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经营与经营关系

一、农业经营

爪营地区土壤多为黄潮土,呈碱性,容易板结,耕作需要重畜力才能完成,一套耕地工具需要2—3头牲畜牵引。平原地区土地平坦,闲置土地少,能够为畜力提供饲料的非耕地少,所以饲养牲畜主要依靠耕地上产出的秸秆和粮食。因此,耕地面积、牲畜数量成为限制和影响经营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一) 农业生产投入

农业生产投入类型和方式是当地农业生产单元和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表3-5至表3-8汇总了主要农作物生产中农业生产投入情况,包括劳动力投入、畜力投入和生产工具投入。

1. 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投入,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和产出情况的基础性因素。农业劳动力投入可以从投入数量、强度、类型和性别分工进行考察。表3-5至表3-8分别汇总了小麦、高粱、秋杂粮、棉花生产中的劳动力投入类型、数量、劳动强度和时间。

从性别和年龄分工上看,成年男性是主要农业劳动力,是重体力劳动和技术性劳动的承担者,犁地、耙地、耩地、碾场都需要使用牲畜,需要熟练的技术,其他如锄地、戗麦、扬场属于劳动强度较大的劳动,也都是由男劳力来完成。女性和小孩是辅助性劳动力,女性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强度较低,但是比较细致或是持续性较长的劳动,比如在收割高粱、谷子的时候负责将穗子从秸秆上割下来,还有摘绿豆、摘棉花,这些劳动持续时间长,需要每天都到地里去,但是劳动强度不大。这种分工深受当地文化影响,不论大户人家还是穷人家,女孩从小就要缠足,小脚走路不便,很难从事重体力劳动,因此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农业劳动。

从农业劳动力投入类型看,主要分为技术性劳动和非技术性劳动。技术性劳动是指使用畜力的相关农事活动,包括犁地、耙地、耩地、碾场、拉车。这些农事活动中畜力都是成组使用,当地称为“一犋”,根据牲畜的强壮程度,一般由2—3头牲畜组成,成组使用畜力需要技术熟练才能单独驾驭,这样的人被称为“老把式”,技术不熟练的需要辅助劳动力帮着牵牲口,以防耕作的时候偏离方向。非技术劳动包括戗麦、砍高粱、割谷子,这些农事活动不需要专门学习就能操作,不过操作熟练程度与劳动速度有很大关系,不同的人每天完成的劳动量可以差一倍以上。在一个农业生产单元当中,都需要有1—2个能够熟练掌握畜力使用的人作为主要劳动力。

从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和强度上看,需要牲畜的农事劳动一般投入1—2个劳动力,一方面是牲畜数量有限,一般一个生产单元只有一组牲畜可供使用,也只需要1—2个主要劳动力,包括犁地、耙地。耧车比较轻便,使用时不需要深翻土地,属于轻体力劳动,耩地既可以使用牲畜,也可以用人拉,灵活性比较高。生产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活动主要有剔苗和锄地,高粱和秋粮的田间管理次数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投入。与收种相比,田间管理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主要是依照各个生产单元自己的劳动力情况进行安排,劳动的体力强度不大,但是时间长。

收完小麦种小秋,阴历五月的时候种绿豆、谷、玉米三样。在种小麦的地里面种这些秋粮,忙得很,清早扛着锄头下地,不回家吃饭。种的时候不犁地,直接种。那时候都锄两遍地,有时候是三遍。

绿豆和棉花两样作物的收获比较特殊,不是一次性成熟,成熟期很长。在此期间,每天都需要人到田里面了解成熟情况,并收获成熟的作物。这样的情况下,每天的劳动投入量不大,但是需要长时间关注,更适合妇女和小孩。

全年农业生产时间长,从每年的2月份到12月份都是处于农忙的状况,除了每年冬季期间堆肥、上粪的时间相对宽松。一旦进入春季的农业生产季节,不同作物之间的农事活动时间衔接十分紧密,特别是在抢种抢收的季节,一定要在农事时间内完成农业生产活动,否则会耽误下一季生产,所有具有一定劳动力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加入收、种的活动。对于劳动力不足的家庭,在农忙期间雇工和搿犋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表3-5 小麦种植中农业投入情况汇总

续表

表3-6 高粱种植中农业投入情况汇总

表3-7 秋杂粮种植中农业投入情况汇总

表3-8 棉花种植中农业投入情况汇总

2. 畜力投入

从各种作物农业投入汇总表中可以看到,畜力投入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超过一半的农事劳动中都需要畜力和人力的配合才能有效完成农业生产,必须投入畜力的三个环节包括犁地、耙地和碾场,耩地、收谷有畜力的话能更高效完成。

爪营当地的力役牲畜主要是驴和牛,农户根据自己家里的条件选择饲养不同的牲口。牛的气力比较大,耕地、拉车负重能力强,但是吃得比较多,饲养负担比较重;驴子比较灵活,拉磨比牛要快,饲料需要相对较少。因此只喂养一头牲畜的家庭多是喂养一头驴,喂养一头以上牲畜的家庭根据情况有不同安排,比如孙明宏家里是做馒头的,每天需要磨面,就喂养了2头大青驴;顿文宗家里是做大车的,耕地面积有100亩,农业生产需要畜力多,喂养了3头牛,1头驴。

