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基本面量化交易策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投资领域,各种投资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在不同的时期都取得过耀眼的成就,各类投资思想也如繁星般在投资的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而其中“价值投资”这一派的理念大气沉稳、不计一时之得失,与“道”的精神最为契合。

2.1.1 基本面量化交易策略的底层逻辑

“价值投资”这一理念是1934年由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他的助理戴维·多德(David Dodd)在他们的经典著作《证券分析》( Security Analysis )中首次提出的,该著作到现在已经有将近90年的历史了,而《证券分析》至今都被誉为投资领域的“圣经”。

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一共有四条,前三条由格雷厄姆提出,最后一条来自巴菲特:

(1)持续创造价值很重要,买股票的本质是买企业;

(2)要关注安全边际,用低的价格买入;

(3)要忽略市场的短期波动;

(4)守住自己的能力圈,不懂的行业不要碰。

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就是:用低的价格买入好企业的股票,然后耐心等待其升值。价值通过价格来体现,但是价格就像一只情绪不稳定的上蹿下跳的猴子。在市场情绪乐观的时候,交易价格持续上涨,常常会超过企业的真实价值;在市场情绪悲观的时候,交易价格却又会不断地下跌,甚至会跌破企业的真实价值。在短期内,价格的波动可能会非常剧烈;但是长期来看,价格最终趋向于企业的真实价值。价值就像定海神针一样,指引着价格未来的波动方向。所以价格即使短期波动幅度很大,最终还是会慢慢回归到企业价值的正常区间中的。正因为这种波动的存在,投资者可以在企业价值被低估的时候买入该企业的股票,然后在企业价值被高估的时候将其卖出,从而实现财富的增长。

价值投资的基本思路是: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投机色彩,但长期看必定会回归“基本价值”,不应追随短期波动,而应专注于找到价格低于企业真实价值的股票。选择那些被严重低估、价格明显低于基本价值的股票可确保投资安全,因为这些股票几乎没有下跌空间,从而可提供足够大的安全边际。最后,耐心等待价格从谷底反弹。持有这些股票可以以较小的风险获得较大的收益。

按照价值投资的思想,买股票就是在买企业。投资的时候要假定:你买了这家企业的股票后,企业即使退市了,你仍然愿意继续长期持有这家企业的股票。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以企业拥有者的身份共享企业成长的价值,其第一要务是寻找好企业。

衡量一家企业好不好,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进入上市企业内部调研显然不太现实。其实,企业的经营情况在它们的财务报表中都有体现,投资者可以仔细衡量企业每个季度、每一年的经营状况,通过财务报表看企业有没有在成长,判断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否依然存在。用财务报表来研判企业的经营情况更为方便快捷,像格雷厄姆这样的投资大师就对财务报表极为重视。

财务数据为基本面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是进行投资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了解企业产品和阅读企业的财务报表,利用经济常识长期跟踪研究某一家企业,用理性来判断其是不是值得投资。基本面量化交易策略在本质上仍然基于价值投资的理念,但相比于传统的价值投资,基本面量化交易策略更偏重于从基本面数据中寻找企业价值增长的驱动因素,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与预测,形成较可靠的预期估值,并将其与市场价格比较后作出决策,从而避免了传统价值投资中人的非理性决策导致的风险。

2.1.2 基本面量化交易策略的代表人物及其投资逻辑

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领域开山鼻祖式的人物,且在基本面分析方面,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是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的启蒙者。

格雷厄姆于192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证券分析”这门课程,并于1934年年底完成了《证券分析》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在此之前的华尔街不仅混乱,而且缺乏法律规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恰巧也在1934年成立)。那个时候的企业对外只披露极其简单的财务报表,一些企业会通过会计技巧来隐藏企业资产和收益,而另一些企业则虚报各种数据,让投资者误以为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好。所以那个时候的证券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根本不重视也不相信。在内幕交易没有被禁止的年代,打探企业重组、并购或其他能够影响市场股价走势的内幕消息,是当时投资者赚大钱的方式。正如格雷厄姆在回忆录中提到的那样:“在老华尔街人看来,过分关注枯燥无味的统计数据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因此,那个时代的投资者更多利用他们从不同渠道得到的各类真真假假的信息,加上自己的直觉,形成对市场的判断,并根据主观判定的市场趋势来预测证券的未来价格走势。所以可想而知,当时的投资者无法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整个市场充满了投机的情绪。

