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平原与麦作

二百户村地处华北地区,华北农村以平原地形为主,在干旱社会下,形成了以种植小麦为主的自然种植形态。基于此,本节主要从麦作的基本概况全面考察1949年之前二百户村的麦作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最基本的人地关系。

一、土地分布

二百户村落的土地随着村民定居逐渐形成,土地的分布情况不仅反映了传统时期土地的变迁关系,也反映了人与土地形成的人地关系。

(一) 土地的功能

传统时期的土地资源有限,除了保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耕种用地,村里还有林木地、坟地等不同类别的用地。种树有专门的林地,因整齐地形成一片林子,被叫作“林木地”,种庄稼的土地一般不会栽种树木。当然,为了防沙防风,家里条件好的户也会在地里栽种树棵子。除此之外,不同姓氏的人家必须保证坟地用地,坟地需要选好的位置,用于埋葬家族去世的人,坟地选址不在土质,而在于位置。坟地周围所剩下的土地,用于耕种,富人不耕作此类土地,这些都是留给吃不上饭的穷人耕种。

(二) 麦地的分布

二百户村麦地从整体上呈现出连片分布的集聚现象。从庄内老人口中得知,二百户村落经常使用“庄内”与“庄外”两个词语,庄内,狭义上便是指村庄形成的居住空间,而庄外,则是围绕着房屋的一片片田地。二百户村的居住空间与耕作空间,好比一个同心圆,内圈的小圆是集居的人们,外圈的大圆包裹着小圆,也就是分布在聚落周围的田地。当然,这样的比喻相对于传统时期的二百户村落来讲有失偏颇,因为那时候的土地买卖无常,本村人在外村有土地,外村人在本村有土地,还有两村交界处挨着的土地,这样的土地“插着了”,形成了“插花地”,“插花”的现象在1949年前很普遍,这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传统时期土地流动性强的特点。总体来说,二百户村的土地分布较为集中,另外在外村零星地散落着一部分土地,除了“插花地”,还有河滩地、背水地。河滩地就是河岸两侧靠着河滩的地,主要分布在距离二百户村三四里远的有青龙湾、北运河的地方,河滩地不发生旱涝,便够一家人生活,“一涝就无收成”。过了运河的堤坝,还有背土(水)地,分为高地和洼地,但这里的地受洪涝影响较河滩地小。

(三) 麦地的形状与得名

在笔者家乡,田是田,地是地,田地的概念界限清晰。同时,田地里所种植的农作物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说,田是用于种植水稻、油菜等喜湿的农作物,土地是用于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耐旱的作物。在笔者调查的二百户村,普遍以“地”称谓,如“老杨家的地”“老卢家的地”或是“河滩地”“焦土地”等等。因特有的地形和水源条件,当地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耐旱的农作物为主。除了土地概念的差异,土地地形也不一,南方的土地多是分散的、碎片化的,低的在河谷处,高的在山顶处。而二百户村的土地,虽然表面高低不一,但是土地成块分布,村里老人管其叫“长垄地”“细长垄”。除了长垄地,村内也有短垄地,四四方方,不大不小,三四亩左右,因形状规整故被称为“小棋盘”,这样的土地是村民眼中的好地,一般富裕人家才有。从整体上看麦地时,犹如不同色彩组合在一起的“俄罗斯方块”,四边齐全,棱角分明。据杨文增老人介绍,传统时期的麦地,最大的一块有10多亩,最小的一块也有一亩,村内一两亩、五六亩的土地占多数。“1949年前最大的土地有10多亩,那时候10亩的土地就已经够大了,最小的地也有八分。那时候没有几分地的说法,因为小块地没法种。以前我们种地要喝地,还要使牲口,有些喝出来的地,一沟就是一亩,所以当时叫‘细长垄’呢!而且如果地太小,只有几分地,根本就没有人买,别人买来没法喝地,没法种地”。

二百户村土地的命名也很有趣,卢俊丰老人举例说,一是有些地是按照交租子的数命名,如他家有的地叫“二钱八”“四钱三”,这些有官价的都是能打粮食的地,都是好地,也叫租子地。二是根据坟地来命名,如“张坟”“李坟”等,听起来像是坟地,但实则是种庄稼的土地,因靠着坟近,因此得名。

