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村庄自然变迁与时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农村发展的需要,从1949年后,二百户村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改造较大。特别是1956年进入合作化时期后,针对本村的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二百户村庄对居住环境、水利设施以及基建交通等进行了改造,使得村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大大改善。

一、居住条件改善

传统时期,二百户村落的房屋虽然集中在一起,但是缺乏整体的规划,村民大多是自行选地建房,有地便可修建,较为随意,出现不少盲建、乱建现象,造成村落建筑布局散乱,道路狭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直到1978年,根据香河县的新农村建设安排,二百户村逐渐建成排新居(排子房),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条条笔直的街道,整齐划一的排列布局让村落的建筑秩序得到较大的改善。

村落除了在整体上进行了规划,民居本身也在不断改善。传统时期,二百户村落大多数村民只有修建的土坯房,砖土房和砖房仅有少数人家修建。到20世纪70年代后,村落房屋多以瓦房为主,原来的土顶房陆续改建。20世纪80年代后期,村落开始出现楼房建筑。平房的样式结构和装修标准也有明显改善。1990年,村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85平方米。至笔者调研结束离开村落(2017年3月),村内有少数人家采用多层楼房建筑,穿过二百户村落的一条条街道,大多数农户仍以一层的院落式房屋为主,包括主房和厢房。

二、交通条件便捷

1949年前,香河至河西务的交通路线经二百户村,1948年,因战争破坏,公路失修,香务公路是一条通车土路。新中国成立后,香务线路经过整修,成为重要的县级公路。香务线路起自城关南门,经钳屯、红庙、李庄,止于双街桥,全场17.631公里。路基宽9米,路面宽6米,分三期四段建成。1983年修建香河至钳屯段,长5.2公里;1984年修建钳屯至红庙段,长6.3公里,红庙闸至李庄段,长3.2公里;1985年修建李庄至双街段,长2.931公里。

三、邮电条件改善

(一) 邮路

民国初年,由于汇兑盛行,邮务日多,香河县局升为一等局,区社代办处。近处香河县邮件多为雇用邮差取送,也有托人捎带收寄邮件。对收寄较多的县民,可托自己熟悉的城镇铺店代为收寄。日伪和国民党军队占领期间,邮政机构、邮路瘫痪,民间邮信邮件需由个人到县城邮局收、递,或委托集镇店铺代收代发。新中国成立后,二百户村邮政事业得到发展,邮路增多。1949年,县内以县城为中心开辟邮路5条,其中一条便是香河至南二百户(今二百户村),县城邮局当日投递,二百户邮局隔一日进行收递。1958年,改专职投递员收寄办法,初步实现了村村能通邮,户户能收件。

(二) 电话

通往香河县各区乡的农村电话最早始于1931年,其中,通话的区乡包括二百户。1943年日伪在香河建立电话网,但因战争没有发展。至1990年底,全县17个乡镇、300个行政村均可通话。

四、土地平整与土壤改良

(一) 土地平整

1949年前,二百户虽地处平原,但是地面仍高低不平,高的高,低的低,不利于种植改革和农作物灌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村内开始将土地进行平整,并且逐渐打破界线,实现了土地连片成方,将不规则的小田块划成整整齐齐的大田块,村民称之为“大方块田”,为土地的集中耕种、大面积机耕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村民机耕、播种以及运输。1982年,二百户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为扩大灌溉面积,每年秋后春初都会进行土地平整,极大扩大了农田的保浇面积。

(二) 土壤改良

图2-9 二百户村人赵玉果树农艺师聘任书
资料来源:笔者摄于2016年11月20日。

二百户村地处县域西部,以风沙土地为主。至1953年起,二百户村民通过增施有机肥、选用抗风沙作物和营造固沙林,栽植果树等措施,让村落的风沙地得到改造。1949年后,二百户生产大队为发展经济,栽种了80亩左右的果林,聘请二百户村人赵玉管理果园。改革开放后,村庄土地下户,由于村内没有人懂果树栽培与管理,继续由赵玉管理,时间从1989年5月至1994年5月,聘期为5年。据二百户村民回忆,由于后来村里人“要回”自己土地,赵玉承包果林至此结束。

