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

一、气温适宜,降雨与作物生长不同期

兰考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春天气候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从全年季节分布时间看,春季时间在60天左右,夏天持续110天左右,秋季持续60天左右,冬天长达140天左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冬夏较长,春秋季节较短的特征。

雨热、光照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根据县志记载,兰考县的年平均气温为14℃,夏季7月温度最高,平均可达到27℃,冬季1月份温度最低,平均为10℃。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地面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兰考县地面温度超过0℃的时间从300—330天不等。3℃是小麦越冬开始和开始返青分蘖的温度,兰考县一年内有274天每日气温高于3℃;5℃是大多数植物开始生长的温度,兰考县一年内有257天每日最低气温高于5℃;10℃是喜温作物开始生长的温度,兰考县一年内有214天最低气温高于10℃;20℃是小麦灌浆和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的温度,兰考县一年内有117天每日最低气温高于20℃。

兰考县年平均日照时长为2530小时,其中4—10月份日照时间为1645小时,这一时期正好是作物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可见当地的气温为小麦、玉米、棉花生长提供了充足时间和热量,适宜大多数常见旱地作物的生产。

兰考县属于半湿润气候区域,年平均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分布差异很大,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其次为春秋两季,分别占到全年降雨量的20%左右;冬季雨雪稀少。这一气候特征符合我国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夏季阶段植物的生长。但是由于当地既有两年三熟制的小麦、杂粮轮作,也有一年一熟的棉花等作物,作物种植和生产跟降雨分布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也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当地的连续降雨一般出现在7、8、9三个月,一旦出现这种连续的阴天,对棉花和红薯的产量影响就比较大。

二、自然灾害频繁

频繁的灾害给老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民国时期,大面积的水灾、旱灾、蝗灾都曾出现过,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一) 常年干旱

1. 干旱与旱灾情况

根据村里老人回忆,每年收完麦子,到种植秋粮的季节经常出现干旱,一般到了五月初五还没有下雨,秋粮就无法下种。1942年有当地最为严重的一次旱灾,长达100多天没有下雨,成灾区域覆盖了大半个河南省,除了极少数家有余粮的富户,大部分农户都挣扎于生存的边缘:

干旱一般出现于年年麦罢的时候。通常没有大旱,旱得最厉害的就是1942年,那个时候我才8岁,从收罢麦一直到秋收的时候都没有下雨,什么庄稼都种不了,地里面一点收成都没有,好多人都没有吃的,只能出去逃荒。

根据县志记载,从有旱情记载的公元627年以来,平均7年就会出现一次成灾的旱情。现将爪营寨有人定居以来,县志中记载的最为严重的几次旱灾情况收入如下:

明崇祯十二、十三年(1639—1640年),两年大旱,兵凶岁荒,春三月不雨,六月小雨,土微润,仅播豆,种后又不雨,禾尽枯,八月大霜,树叶尽脱,十月粮贵,麦石十五金,人相食,集有人市,妇女一口百钱可易。考城春大风,夏大旱,秋七月至来年元月方雨,麦尽干枯,雨后种谷豆,七月蝗,八月二十五日大霜,诸禾皆枯,寸粒无望,遂成岁荒。冬大饥,岁序无成,田野一空,谷价腾贵,人饥饿,土寇蜂起,人逐相食,三人行,二人吃一人。九月九日东关外有一老妇煮幼童食之,邑侯钉于树,以儆众越。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春夏不雨,秋禾枯,民饥。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大旱,无麦。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至冬无雨。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至六月无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大旱,麦收不到三成,七月田禾多枯。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大旱,几乎无雨,赤地千里,作物枯败,兰封出外逃荒七万余人,河南三百万人在灾荒中丧命。

2. 干旱中的社会关系

面对经常出现的旱灾,寨内居民形成了应对干旱的社会规范,根据干旱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步,麦收后烧香。每年农历四月底、五月初收小麦,之后就要准备种植秋粮,中间间隔时间很短。如果麦收后没有立即下雨,当地老百姓都会自发地到寨里的大王爷庙里面烧香求神,请大王爷保佑早点下雨,能按时种上秋粮。

