚借粮食的情况,不过比较少。如果某农户举办婚礼比较困难,一般是跟至亲借粮食,至亲会在结婚前事先借粮食给他。
2. 先一窝子亲戚后本家
在军王村,村民借粮食顺序:亲戚富裕先找亲戚,一个春天不一定找一家亲戚。之后再找本家借粮食,找遍了本家仍然借不到粮食后,就开始借面。“断锅”了才借面。传统时期,村民之间借粮食不用写欠条,都是随借随吃。
3. “富人不借面就丢人,你不叫他活着?”
在传统时期,军王村村民家中出现“断顿子”的情况,即家里一点粮食都没有时,上村里谁家借面都得借给他。邻居之间一般借面不借粮食,一次借一瓢,大约5—10斤。如果富人不借面给这样的农户,就会显得丢人。穷人向一窝子亲戚中富裕的农户借,一窝子富的不能撵走穷的。“一窝子不借的话,这个人可以上富人家去吃饭,更省事儿。”王世良老人说。借面可以不还,村里王万元的大娘经常在村里借面不怎么还。
4. “如果要账,就落仇了”
在军王村邻居借面可不还,亲戚借粮也可不还。看坡的平时没有吃的,就来借粮食,只借不还。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本家、邻居借两三回,不用还。因为村民认为“你这么富,我借你点儿粮食你不能这么认真”。富人担心落仇恨了后,穷人会毁坏富人的地,再不然会偷富余的干粮,报复富人。村民不给赌博的人借粮,知道这个人好吃喝嫖赌,就不借给他,这种情况不借就不丢人。
南陈的俺二爷爷,俺外爷爷的本家兄弟,不是正亲戚,一般亲戚。他摊上事儿了,被公家罚了,大约3—4石麦子,他受不住,俺爷爷主动借给他2石麦子。后来他打算还,俺爷爷说:“我借你就没有打算让你还。”俺奶奶疼得不了,但她不能当俺爷爷的家。
1. 借钱事由
家里人生病,或者摊上其他什么事情,家里有粮食还没有来得及卖,周转不过来,此时急需用钱才会向他人借钱。向亲戚借钱,亲戚的经济条件不一样,能还就还,村民向亲戚借出去的钱一般不打算再要回来。跟朋友借,一定要还。此外,还有因发不起丧但又穷讲面子的人,有借钱发丧的情况。
2. 向谁借
在遭遇家人生病、天灾人祸这种情况下,村民向亲戚借钱的多,向朋友借钱的少。一般是向至亲借钱,如闺女家、姐姐妹妹家、娘舅家、姨家,跟玩的好的人借现钱情况比较少,不会找一般的熟人借钱。熟人可以跑腿带信,这样的情况很多。每个家庭情况有所不同,借钱次序也不是固定不变。
3. 谁做主借钱
当家人才有权做主借出家中钱财,所以村民一般找当家人借钱。家中老人在世,但由儿子当家,当外人来借钱时,长子会先做出一个决定,然后去请示其父亲看是否合理。如果可以就确定,如果父亲觉得不妥,就会提出意见,最后由儿子做主是否借出。妇女一般不能做主借钱给外人,外人借钱时,一般也不直接找妇女借。
外人找我们家借钱的多了,有的还有的不还。外人借钱,爷爷在的时候得跟俺爷爷说。爷爷去世后,家里借钱得先跟俺父亲说,俺父亲应了,得跟俺奶奶、俺叔说,一起商量借多少,他们三个人一起当家,奶奶没有不同意的。只要张口借,多少也得借点给他,就是这么个理儿,不能得罪人。
4. 借钱中的家庭决策
当家中遇事急需用钱或者借钱主要是家庭使用,需要跟家里人商量。如果是因自己赌钱,不用跟家里商量,商量了大家也不同意,如果因赌博借钱还不起,当家的自己想办法。
5. 谁去借