而格雷厄姆和他的《证券分析》的横空出世,帮助投资者走出了迷雾。格雷厄姆将股票市场投资从一种基于直觉、情感和冲动的狂热投机活动,转变为一种基于严格公式、谨慎分析和系统择时的严谨科学。巴菲特曾虔诚地说:“在许多人的罗盘上,格雷厄姆就是到达北极的唯一指针。”

格雷厄姆将衡量一家上市企业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作为投资准则,从而开创了基础分析的投资方法论:投资经营完善、红利可靠(即具备内在价值且能够持续创造价值)、价位低且有足够安全边际的企业;分散投资于大量的股票和债券;有耐心,忽略市场的短期波动,独立思考。格雷厄姆让世人明白了掌握有关企业过去和现在业绩的基本面信息的意义。

1.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可以被概括为:投资就是价值回归或者价值发现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

(1)内在价值

市场从短期来看是一个“投票机”,从长期来看是一个“称重计”,但并非是一个能精确衡量价值的“称重计”。要投资某一家企业,就要先搞清楚该企业的内在价值有多少。但内在价值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所以只需要对内在价值有个大致的估计,能够为投资提供合理的依据就可以了,没必要也没办法确定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到底有多少。

(2)内在价值评估中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针对股票内在价值的评估包含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期两部分。历史数据是可以准确测算的,被称为定量分析;而未来预期则需要根据事实来合理推论,被称为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可以参考企业的各类统计数据,包括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所有有用的项目,还包括和以下方面相关的其他数据,如产量、单位价格、成本、产能、未完成订单等。

对内在价值进行评估的难点不在于定量分析,而在于定性分析。根据一家企业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历史形成评价并不难,但要想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就没那么容易了,需涉及非常复杂的定性分析,比如:行业是不是前景明朗,该企业的管理层是不是优秀,业务性质有无变化,等等。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都必须结合在一起,不能抛弃任何一种方法。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核定内在价值时,定性因素应该参考定量因素,而不应该凭感觉臆测。没有事实支撑的想象只会带来风险,单纯基于感觉的投资策略是十分危险的。

(3)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提出使用安全边际原则来筛选股票:购买价格低于投资者所衡量的最低内在价值的股票。此处的内在价值不是账面价值,而是结合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以定量分析为必要条件,以成长性为依据的价值。

评估一只股票的内在价值时,应当尽可能预估低价。如果当前市场价格低于原估值,则可将差额视为“安全边际”,而折扣幅度越大,则安全边际就越大。

2.格雷厄姆的投资原则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格雷厄姆的投资原则。

(1)分散投资

投资组合应该采取多元化策略。正如俗话说的“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建议投资者建立一个广泛的投资组合,将其投资分布在各个行业的多家企业中,从而减少风险。

(2)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是根据企业的内在价值的估值,而不是根据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投资的。

(3)利用平均成本法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平均成本法是指投资固定数额的现金,并保持有规律的投资间隔。类似于定投策略,当价格较低时,投资者可以买进较多的股票和基金;当价格较高时,就少买一些。暂时的价格下跌提供了获利空间,最终卖掉股票的所得会高于平均成本。

在《证券分析》最早的版本中,格雷厄姆提出了一种量化交易的选股方法,如下所示。

(1)市盈率(PE)的倒数(即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应大于AAA债券收益率的2倍。例如,若某只股票的市盈率为10倍,则盈利收益率为10%,如AAA债券收益率为4%,则该只股票的盈利收益率满足条件;

(2)股票的市盈率应小于最近5年内所有股票平均市盈率的40%;

(3)股息率大于AAA债券收益率的2/3;

