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虚云人间佛教实践

欧阳镇 虞文霞

摘 要: 本文系统论述了虚云人间佛教实践的主要内容:一是在学术研究上,虚云整理佛教藏经、编辑禅宗文献并办学培养人才,为佛教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在农禅并重上,虚云主张实行普请劳作的制度,增强僧众的自养能力,达到寺院自给自足的程度,为僧众的生活和寺院的稳定提供了物质保障;三是在国际交流上,虚云扩大了对海外的讲经弘法和资金募化,开展了对外友好往来,既接待海外信众的来访和通信,又输送弟子到海外弘法,为加强对外交往、建立国际友谊、弘扬佛法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合以上事实,本文指出,虚云人间佛教实践的基本内容,是赵朴初居士在当代提出的人间佛教所要发扬的三个优良传统(学术研究、农禅并重、国际交流)的基础和来源。

关键词: 人间佛教 虚云 赵朴初居士

虚云(1840—1959),中国近代著名高僧,湖南湘乡人。1952年,他与赵朴初居士(1907—2000)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1953年,虚云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赵朴初居士兼任秘书长,二人共事多年,相互极为熟悉。虚云一生的修行实践与人间佛教息息相关,在学术研究、农禅并重、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也是他人间佛教实践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与赵朴初居士后来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以及发扬佛教三个优秀传统的理论基本一致。佛教实践与佛教理论,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下面将围绕虚云一生的修行实践来具体说明这一点。

一、注重佛教典籍,培养佛教人才

虚云一生中所修复的道场,主要是禅宗的祖庭。这些祖庭历史都很悠久,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份无形的宝贵资产。充分地发掘和尊重道场的历史,注意保护、整理寺院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代祖师的尊重,同时也是维系和传承祖庭之文化慧命的重要方式。为了延续和强化祖庭的辐射教化功能,进一步提升僧人素质,培养佛教人才,也是势所必然。

(一)整理佛教藏经

虚云认为修整佛教藏经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他说:“承示重修《藏经》,以云为首,殊感惊惧!云不学无才,滥厕僧伦,毫无建树,加以风烛残年,僻居深山,惟修《藏经》一事,关系法门命脉,亦为国家大典,非具金刚正眼、铁面无私之决心,殊难完成盛举。” 为了保持佛教文化的传承,他在住持鼓山期间,特别重视佛教经典的整理。涌泉寺内历来收藏有许多经板,为海内外所无,如苏东坡为金山寺所写《楞伽经》,无一懈笔,每字必带笔一二圈,为东坡一生杰作。但到虚云接任时,因年久失检,保管不善,虫蛀潮霉,多有损毁。有鉴于此,虚云组织观本(为晚清举人身份出家的弟子)等人专事整理,缺者补之,毁者复之。明确要求加上丹黄标签,分简册之部居,考证译撰者人名,记录锓梓的时间。经过数月艰辛劳作,编著完成《鼓山涌泉寺经板目录》,虚云亲自为之撰序。为使四众弟子追踪古人得髓之真传,勿忘先德嘉惠之至意,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将其付梓面世。在整理经板的过程中,发现罕为人知的延祐年间福建陈觉林刻本《大般若经》600卷、《大宝积经》120卷、《大涅槃经》40卷。虚云命观本等加以详细核对,查勘三经共残缺40卷。两年后(1934),朱庆澜居士征得虚云的同意,将此三经一并收入《碛砂藏》影印传世,从而大大提高了《碛砂藏》的价值。虚云认为此乃扶持正法眼藏之举,功德无量,欣然命笔,撰《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抗战胜利后,由虚云、圆瑛等发起组织增修大藏经会,刊行《民国增修大藏经》,同时还对重修藏经提出个人看法:“兹事体大,尚望慎始。若为继续搜罗近代大德事迹,不若如日本《续藏》之保存古迹,犹为易事。倘倡编新藏,则尚祈审议。”(2:8)虚云和尚对佛教经典的注述也有很多,如《楞严经玄要》《心经释》等:“最宝贵的是亲笔在薄白的棉纸上写着蝇头小楷的《楞严经》注解及《圆觉经》《遗教经》等注解,这都是他老从自性中流出的精华。但使我们痛惜的,就是没有提早出版,去年在云门连同一些信件、法语、诗文等,都遗失和分散了。后来虽经我们四方八面搜集,所得不过十分之一,已经将它编为《虚云和尚法汇》,计有《法语》四卷,《书问》一卷,《杂文》一卷(包括文、序、记、传、铭、跋、疏),重刊《佛祖道影传赞》一卷,《诗偈》一卷,亲手写成的《年谱》二卷(编至一九四八年为止),现在正在准备出版。但《楞严经》等注解,终于无从找到,这是最可惜的!”(6:87)到了晚年,虚云仍希望四众弟子深研《楞严经》。他说:“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6:244)

