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信仰
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信仰还用讨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宗教就是信仰,信仰就是宗教,用不着讨论。这恰恰印证了黑格尔所说的“熟视无睹”。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人类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人们在信仰和宗教上的分歧导致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事件,甚至是恶性事件。

说宗教是信仰,人们承认。说信仰是宗教,有些人肯定,有些人则不以为然,因为某些信仰,如政治信仰就不是宗教。于是“信仰是宗教”就成了问题,由此人们自然会问:信仰是什么?

世界上有许多宗教,因而有许多信仰。这个有些人肯定,有些人就不认可了,他们说自己的宗教是信仰,其他的宗教都不是信仰,或者反过来说自己的信仰是宗教,其他的则是异端、迷信。于是宗教和信仰都成了问题。

如果说凡宗教都是信仰,那信仰就有许多,因为有许多宗教及诸多教派。那我怎样看待别人的宗教,别人又怎样看待我的信仰?如果大家“老死不相往来”可相安无事,但若大家共居一片蓝天下,我尊重或承认他的信仰,但他却不尊重或不承认我的信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我又当怎么做?不同的宗教信仰往大处说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有分别,就小处说有穿衣吃饭行礼的不同。遇到同一件事,我有我的标准,他有他的好恶,形不成统一意见,甚至形不成底线的共识,却又不得不相互面对,怎么办?

所以宗教就是信仰或信仰就是宗教,不是不需要讨论,而是涉及一个根本的大问题。面对信仰,我们不能想当然,要知其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宗教学要论说宗教,“信仰”这个问题首当其冲,不可回避。

宗教学是研究宗教现象的本质、特征、结构、功能以及演变的一门学问。一个学科或一个学说体系自有一个理论原点或核心范畴,诸如物理学之原子,化学之分子,诸如道家之“道”,儒学之“仁”,柏拉图之“理念”。宗教学理论是一门研究“宗教”的学问,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的一个学科,它也应有自己的理论原点或核心范畴。这个理论原点应当是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所谓“历史的”指的是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包括科学史、哲学史等);而“逻辑的”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

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思想是由黑格尔系统提出来的,他认为逻辑概念的发展与哲学体系的发展是一致的。黑格尔将每一种哲学体系的发展都看作“绝对观念”发展的特殊阶段,但是他却有意地选择历史事件,如将基督教作为绝对精神在宗教领域发展的顶峰,这不仅对基督教之后的各种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这样体量巨大的宗教)视而不见,而且也意味着基督教之后的各种宗教也都没有了历史地位。所以黑格尔的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有自相矛盾之处:由于要有“绝对”的地位而扼杀了“精神”的活路。我们不能绝对地或片面地理解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而只能理解为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之间应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维科在他的《新科学》中说:“学说,必始于其所研究事实的开端。”萨义德(Edward W. Said)接着说:“开端不只是一种行为;它也是一个思维框架,一种工作,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重要的是萨义德认识到开端乃是“意义产生意图的第一步”。 就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来说,一个学说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首先要有明确且独特的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要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价值,至少要承载如下使命:它是这个学科体系(或学说体系)之有别于其他学科(或学说体系)的“核心范畴”,并使这个学科有可能体系化;它与理论学说体系的逻辑展开及相关历史现象的发展演变有内在的相关性;它具备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和现象涵盖面。

宗教学理论当以“宗教”为起点?不妥。宗教虽然是宗教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却不宜被当作研究起点。宗教是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结果和文化产物。人类不是因为有了宗教才有信仰,而是因为有了信仰才有宗教。 以往宗教学研究多以宗教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开始,但究竟有几个要素方为宗教,意见不统一;宗教的内部结构是一种还是多种,意见也不统一;宗教与其他社会事物和文化事物的边界在哪里,这些边界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转变的临界点又在哪里。对这些问题,以往的研究或者没有触及,或者蜻蜓点水。然而从理论逻辑上说,这是将宗教作为研究起点造成的。宗教是信仰的观念系统化、行为规范化与成员组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个人信仰演变为信仰共同体的产物。信仰有不同的深度和层面、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集结样态,因而有千姿百态的宗教。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宗教都不是“因”而是“果”。

宗教学理论或以“神鬼”为起点?也不妥。宗教学理论虽然会论及神鬼,却不能将其作为研究起点。为什么?神鬼只是信仰的对象而非信仰本身或全部,而且神鬼也没有穷尽信仰对象的全部。就“神鬼”而言,许多神学家和宗教家都十分肯定神鬼的存在并以之作为其神学体系的起点,但无神论者坚决否认神鬼的存在,实验科学也找不到神鬼存在的证明。况且,一方面有许多宗教形态一再否认自己以神鬼为崇拜对象,另一方面无数以神鬼为核心的宗教定义(如一神还是多神)让人莫衷一是。然而各种宗教都以“信仰”为前提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人们有信仰(且先不论信仰的内容)是事实;人们有了信仰会在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有反映,这是事实;信仰相近的人会聚在一起礼拜,并作为一个群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事实。这些思想事实、行为事实、心理事实、文化事实和社会事实,构成了宗教学的研究对象。

信仰(这里所说的是宗教信仰),乃是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fOlkio3nyjcD9gbcPhC1OXh9Fo567MY9AGFYLfOH5PCVljnKCL/Ty3OzXh+z8f5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