(4)股价低于每股有形账面价值的2/3;

(5)股价低于每股净流动资产价值(NCAV)的2/3,净流动资产价值的定义为流动资产(每股收益)减去流动负债;

(6)债务权益比率(账面价值)必须小于1,即总负债要小于有形资产净值;

(7)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要大于2;

(8)负债小于净流动资产价值的2倍;

(9)每股收益(EPS)历史增长(至少过去10年)大于7%;

(10)在过去10年中,盈利的下降不超2年。

去除时间过长的因素(9)和因素(10)后,剩余的8个因素可以被分成两组:前5个因素和后3个因素。比起后3个因素,前5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更强,是在衡量股票的廉价程度。在前5个因素中,前2个因素是在比较企业的股价与其报告的盈利,投资者应购买市盈率低于某一阈值的股票;接下来的3个因素将股票价格与其股利、账面价值和净流动资产价值进行比较。总体上,前5个因素是在告诉我们,要购买那些价格相对于内在价值更低的企业。

与前5个因素相比,后3个因素不涉及股票价格。后3个因素可以被看作一个整体,来度量企业的质量或优秀程度,这些因素都是基于基本面指标的。因素(6)~因素(8)是在衡量债务(杠杆)及短期流动性(偿付能力);因素(9)和因素(10)是对企业的历史盈利增长率和增长的一致性的度量。

简而言之,格雷厄姆推荐购买杠杆率低、偿债能力高、一段时间内的盈利增长率表现不错的企业。一般而言,高增长、稳定增长、低杠杆和流动性良好的企业都是质量不错的企业。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Charles Lee教授及其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的情况更新了部分选股方法,例如,以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替换股息率,只需要过去5年而非10年的收益增长。他们还利用美国1999年1月2日至2013年11月9日的数据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回溯测试。结果发现,这个已80多岁的选股方法即使放到现在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从年化收益率来看,使用这个选股方法选出的前2个十分位数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平均约为14%,而最后2个十分位数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平均约为5%。作为比较,价值加权的标普中型股400指数在同一时期的年化收益率为8.5%。该回测结果证明了在将近14年的美股市场上,更便宜和更高质量的股票最终赚取了更高的收益。

格雷厄姆经历了1929年之前投资市场的疯狂和之后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也切身感受过投资失败后的巨大痛苦。但是他痛定思痛,给整个投资行业带来了《证券分析》这部经典著作,并积极地传播价值投资的理念,帮助投资者区分投资与投机,并且提出了投资的数量分析方法,解决了投资者的迫切问题,带领投资者回归理性,也给现代的基本面量化交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历史意义不可估量。

2.1.3 实战案例:巴菲特的量化交易策略

1.巴菲特量化交易策略的发展历程

提到价值投资,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最伟大的价值投资者之——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2008年公布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中,巴菲特以620亿美元的资产位居榜首。而在投资了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人中,有数以万计的人成为亿万富翁。仅在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就有近200名亿万富翁是由巴菲特造就的。这样的致富成就,历史上很难再找到其他例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净资产年化收益率近20%,并且这个20%的净资产年化收益率竟然持续了50多年之久。对于投资的操盘手来说,保持一段时间的高收益很容易,但是持续稳定地保持几十年的高收益就实在太难了,所以说巴菲特的投资成就简直是一个奇迹。

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开创者——格雷厄姆,而且巴菲特是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投资课上唯一一个被格雷厄姆给予了“A+”的最优秀的学生。巴菲特在老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原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能力圈原则。巴菲特只投资自己能够理解的行业,但是他的能力圈不是固定不变的,他在不停地学习、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具备如此的专注度和学习能力的投资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2.巴菲特量化交易策略的底层逻辑

那么巴菲特是怎么将价值投资的理念落实到选股方法上的呢?大道至简,其核心是寻找优质企业并且长期持有这些企业的股票。

选择优质企业就需要分析各企业的基本面指标。我们在互联网上能很方便地找到巴菲特的选股言论,且这些言论在他每年发布的给股东的信里也随处可见,总结起来就是4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率、市盈率。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4个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的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判断一家公司的质量,首先要看其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很多,而好公司和普通公司的区别在于:好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会长时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如果想要可靠地找到优秀的公司,就需要看每个公司过去5年乃至1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