在实际耕作中,如果牲口比较强,一般是2头牲口组成一犋,如果牲口比较弱,3头牲口组成一犋,也有强弱不同的牲口相互搭配的情况。

3. 农具投入

在不同的农事活动中需要不同的农业生产用具,大的农具有犁、耙、耧、大车等,小的农具有锄头、镰刀、小刀、小铲、木杈等。表3-9列举了爪营当地主要的农具,以及购买农具的成本和用途。

要有效完成一年农事活动需要的农具多达近20件,其中主要的大型农具有太平车、犁、耙、耧和石磙,这几样农具的购买成本都需要好几百斤粮食,好一点的大车需要上千斤粮食。大车、犁耙、石磙都需要套牲口使用,套牲口需要绳套和当地所称的“三不搭”“两不盘”,分别在套三头牲口和两头牲口的时候使用。套牲口的绳套不仅材质上有区别,大小上也有区别,大的绳套是在牲口拉重物的时候使用,小的绳套是在犁地的时候使用。犁地耙地的时候都需要将犁和耙放在驮车上使用。胡拨箩是一种收麦用的工具,使用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技术,用老人的话说“一般要大地主家里才有这个”。1949年以前家里有全套大型农具的人不多,一般是自有土地面积较大的自耕农家,比如顿文宗、孙明宏家,或是大面积租佃分种地的农户才有,比如梁连起和赵树家。

农业生产还需要一系列的小型农具,包括木锨、大粪杈、镰刀、锄头、排杈、扫帚、扦刀、铲子、头,这些农具比较便宜,几十斤粮食就能买到,因此只要种地的农户家里都有这些农具,加上容易损坏,每家每样农具都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轮流使用。

购买所有农具的成本在3000斤粮食以上,按照一亩地一年的平均产量为200斤计算,至少需要15亩地的全部收成。再加上两头大牲畜的成本,置办全部牲畜和农具的成本需要好几十亩地的全部收成。一个农户要想实现从完全无地到自主耕种的自耕农身份转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表3-9 主要农具的购买成本及用途

续表

续表

(二) 掌柜统一经营把握地

上一节介绍了地主出租土地分为“把握地”和“分种地”两种形式,不同形式的土地经营方式又有差别。

把握地是掌柜(地主)不仅出租土地,还提供牲畜、农具、肥料等所有农业投入的土地出租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掌柜掌握了土地的经营权,佃农只是出卖劳动力,按照劳动力投入按比例分得土地产出。以把握地形式出租的土地作为整体进行经营,不论佃耕农户数量多少,所有佃农都由一个“领作的”统一管理。

掌柜管地里种什么,粮食怎么分等重要的事项,但是他自己平时不下地,“领作的”负责管理生产过程,给伙计们安排工作,在春季农业生产活动开始的时候通知所有的伙计哪一天开始干活,大家要准备好。在下地的头一天会安排好第二天到哪一块地干活、具体做哪些活、使不使牲口、带哪些农具。

我家给郭大狗家里种地,他家里就1顷多地,有六七家给他种,都是种的把握地。种地里面领头的叫“领作的”,叫程老模,是领着这六七家做活的头。掌柜的有工具,你到那地里,都是领工的给派活,该薅草的薅草,该锄地的锄地。领作的让你做啥就做啥。该种了他就通知你明天拿耧,要种地。到了收粮食的时候,该分多少分多少,只要是地里的东西都分。领作的跟其他人分的都是一样,他就是岁数大了,知道得多一点,他就是派个工、看个场、省点儿劳力。

种把握地,每个农户算一股,一股里面有一个男劳动力、一个女劳动力,通常情况是夫妻两人。男女共同参加农业劳动,按照上面介绍的男女分工来完成,都由领作人统一安排。喂牲口的活由掌柜专门请的一个长工负责,长工不参与农业生产劳动。

(三) 分种地佃农多户共同经营

出租分种地的掌柜完全将耕地的经营权交给佃农,佃农负责土地耕作过程中的畜力、肥料等一系列的投入。地主出租分种地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自己家里主要出租把握地,只给少数与家里关系较好的农户小规模租种分种地,比如20亩左右。出租对象一般是家里有一些土地的农户,有自己的牲畜和农具,可以单独耕种。第二种形式是以较大规模统一出租,出租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大的家庭,也可以是好几个家庭,具体数量掌柜没有限制,只要求佃农将耕地种好,他能按时保量收到粮食即可。第一种形式的租地农户一般是以家庭为单元进行经营,与下一小节介绍的自耕农经营方式一致;第二种形式的租地农户会出现好几户共同耕作的情况,本小节主要介绍这一经营方式,梁连起家在1949年以前一直属于这种经营方式,赵树家在刚开始种分种地的时候也是与另外两家共同耕作。

几户共同耕作是由其中一个家庭中的年长男性作为统一管理者,也称作“领家”,他负责统一谋划地里种植的作物,每个季节、每天应该做的工,并安排大家分工完成相应的劳动,跟掌柜家领作的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生产中需要的牲畜和农用工具都是共同耕作农户一起拿钱购买、统一使用。

