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自然形态概况

一、自然地理

(一) 地势地形概况

军王村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理形态上没有山地,以平原为主。从地势上来看,村庄居住区域地势高于种植区域,居住地海拔40米,洼地海拔38米,相差不超过2米;东西路路北的地势高于路南。村庄居住区域范围,村子地势最高的地方在王嘉祯、王腾云、王凤云他们的院子。

发水的时候俺家的门口都插不下去脚,王嘉祯、王腾云、王凤云他们这几家得高出1米多。

此外,王守越、王守堂庙屋的地势也算比较高,居住地地势最低的地方是王学勤家。除了村民居住的庄子地势比较高外,在村民眼里,王氏家族的新陵及从村庄南边的晒场往东一直到军地,这一段的地势也比较高。整个村庄地势最低的是家西湾、苇地、王家洼、琵琶头儿、西南岩等西坡的洼地。

(二) 地势地形与生活:居住集中

第一,造就集中居住形态。军王村“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造就了村民的集中居住形态。军王村周围“九岗十八洼,十二连洼”,低洼土地占全村面积50%以上,地势高的地方少。地势低的地方不宜建造房屋,村民往往选择村中地势最高的地方建屋。挖土奠地基,将宅基地垫高,随着房屋修建越多,坑也越来越大,最开始的私人坑逐渐变为公坑。寨子周围地势低,坡地多,不易排水,受地形限制,无法向外拓展,村民紧邻建房,集中居住的格局也逐渐形成。

集中居住,因为发再大的水也淹不了屋。在一个地方住,保险。老祖宗那会儿修房子就那么修的,一直流传下来了。

第二,居住区地势高,受水灾影响小。

那个时候,这里是老洼地,转圈儿尽是水。就这一点高地方,村子很集中。

(三) 地势地形与生产

军王村平坦的地形给村民们的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首先,对于最初来此的先民而言,平坦的地形更有利于屯田开荒,同时开垦出来的土地围绕居住地连片向村庄周围拓展,更有利于集中耕作。其次,村庄内部不同地形,对每家每户的作物种植类型也有影响。军王村地势平坦,属于倾斜平原的缓平岗地,呈现岗、坡、洼三种地形。岗地、坡地适宜种植麦子,军王村种植麦子分为两种:冬麦和春麦。西坡的洼地地势低,容易形成涝灾,不宜种植小麦,适宜种植高粱。所以对于洼地比较多的农户而言,农事安排上,则会更加注意高粱的种植。除了种植小麦、高粱,村民们还种植豆子、谷子、红薯 、芝麻、棉花等。

二、气候特征

军王村属于季风大陆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春季(3—5月)温度回升快且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降水稀少,多偏南风,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容易形成春旱。时有偏北大风和寒潮袭击,出现晚霜冻害。春末夏初多出现干热风和冰雹危害。夏季(6—8月)天气炎热多雨,高温高湿,常有暴雨和连阴雨,形成水涝灾害。秋季(9—11月)天气逐渐降温,雨量骤减,易形成秋旱。10月下旬常有初霜危害。冬季(12—2月)多西北风,气温低而寒冷,土壤冻结,河湖封冻。少雪干燥,易形成冬旱。

(一) 气温与生产、生活

根据《任城区志》(1999年)记载,如表2-1所示,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05天,初霜最早9月29日,最晚11月10日。一般终霜在4月2日。任城区累年平均气温13.5℃。7月份最高,平均温度为26.6℃;8月份次之,为26.0℃;1月份最低,平均为-1.9℃。月气温变化以4月份回升最快,平均升高6.9℃;11月份降温最大,平均降低7.7℃。极端最高温度为41.6℃。

据1939年统计济宁县各月气温情况(见表2-2),济宁县气候温和,当年最高温度为40.2℃,最低温度为-8.9℃。

当地村民认为军王村这个地方气候好,有冷有热,自我感觉很满足。冬天虽然冷,但家家户户会烧柴火烤火,睡觉的时候还有给上年纪的老人烤被子的习惯,把被子烤热了老人才睡。

表2-1 济宁市任城区各月气温统计表(单位:℃)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任城区志》(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齐鲁书社1999年版,第89页)。