五、水利条件改善

(一) 防洪工程

1. 北运河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香河县党和政府多次治理北运河,引河水灌溉,并为天津市供水。1949年、1950年和1954年,先后培筑堤防,加高培厚,王指挥庄复堤8处,动用32216个工日,动土5.87万立方米。1973年春,开挖治理了桥上村至南双街20.38公里的北运主河道,其中牛牧屯引河口到土门楼洪闸13.2公里河段裁弯取直,河底高程6.5到8米,底宽100米,50年一遇行洪流量1620立方米/秒,开挖疏浚凤港咸河引水注入北运河,为引洪排泄和天津市供水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青龙湾河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对该河两岸堤防多次治理,到1984年底共加固修复堤长41.5公里,动土70.5万多立方米。1951年、1954年和1973年,对土门楼到杨家场18.25公里的主河道扩挖疏浚。其中1972年至1973年的河道治理中动土石方57万多立方米,使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行洪流量1330立方米/秒,基本达到了行洪通畅。从1976年开始,在青龙湾河分水口的后家湾、骡子王、荒凌庄、王家务仉村等5450米的河段修筑鸡嘴坝1座,挑水石坝21道,混凝土井柱丁坝34道,动用混凝土2776.98立方米,土砖石29.61万立方米,动用17.54万个工日。

(二) 排涝工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二百户村所在的香河县域涝灾频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排水出路,县域开始修筑排水干渠、排水站。距离二百户村3里左右处修建有“香五西侧排渠”,香五西侧排渠1964年秋动工,1965年完成,自雀林院南五一渠起,经钳屯、五百户乡入香五渠,全长7.86公里,动土43万立方米,用工28.67万工作日,排水量3立方米/秒。

(三) 灌溉工程

新中国成立之前,村落内五浇地井、沟渠等灌溉类工程,经常遭受旱灾。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靠天种地,等雨吃饭”的状况,从1950年开始,村落开始动用人力、物力开渠引水,形成以灌溉为主、井灌为辅相结合的灌溉形式。到1970年,灌溉形式逐步转向以井灌为主,渠灌为辅的井渠结合模式。

1. 开渠引水

二百户村内开渠引水主要是五一渠,1951年开挖,是香河县最早引水灌溉渠道,从香河县潮白河南岸的赶水坝引水,南流经大罗屯、钳屯、刘宋等7个乡镇汇入中营附近的香绣渠,全长19.7公里。1958年改为半地下渠道。1975年扩挖加深,动用4万多工日,动土4.07万立方米。

除全县域统一修建的干渠,村落在1962年开展挖渠,建有干渠一条、支渠两条。干渠名叫“自流渠”,位于村西,二百户境内长1500米;两条支渠,一是二百户支渠,位于村南,呈东西走向,渠长1000米,有1桥1闸;二是胡家洼排渠,呈南北走向,渠长400米。

图2-9 村内沟渠之一

图2-10 灌水后的麦地
注:图2-9为笔者摄于2017年3月1日,图2-10为笔者摄于2016年11月23日。

2. 抗旱打井

1952年以前,村落的井多为生活上用的吃水井,仅少量有园子的人家有浅水土井和砖井供生产使用,提水工具主要使用木桶、铁桶、辘轳、吊杆等。1952年,为解决田地灌溉用水,同时响应香河县号召,村民开始打浇地井。从此,村落逐渐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1964年开始有机井,自流排水、灌溉渠系工程配套得到完善。据村落老人回忆,1949年后村内共有60多眼浇地井,饮水井350多眼,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一眼井。

(四) 调蓄工程

1. 闸涵调蓄

二百户村距离土门楼闸5里。土门楼节制闸位于北运河东岸,青龙湾河入口处,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时称金门闸(红庙闸口)。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成开敞桥式铁闸,下置闸门可随时启闭,上有行人便桥。1949年后,为增强土门楼闸的灌溉除涝作用,1971年再次改建,全闸10孔,总长109米,20年一遇引洪流量1330立方米/秒,上修汽车10级公路桥。土门楼闸主要功能是汛期从北运河分洪入青龙湾河,平时供天津市用水和两岸灌溉。除了土门楼节制闸,距离二百户村较近的还有钳屯闸(2.2公里)、骡子王闸(3公里)、五百户闸(3.5公里)、八百户闸(4公里)。

1961年至1985年闸涵情况表

资料来源:相关数据来自《香河县志(2001年)》。

图2-11 土门楼泄洪闸
注:图片拍摄于土门楼节制闸,拍摄时间2016年10月。

2. 坑塘调蓄

图2-12 二百户村黄坑
注:笔者摄于2017年3月1日。

传统时期,使土坑用于村落建房,用后形成了一个个大坑。夏季雨水汇入,旱季枯涸无水。1958年,本着以“以蓄为主”,村落对坑塘进行了扩挖清淤蓄水,为抗旱提供了水源。不过,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上游来水少,地下水位下降,坑塘调蓄功能越来越低。在随后的年代发展中,村民仍一直使用着坑塘,现存于二百户村内的坑塘还有黄坑,黄坑位于村落南偏西处,坑口较大,主要用于生产。 rmYNb5VjAhUFLK4hbYoyKBMFfJXWd8N0FDVudjtMv/s8MKKc8Ih5/XdAbsoOn37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