俺家种地的领家是三爷,俺爷是老大,二爷、三爷都搁一团儿种地,种着1顷地。不在一个锅里吃饭,种地在一团儿。牲口、大车这些都是这一班儿搁钱买的。领工的叫你今天弄啥,他给你分个工。他不识字,光会铺排活儿,地里种啥领班的说了算,其他人光管做活儿。

由于耕种土地面较大,分种地农户也有人手不够的情况,需要雇佣家庭之外的劳动力,雇人干活分为多种情况。一种是请把握地,就跟掌柜家请种把握地的农户一样,他们跟着雇主家里一起干活,在粮食收获之后分得产量的两成。一般是以季为单位请把握地,这一季做得不好,下一季就不请了,请人的要求是要“全活儿”,意思是所有的农活都会,特别是有技术,会犁地、耙地。第二种是雇短工,当地称之为“觅伙计”,按天计算工钱,只在农活最忙的几天雇短工。第三种雇长工,当地也称之为“觅伙计”,一般是雇主觉得短工做得好就长期留用。梁连起家里就雇佣了一个长工,常年在他家里住,在家里吃饭,跟家里的成员一样,冬天里负责喂牲口、打饮水、扛草,天气好的时候,把牲口牵出来。做农活的时候也按照家里一个劳动力安排。

(四) 自耕农与分种地佃农的家庭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农业生产是当地一种重要的农业经营单元和经营方式,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农户,有自耕农,如顿文宗、孙明宏老人家,他们拥有自有耕地的所有权和农业生产的经营决策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农户还包括半自耕农(如黄劲峰老人家)和佃农(如赵树老人家),他们租种的都是分种地,掌柜不干预农户的经营过程,他们拥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不论是自耕农,还是半自耕农或者佃农,他们的家庭农业经营和决策方式都类似,以提高家庭农业生产产量为主要目标,不同的是佃农要根据约定给掌柜劈粮食,也就是缴纳分成地租。在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中,以自耕农为主,因为大多数分种地佃户是多户共同经营。

1. 家庭农业生产的决策与投入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是家庭拥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其产出能够保证家庭的基本需要。

家庭中有一个人负责整个农业生产管理,包括种植作物类型和种植面积决策、农事活动的时间和劳动力安排、农业投入等。负责管理农业生产的不一定是家里的户主,而是家中具有农业劳动能力的成年男性中技术最为熟练、种植经验最为丰富的一个人。比如1949年以前,孙明宏老人家中耕种47亩地,家中还做馒头卖,他的爷爷和叔叔主要负责做馒头、卖馒头,他的父亲主要负责种地以及安排家中其他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在需要大量畜力和劳动力投入的环节,农户“搿犋”的情况比较多,就是两户及以上的农户相互帮忙完成特定的农事活动。田间管理环节由农户独立完成,主要依靠家中的自有劳动力,也有的家庭会请一两个长工,或是在农忙的时候请短工。

理想情况下,农户家庭拥有所有农业生产工具和力役牲畜。但是很多农户并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多是通过搿犋的方式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完成农业生产。这样的农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1) 至少要有1头力役牲畜,能够与其他农户搿犋,完成农业生产中的犁地、耙地环节;(2) 自己要有所有的小型农具;(3) 有一定数量的大型农具,更容易与其他农户形成互助合作的关系。

家庭农业生产的种植作物和面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与当地农业生产的两年三熟制紧密相关。家中的耕地一般一分为二,分别进行时间上有差异的轮作,一半的耕地在春天种植高粱,一半耕地在这个时候种有冬小麦。这样的种植方式既保证了土地最大限度利用,又保证了每年都有小麦、高粱和各种秋杂粮可用。因为当地耕地有限,一般农户家庭都没有剩余粮食,必须依靠当年的产出。秋杂粮种植在当年收获小麦的耕地上,种植作物种类多样,有玉米、绿豆、粟子、谷子、红薯,不同类型的农户会根据家庭劳动力、土地面积、生活需要进行选择和配置,一般会进行多样化的种植,有些作物还实行间种的方式。在满足了基本的口粮需求的情况下,在实行轮作的耕地之外,不同家庭还会根据情况辟出少部分耕地种植棉花,有一两亩的,多的有10来亩的,一般是自家消费,不出售。受到当时经济条件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衣服、被子都是依靠自己家里种棉花、纺纱织布。

2. 家庭农业生产中的合作——搿犋

农业生产中的互助合作较为普遍,多在家中耕地面积在10亩以上,有一些基本农业生产工具的家庭中进行。这种农业生产中的互助合作在当地被称为“搿犋”,“搿”的字形是两手合抱,放在当地方言里面是“结交”的意思,交朋友也被称为“搿朋友”;“犋”是指能拉动一辆车、一张犁、一张耙等的一头或几头(多指两头)牲口。用“搿犋”指代农业生产合作,表明农户间畜力合作是生产合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1) 相同类型生产投入的合作