家里需要向外借钱一般是家长去借钱或以家长名义借钱,向同族、亲戚、朋友借钱都是如此。如果家中男性老人去世,以家中最大男孩子的名义去借钱。弟兄只要不分家,都以老大名义借钱,其他兄弟不能随便借,因为他们不代表家庭。其他兄弟可以私下向自己的岳父岳母借,这个借钱是跟他自己的亲戚借钱,不跟整个家庭相关,还与不还,不关家庭的事情。如果向岳母借钱,这个钱的用途是用于整个家庭,就得以当家人名义借钱。
儿子经过父亲允许,可以借钱,借钱还不起的时候,父亲可以偿还。如果父亲当家,儿子信用好,儿子也能私下借钱,不过只有去和父亲关系很好的人那里才能借到钱。王世良老人当时在城里上初中,学费要当天交,需要15银元,回家又有点远,于是他自己跑到城里他的老表的二爷爷那里去借钱,“二爷爷,我从你这里拿钱交学费,我跑回去累得慌”。他的老表的二爷爷于是给了他15元。
6. 向亲戚借钱不还的多
1949年以前,村民借钱首选自家的亲戚,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利息。根据家庭情况还钱,家庭情况不错,这样的家庭借钱要还,家庭条件不好,不还也可以。
俺大爷爷死,要发丧,他们弟兄仨一时拿不出钱,俺叔跟俺父亲就主动借给他们钱。比如,他没爹没娘,有病了,俺爷爷奶奶主动养他,给他娶媳妇。花了三千两千。
俺家从我记事儿,没跟外人借过钱。俺家比俺大姑家厚实,但是俺沾大姑家的光。俺家的船用的俺大姑家的大槐树,一分钱没有给。还有两个柜橱,俺用了也没有给她钱。其他的亲戚都是沾俺家的光。
俺喂了两年的肥猪,有个人找我们借了猪,他跟我们家出五服,平时红白喜事没有来往。腊月初父亲让我去要,整个腊月我跑三四趟。“爷们儿,你跟你父亲说吧,人不死,账不烂,我过了年给他。”最后他一分钱也不给。
俺叔跟俺庄上的人合伙买竹青。这个人是个长辈儿,他对俺叔说:“我出主意,你拿钱,咱去哪里买竹青去。”结果我们家出钱把竹青买了,他也不拿钱。
7. 借钱程序
在传统时期,军王村村民向其他村民借钱时,借钱程序比较简单。向亲戚借钱不打借条,不请中人,不要证人。跟朋友借钱不立合同,向帮工的雇主家借钱也不用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借钱双方当家人口头约定就可以。
在军王村,村民将借高利贷称为“放账”。军王村没有放账的,放账的都是外庄人。一般是春天的时候放账。
1. 放账人
一般放账的是“大家”的媳妇,即富裕大家庭的媳妇用私房钱放账。正经户、出名的财主都不放账,种地户中也没有谁放账。因为种地大户只是借钱出去,如借给亲戚等,剩下的就花费了。比如王世良家,二年三年盖间屋子,钱存不起来。
2. 放账要找中人
借高利贷得找中人,找可靠的中人,不然借钱的就跑路了。中人资格有两点:一是认识的人多,因为认识的人多才有可能知道是谁放的。二是家庭条件得是中等户,穷人当不了中人。这样放账的才能信得过他,如果借钱的人还不上,中人替他还。保长不管借贷。
3. 军王村没有借放账钱的
在传统时期,村民一般因为遇到大饥荒,或者是因看病、家里断顿子、找亲戚借不来,找邻居没借到,才去借高利贷,通常借一斗二斗粮。军王村富裕户都怕穷人,一般会借粮食或者借面,所以没有出现向外庄借高利贷的,本庄也没有借出过高利贷。老财主家有屋子住,每年都有存粮。谁要是放账,人们就会说“比老缺都厉害”,就骂放账的人。
俺庄没有人借高利贷,还不起哦。俺庄的穷人,他有本家,外庄也有亲戚朋友,不能说没有一家富裕的。都能借到。富裕亲戚不借,穷人就直接上他家里吃去。比如俺舅爷爷天天专门来吃饭。
4. 放账的程序