第二步,寨内求雨。如果过了端午节还没有下雨,意味着不能按时种植秋粮,要影响下一季的收成,寨里大王爷庙会组织老百姓开展求雨仪式,有寡妇扫坑、抬大王爷巡游等方式。

第三步,无奈逃荒。一般情况下寨内求雨仪式会一直持续,直到下雨为止。根据老人回忆,大多数年景求雨持续几天、半个月,就会下雨,求雨最长可以持续一两个月。如果到了八九月还没有下雨,就意味着秋粮无法下种、完全没有收获,农户在整个冬季和春季面临没有粮食可吃的困境,很多家里无地或者地少的农户只能外出逃荒谋求生路。外出逃荒有一家人外出的,也有和邻居几家人一起外出的。

(二) 水灾危害严重

1. 水灾概况

在当地,雨涝灾害没有干旱出现频繁,但是一旦降雨集中,很容易出现黄河泛滥,甚至决堤的状况,危害十分严重,轻则粮食减产,重则田地家园尽毁。

我们姓谷的在爪营有两家,到这里有80多年了。从前黄河跑水,俺家里逃荒到睢县,离这里有150多里地,后来又回到这边,一起过去的有一部分姓谷的没有回来,就在那里落户了。俺老家是豫园的,离这里有四五十里地,逃荒到睢县有100多年了,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我是在爪营出生的。家里没有地,黄河占住了咱的地,以前在河西的时候有百十亩地。

从元朝到民国,兰考历史上记载的黄河水害多达147次。由于黄河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造成了兰考在内的下游地区河道淤积,加上兰考境内黄河河床弯曲、地势平坦无落差,河床逐年抬高,成为“悬河”,极易泛滥成灾。因此随着时间推进,黄河水灾发生愈加频繁,元朝8次,明朝29次,清朝66次,中华民国时期34次。现将爪营寨有人定居以来,县志中记载的最为严重的几次水灾情况收录如下: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雷雨十三昼夜,河水暴涨,平护城堤,仪封县城人家皆毁,屋为浮桴。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黄河徙于仪封县北,是年曹县被淹。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黄河陡涨,决兰阳堤,直抵县城,坏民田无算。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十三日黄河围兰阳县城堤并决流口南北堤。是年河溢考城梁步口和兰阳的耿步口。

清雍正二年(1724年),河溢兰阳四明堂(四明堂临近爪营寨)、耿家寨、板厂、考城、堌阳、仪封三家庄。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河决兰仪县四明堂,溃灌考城,城外水深八九尺,淹没八十余村,淹死数十人,坏庐舍无算,居民逃至南大堤上,数日不得食。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河决南北庄,直灌兰封城北故道,六月二十一日。考城四明堂决口,直灌考城,房屋倒塌殆尽,财产损失达200多万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121大堤,迫使黄河改道,淹没豫、皖、苏44个县市,使89万余人死于黄水,1200万人流落他乡。

可见水灾的发生不仅因天灾,还因人祸,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常常处于危机之中。一旦遇到黄河改道或是大面积泛滥的情况,一个生活相对殷实的农家可能一夜之间土地、房产全无,变成赤贫。

2. 水灾中的社会关系

爪营寨距离黄河大堤大约4公里,黄河大水不会直接侵入寨内,因此不会给当地老百姓生活带来直接影响,不过爪营商业较为发达,是影响农户的重要区域,爪营寨内住户为受灾迁入户提供的帮助包括:

提供住房。传统时期农户家庭财产主要是土地和房屋,黄河大水冲毁土地、房屋后,很多农户一无所有,爪营寨内的亲属或是好心人会给迁入农户提供基本的住房,一般是一到两间草房。

提供就业机会。刚刚迁入的农户,除了少数有一定积蓄,大多数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劳动力或是技艺吃饭,有些农户会为其亲属提供就业的机会,比如给教书先生提供办私塾的地方、带着亲戚学一门技术等。

(三) 蝗灾等其他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爪营地区在民国时期还经历过严重的蝗灾。老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1942年大旱时发生的蝗灾,旱灾蝗灾双重灾害导致了农业绝产,大多家庭无以为继,生活困苦不堪。