当地喂养牲口的饲料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等边角料,比如牛主要吃草、麦秸、花生秧、豆角皮儿,加上少量的炒黄豆;驴吃干草、花生秧,拌麦麸、糠,将草切成小段,用筛子把土筛掉,抓一把料(炒黄豆),浇一瓢水给拌上。因此,喂养牲口的数量受限于家庭耕地数量,家庭日常做饭用的燃料也要依靠秸秆、豆角皮等,耕地越少的农户饲养牲口难度越大。一般来说喂养一头牲口至少需要10亩耕地,再加上家里的燃料等需求,20亩左右耕地的家庭一般只喂养一头牲口。

1949年前俺家不到19亩地,划的是中农。家里喂了一头牲口,有的时候喂一头驴,有的时候喂一头牛,中间换,都是喂一头。家里有个耙,没有车,没有犁、没有耧。那个耙还是俺父亲自己做的,车他做不好。杈、镰这些小农具都有,那个时候都没有铁锨,都是用木锨,木锨上带一个铁刃,抓钩用来捯粪、夯地都有用。买一头牲口得四五十块钱,钱主贵,一头牲口就是半个家业。犁地、耙地都得用几头牲口,至少得三头牲口,跟人家搿犋,合一块儿种地。大部分是三家一起搿犋,也是根据地多少、牲口强壮一起搭配的。搿犋的人家大多有10多亩地,也是互助的。收的时候有的搁一块儿,大部分是各收各的。比如收麦,提前几家说好先给谁家收,互相错开,收罢这一家收那一家的,几家搁一块儿商量。

俺家里跟一家姓程的一起搿犋儿,程六顺是俺父亲的仁兄弟,关系比较好。他家也是中农,也有二三十亩地,住的离俺家没有多远,可能有五六十米。他家也有牲口,是一头驴,犁耙、绳、木杈这些农具都有。两家搿犋,大部分是各人犁各人的,收庄稼的时候搁一块儿。收麦的时候男女都去,两家搁一团儿。俺妈、俺婶在家里做饭,俺奶下地。姓程的家里一共有十来个人一起干活。搿犋的时候,俺家收完了再去给他家收,两三天就收完了。他家的地少一点儿。来帮忙的时候,东西都是搁一团儿用,各人吃各人的饭。

在当地一犋牲口一般是2—3头牲口组成,以3头牲口居多,农户为了完成农业生产必须几家合作,根据家庭牲口的多少,一般是2—3户搿犋。搿犋的时候不仅共同使用牲口,而且也会在农业生产工具上互通有无,特别是大型农具,比如犁、耙、石磙等。

牲畜和农具合作主要是在播种的时候,收获的时候主要是靠人力投入,除了碾场都只需要一些小型农具,因此互助合作的必要性降低了。搿犋农户之间会根据家庭的劳动力情况和几家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来决定是否在收获的时候搿犋。

(2) 不同类型生产投入的合作

不同类型农户之间生产资料占有情况差别较大,不仅在耕地数量上,在牲畜、农具占有类型和数量上也有较大差别。因此,搿犋不仅有同类型生产投入的合作和互换,也有不同类型生产投入的合作和互换。比如黄劲峰、黄西山、黄云山三家搿犋,除了每家出一头牲口之外,其他生产资料占有差别十分大。黄劲峰家没有任何大型生产工具,只有一块晒场;黄西山家有犁、耙、木车等大型的生产工具;黄云山家里只有一头牲畜,不提供农业生产工具,男劳力不参加劳动,但是他家里耕地数量少。即便如此三家仍然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完全不同的生产资料占有情况下形成了合理的平衡,这体现了不同类型生产投入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转换关系,这些关系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具体来说,畜力、人力、大型生产工具、晒场地等重要的生产投入可以相互转换,而且根据每家的耕地面积大小,投入的总量也是有差别的,耕地少的投入总量就少。

1949年前俺自己家里有14亩地,那时候俺家里还给地主家里种了20亩地。家里有1头驴,大车、犁耙、耧车、石磙,这些都没有。种地搿犋,3家一起,尽是宗家,是俺父亲的远房堂兄家。俺家在南边有一个场,有8分地,俺人少,院地大,就当场了。另外两家没有地,就一起搿犋。一户是黄西山,跟俺隔了四辈,跟俺共一个老老爷,他家有10来亩地,有一头牲口,他有木车、有犁、有套。另外一户是黄云山,跟黄西山是亲兄弟,他家里有6亩地,常年给地主种地。他有一头牛,我们种地时他不来参加劳动,没有时间。搿犋就是忙的时候相互帮忙,谁家的庄稼熟了就上谁家收,家里人多的就多去,人少的就少去,没有人口的出东西、牲口、车啥的。种地的劳动力主要是俺父亲和黄西山。

在不同类型生产投入合作情况下,农户投入的平衡建立在占有和缺少的生产投入的互补上,在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之后,合作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一方面是再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需要合作的农事活动内容较多,从种植到收获都需要3家人的共同投入,因此更容易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不同类型生产投入的合作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其中一户的男性户主去世了,家中没有成年男性劳动力,只有牲畜和农业工具。这样的家庭就投入劳动力以外的生产资料,跟另外的一户或者两户形成不同类型生产投入的合作。