在1949年以前,放账的人都是私下放账。本庄有钱的人不给自己庄的人放账,一般是放给远乡的,不让借账的人知道他的名字。借贷双方都不见面,只见中人。借账的人知道名字后会威胁放账的人,如说出“你再跟我要,我杀你”等过激话。春天借1斗,收完麦子就要还2斗。要账时由中人负责要账。如果借账的人还不起,有钱人可以刨中人的屋。
1. 赶集中的家庭关系
家中女儿小的时候,可以允许女儿赶集,但是需要在家长的陪同下才能去。赶集的时候会给家里的小孩子买点包子、花生等小吃,那个时候长沟集市上的花生多,但不会给老人买吃的。儿子赶集要告知父亲,儿媳一般不去赶集,老年妇女可以去赶集。有的家庭,当自家的老人去世后,老人的兄弟还在世,出远门赶集时,要告知自家老人的兄弟,回到家时还要再告知。
2. 与本村村民的关系
本庄的村民买东西尽量不优先买本庄的,同庄的人不管卖什么,村民一般不买,买外人的。因为买本庄的物品不好还价,外庄的能讲价。买家卖家都担心吃亏,两头儿都害怕。卖东西一般是卖粮食,也不卖给熟人。比如卖瓜,至亲的亲戚来,免费吃,卖瓜人看到远房的亲戚,就会远远地躲着。
3. 与熟人的关系
村民在市场上雇人,大部分是雇认识的人。雇工市场上等待被雇佣的人都是附近村子的人。到雇工时节,需要雇工的村民一到人力市场上去,就会有和这位村民熟识的人过来打招呼,拉着人就来了,不用雇主自己去市场上找。然后就开始当面讲价钱。
4. 与土匪关系
一般情况下,土匪不抢劫做穷买卖的,比如贩卖粮食的。他们主要是抢劫钱。
5. 赶集市场与国家关系
以前,有人把集市上的官税,比如牲口税买下来了,他收的税多的就归他自己。集市上卖肉、卖羊、卖猪等牲口要收官税,不交不能卖。私税要在赶年集的时候收,从十二月十五一直收到大年三十,这段时间,天天都是集。各家各户收,在谁家摆摊,就要给这家地摊费,有几户收几个。摊位费相当于现在5块钱,能买1斤粗粮。有的地方会划摆摊区域,有的地方不划,重要的地方才划。
6. 赊账关系
附近三两个庄上的村民,不论赶集买什么东西都能赊账,或者给一半的钱,或者一点也不给,然后对卖家说“下集给”。那个时候说下集给,就一定在下集给,在集上赊账很久不还的情况很少。村民有赊馍馍的,谁家馍馍质量好,就给谁家赊账。打酒打多了得赊账,1斤以下不赊账,给现金。打零酒就在本庄,买得多了就去长沟,因为长沟有蒸酒的厂子,酒好,也比较出名。村民在长沟有亲戚就可以赊账,其他的人不能赊账。
1. 戏班内部关系
过去的剧团有大剧团,也有小剧团。庙首提前向各村敛钱,然后根据敛钱的多少来决定是请大剧团还是小剧团。戏班子大约30—40人,有班主,班主不一定是师父,有台柱子,唱戏的主角儿,唱得越好工资越高。班主请主角的时候就商量好工资。戏班唱戏不交税。
2. 与庙首的关系
在传统时期,于家寺有个戏楼,寺的庙会有庙首。戏班子由庙首请,请戏班的钱来自庙首向各村敛的钱。一开始得是会首点戏,接下来是各村的首户,比如他家里有钱,他想听好戏,就得拿钱点戏。庙首请唱戏班子来,费用在唱完戏后一次性付清,不用提前给押金。
3. 与村民的关系
传统时期唱戏的地位比较低,村民认为唱戏的、剃头的、吹唢呐的这些人属于下九流。在庙会上,是露天的戏场,用大的粗绳子——绠,把观众隔开,男的在一边,女的在一边,一般情况下,遵循男左女右原则。村民去看戏不用给钱,就是看热闹,主要评论戏班子唱得好孬。为防止农村里的流氓搅乱会场,庙首会提前安排乡兵维持秩序,整个会都是庙首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