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方策划了一个颇有创意的会议主题,即“道·器江南”。众所周知,“道”和“器”是中国古代一对哲学范畴。“大道”无形,含有规律和法则的意义;“器象”显真,指具体的名物。道、器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理论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道、器关系的讨论,伴随着漫长的历史进程,宋代程颐、朱熹,直至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都曾对此有过论述,晚清郑观应《盛世危言》中还有专篇《道器》。
“器”和“道”,亦可从视觉图像和文字记忆的层面上来认识。这些年我关注康熙时期江南一位民间画师聂璜的生平资料、画谱与笔记。大约1667年前后,聂璜出生在杭州,之后在浙江台州和温州生活了二十多年。2014年故宫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聂璜手绘的《海错图》。该画谱共有四册,前三册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第一册主要描述鱼虎、河豚、飞鱼、带鱼、海蛇、鳄鱼、人鱼等海洋鱼类。第二册是关于鲨鱼类,如青头鲨、剑鲨、锯鲨、梅花鲨、潜龙鲨、黄昏鲨、犁头鲨、云头鲨、双髻鲨、方头鲨、白鲨、猫鲨、鼠鲨、虎鲨,其他还有海豹、海驴、海獭、海马、海蚕、海蜈蚣、海蜘蛛等。第三册重点描绘海鹅、海鸡、海鹄、火鸠、燕窝、金丝燕、海市蜃楼、珠蚌、马蹄蛏、剑蛏、巨蚶、紫菜、吸毒石、海盐、珊瑚树、石珊瑚、三尾八足神龟等。第四册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刻画蚕茧螺、红螺、扁螺、巨螺、棕螺、白蛳、短蛳螺、铁蛳、手卷螺、鹦鹉螺、刺螺、黄螺、针孔螺、苏合螺、桃红螺、空心螺、白贝、圆底贝、云纹贝、织纹贝、金线贝、纯紫贝等。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所藏康熙朝《鹁鸽谱》、乾隆朝的《仿蒋廷锡鸟谱》《兽谱》和道光朝的《鸽谱》不同,《海错谱》是清宫所藏若干部表现海洋生物、飞禽、走兽等动物题材的画谱里,唯一出自民间画师之手的画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关于海洋生物的博物学画谱。
作为“器”的图绘文献,《海错图》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海洋世界,而与《海错图》相比,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聂璜《幸存录》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道”之精神世界的江南。此次我提交研讨会的论文,题为《清初江南民间学者型画师聂璜及其〈幸存录〉》,重点研究了上海图书馆所藏聂璜的《幸存录》。与《海错图》这一图绘之“器”相对,聂璜完成的笔记体《幸存录》正好显示出他想阐述的“道”之层面。该稿本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述神鬼妖卜和因果报应的内容颇多;里面有妖卜、长须神、恶鬼、贬神、樟柳神等,很反映民间文化小传统的特点,与同时代其他学人关于儒家文化大传统的正统记述形成明显的对比。(二)多有谈动物以及动物与人之间关系。如该书第二册有“龙升雨鱼”:称湖广楚王府后有长春寺,为澄湖所环绕,万历丁酉,风雨骤起,龙从湖中的莲叶隙间飞腾而上,鱼皆从雨上升,又复从云中散落,百里之内,家家雨中皆得鱼。用现代科学来解释,那么应该是1597年有龙卷风,湖中之鱼被飓风带到了百里之内的家家户户。第二册还有“惊妇孕虎”,说的是嘉靖年间闽县有一妇人,在蔬园中采摘,一虎踰园攫取妇坐之,妇惊怖神散,家人驱虎去,妇稍醒,后产一虎,弃之。踰年再生一子,虎首而人身,又弃之。三产人也,而面目犹虎,及长大后力大无比。动物与人之间关系,在《海错图》的文字部分已有反映,《幸存录》中谈动物与《海错图》的绘制,可谓交相辉映。(三)有不少记述外来事物的内容,如天主教与西器、西画,所述利玛窦记忆术和西医知识,所记述的内容与传统笔记或时人札记,有着互动关系。如第六册有“西番猫”称:“明景泰初,西番贡一猫,经过陕西庄浪驿时,福建布政使朱彰以事谪为驿丞,彰馆其贡使译问:‘此猫有何异?’而充贡使臣书示云:‘欲知其异,今夕请试之。’其猫盛于铁笼,纳于空屋内,明日起,视有数十鼠伏笼外死,盖猫中之王也。”第七册有“小人”一则,提及《淮南子》和明顾起元的《客座赘语》两种文献:“明隆庆中金陵金汉泉宫别驾携海上所漂小人二,以笼豢之。其一老妇,其一男子,盖母子也。长尺许,亦着衣履,躯仅如人臂,声调啁唽,如燕作呢喃语。”聂璜还称1612年有小人国入贡,舟之海然后浮江入泊在石城,其人长二尺许,带有紫色的深蓝色头发,绿色的眼睛,写反手字,穿绿色的衣服,多褶缝,头戴方巾,贡锦鸡四,青鸾一,白鹦鹉四,两大晨鸡,其一重五十斤,状类中国之鸡,而身肥,冠耸,高四尺许。”
将“道器”作为明清区域社会的“江南话语”,可以去建构大航海时代背景下一个有生命的人文江南。研究者可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个维度,对有关江南社会的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科举事业、艺术审美、宗教信仰等各个复杂的面向展开论述,实现历史和艺术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深化对江南物质世界的“器”和精神内涵的“道”之研究。对《幸存录》稿本中所记者,可以从大航海时代的背景,结合《海错图》中所回应的西人《西方答问》《西洋怪鱼图》等海洋动物的知识互动,来阐明聂璜是如何进行传统文献和汉文西书互证的,从而揭示出清初江南学人善于沟通古今中外不同知识传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