(3) 搿犋农户间的关系

爪营是一个移民型的居住聚落,不同姓氏的同姓农户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农业生产合作建立不局限于同姓内部,而是呈现出多样化,具体情况取决于家庭的社会关系和生产资料占有情况。对于农户来讲,搿犋对象选择存在一定的顺序,一般按照亲兄弟、堂兄弟、好朋友、邻居这样的顺序选择合作对象。

黄广家在1949年以前有两头牲口,跟他大爷家合用牲畜。他并不认为这是搿犋,而是自己家里的事情。但是实际上他家里跟他大爷家里早已分家,单独从事农业生产。黄劲峰家跟他父亲的堂兄弟家搿犋,他们不仅具有亲属这一层面的关系,3个家庭都缺少劳动力,是他们达成长期合作关系的重要原因。黄姓是当地较大的一个姓氏,容易在同姓中找到合作的对象。

俺家里那时候种地,牲口啥的都有,有2头牛,1个犁,1个耙,1个耧,1个石磙(有1米多长,五六百斤重),有1辆大车,4个轱辘的。俺家都是俺父亲和俺大爷弟兄俩一起种地。俺大爷家有2头牲口,其他的工具也是啥都有。上地里去的时候赶3头牲口,撇下一头牲口在家磨面,10多口人还得吃饭呢。

孙明宏家是一户中农,但是他爷爷和父亲一辈的亲戚都属于好逸恶劳的,没有办法形成合作,他父亲就跟自己的拜把兄弟(当地称之为“仁兄弟”)建立了合作关系。杨雪昌家是在民国时期搬迁到寨里的,投奔姥娘家,在当地没有同姓家庭,因此选择了跟关系较好的农户进行合作,但这种合作关系不是很持久,会出现不时更换的情况。

3. 家庭农业生产中的互助

互助与合作在很多情况下作为两个含义相近的词互换使用,在这里笔者将两者区别开来,“合作”主要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共用或互换农具、劳动力、牲畜等,“互助”用来指获得农业生产帮助的农户,以其他的方式补偿或者帮助提供帮助的农户。这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耕地面积比较小,没有力役牲畜的家庭单向从别人家获得帮助。肖民仁家在1942年以前有7亩地,1942年之后只有3亩地,无法自己饲养牲畜,犁地、耙地大多数时候靠人力,借牲口使用都是找亲戚,使用时间不长,不会过夜。他的父亲给郭大狗家种把握地,自己会使牲口,只需要借牲口。借用对象都是亲戚邻居,平时对方有其他需要,他父亲也会去帮忙。

那个时候轻易不借牲口,借牲口那套什么的都得借。都是朝亲戚家借,你能用多大会儿,顶多用一早上就给人家送回去了,牲口不能过夜,过夜你喂不住,你没有槽、没有棚,牲口那么大,你没有地儿搁。

还有一些农户,不仅要出借牲口,还需要出借人力,比如顿文宗家就经常帮助五六户邻居犁地、耙地。顿家是民国时期才搬到寨里面,没有本家,家里做大车的生意,需要很多劳动力,特别是在大车合成的时候需要一二十个人,家里的男性劳动力不够用,需要别人帮忙。因此跟这些邻居形成了互助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给邻居帮忙,在生产大车的时候获得邻居的帮助。

附近有穷户,地不多的,没有牲口工具,俺还帮他们呢,犁地用俺家的牲口、犁,得有个五六户。俺家所有的工具都有,自己家的牲口够一犋。他们借牲口的时候都是俺家赶着牲口去犁地,他们自己不会,都是俺父亲去,不要他们钱,是邻居都来往的。有时候你家有活忙了,做车的时候,他们也给你搭把手。做大车合成的时候得多少人呢?得一二十个人,可厉害,那车大约有2米长,1.5米宽,4个大轱辘。

另外一种是提供农业帮助的家庭没有耕地,他们单向提供帮助,获得其他方面的支持。比如孙明宏的大爷和二爷家里没有土地,他们给孙明宏家帮忙,在他家吃饭。那个时候粮食稀缺,留人吃饭是非常重要的款待。

家里忙的时候,大爷家、二爷家,他们都来帮忙,两家没有地,不给他们钱,管饭。本家有地的人家少,一般不来借牲口农具。

4. 家庭农业生产中的雇工

家庭农业生产除了搿犋、帮忙之外,还通过雇工来获得家庭以外的劳动力,虽然都是家庭劳动力短缺,但是产生劳动力短缺的原因和雇佣劳动力的方式存在不同类型。

第一种是家庭耕地面积大,通过合作或是互助获得的劳动力仍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比如赵树家和孙明宏家。赵树家有耕地50亩,租种的分种地有140亩,男性劳动力只有5个人,此外还有5个妇女、2个小孩能帮助做辅助性劳动。1945年以后,家里雇了一个长工,当地的说法是“觅了一个伙计”,是附近的穷人,跟赵树家里人一起吃饭。每年秋收之后给工钱。孙明宏家里也雇过一个长工,这个人是寨里的穷人,没有妻子孩子,在孙家吃饭,回自己家里住。他在农忙的时候帮着做地里的农活,农活不忙的时候帮着做家里的杂活,比如磨面、清洗粮食等与做馒头相关的活。工钱也是一年一算,给他粮食,没有钱。

