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生产与生活空间

平原的地理环境和长年四处流窜的匪患决定了爪营寨特有的生产生活空间结构,总的来说其特点是集中居住、村庄没有明确边界。

一、集中居住的生活空间

爪营寨是人工建立的土寨,具有抵御匪患、保护寨内居民的功能,1949年以前属于爪营寨的居民都居住在寨墙之内,所有的公共活动空间也都在寨墙之内。图2-3为爪营寨内生活空间结构图。

(一) 沿着大路形成的生活空间网络

爪营寨地势平坦,没有水流、山势作为生活空间安排的地理标志,因此寨内生活空间都是依据人工建造的寨墙和大路形成生活空间网络。如图2-3所示,总长度为6.6华里的椭圆形轮廓的寨墙,寨墙上开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根据老人介绍,从南门到西门为一里半,西门到北门为一里半,北门到东门为一里半,东门到南门为二里。高大的寨墙给居住在寨内的居民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也成为分割居住区和耕作区的人为空间隔断。

图2-3 爪营寨内生活空间结构图

寨内有四条主要道路,分别是连接南北门的街道,从南北街道中心到东门有一条大路,从南北街到西门有两条道路。其中南北街和东西街是爪营集摆台设点所在区域,所有的固定地点的商铺也都是沿着这两条街开设,南北街和东西街连接的丁字形路口称“鱼头点”,是整个爪营集的中心,也是最热闹的区域。

寨内的重要的公共空间和活动场所也都沿着主要大路而建。寨内最大的寺庙——大王庙位于西门到南北路的北边大路一侧,另一个较小的寺庙火神庙位于南北街北段的右侧,方便大家到庙里敬香朝拜。南官场是村内一个共同所有的空地,传统时期寨里有时候会在此组织唱戏等文化活动,冬季的时候老百姓也会在此组织舞狮子、踩高跷、练武术等休闲娱乐活动。民国时期兰封县将爪营设立为第二区区政府所在地,区政府建在西门到南北街南边这条路上。

可见,寨内所有重要的商业、政治和文化活动场所都是沿着主要大路建设,民居则是沿着大路延伸出去的小路而建,形成了“大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一样层级明显的生活空间网络,将人们日常生活空间连成一体。

(二) 寨内聚族而居

根据老人回忆,较早迁入爪营的几个大姓都集中居住在一个区域,比如图中的程姓、黄姓、符姓都沿着寨内的东西大路集中居住,张姓集中居住在大王爷庙西边的区域。这种集中居住形式是随着家族人口增长而形成的自然聚居的居住形态。以郭家为例,郭家较晚迁入爪营寨,到1949年前后在爪营寨内一共繁衍了五代,但是其先祖中出了一个拔贡,在当地声望高,加上家庭经济条件优越,郭家在东南西北方向都修建了房屋,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四合院,所有的郭家子孙都居住在这个大院之内。不过随着家族人口增多,大院不能住下所有家族后代,其他人就会在现有的四合院周边逐渐扩展。按照传统时期的想法,跟本家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三) 农户家庭居住空间

传统时期,寨内农户房屋格局没有统一规划,都是根据各自家庭宅基地所有情况自己决定房屋修建数量、大小和朝向。大多数农户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加上传统观念是家庭收入首要目标是土地积累,住房等生活条件改善放在后面,大多数家庭居住条件不太好。一般自耕农家庭才能修建砖墙瓦房,其他佃农或者没有土地的农户都住草房,草房是泥墙草顶,主要是人工投入,不需要建筑材料投入。

从住房结构看,大多数家庭有住房和院子,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院子大一些,差一些的院子小一些。房屋朝向以坐北朝南为首选,因为北方经常刮北风,房屋朝南较为暖和。条件好的家庭以堂屋为居住的房屋,再在其他方向修建附属房屋作为厨房、杂物间等房间。也有些家庭受制于宅基地大小,房屋只能朝向其他方向,其中坐西朝东为次好的选择。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在建房时多会考虑整个房屋的美观和实用性。这些一般是家里完成了初期的财富积累,慢慢开始改善生活条件的家庭,通常会部分雇工或完全雇工,也就是后来的富农和地主家庭。他们会在院子门口修建较高的门楼,以显示家庭气势,而且将门口和房屋通过过道连起来,遇上下雨下雪等天气,家里人在院子里活动可以不受影响。