现在公司的年报、季报都有各种归纳好的数据,即使是不懂会计原理的人,也只需简单学习就可以运用这些数据。除了少数特殊周期股和科技股,一般而言,优秀企业的年净资产收益率不应该低于15%,而且持续时间越长越好。对于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最好是看其5年均值,最少也应该看其3年均值,并且要看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否都在15%以上。净资产收益率介于10%~15%的公司也可以被纳入关注范围,只要其指标趋势是逐步向上的,从基本面可以找到强有力的逻辑作为支撑,也能说明该企业的发展逐步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注净资产收益率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猫腻”,例如,财务杠杆偏高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这也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较高。2018年前后,A股很多公司爆雷、巨亏就和负债过高有关系。

(2)毛利率

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毛利率=毛利润/销售收入。

相较于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的计算更简单:它的分子和分母都来自利润表。其中,分子是用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分母是主营业务收入。虽然毛利率这个指标很简单,但是却非常重要。毛利率反映了企业把销售收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盈利能力。

毛利率既能反映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也能反映一个企业在行业中的定价权。如果一家企业有核心竞争力,那么毛利率一定是不低的。它的核心产品的定价能力就体现在毛利率上面,所以一般建议选择毛利率高一点的企业进行投资。

一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销售收入应逐年增长,且即使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折旧和摊销费用等也在相应增长,但后者的增长幅度应该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随着销售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企业的毛利率应该保持不变或进一步增长。如果毛利率节节下降,则预示企业有衰退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寻找毛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增长的企业。而且即使拉长时间,企业的毛利率也一般比较稳定,除非外部环境有重大变化,否则不会有大幅波动。我们可以在同一行业内横向对比,该企业的毛利率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差异一般不会特别大。如果一个企业的毛利率有异动,而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毛利率数据正常,那么投资者就需要仔细分析。

在同一个行业中,不同企业的毛利率差异可能很大。在同一个行业中,“护城河”优势比较大的企业能够执行差异化的价格竞争战略,所以产品定价高、成本低、毛利率高。没有“护城河”优势或“护城河”优势比较小的企业,就不得不参与异常残酷的价格竞争,产品定价不高、成本不低、毛利率偏低。

在不同行业中,产品的毛利率差别可能非常大。拥有核心产品或核心技术的企业,它们通常有较强的产品定价能力,所以毛利率一般比较高。而在属于“夕阳产业”的行业中,即使是行业龙头,无论再怎么努力,也都是强弩之末,苦苦支撑而无法进一步发展,更别提行业中的其他中小公司了。巴菲特投资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巴菲特后来反思,这不是一次成功的投资,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在的纺织业正处于“夕阳”时期,到了后来甚至需要用其他领域的收益来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输血”。所幸巴菲特坦然地面对了这次失败,并且尽快关闭了这家公司的原有业务。所以,巴菲特说要在伟大的行业中寻找伟大的企业,而不能在糟糕的行业中苦苦寻觅。

(3)净利率

净利率的计算公式为: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净利率同样反映了企业把销售收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

不同行业之间净利率的高低存在巨大差异,其原因在于不同行业的竞争格局不同。有些行业门槛低,竞争白热化,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企业之间不停地打价格战,所以净利率很低,在可见的未来还会维持较低的净利率。有些行业门槛比较高,几乎没有竞争或者没有充分竞争,产品和服务差异化非常大,企业之间可以差异化定价,净利率比较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维持较高的净利率。

(4)市盈率

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PE)的计算公式为:市盈率=每股市场价格/每股税后收益。

企业的市盈率是判断该企业股价是否便宜的标准,表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回成本的期限。例如,以10倍的市盈率去投资一家公司,光靠分红的话,大概需要10年才能收回投入的成本。