(四) 麦地的等级

1949年以前的土地,表面高低不平,旱地不能浇,涝地不能排,土壤肥力差。二百户村位于香河县域西部,西部地区轻壤、沙壤质土占绝大多数,土质耕性良好,通透性强,适合作物生产。根据土地质量、土地肥力、土地水源等不同条件,麦地分为不同等级。在传统时期的二百户村,没有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之说,也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村民常用的就是以“好地”“破地(也有叫‘次地’的)”来形容。在二百户村人眼里,旱涝保丰收的地就是好地,薄地沙洼就是破地;河滩地、焦土地就是好地,火烧坑(干旱时能将地里的苗烧死)就是破地。好地产粮多,破地不产粮,如前面讲的“坟地”,这类地不打粮食,就没有官价,就是破地(次地);另外,“高上洼下”之地也是破地,意思是地势高的地容易旱,不长粮食,地势低的洼地容易害涝,影响收成,易旱易涝,都是属于产量不高的地。一般情况下,家里条件好的户(也称足户)拥有的好地多,土地的选择权基于经济实力,足户宁愿选择产量高的土地。当然,如果有人将沙地等这类的破地卖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足户也不会将土地拒之门外,会过日子的二百户村人也能将破地的效用挖掘出来,或是种植树棵子,或是种植耐旱的作物。

二、土地边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边界无以确定产权。土地的归属权在个人或者公家,只有明确了土地的边界,土地产权才能得以区分和标志。

(一) 土地边界概况

1. “地墒沟”情况

二百户村习惯称边界为“地墒沟”“地界”或“地边界”。种庄稼年年都需要翻土,耠地的时候泥土往一边偏,两家一家一边,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道沟,这就是“地墒沟”。地墒沟一般是1尺宽,墒沟属于两家人共有,各家种各家那边。“墒沟就是命”,因此,不论于何家而言,耕地行为坚决不能越过墒沟。每一块田地均有地契,地契不仅是土地所有权的“证件”,也是规定两两田地之间边界的衡量物。因此,地契会详细注明田地四至、面积大小等基本情况,不过未对边界及边界物进行明确标记。

2. 树垛子与石头堆

在二百户村,边界物都是明显的,很少用隐藏的边界物,这是村落长期形成的“法则”。具体来说,边界物一般是用树垛子或者石头堆。

树垛子,即在土地边界处栽树。据村内老人介绍,树一般选择采用柳树,因为柳树种下去容易成活。一块稍大的土地会栽有两三棵树,两棵之间没有准距离,对距离的间隔没有细致的讲究。总之,土地大就多栽树垛子,以免树不小心被刨走,树被刨走就意味着土地没有了地边界。同时,树垛子需要年年“锁”,“锁”的目的在于限制树生长,将树垛子控制在1尺左右,这样能降低由于树长大给两家人种庄稼带来的不方便。石头堆,即在土地两头埋上石头。石头有所讲究,需要长的、方的,因为这样才埋得深。在二百户村,使用树垛子作边界更为普遍,一是树根不容易产生“欺地” 现象,而石头地界容易挪动“欺地”;二是当地没有石头,石头得上几百里地远的北山(地名)去买。

(二) 边界的产生及其关系

土地的边界不止1棵树或1块石头,一般是边界两端以及边界中间各有一处标记,因此很少发生边界不清晰或边界记录丢失的情况。

1. 因分家而产生的边界

正式分地之前,家庭内部要对土地的分法进行协商。商量时,参与者一般是父母、叔叔、舅舅等长辈,以及参与分家的兄弟。分家时土地全部分掉,父母不留养老地。

分地原则。一方面,分地采取“土地均分”“诸子均有”的原则,这也是分地的首要原则。在二百户村,分地时不看几兄弟之间种地的能力,能力强的、会种地的不会多分;劳动力弱的、不太会种地的也不会少分,有几兄弟就要分成几份,“按儿子的人头数给,光棍儿子也得分”,若是还有儿子未结婚,会多给他分财产,多分一点土地,因为结婚还得花不少钱。若几兄弟能达成一致意见,当家人直接分配即可,若不满意土地的分配,一是协调,二是抽签。据杨文增老人介绍,要得公平就抽签,因此村庄分配土地多采取抽签方式决定。土地由父母统一分配,父母不留养老地,分家后由儿子负责养老,外嫁女不留嫁妆地,长子不留长子地,因为若给老大多分一点,其他几兄弟就会有意见。另一方面,分地还讲究搭配。即将土地亩数大小、土地质量好次、土地远近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土地有好坏,如果地好,在面积上就要少分一点,当然,为了公平,分家人不会将好地全部分给一个人,次地全部分给一个人,次地虽然亩数多,但是不产粮食,因此分地需要统一考虑,搭配分地。

分地属于分家中重要的一部分。分配过程中有见证人,会邀请公证人,一般请儿子的叔叔、舅舅等家里的长辈、关系好的、有文化会写字的,但是不一定请保甲长等人,具体情况依据分家人的家产多少、人脉关系而定。公证人由当家人或其儿子邀请。见证人不需要答谢,分家在上午进行,分好之后,见证人和分家人一起吃一顿散伙饭。