第二种情况是家里的男劳动力还从事副业,在农忙的时候抽不开身,需要雇工完成农业生产。比如郭爱花的娘家父亲有一门给人看疮的手艺,不一定什么时候别人有需要,如果遇到农忙的时候有人看病,他自己不能下地,家里又没有其他的劳动力,就只能觅伙计帮忙,算是短工,按天给钱。

俺娘家是富裕中农,有40亩地,家里有俩牲口,一头牛、一头驴,犁耙啥都有,有大车。俺父亲是老二,俺大爷家、俺叔家都种地,都是他们搭把手,没有寻外面的人,不给他们劈粮食,搭把手管饭就妥了。俺爹会看疮,是个先生,自己也种地,忙得很的时候觅人种地。

第三种情况是家里的男性户主去世了,家里没有成年的男性劳动力,家里的地也没有出租给别人种,就雇人来种,短工、长工都可以,按照需要来觅伙计。

二、非农业经营

爪营寨内的耕地资源紧张,存在大量的少地和无地农户,这些农户中只有少部分能够获得租佃土地的机会,因此很多农户是依靠非农业经营为生。有些农户由于经营得当,积累了较多财富,成为当地的“新发户”,也就是继承的土地财富较少,依靠近一两代人的努力而积累一定数量土地的农户。

(一) 做大车

爪营当地所说的大车是相对于手推三轮车而言,有四个轱辘,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有通用的标准,称为“合辙”,车子使用的时候需要畜力拉动。在1949年以前,顿文宗家是爪营寨里唯一一家做大车的。一个大车的价格在1000斤粮食以上,顿家独家经营,十分挣钱。顿家是在顿文宗老爷爷那一辈搬迁到爪营寨,在他爷爷那一辈开始做大车,积累了财富,到1949年以前家中已经陆续购买了100多亩土地。

大车以木料为主,车轱辘的外面包上一层铁皮,铁皮大约有1厘米厚,拉车用的抬杠外面也加了一层铁片,有1厘米厚、3厘米宽。这样规格的大车十分结实,能够拉动好几千斤的货物,负重大的时候需要6头牲口才能拉动。做大车较为复杂,其中木工、铁匠都是技术工种。顿家成年男性劳动力有8个,都是顿文宗父亲一辈的,都参与做大车,相互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一个专门负责打铁的人,称为“掌铁的”;有一个专门帮着拉风箱的人;其他的男劳动力都是木工。顿文宗的大爷负责大车经营的所有经济往来,包括购买原材料、大车销售,所有的收入都放到家里的一个钱箱里面,其他人一般不会过问支出和收入情况。

(二) 盖房

1949年以前,爪营寨内大多数农户处于温饱水平,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常年入不敷出,生活十分困苦。有的农户只有两三间草房,连院子都没有;还有一些农户没有宅基地,只能随便找一个地方搭一个草屋,很多人都盖不起正规的房屋。寨子里面盖房的都是家庭条件好的大户。

盖房一般由一个人领头组成一个班儿,由领头的人统一安排任务,然后在内部按照技术熟练程度分配工钱。领头的人被称为“老师儿”,一个班儿里面的工人有“老师儿”的徒弟,他们都是技术工,也被称为“老师儿”,根据技术的熟练程度分为头把刀、二把刀、三把刀。师傅为头把刀,也叫“顶把刀”,下面的徒弟有三四个人。每一个“老师儿”带两个人做小工,被称为“工作的”。盖房的工钱在整个工期完成后统一结算,盖房的人只负责投工,盖房的主人(老板)负责购买原材料。老板跟领头的“老师儿”结账之后,老师儿按工给大家分钱,“老师儿”的工钱多一些,“工作的”少一些,比如头把刀什么都会,拿的工钱是最高的,一天拿一块钱,二把刀、三把刀拿八九毛钱,工作的拿六七毛钱。

盖房的技术十分复杂,当地较好的房子都是砖瓦房。领头的师傅要负责房子的整体规划,他跟老板沟通好之后,确定房屋的尺寸,包括房子外墙的长宽、门窗多宽多高。盖房首先要合梁,房梁是否放置恰当是房屋质量的关键。垒墙是盖房中基础的工作,也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头把刀要负责立脚、放线,保证按照放线垒起的墙是直立的,那时候没有其他的辅助工具,立脚完全靠个人经验和眼力,要成为头把刀必须要长期的实践,按照老人的说法“头把刀的老师儿,啥事儿都是呱呱叫的”。其他的技术工负责垒墙、瓦瓦(砌瓦片)这些初级的技术活。此外盖房做窗户、做门、做椽子、做檩条都是属于木工活,做徒弟的都要跟着师傅在盖房的过程中慢慢学,全部学会了就可以出师自立门户,师傅也不会阻拦。学得快的四五年可以出师,学得慢的要七八年,甚至十年都不能出师。