表2-2 济宁县1939年各月气温统计表(单位:℃)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任城文史·第九辑》,日本关口阿喜四郎执笔向“满铁经济调查局”递交的《济宁县概况调查报告》。

(二) 日照与生产、生活

日照时间的长短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作物对日照时间需要程度不一。同一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日照的需求也不同。在小麦抽穗—成熟期时,日照会影响麦粒湿面筋含量。

小麦属于长日照作物,适宜在军王村生长。据《任城区志》(1999年)记载,该地日照充足,光辐射强,累年平均日照时数2490.4小时,日照率56%。

日照除了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还影响军王村村民的生活。冬天日照时间减少,村民有晒暖儿的习惯。晒暖儿时,村民们会拉呱儿,因此晒暖儿成为村民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对于调解家庭纠纷也有益处。

(三) 降雨与生产、生活

任城降雨量集中,农历七月、八月降雨量最多,十二月、一月降雨量最少。从季节来看,冬季降雨量少。据《任城区志》记载,任城全年平均降水量719.3毫米,其特点是雨量集中,年变幅度较大。年最大降雨量1186毫米,最小降雨量仅274毫米。年降水量的64%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4.1%,春、秋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4.3%和17.6%。据《任城文史》第九辑记载(见表2-3),1939年济宁县降雨量最多的是七月,降雨量达94.5毫米,一月至三月,十月至十二月降雨量比较少。村中老人说1949年以前,天旱的时候少,发水的时候多,10年中,发大水的时间占三分之一。天旱主要是在五月里不下雨,隔2—3年来一次。

村民常说“雪是小麦的被子,小麦冻不坏”。据《任城区志》记载,任城年平均降雪23.5毫米(包括雨夹雪),平均降雪7天,最大积雪15厘米。

冬天下一场大雪,老百姓可喜得不得了。“可好啦,有指望啦,明年小麦能丰收。”

表2-3 济宁县各月湿度与雨量统计表(1939年统计)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任城文史》第九辑,日本关口阿喜四郎执笔向“满铁经济调查局”递交的《济宁县概况调查报告》。

三、土壤特征

(一) 土壤条件

军王村属于倾斜平原的缓平地带。据《任城区志》(1999年)记载,1978—1979年土壤普查,任城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氮、磷、钾比例失调,普遍缺氮,严重缺磷,多数富钾。按照土壤土类划分标准,军王村的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和砂姜黑土。褐土主要为缓岗、岗坡的土壤,例如军王村的岗地、坡地就属于褐土。褐土有机质含量大约为1.22%,pH值大约为7.1,土壤呈现中性,适宜种植小麦。砂姜黑土在军王村主要是西坡的洼地的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高于褐土,为1.41%,氮、磷、钾比例失调,pH值为7.2。

表2-4 当地土壤类型概况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任城区志》(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齐鲁书社1999年版,第78页)。

表2-5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表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任城区志》(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齐鲁书社1999年版,第79页)。

(二) 土壤与作物种植

村中老人将土壤分为五类,分别是黄土、盐碱地土、碱土、黑黏土、清沙。

一是黄土。军王村上坡的地,再怎么发水也淹不了的地,被称为“岗地”,土壤主要为黄土。一年能收两季,十月里种麦子,五月里收了麦子还能种晚秋作物,能种下去就能收。几家财主有上坡的地。上坡的地不种一季、不种高粱,因为秋天的时候能赶上种麦子。岗地主要位于堌堆东,艾家西、堌堆西也有一部分,边界不是很清楚,整个村庄的岗地大约有100亩。最近的岗地离村子大约有2里,最远的离村子大约有4里。