分家后土地边界的变动。若是分得一整块土地,则以原来的边界为准,土地与土地之间的边界一般用树或石头作为参照物;两兄弟若是分到一块土地,则需要重新做界线,即在边界处埋树垛子或者石头,边界分好后,一个兄弟种一边,商量或者抽签决定。边界的埋放,按照亩数大小量,“量到哪里算哪里”,然后确定边界。边界重新确立好后,分家时几兄弟会各持一份分家单,土地的占有情况记录在上面,不论分家请保甲长与否,土地的最新占有情况不需要给保甲长说,给土地缴税时,政府官员就会知道这事。最重要的是,拥有土地产权的双方有明确的字据,以后互不“欺地”。

2. 因买卖产生的边界

传统时期,尽管“土地就是家中宝”,但正因为土地资源的稀缺以及土地的不可或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应急之用。土地买卖也变得经常。

卖地可以按亩数,假如卖家有一块5亩的地,可以全部卖掉,也可以卖1亩,丈量出大小即可。量好之后,先埋一个土堆,谁都可以埋,只要按照量出来的大小就可以,大家都瞅着的。等下一次耕地时,在事先的土堆处犁一个墒沟。犁墒沟时不用叫地邻居,作为庄稼人,墒沟直不直,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若是按照土地原规模进行买卖,边界仍然以之前的边界为准,原边界是树垛子仍是树垛子,是埋石头仍是埋石头;若是重新丈量了土地大小,则是新的地边界。边界确定后,不需要公示,其余几个地邻居都会知道的。相邻的土地不用刻意留出间隙,有地墒沟、树垛子或石头堆作为界线即可,土地之间的边界大概有1尺,地与地间隔处的产权归两家人共有。

3. 边界纠纷

“墒沟争地不新鲜。”村内时而因土地边界发生矛盾纠纷,二百户村的边界纠纷多由“欺地”导致。欺地,即破坏边界,争墒沟,占别人家的土地的行为。土地边界即为两家人的土地界线,不能任意跨过界线,谁也不能往谁的那边挤,亲兄弟之间也不能有这种行为,一旦跨过界线便是破坏边界。人人都想多种一点地,在地邻居之间,经常会有“欺地”现象,为了多占一点土地,做出越界的行为。如刨边界的树根,就算“欺地”。

欺地现象不是家家都发生。据村内老人介绍,大多庄稼人是本分人,那种蛮横不讲理的老爱占便宜的人爱“欺地”。一般情况下,如果两家都是暴脾气,很容易闹纠纷,你横他,他更横;而如果有一家是老实人,便不至于把事情闹大。在村庄内部,欺地行为是不能容忍的,即便亲兄弟之间也会发生争吵或打架。

“人有脸树有皮。”发生纠纷后,首先是双方自行解决,彼此顾及面子。双方自己解决不了,就找说和人,即爱管闲事的人,然后再找保甲长,保甲长解决不了的,则找乡长。如果不行,最后经官,不过大家不轻易经官,因为打官司要给钱,有理没钱都会输官司。

案例如赵秉全父亲与老黄家,因为地墒沟的事情打起来,老黄是一个瞎子,拿着刀将赵秉全父亲砍了一刀。老黄家请好些说和人出来说和,由于老赵家不答应,最后只有经官,他们是二百户村人,地段属于武清县管,两家便在武清县经官。赵秉全父亲说“老黄家的瞎子用刀把我砍伤了”,县官一听,“瞎子能把你砍了”,最后老赵家的官司输了。

三、麦地距离

地处华北平原的二百户村落,其聚集的村落底色决定了物理形态的“最小距离差”,不论是土地与村庄的距离,还是农户麦地与麦地的距离,整体上呈连片相依分布,且相互之间距离较短。

(一) 地—庄距离

如前文所述,二百户村的土地与村内院落大致形成“同心圆”的结构,这些土地整体上环顾于村内居住区四周。因此,距离村庄最近的麦地便位于村庄外,村民出门可见,如果出门劳作,最近的跨过一条大道即可;而距离村庄最远的麦地大概有5里地,这也和村内形成的“插花地”有关,农户买的其他村落的土地,如红庙村、贾庄、茅草店村等邻村土地,这类的土地距离村庄较远。