跟着领头人当学徒的相对固定,只要有盖房的活都要去做工,大多数是家里没有地的或是家里地少的年轻男性跟着学盖房,学到一门手艺,不仅可以养家糊口,干得好的还能发家致富。跟着班儿工作的人不固定,一般是住在附近的农户。盖房是有活的时候都去干,如果工作的人家里有地,他们在农忙的时候要回家做农活,农闲的时候就跟着盖房。没有地的人就常年跟着班儿干活。

1949年以前,当地交通以步行为主,盖房的老板不提供食宿,盖房的工人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回到自己家中吃饭,因此盖房接活儿的范围不大,只能局限在爪营寨内,步行大约三四里地。当时爪营寨内盖房的只有杨雪昌姥爷领着的这一班儿人。

(三) “推脚”

“推脚”是爪营当地的俗话,也叫拉车、推车,意指通过推人力车或者拉车挣钱的行当,车有四个轱辘、三个轱辘、两个轱辘、一个轱辘的。四个轱辘的大车承重大,需要畜力拉,一般人家使用不起;一个轱辘到三个轱辘的车可以人力拉,一个轱辘的独轮车最轻便,但是拉的东西也少,两个轱辘和三个轱辘的车拉的东西多,需要较大力气。“推脚”都是当地贫困农户才干的活,大多数人推的是独轮车和两个轱辘的架子车,购买的成本比较低。在1949年以前,运送货物、包括拉人主要依靠人力,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才会用畜力拉人、拉货。爪营是兰封县第二区区公所所在地,还是一个每天开市的基层集市,人口和货物来往频繁,“推脚”挣钱的途径多种多样。

1. 拉人

基层集市经常有来往的商人,他们比较有钱,愿意请人把他们拉到县城的火车站、汽车站赶车,有的时候还捎带上一些货物。还有一些区公所工作人员住在县城,有的时候也会请人把他们送到县城办事,比自己走路轻松。

我12岁的时候就开始干活了,买了个破车儿拉车,两个轮子的,拉着人上县城汽车站、火车站。做生意的上县城,拉一趟给你三五毛钱,有的时候一天拉一趟,有的时候拉两趟,有的时候还不拉,拉车的人多,就在这个公路边上摆着,日本人那时候修的路。

图3-6 传统的独轮车

2. 拉货

相比于拉人上县城,拉货的机会更多,不仅需要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运输距离有长有短,而且运送数量也比较大。

运送距离最近的是从集市推货物到火车站,货物装在麻袋包里面,一个包100斤左右,一个小车能推2包,结账按包结钱,推一个麻袋包的工钱能买2斤杂粮。有从爪营集直接推货物到火车站的;也有从堌阳 集推货物到火车站,这需要两天,头一天将货物从堌阳推到爪营,第二天推到县里的火车站。短距离拉货对体力要求不高,小孩子就能干,比如程玉林老人从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拉货,一次能拉两个麻袋包。短距离拉货一般单独拉的多,或是一家人父子一起拉。

稍远一点的是从坝头 拉石头到火车站,坝头是当地重要的码头,通过水运可以运输重量大、当地比较稀缺的货物,比如石头。到坝头拉石头也是当天来回,从爪营走到坝头大约10公里,从坝头到火车站大约15公里,从火车站回到爪营大约15公里,每天能拉一趟,来回的路程是40公里左右。

再远一点就是上东明县、开封县,距离爪营寨50—60公里,走路快的话可以两天来回。东明县的粮食比爪营便宜,头一天下午推着空车去东明,第二天推着粮食回来,一个人一次推两个大布袋,一袋100斤左右,一次能挣20斤杂粮。去开封大多是给做生意的拉货,有送瓜果的、有送粮食的,货物拉到开封之后,对方给钱。从开封回来有的时候会拉货,空车回来的时候比较多。

推脚走得最远的到河南周口以及周边的县。爪营寨不远的南河为黄河故道,河滩是一片盐碱地,可以生产食盐和碱,是当地的特产。推脚的人在当地买盐、买碱推到150多公里之外的周口去卖,回来的时候有人会推粮食,周口的粮食比爪营便宜,有利可图;还有一些人捎带当地没有的货物,比如到收麦的季节,带上竹子做的扫帚,一个车可以带上10把扫帚。推脚来回一趟要10来天,除去路上的消费和支出,剩下的钱能够买四五十斤粮食。

我14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拉车,他推着,我在前面拉着。最远往南去过陈州 ,离爪营有300多里地,来回要走10来天。从兰考买盐,推到陈州换粮食,再把粮食推回来,上坊儿里面去卖,赚了钱再去买东西,陈州那边比兰考的粮食便宜。

跟着俺父亲推盐、推碱上周口去卖。南河地是盐碱地,一刮风就是白的,出盐、出碱。到周口一个来回要10来天,离这里有300多里地,回来推不推东西要看季节,赶上收麦的季节,带上扫帚,一个车可以装10把扫帚。推一趟可以买3斗粮食,1斗是15斤,说的是杂粮,麦子才没有呢。