1942年的灾是全国性的,几个月没有下雨,秋粮没有收成,麦种不上。蝗虫在地里一捂就是一捧,有一二十天,庄稼都叫它们吃得差不多了。那虫一长成,铺天盖地地飞走了,可害怕人。没有见过那么多蝗虫。那一年一过春节就没有吃的了。

兰考县西北部的黄河滩区易于蝗虫寄生,很容易形成蝗灾,对农作物产生毁灭性的灾害。根据历史记载,兰考县也多次发生此类灾害,现将爪营寨有人定居以来,县志中记载的最为严重的几次蝗灾情况收录如下:

1599年,飞蝗蔽天,平地三尺厚,伤禾。

1638年,考城蝗,蝗食禾尽,生蝻平地尺许。

1690年,六月,蝗从临县入境,飞则蔽日,落则平地尺许,禾食尽。

1900年,蝗由临县入境,飞则蔽日,平地尺余,食禾殆尽。

1944年,秋蝗从西南入境,飞遮天日,远看像大片乌云,落地片刻食禾尽,食后北去。

当地时有发生的自然灾害还有大风、冰雹、霜冻等,都会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其发生频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没有水旱灾害、蝗灾频繁、严重。

三、水资源利用困难

兰考县虽然有黄河流经县域,但是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有限。爪营寨距离黄河大堤4公里,有一条黄蔡河流经村庄南部的田地,这条河是沿着历史上黄河泛槽向东北排水形成的天然排涝河道。由于这条河的河道位于爪营寨南部,当地老百姓都将这条河称为“南河”。传统时期,人们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利用黄河水及其支流进行灌溉,对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来说,黄河是弊大于利。

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用水主要是依靠地下水。兰考县从地表往下40米以内都是黄河近代冲积形成的松散沉积物,20—30米之间是第一个含水层。这一水层水量储藏丰富、水质良好,是传统时期村民能够利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爪营寨位于县域中部,属于富水区,相对来说在水层厚度、单位深度内的涌水量上较为丰富,更利于水资源的利用。从地下水质看,全县95%以内的区域都属于淡水区,地下水适宜用于进行农田灌溉和日常生活。

在传统时期,当地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良好,但人们利用水资源的技术比较落后,主要是在地表人工挖掘水井,水井的深度一般只有10来米,最多不过20米,很难利用到水量丰富的含水层的资源。因此,打水担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

过去有人跑几里地去担水。俺父亲半夜两点起床去担水,到西面那地方,有一里多地,过去的井里面涨水少。这一片儿挖一个井大家都去担,它供应不上,早上起早能刮大半桶,晚了就用不上了。

根据老人回忆,当时的水井都是打在寨内的生活区域,在耕地里面没有人打井,打井需要好多人家一起出钱出力,而且出水量少,不能满足耕地灌溉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当地的农业生产都是依靠降雨,一旦遇到降雨不足,粮食播种、收获就会受到影响。只有种植红薯的家庭,在十分干旱的情况下,会用大车、水缸拉水到地里保证红薯秧能够正常下种。拥有大车、水缸这些农具的家庭在当地都属于富裕家庭,一般农户很难做到浇地救灾。

四、土壤条件适宜耕作

兰考县区域内耕地的土壤的主要类型为黄潮土,占总耕地面积的97.7%,是在黄河冲积物基础上,通过人为的长期耕作形成的土壤,总体的特点是土壤石灰性反应强烈,土壤呈碱性,钾、钙、镁等矿物质含量丰富,但是有机质和氮元素含量降低。黄潮土又可分为不同的亚类型。农民将当地耕地分为砂土和淤土两种类型,淤土的储水、保水、保苗性能优于砂土。

农民所说的淤土跟土壤学分类中的黄潮土下的两合土性质更为接近,这种土壤分布在黄河故道内的河漫滩上,土质砂黏比例适中,疏松易耕作,保水保肥的能力强,也比较耐旱耐涝。砂土接近于土壤分类学中黄潮土下的砂土,土壤质地较粗,通风透气性好,易于耕作,但是土壤的养分含量低,跑水跑肥明显,不利于作物后期生长。不过瓜类作物适宜在砂地生长,这成为爪营种瓜历史悠久的重要原因。 SQB61GvRwjhiBsuzKq8mF5wHHCGhgrd74AL7Pvb9XRzBunh3qKdLacmJbhPBcT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