(二) 地—地距离

麦地与麦地之间的距离大概为1尺,即地墒沟的宽度,这也是两地的边界宽度。地墒沟是地邻居之间在长期耕作行为之下形成的。换句话说,老边界一直沿用,新边界是在确定边界之后,双方人为垒出一个地墒沟,在此后的耕种过程中,进行固定和维护,以形成稳固的地边界。在二百户村庄,居住区到耕种区的距离相差不远,属于二百户村的大部分土地环绕着村落,少许河滩地、背水地位于村域之外,不过距离最多有四五里地。因此,对于二百户村人来说,土地都比较方便耕种。

四、麦地耕作

据县志记载,香河县域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开渠种稻”“麦穗双岐”,但是发展缓慢。可见,二百户村种植历史悠久,但地形的不同、水源的远近以及土质的差异,决定了二百户村麦作体系也具有差异性。

(一) 麦田的分类

在二百户村,麦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庄外的土地,一类是庄内的园子地。庄外的土地距离水源较远,多以种植小麦为主,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庄内的园子地属于薄地、洼地,水源较为充足,大麦喜水,适合种植大麦,“没有水的土地种植不了大麦,大麦不过冬”。没有园子地的人家无法种植大麦,因此,有园子的人才吃的上大麦,没有园子的人吃不上。大麦用于包菜饽饽 、烙馅饼儿、包大饺子、做糊状食物等。小麦用于包饺子、烙合子等。大麦和小麦口味不一样,大麦味道好一点,做黏状的食物家家户户爱吃。家里种有大麦的,当粮食接不上时,将麦子镐掉,用刀把麦穗剁掉,把麦穗放锅里炒熟,再用口袋装上摔,这样把麦子的皮给摔掉,将仁儿搁在石磨上磨,磨碎后成黏状,就能吃了。如果吃不完,就搁在太阳下晒,晒干后可以用于烧汤。

(二) 小麦的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二百户村小麦品种主要有雾化头、红芒、大白芒、小红芒等。这些品种适应能力强,但是秸秆软,抗病力差,产量低。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碧马一号”和“碧马二号”,因抗寒能力差,产量不高,未能推广。1954年改引“旱洋麦”“平原五十”“定县72”“农大26”“华北187”等杂交品种,经试验推广,比原来品种亩产平均增加15至25公斤。后又被抗锈病能力强的“农大311”“科遗16”“北京六号”“北京八号”“农大45”“科繁51”等品种所取代,推广后效益明显,但经过多年使用品种退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用“农大139”“泰山一号”“北京十号”“九三红”“东方红一、二、三号”“红良四、五”“鉴26”等品种,亩产普遍提高到100公斤以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淘汰了生育后期早衰的“农大139”和越冬死亡严重的“红良号”及“泰山一号”,只保留“东方红3号”品种。又引进中国农科院选育的“丰抗号”新品种,它比“东方红3号”增产20%左右。1987年,由于这些品种纯度下降,又从中国农科院引进“北京837”。1990年,香河县内小麦品种主要有“京411”“农大146”“北京837”“北京841”“北农2”“北京807”等。

(三) 麦田的耕作制度

传统时期,小麦的种植基本是一年一熟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二百户村庄采取玉米与大豆,高粱与大豆间作,或玉米、高粱垄内种豆的播种方式。小麦则是以耠子 耠沟、宽幅播种形式种植。肥力差的地块多种单沟麦,第二年春季在麦间种玉米,即一垄玉米、一垄麦;肥力中等的地块多种双隔垄,即两垄麦一垄玉米,在大洼一带以双垄或平作为多。据统计,1949年粮食作物复种指数为106%,到1957年增长到118.3%。种植密度上,二百户村的小麦多采用“大单垄”和“双隔垄”的传统种植方式,垄大苗稀。到20世纪60年代末,改用做畦平播,增加了播种密度。20世纪80年代末,每亩基本苗30万株。

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只适宜于晚玉米轮作,且产量低、品质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春小麦播种面积较大,后逐年减少,21世纪基本弃种,因此在二百户村落,以冬小麦为主。冬小麦在秋分后下种,“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来年5月收小麦,夏至搞麦子。1949年后,随着浇地井的修建与沟渠的开凿,冬小麦种植讲究“一年打四水”,即一年浇4次水,进小雪就打“冻水”;开春暖和了,开冻反绿就打“返青水”;小麦新修穗(头修穗)打花苞就打“灌水”,如果天下了雨则不用;后期为了麦粒饱满还得“灌浆水”。大麦种在园子,春分下种,5月收割,比小麦晚几天收。