二是盐碱地土。碱场不算洼地,军王村大约有200亩,位于村子正西偏南。此地是不毛之地,连草也不长。

三是碱土。比岗地洼,比洼地岗,种的庄稼不保收,属于中间地。中间地地势不是水平分布,北边高,南边低。中间地位于南岗、史家庙、于家庄、石白头儿。南岗位于村子正西偏南,距离军王村3里,史家庙位于村子正西偏北,距离村庄4里路。发大半坡水的时候都淹了,发小半坡水的时候淹不了。

四是黑黏土。当地村民称洼地为“蛤蟆坑”,洼地里都是黑黏土。

五是清沙。沙土地在村子南部,是清沙。

(三) 土壤与作物产量

种庄稼的土地分三个等级,分别是一则地、二则地、三则地。一则地,即旱涝能收庄稼的地,比别的地能长庄稼的地,例如岗地,村子南边的地均属于一则地。岗地的产量,如表2-6所示,在传统时期,小麦产量达200斤/亩,豆子产量达100斤/亩。村民习惯种晚谷,晚谷产量可达250斤/亩。二则地,不是岗地也不是洼地,例如,村子东北角的地就是二则地。三则地,即洼地,当地村民称之为“蛤蟆坑”。只要发水灾,洼地就不能收粮食。

表2-6 军王村黄土岗地种植产量统计(估计值)

资料来源:根据王世良老人口述整理。

(四) 家户改良土壤

土地改良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土壤进行混合,将黄土地里的黄土上黑土,将黑土地里的黑土上黄土,以此方式进行土地的土壤改良。军王村村民进行土地改良时,以家户为单位进行。

二是“家土换野土”,即通过利用位于家中的土或者粪进行土壤改良。“家土换野土,1亩顶2亩”,家土即厨屋屋当门、当院子的土。进行土壤改良时,村民便在厨屋当门刨刨土、当院子刨刨土,然后拖到地里“上粪”。年年往地里上粪,1亩地1车土粪。财主家就要上“豆饼”,七成粪加三成油渣子,穷人上不起,庄稼就收得少。据王世良老人回忆,“俺庄王守先家的庄稼最好,他家舍得上庄,舍得买土粪。王守立家庄稼就不好,他不舍得上庄。有相同的地没有相同的产量。人勤地不懒,有挨边儿的地没有挨边儿的庄稼”。

四、自然资源

(一) 淡水资源

军王村地处“九岗十八洼”的包围中,土壤多为砂姜黑土,潜水埋深为0.6—3.5米,村中公共水井5口,村民生活用水便利。除此之外,村中南坑的淡水资源丰富,水质干净,可以做豆腐。

(二) 渔利资源

村中洼地颇多,渔利资源丰富。据王世良老人讲述,大约在150年前,村子有苇地。苇地里长满了苇子,苇地几乎是年年都会涨水,涨水时会从其他地方带来丰富的淡水鱼群。苇地里除了有丰富的鱼类资源,鸟类资源也是丰富多样,例如野鸭子、天鹅、地鳪等几十种鸟。

一到秋天,村子的西坡还有村民“叠堰逮鱼”,然后将鱼拿去卖。还有打野鸭子的,野鸭子有十连、六连。一窝孵化出10个鸭子,叫十连;一窝孵化出6个鸭子,叫六连。

除了西坡地里有丰富的鱼类资源、鸟类资源,村庄的公坑里也有丰富的渔利资源。村中五大公坑都有鱼,见表2-7,村民可以随便去捉鱼,属于公伙项。除了南坑,村中其余四个坑中还有黑泥和藕。

表2-7 军王村公坑渔利资源统计

(三) 林地资源

村民讲述军王村在1949年以前只有村西南有一片枣树林。这片枣树林大约有2—3亩地,栽了大约100年。这一片枣树林地势高,发半坡水的时候根本就不见水,发大水也淹不着。分家的时候,枣树地也要分,但不能分给一家,树占地多少,地就归谁多少。不过分家时,在院子里的枣树就不用单独拿出来再分。