那时候除了地主、富农家里有门楼,其他人哪里有呢,连个屋都盖不起呢。以前垛个墙盖间草房,没啥讲究。大多盖堂屋,这个好,门朝南是堂屋,跟草房、瓦房没有关系。这里好刮北风,南屋比较好。也有盖东屋的,地儿小的盖不了堂屋就算了。

街上一道街,门的朝向都是差不多。胡同里面盖房就是乱七八糟的。一般房子不管大小都有个院儿。像地主、富农的院儿都很大。

寨内张家是第一家修建两层楼的家庭,青砖黑瓦,当时在整个爪营寨内十分气派。他家被寨里人称为“老户”,也就是居住时间长,家庭发展时间长,家庭积累比较丰厚,而且家庭人口较少,整体生活条件很好。

(四) 建筑靠挖坑取土

图2-3显示爪营寨内有多个面积很大的土坑,比如南官场和符姓聚居区附近的土坑面积有8亩左右,深有七八米到十米,这些土坑直到现在还有。根据老人介绍,当地地势平坦,除了居住区域外,所有土地都被开发成耕地,寨外没有地方可供建筑取土,寨内所有的建筑都是就地取土。比如修建爪营寨墙的时候就是沿着修建的寨墙外沿取土,寨墙建成之后,寨墙外形成了宽10米,深接近七八米的大沟,当地称之为寨海子,不仅提供了修建寨墙所需材料,还具有增强防御功能的作用。

关于谁有资格在土坑中取土建房,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老人说这些大坑都是有主人的,比如南官场附近的坑称为程家坑,符姓聚居区附近的坑称为符家坑,只有属于这一个姓的人才能在大坑里面取土,其他人都不行。也有老人说,这些大坑是全村人共用的,谁都可以去取土,只要取土的时候不影响到别人家的房屋或是共用的道路就可以。

二、没有明确边界的生产空间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需要两种类型的空间,一是作物种植空间,即耕地;二是作物收获后晾晒处理的空间,当地农民一般称之为“场”。

对于第一种空间,传统时期爪营寨所有的耕地都在寨外,而且与其他村庄的土地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由于地势平坦,除了河滩地等少数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外,所有土地都被开垦为耕地,而且是连在一起的,相互之间除了人为保留的阡陌小道、村南边的小河道,没有其他明显的自然分割。

当地土地多为长方形,就单块土地面积来说,传统时期土地的大小跟所有者的土地所有情况相关。土地多的农户都倾向于购买已有土地周边土地,以形成大块耕地,便于耕种,这种地被称为“长身地”,大的一块地可以有100—200亩。同时寨内也有很多小块土地,大多是耕地面积小的农户所有,有些边角位置土地形状比较特殊,不一定方方正正,比如有三角形的。

寨外面的地一般是长方形的,一块有多的,也有少的。也有那小片儿地,三角形的,不知道什么形状的。大地主那地一块有好几十亩。像那个黄文亮家里,他一块地就有百十亩,几十家给他种地呢,那个就叫长身地。穷人家有地也是一亩二亩的。以前寨外有一片儿地不到一亩,也是不知道什么形状的地,是一个穷人符八斗的地,村里人都笑他,“这片儿地好着呢,旱涝都是‘八斗’收”。

传统时期,用于晾晒、碾压粮食的场有位于寨内的,也有位于寨外的。根据老人们回忆,以前寨内居住人口相对较少,寨内的空地比较多,除了少量的属于全寨共同所有的土地,其他土地都是有主人的,一般用作“场”,因此寨内的居住区域和用作场地的区域也没有明确划分,主要是看各家土地所有情况。单块场地面积根据家里土地面积而定,一般不是很大,从几分地到两三亩地不等。比如孙广亮老人家里有50亩左右土地,有3分场地。 qMJnuvJ6ldW8+BrRI/qUjnp1gKOOFgweLB+uG6w6NmVtqO9mnLXaiUNhJCb2rb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