麦田采取以一家一户为单元的耕作单位,基本没有合伙耕作麦田的。对于地多且种植面积大的户,家里雇有扛活儿的,或者在秋收时雇用打短儿的,不会与庄里其他户合伙搞生产。而对于地少且种植面积较小的户,家里劳力够用,便自行播种收割,即便劳力不够用,也支付不起请工的报酬,如果有亲戚在本村,可以请亲戚帮忙,如村民王瑞父亲去世后,母亲当家,家里没有劳力,每年耕种请其舅舅出手帮忙。对于贫困的家庭,不管家里是否有男人当家,女性多数参加生产活动。据李连香老人介绍,村内有一妇女怀有身孕,因家里男人身体不好,生产上的农活便落到她身上,生孩子前一刻仍在地里劳动,生完孩子没休息又去地里劳作。

在平原地形下,麦田成片,适宜现代意义上的规模化集约式耕种。但在传统时期的二百户村,以人工耕种或畜力耕种为主。谁家有骡子、驴、牛等畜力,配上一辆四往车,就算得上是条件不赖的户,条件的有限性使得一些农户无法单独拥有这一套农具,因此,合伙使用农具便成为可能。谈不上条件的户,家里地便也不多,能向邻居、关系不赖的户借用便借,这种情况下农具的主人也不会和其谈报酬,关系好的才会借着使,如果借不到牲口和车辆,翻地等流程就只有依靠最原始的人力进行。

(四) 小麦的“打轧”

二百户村家家户户都有“大场”,地多粮食多场便大,地少粮食少场就小,房屋的前后左右都可以做大场,哪里有空地哪里就可以做大场。成熟的小麦收割好后,村民便将小麦堆放在大场,或是风干麦子,或是碾压成粒,或是谷物囤放中转等等,大场都是村落各家各户的必备之地。

大场在村里也叫“场”。场不是纯天然的“院坝”,需要经过几道工序制作而成。根据赵玉老人介绍,首先是“轧场”,在家门口弄土,平常的土(或是包金土)即可,将土嵌在院落里,2寸厚为好,然后泼一些水在上面,将嵌进去的土浸湿。下一步便是“杠场”,为防止湿漉的泥巴粘,上面会铺上一层柴草,再用碌碡将泥巴压平整,男女劳力均可杠场,人带着牲口,牲口驮着碌碡,一圈一圈地来回碾压,泥巴在反复碾压下,变得光光溜溜的,最终成为“铁皮”。大场不需要每年添加泥巴,但是需要每年“杠场”,以保证大场“像铁皮一般”的硬度。大场制作好后,便可投入使用,除了日常晒谷子晒豆子,平时堆堆柴火使用,主要是麦秋之后用于堆放小麦等粮食,将小麦等粮食铺在大场上,用碌碡压住进行脱粒。这个过程又叫“轧场”,这时至少需要3人,1人负责拉牲口,两人负责翻场,轧碎的豆秸,可用来喂养牲口。家里没有牲口的,可以去借来轧场,对于家里粮食少的,可以不用大场碾压,用杈子“咔咔砸”即可,杈子有三股杈、五股杈、六股杈3种类型。村里有“诸物收割已毕,场内终日忙忙”“上场又怕下雨,祈祷毒日晴天。晒干抓天打轧,碌碡枝林叮当”等谚语形容大场的农忙景象。

(五) 麦田化肥

“种地不上粪,一年瞎胡混”,传统时期的农事耕作更是离不开粪肥。1949年前,村庄没有化肥,农作物均使用人畜粪尿、草木灰以及土杂肥等农家肥料。肥量小、质量低。一是使牲口粪便,如驴粪、牛粪、骡子粪,还有狗粪、猪粪。家里阔的人,地多,牲口喂养得多,粪便就多;穷人家一般是捡粪当肥料,牲口在道上拉的可以捡来自家用;粪便一般堆积在院墙外面,不会放在家里,避免难闻的气味,放在外面可以风干,种庄稼就方便使。一般没有人会去偷堆放在院墙外的牲口粪便,因为阔的人家自家有,穷的人家土地少,也使不了多少粪便。二是黑豆,黑豆是一种豆类植物,种出来后人可食用,也可将其煮熟当作肥料使,但使得少,一般人家使不起,若是家里有粪的,也不会使黑豆。三是黑坯,因捡粪捡不了多少,在房屋打炕时,炕坯烧黑了,可以将黑坯杂碎当粪使,使起来有劲,白一点的炕坯在抹房使,一般是中等户以下的人家使。柴火灰土等草木灰也当粪使,但是劲小,一般人家不会使。

五、麦作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在华北地区的平坦地形地势之下,二百户村的麦作关系可以概括为“村庄集居、麦地集中”的分布状态,充分体现了“大”“合”“聚”的村落底色与特色。以村庄整体为单位,二百户村的麦田分布较为集中。集中居住,集中耕种。在高度集中的麦地中,既包括麦地在村庄整体意义上的集中,也包括个别的一家一户式的集中。当然,麦地的耕种主要是一家一户式,少数关系不赖的农户在抢种抢收时节会出现换工或联合劳作,条件富裕的足户则通过扛活儿的、打短儿的等雇工形式完成一家一户式的耕种模式。