俺跟王明书、王者香、王维成这几家分的东边儿的枣树,前街几家分的西边儿的枣树。后院子有三棵枣树,家里也有两三棵枣树。在屋子里的枣树就不平均分了,枣树在谁的院子就属于谁。大枣树是属于俺两个爷爷家的。

枣树大部分属于前街的农户所有,后街只有王守栋家有枣树,分家的时候分的。枣树一般不会卖,只有很穷的时候才卖。收枣子时,是各家收各家的。到八月份,前街家家户户屋顶上都晒枣子,每年前街家家户户都晒几百斤枣子。

五、交通状况

(一) 村落区位

军王村所在的任城区,位于鲁西南平原。夏为仍国或任国,周为任国、邿国,任国在战国时灭亡,邿国在春秋时被鲁国灭亡,均先属鲁后属齐。1938年1月,日军侵占济宁,国民党县政府流亡至鲁西南。7月,设伪济宁县公署,属伪鲁西道(1940年改称“兖济道”)。194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金济鱼抗日办事处(县级),进行秘密活动。1944年1月,办事处公开活动,隶属冀鲁豫边区二十一专署。1944年9月,撤销金济鱼抗日办事处,改建为济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巨南办事处。1948年7月,济宁第二次解放,城区设济宁市。济宁县驻地为马房屯村,先后隶属冀鲁豫边区第二、第七专署、平原省湖西专署。1949年济宁县并入嘉祥县。

(二) 交通网络中的军王村

地势平坦给军王村带来比较便利的交通。民国时期,离军王村2里就有济宁—梁山的汽车路,军王村所在的济宁县还有铁路通行至其他各地。

1. 公路

军王村距离县城有18里的路程,济宁到梁山的汽车路可抵达县城。公路全程90里,路面宽5米,可通行汽车、自行车、牲口车。村民去梁山有两条路可供选择,由表2-8可知,一是从村东南方向出发,途经军地—朝脊岭—堌堆/南白庄—房家—汽车路(济宁—梁山)—梁山。二是从村东面出发,途经军张村—店子集—文郑村——长沟村—梁山。

表2-8 军王村对外公路交通

资料来源:根据受访老人口述整理。

据资料显示,民国十八年(1929年),济宁县公路有曹济、济省、济金、济滋、济汶线,通行车辆类型有自动车、马车、人力车。1938年开通公路线路,由华北汽车公司营运,线路有四条:一是宁阿线,济宁至汶上;二是宁巨线,济宁至嘉祥;三是宁沂线,济宁至曲阜;四是宁郓线,济宁至郓城。公司共有汽车17部,雨季一个月要停运15天左右,冬季积雪时也停运。

2. 水路

运河为任城境内唯一水运航道。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自任城(今济宁)向北至须城(东平)安山开挖济州河(京杭大运河之一段),全长75公里。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京杭运河全线贯通,济宁成为南北交通要道。北自蜀山湖入境,段长34公里。津浦铁路修通后,运河年久失修,河身弯曲,河床高悬,洪涝交替,航运闭塞。

3. 铁路

铁路有兖济支线,济宁为终点。西方有南运河,是南北重要运输路,北至津沽,南到余杭。津浦线开通后,百货集散多商人,客货大半由火车运输,运河也可通航。

(三) 村内交通

1. 街道

军王村内部有一条大街横贯村庄,村民称之为“东西大街”。东西大街将村庄分为前街和后街,前街内部有三条胡同,后街内部算上最古老的李家胡同有四条胡同。东西大街中间有一条葫芦沟,葫芦沟有2米多深,最下面是一条路。夏天下暴雨涨水时,村民撑船出行。

2. 小路

军王村村民平时出行主要靠乡间小道。地势平坦,村内小路四通八达,村子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有道路可通达其他村庄。这些道路均为自然形成,没有组织修建。道路大部分宽约2米,可通行牲口车。

表2-9 军王村的对外小道交通

图2-1 军王村村民交通出行道路简图 AkJgrYQgKhlcA7W+aiuIYAKOJ4+ppayXoXk/KHOWC0eBDA93LYk0j4oMbY6Wrs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