市盈率越低,说明企业估值越低,通俗来说就是股价越低。总体来看,低市盈率策略的确可以带来超额收益。但是不加甄别地买入低估值股票,不免会落入“低估值陷阱”的圈套——买入的股票不仅不安全,而且无法带来投资收益,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的投资损失。

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费雪是另一位对巴菲特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老师,甚至可以说费雪帮助巴菲特进行了投资理念的升级。巴菲特曾认真学习过费雪的著作,并将它们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新的投资思想。巴菲特坦诚地说自己85%像格雷厄姆,剩下的15%像费雪。费雪曾满仓买入3只被低估的股票,其中1只的市盈率在当时已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可是3年之后,这3只股票的价格依然在持续下跌。费雪发现,这些公司的市盈率依旧很低,甚至比3年前买入时还要低。后来费雪反思道:“低市盈率并不能保证什么,反而有可能是一个预警信号,指出这家公司可能存在着缺点。”

所以市盈率低并不总是意味着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市盈率要和其他指标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巴菲特量化交易策略的实战流程及案例

我们来看一下巴菲特的量化选股标准。

(1)净资产收益率

巴菲特曾提到过,如果非要用一个指标进行选股,那么他会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他选择的公司,都是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的公司。所以,第一个指标的量化标准是:

ROE>20%.

(2)毛利率

巴菲特曾提醒投资者:如果一个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低于20%,那么几乎可以断定这个行业存在着过度竞争,在这样的行业中,很难会有一家公司能在同行竞争中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我们可以观察伯克希尔的长期持仓股票,毛利率通常都在40%左右,比如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毛利率是60%、苹果公司股票的毛利率是40%。因此,第二个指标的量化标准是:

毛利率>40%。

(3)净利率

关于净利率,巴菲特没有说具体指标,他只是说要有优秀的管理层,这样就可以做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业内通常将其总结为,净利率至少要在5%以上。所以第三个指标的量化标准是:

净利率>5%。

上述是巴菲特的量化选股标准,接下来介绍一下巴菲特的止盈止损标准。

格雷厄姆所定义的市盈率安全范围是10倍之内,而巴菲特在投资实践中设定的市盈率安全范围则是15倍以内。

那么,A股市场的市盈率又是多少才合理呢?我们将2000年以来A股的3个重要底部数据情况列出来对比一下。由于时间跨度较长,为了避免A股不同时期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差异带来的误差,我们使用中位数来进行对比:2005年6月市盈率为21.49倍;2008年10月市盈率为15.94倍;2013年6月市盈率为27.81倍。

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到,即使A股在底部的时候,市盈率还是高于巴菲特设定的范围,所以我们可以把市盈率设定在20倍到40倍之间。

策略逻辑如下。

①回测区间:从2010年6月到2022年12月,初始投入10万元,每次买入一手。

②选股标准:如前文所述,一般看企业过去5年的指标,所以设定股票考察期为5年,具体标准如下。

第一,近5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20%;

第二,近5年公司毛利率大于40%;

第三,近5年公司净利率大于5%。

③交易频率:1年交易一次。

④止盈止损标准:市盈率低于20倍就买入,高于40倍就卖出,不符合选股标准的就卖出。忽略市场波动,赚企业价值回报的钱,获得的年化收益十分接近巴菲特在美股的投资。

4.巴菲特量化交易策略的逻辑思维导图

图2.1为巴菲特量化交易策略的逻辑思维导图。

图2.1 巴菲特量化交易策略的逻辑思维导图

5.巴菲特量化交易策略的实战代码示例

参考代码如下所示:

2.1.4 基本面投资与基本面量化交易的区别

基本面量化交易的底层逻辑源自基本面投资,但是基本面量化交易者和基本面投资者又有着很大的不同。两者在考察股票价值时,面对的信息是相似的甚至完全相同的,但它们对相同信息的分析方式与投资方法却相差很大。