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小麦要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起身、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小麦顺利的生长发育,必然伴随着选种、耠地、播种(捋种)、拔草等生产环节的实施。其中,捋种属于技术活,比如一亩地需要两斤种子就够,不会捋种的,可能会花掉5斤种子,技术不好捋多的,糟践粮食,费工费力,因种子过密,麦苗长大需要镐苗,不然长不大。因此,家里50亩地以上的户需要请捋种的,一星半点的土地便不用找。即便家里雇有扛活的,也得请捋种的,因为扛活的不管捋种,也捋不了,需要重新找人。二百户村有几个专门捋种的,村里比较熟悉捋种的就是马五爷,在家排行老五,因此叫五爷,马五爷家里经济条件一般。请人时,一般是每年开春耠地的时候,由当家人去请,因大家都是一个庄里关系不错的人,捋种的不收报酬,属于白帮忙,当主人家有红白喜事,或者逢年过节时候,请捋种的来家吃饭喝酒,酒肉预留够便可。

在捋种前,需要耠地,将土地翻松,据村落老人介绍,传统时期一天大概耠五六亩地,家里地越多,花的时间越长,“60亩地10天耠完就不赖 了”。在村庄里,只要是正式庄稼人,能点种的、扶犁的、耠地的、捋种的等,庄稼活样样都在行,种地技术好的人,就叫把式,把式没有大把式、二把式之分。女人一般会参与干活,但是没有将女人叫把式的。如果扛活的、打短的都会这些庄稼活,也算把式。

因此,从生产环节看,生产活动中涉及捋种等技术活时,需要合作完成,其余生产过程农户基本都能独自操作。但就不同家庭条件的农户而言,因在劳力、生产工具、生产资料以及生产技术的熟练程度等方面存在先天或后天的差异,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缺资金、技术、人力的农户,彼此之间往往会互通有无,互帮互助。

六、其余农作物及其关系

传统时期,受土质、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影响,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二百户村落除了种植小麦,还种植了其他农作物。此处,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方面对传统时期村落的农事耕作及其关系进行阐述。

(一) 粮食作物

除了麦子,二百户村民还会耕种棒子(玉米)、高粱、谷子等其他农作物,辅之以小麦、荞麦、薯类、稻子、豆类等粮食作物。

1. 多样化生产

一是棒子。玉米是二百户村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当地又被称为“棒子”。其产量同麦子(大麦)差不多,同时作为村民食用的主食之一,因此,村民家家户户多少都会种植一些棒子。玉米按照播期不同,分为早、中、晚熟3个品种。早熟玉米为大面积春季直播,中熟玉米为夏收前与小麦套种,晚熟玉米在小麦收割后播种。玉米一般采用大垄稀植,苗不多,苗虽壮但是产量低。种植玉米讲究“拔苗”,播种时比较密集,到了时间需要拔苗,长密集了收不了庄稼,有经验的农户在拔苗时讲究“一步三棵苗”。家户扔了的棒苗,主家自己一般不会要,谁家有牛就可以捡回去,晒干后喂牛,捡棒苗不需要给主人家打招呼,若主人家在,就给主人家说一声,主人家不要便可捡回家。

二是高粱。高粱属于耐涝作物,家户一般将高粱种植在河滩地。高粱是夏播,需要充足的光照,否则会贪青晚熟。高粱用于食用的较少,并且食用的家户都是吃不起饭的贫困户,在日常生活中,高粱多用于他途。一方面,制作笤帚用,家户使用的笤帚大小不一、样式不一、作用不一,每家每户都会用得上,不过村内种植高粱的家户不多。因此,卖笤帚的基本从外村来,“只有外村有卖笤帚的,他们会来二百户村里卖,也会在村里跑,一到冬天收了高粱,就会吆喝‘跑吹吹咯,跑笤咯’,谁家有需要的,谁就去找卖笤帚的”。另一方面,酿酒用。民国时期村内有几家一起打股开烧锅,其原材料就是高粱。那些没有现金或现金不够的家户来买酒时,可以用高粱换取,开烧锅的正好也需要高粱作为原材料。

三是谷子、稻子、稗子。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种,二百户村在传统时期以春播为主,传统的谷子品种有“毛线串”“绳头紧”“薄地高”等。