(四) 卖吃食——卖馍

1949年以前,爪营集上有很多做吃食买卖的小摊点,有馍(馒头)、油条、油饼等。访谈到的孙明宏老人家里以前就是卖馍的,并且依靠这门生意逐步积累财富购买了三四十亩土地,成为条件较好的中农家庭。

那时候家里卖馍,在家里做,在爪营集上摆摊儿卖,就在十字街中间那个地方。那地儿卖家多了,有卖馍的、打火烧的、炸油饼的。卖馍的就有五六家,俺家就卖白面馍,不卖别的。从我两三岁记事起家里就是卖馍的,1949年前一直都在卖馍。

做馒头由孙明宏的爷爷、父亲和叔叔三个人一起完成,爷爷推着车到集市上卖。每天早上4点左右起床,做馒头需要两三个钟头,做好之后把馒头放在用木头做的圆木箱里面,木箱直径大约有六七十厘米,用轱辘车拉着上集上卖。车上放着两个箱子,后面是盛馍的大箱,前面放着盛钱的小箱子。卖馍的地点在爪营集中心的鱼头点附近,卖吃食的摊点都集中在这一个位置。做馍的面粉主要是自己家里种的麦,不够了再到粮行里面买,都是用现钱买,一次买100斤左右。麦子在磨成面粉之前要先清洗晒干,把里面的石子、灰尘清洗干净。家里有一个大石磨,直径有一米多,一般做生意的家庭才会买这么大的石磨。家里有两头大青驴,每天套上驴拉磨,一天磨当天要用的量,大约六七十斤面粉。需要一个人专门负责磨面,从清早一起来就给牲口套上磨,一直要到中午以后,得五六个钟头才能干完。

平时每天大概能卖六七十斤馍,逢年节的时候卖得多,一到过年的时候,每天都做一大囤,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初一,前后不出十天。初一卖完就过年休息,一直到正月十六再开始做生意。每天上集,快的话到中午就卖完了,慢了要卖一整天,一直到天黑。以前吃白面馍的人不多,都是在区政府、学校干事儿的人、家里有钱的人。

买馍可以赊账,平常谁家没有钱,办红白喜事需要用馍,提前跟卖馍的说一声,他做好了按时给送过去,等办事的人有了钱再给,平时零买一斤两斤的赊账比较少。孙明宏的叔叔识字,负责记账,光记账本都有好几个。每家赊的数量不等,最多的赊几十斤,不会超过一百斤。赊欠的时间也不固定,有的几天就还了,有的长时间不给,结账也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年底结账的时候多。

(五) 油坊

传统时期,爪营当地吃的都是花生油和棉籽油,油坊是专门榨油的作坊。1949年以前爪营寨内有两家油坊,都是家庭经营的小作坊,一家姓张,一家姓郑,都开在自己家,辟出一到两间房间来安装榨油的机器。当时采用的是传统手工生产,先将花生或是棉籽炒热,用石磨磨成糁,把糁子做成一个圆饼放在打油架的一头,另一头用木头的大木杵不断撞击,将糁里面的油榨出来。

张百顺老人家是榨花生油的,家里榨油作坊规模很小,只有一间屋,干活的只有他父亲一个人,他母亲不参与油坊干活和经营。榨油用的花生从各处收购过来,有从爪营买的,有从其他村买的,也有别人送到家里的。买花生不付现金,都是赊账,等有收入再付钱给卖花生的人。卖花生油没有门面房,每天挑着卖油担子到爪营街上卖。

(六) 弹棉花

在传统时期,弹棉花、压棉花是一项专门的技术,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服务。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自己纺纱织布,摘下来的棉花首先要剥去棉籽成为皮棉,然后用专门弹棉花的弓弹得比较蓬松之后才能纺纱织布。弹棉花需要专门的工具,不是农户自己可以完成的,因此弹棉花成为一项专门职业。郭昌文老人家里在1949年以前就从事弹棉花。

弹棉花具有季节性,大多数人家是在冬天弹棉花,这时候新棉花刚收下来。冬天也是农闲季节,妇女有较多的时间在家里纺纱织布。弹棉花按斤收钱,有一个行价。以前弹棉花都是用专门弹棉花的弓,有的是用人力弹弓,有的是用驴拉弓。

俺姥娘家是四明的,家里弹棉花,从花一下来就不断钱儿,“绷绷、弹弹,弹一斤花二百钱,多了俺不要,少了俺不弹”。花里面有棉籽,要把棉籽剥出来才能弹,弹了以后才能纺纱织布。

(七) 染坊

传统时期,衣服都是由家里的女性织布做成的,自己家里织出来的布都是白布,需要拿到染坊里面染上颜色。1949年以前,爪营寨里有两家染坊,自己家里的土布拿过去根据需要染成不同的颜色,有染成黑色的、蓝的、黑蓝的、红色的,还有印花的,白底蓝花、白底红花。

染坊都是个人开的店面,里面干活的都是男性。染布按照重量收取费用,价格不高。平时染布的人家不多,夏天穿的单衣服都是白色,不用染。一般家里娶媳妇,用布多的时候才上染坊。 +Re/LDht36MGPpygGwo5CBMBKmBatAmN5ybE+5vxNrcubak09B3/OZMuCYr0UH0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