采取基本面投资的基金经理,面对的是市场上的数千家上市公司,不可能对每一只股票进行详尽的研究和分析,因此通常会先做一个初步的筛选。随后会对筛选之后的他们认为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进行详细的研究。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或市场感觉、业内人士提供的消息,甚至是生活中随机对话的启发,来选择几家重点考察的公司。在经过详尽的分析和预测后,基金经理往往会选取“最好”的几十只股票构建投资组合,并对他们认为最有潜力的几只股票给予更大的仓位权重。

采取基本面量化交易策略的基金经理则不同,构建选股模型是他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量化交易者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决定选取哪些指标进行股票筛选。通过构建选股模型,基金经理可能会选出最具吸引力的100~200只股票,然后按照一定的行业配比优化股票配置。量化交易者会买入所有选出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基本面投资和基本面量化交易存在以下差异。

1.关注点不同

基本面投资关注的是单个公司,而基本面量化交易则重点关注选股模型——如何选取有效的指标。在研究一家公司时,基本面投资者会特别关注目标公司的预期收入增长情况,并且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已经体现了这方面的信息。相比之下,基本面量化交易者考虑的方向则是选取什么指标来量化公司的成长能力。他们会重点关注历史数据,因为过去收入持续高增长的公司往往有着更高的股票收益,所以基本面量化交易者就会将这些公司纳入自己的投资组合。尽管这两种投资者可能都会因公司收入的高增长特征而买入同一只股票,但他们的决策方式是不同的。

2.投资风格不同

基本面投资可以说是一种高投资深度、低投资广度的投资风格;而基本面量化交易是一种低投资深度、高投资广度的投资风格。基本面投资者一般只关注少数几十只股票,然后对关注的每家公司单独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和预测。而基本面量化交易者会同时关注大量的公司,他们不会深入分析每家公司的具体信息,而通常运用统计学和概率来找到能有效区分“好股票”和“坏股票”的指标,从而构建选股模型。

3.对待历史数据的态度不同

基本面投资关注的是未来或预期,基本面量化交易关注的是过去或规律。基本面投资者也会参考历史数据和历史信息,但往往是将历史数据当作预测公司未来情况的依据。基本面量化交易者则完全基于历史数据或历史信息来决定选股模型和投资策略,他们相信历史会重演,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寻找能实现超额收益的“规律”。他们会考察公司的历史财务数据和市场表现数据,进行多次历史数据的模拟测试,来寻找最有效的指标,以此构建选股模型。

4.关注的风险不同

基本面投资者关注公司层面的风险,基本面量化交易者关注选股模型的风险。基本面投资者对每只股票都进行详尽的分析,重点分析公司层面和社会层面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宏观经济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对风险的度量通常是进行定性分析。基本面量化交易者通过历史数据的回溯测试来研究大量股票呈现的统计规律,他们会在整个投资组合的层次上考虑风险。通过投资组合实现对风险的精确度量,以便有效地控制组合风险。

5.仓位管理不同

基本面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仓位通常更加集中,而基本面量化交易者的仓位则更加分散(通常最大持仓股不超过2%)。基本面投资者关注的股票较少,每只股票的仓位相对更大;基本面量化交易者关注的股票数量多,根据统计规律和投资组合,资金往往更加分散,从而每只股票的仓位更小。

6.决策方式不同

基本面投资者的分析依赖于分析师的个人能力,而基本面量化交易者的分析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基本面投资者可能也会使用如Excel等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但他们对于估值参数的选取更多地依据主观判断。基本面量化交易者也思考有效指标背后的逻辑,但会更多地参考回溯测试的结果。人类投资者可能会受情绪影响,出现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即使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也不例外。而计算机没有人类的私心杂念,选股模型会严格地按照基本面量化交易者的设定来运行,只要投资者不去人为干预计算机的执行,就能有效规避非理性行为。

如果把投资定义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则基本面投资的艺术特质更加突出,而基本面量化交易的科学性更强。 nv0r17pVEUzq0VmaWNfn90/9TN7AD1HvDsDDHs8Dk9fZDMHDIJjR7dyuXbKtYb4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