四是荞麦。又叫乔麦,属于谷类食物,主要是春天播种,一般种在河滩地。当河滩地发生洪涝时,因时候早不早晚不晚的,地里种啥也不行的时候,就种点荞麦。因产量不高,1亩地仅收两三斗,平时没人种荞麦。家户只有在没辙时,地里会种一点荞麦,这样多少收一点庄稼,荞麦种植1个多月便能收。

五是豆类。村内种植的豆类主要分为大豆、黑豆、百合豆、红豆、绿豆等。豆类主要是间作套种,二百户村以大豆生产为主。

综上所述,农作物包括主粮、次粮、油粮和面粮。其中,主粮有棒子、小麦、大麦以及高粱;次粮有谷子和黍子;油粮有黄豆、花生以及芝麻;面粮也叫面豆,即红豆、绿豆和黑豆。由于细粮珍贵,平时自家吃粗粮,家里来客人时,就会给客人准备细粮,“地主富农家自己都很少吃细粮”。

2. 拾庄稼

一年之中,大秋(麦秋)是家户丰收的时节。一方面,家家户户收割麦子和棒子;另一方面在大秋收完之后,庄稼地里落下的粮食多,有些家户就会去有钱人家的地里捡粮食。“有钱人拾庄稼干啥!”拾庄稼的家户多是家境贫困的,或者遇到自然灾害收成不好。据赵玉老人回忆,他家的耕地其实是窑坑地,容易被水淹掉,某一年庄稼地收成不好,赵玉就跟着家人去别人地里拾过粮食。家里小孩、大人都可以去,也不分性别,男女都可以去拾,地里有啥捡啥,一般是棒子、豆子等等。拾庄稼的多少没有准数,“去拾庄稼时,要早一点去,去晚了就会被人拾走。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拾一背棒子”。家户一般就在本村拾,不会去拾外村人家的。拾庄稼的人可以直接去捡,不用给土地主人家打招呼,若是在路上碰到了主人家,可以说一声,主人家不会阻止拾庄稼的人,因为家里不缺那一点粮食。拾棒子的人之间互不干涉,“你走你的道,我走我这一垄,各自拾各自的,大家不会发生矛盾”。

(二) 经济作物

“要发家,芝麻、棉花、瓜。”二百户村虽然没有家户专门种植经济作物,但有条件的人家都会种植一些,够家里食用,减少买进从而降低家庭生活总开支,收成多时还可以卖了换取零钱。经济作物主要分为油料作物和蔬菜作物两大类,具体包括花生、芝麻、棉花等为主的经济作物以及瓜菜等。

1. 油料作物

棉花,1949年前后,当地只有“牛棉”“陆地棉”两个品种,棉绒短、产量低。当地习惯种法是“垄大苗稀”,一般行距是83厘米,株距50厘米,亩均留苗2000株。二百户村芝麻种植历史悠久,但是芝麻产量低,抗灾能力差,播种面积有限,芝麻一般以适宜春播的农家品种为主,与小麦轮作或和棉花间作。花生,适合在沙荒及零散地块耕种,旧有品种“一窝猴”,但是产量较低。

表2-16 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亩产

资料来源:根据卢俊丰老人口述绘制。

赵玉老人谈及庄稼的种植、收割时,熟悉地脱口而出诸多“金句”,后经老人翻译、解释以及查阅,此处总结出了村落具体的农事活动。下面为老人口中的《六言杂字》 中的部分描述:

拖床钩锁牵犁,赶牛拧就皮鞭。

秋后多耕田地,耙齿擦盖周旋。

闲暇叫下铁匠,风箱砧子锤钳。

打造耠叉四齿,钉耙挠钩环链。

铡刀铁锨锄镐,瓮锥锹镢冰镩。

刀铲刨斧铁锯,曲须钌铞火镰。

飞叉木锨扫帚,推扒梯子刮板。

各样家伙凑手,提防春日农忙。

临冻若多雪雨,洼地尽耩麦田。

豌豆最喜湿地,黑豆黄豆稻秧。

对岗多种谷黍,芝麻棉花瓜秧。

是地都种完毕,耘锄麦子高粱。

头遍留田拨掩,二遍布土删荒。

锄毕堪堪夏至,麦苗遍野焦黄。

催人镰割钐打,驴驮车载担担。

忽然天气清亮,家家户户齐忙。

上场又怕下雨,祈祷毒日晴天。

晒干挝天打轧,碌碡枝林叮当。

刮风扬场干净,斗量口袋家扛。

铺席木锨洒晒,无囤堆积仓房。

耩罢晚田荞麦,伏雨逐日潺潺。

遍地禾苗茂盛,高粱长过房檐。

打苞扬花秀穗,晒米浑似红山。

预备镰刀套袖,爪镰扁担绳筐。

砍倒地里晒排,一铺匀捆车装。

䕷黍谷田杂豆,粳稻麻稗黄粱。

诸物收割已毕,场内终日忙忙。

粮食篓盛囤囤,仓房满满当当。

封纳钱粮马匹,纤夫驿马粮船。

寄籍人丁衙役,凡所打点停当。

2. 蔬菜作物:以白菜为例

(1) “一亩园十亩田”

园子地位于村落内部,紧挨着家户的院落,这些园子地是房屋建造后剩下的地块或有钱人家专门置地种菜使用。在二百户村,园子都是“猛劲地”,地下一层是焦土,下面是沙土,土壤肥沃,也经得起干旱,因为如果是纯焦土,天干就会裂口。同时,园子地都有浇地井,因此相比村外没有浇地井的土地水源更为充足。也正因如此,当地有“一亩地顶十亩田”之说,老人表示“家里有一亩园子就算阔的了”。园子一年可种三季,作物分别是春麦子、烟、白菜,轮着种,种植、浇灌(摇辘轳打灌)、收割轮回进行庄稼活动。因此,村落有园子的家户才能种上白菜。

(2) 种菜:“立冬出菜,霜降出萝卜”

烟镐了之后,就开始调畦栽菜。种菜讲究垄沟,即庄稼地里垄与垄之间的沟,用来灌溉、排水或施肥。垄沟呈井字形,一尺宽,比地低一点,大约有五六寸。垄沟分为主垄沟和一般的垄沟,其中主垄沟根据地大地小、地形形状设置,如长条土地则一道主垄沟,若是方正土地,则两道主垄沟。园子中连着主垄沟的叫畦,一畦、二畦、三畦等等,畦比垄沟要浅、小,一畦有二三尺宽,畦与畦之间有埂,方便人在上面行走。种菜先育苗,收了烟之后,直接将菜苗育在园子里。

(3) 浇水:“种地灌不起”

对于园子地的作物,家户已然攒足了经验,“下雨就不用浇水,不下雨三四天浇一次”。但在干旱的北方,时而会出现干旱现象,由于浇地井打得不深,所以有水就浇地,没水就干着,“种地灌不起”。家里请了扛活儿的,如果扛活的没有其他事,就由他浇地。如果扛活儿的有其他体力活,浇地则由东家浇。如果扛活儿的在晚秋后走了,则由主人家自己浇地。

(4) 食用及其关系

有园子地的人基本也有菜窖,用于储白菜,村民担心把菜冻着,一到立冬就开始储存,吃到来年的清明时期,“一个菜窖装千八百斤才够吃”。菜窖通常挖在当院,一般是一人多深,和炕差不多宽,两边码菜,中间留过道走人,白菜上面用棒秸盖着。

主人家将大棵的白菜收走放进菜窖,小棵的白菜就不要。没有园子地和菜窖的家户,家里只有两三口人的,可以上人家菜园子捡菜。如果园子被土墙围起来,穷人一般不进去捡菜;没有被围起来的园子,捡菜也不用给主人家说,主人家心好的,穷人去捡菜时,还会送一些菜给穷人。

家户对白菜的吃法,一般用于拌馅儿、炒着吃。例如立冬不炖肉,中午讲究吃饺子,有“立冬包饺子,吃了不冻耳朵”之说。饺子有素馅的,也有肉加上大白菜馅儿的,足户吃得好一些,次户吃得差一些,家里穷吃不到饺子的会吃菜饽饽。

3. 其他:烟叶

除了在庄外的地里种棉花、芝麻等经济作物,在庄内有园子的家户还可以种烟。1949年以前,农户在屋旁院落有零星种植,亩产20至25公斤。村民王瑞小时候学活,给其舅舅做活,帮忙栽烟、调畦。栽烟注重掐烟,掐烟也叫打烟。因为抽烟分有劲、没劲,掐了的烟,吃起来才有劲。打烟时,不要误了栽菜,栽菜讲究时候。掐烟后,再长20多天就可以收烟了。烟架要一年一搭,烟架用于晾烟,晾干就算。晾烟时,一片一片掰下来,用烟绳将烟夹住,搁在烟架上晾着。烟收下来,全部弄在一块儿晾,不用分开晾。好烟,就是长得好的烟,叶子大,摸起来很厚,吃起来则有劲,一株烟一般有3叶好烟。如果烟种植得多的就可以卖,一般留着自己吃,村民抽旱烟为主。抽烟先抽次的,家里来客人时,将好烟拿出来给客人吃。 RJrlQIB6NrNkkMCJ4b8z39N+YIoama1olcsc2/isAs9NU5wh0n2Pjg9TfzFW5A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