(二)编辑禅宗文献

正如虚云所说:“欲转法轮,不离文字,确是铁一般的必然定律。”(2:291)为了法轮常转,虚云除了整理《大藏经》外,还积极编辑其他佛教文献史料。虚云和尚的所作所为,表现出一种时人所少有的远见卓识和历史文化意识。从《年谱》中,我们可以看出,虚云和尚每至一处,在恢复道场建筑的同时,总是不遗余力地多方搜求、发掘和整理祖师道场的历史,包括道场的兴替、法系的承传、过往高僧之行迹、文物典章等,在修复和保护寺院的文物古迹方面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住持鼓山寺务期间,虚云考虑到寺中所藏《佛祖道影》成书于永觉和尚主法之时,虽在康熙年间曾加修补,但时隔270多年,日久散失,中间多有破损残缺,所留仅有117尊,像、赞也参差不齐。因此,于禅诵之余,虚云组织僧众多方征集资料,派专人赴沪请来《续藏》,从中获益不小,增补诸祖师传记,并使之与原苏州玛瑙经房刊本相校勘与会编,增刻祖师画像至310尊,配齐传赞,题名《增订佛祖道影》。又亲撰《增订佛祖道影序》,记其因缘,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并刊印流行。在编辑此书过程中,虚云还多方设法寻觅资料,对禅宗的法系加以考证,尤其是对有关史籍记述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予以订正,撰成《法系考证》一文。在《增订佛祖道影》的编辑即将完成之际,虚云编辑了以记述鼓山列代祖师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增订鼓山列祖联芳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对禅宗五派源流进行一系列的考证,分宗列派,溯源导流,把各派辈分整理编辑成文,名曰《禅宗五派源流》,附于《增订鼓山列祖联芳集》之后,亲自撰序,然后一并付印流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祖师道场的历史,虚云和尚曾多次组织重印或重新编辑所兴复的祖师道场之志书,如《鸡足山志》《鼓山志》《曹溪通志》《云门寺志》《云居山志》等。这一做法,对保存寺院历史、延续道场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办学培养人才

虚云创办学院,其目的在于能造就严持如来禁戒的僧才,挽救既倒之狂澜,力扶正法于未来。他开设了各种中国僧伽教育学校,1904年9月19日,虚云首先在鸡足山(今虚云禅寺)成立滇西宏誓佛教学堂,1913年改为滇西宏誓佛学院,办学的宗旨是提高鸡足山僧人的修行素质,养成良好的僧格,将培养僧人的僧格、禅修的常识与清规戒律为主要课程,注重学修结合。佛学院的开办,一改过去师徒相授的丛林教育模式,具有现代教育的雏形。1920年,虚云在任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时,在寺院创办学戒堂,1931年改为佛学院,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新的教育方式,如学员要参加早晚课,传统教学课程开设了律学与经论课,现代教学课程开设了文学与算学课,在提高僧人素质的基础上加强文化素养,这种办学理念是与时俱进的。1943年,虚云和尚于南华寺设戒律学院,并“制订《学戒堂规约》十四条,对学僧严加管束,以望成才”(6:225)。于同年冬,虚云看到周围农村贫家子弟因战事与贫困所致,失学于外者众,遂于南华寺宝林门内开办义学一所,安顿失学贫家子弟入学其中。在云居山期间,虚云和尚于“寺中创办佛学研究苑,择有初中文化的青年比丘就学其中,采取不脱产学习制度,每日早上四时早课后,听讲两小时,晚上六时又听讲两小时,听讲后进行自习,然后复小座,并要求学僧背诵《法华》《楞严》及《四分律比丘戒本》等”(6:205—206)。学院注重学修结合,学僧每天跟常住僧人一起上殿诵经、坐香参禅,参加每半个月一次的布萨诵戒及初一、十五佛前上供等。学僧与常住僧人一起出坡种菜、上山打柴、烤竹笋干、打核桃,与常住僧人一起过堂用斋,“刀耕火种,冬参夏学,犹未失丛林家风”(2:88)。虚云和尚于云居山办教理研究院的举措,对禅宗不读经、不研禅理的弊病,做很大的针砭调整,这不但与人间佛教相结合,也可救治禅宗哑咩僧或无知无识弊病,更为当代及未来禅宗指点平实而正确的前途与思路。虚云和尚的办学理念和方式,为现代佛教培养了大批的精英僧才。“统观近现代高僧门下弟子的数量与质量,及其在今日佛教界的影响度,虚老门下弟子可谓首屈一指。”

虚云和尚注重佛教典籍、培养佛教人才的实践,与赵朴初居士提出的注重学术研究传统的理论基本相同。赵朴初居士说:“我国佛教历史上高僧辈出,大德如林,他们译经著述,创宗立派,传经授业,留下了浩瀚的佛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的宝贵资料,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宝库。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努力开创佛教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因此,可以说,虚云和尚注重学术研究的实践为这一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实行普请劳作,增强自养能力

一般来说,传统佛教都宣扬消极遁世的思想,主张远离社会、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中坐禅苦修,以求来世的解脱。但是,虚云却主张无论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不必脱离世俗生活,应该在日常的运水搬柴、锄地种地劳作中来修持,这同样可以达到禅修的目的和效果。这样一方面通过劳动可以使僧人祛除心上污染,显现自身本性光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寺院的经济困难,对社会做出贡献。实际上,虚云和尚的这些思想旨在变革传统佛教,使消极避世的佛教转化为积极入世的佛教,努力在日常的生活和劳作中,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中,建立起完善的人格和僧格。

(一)僧众必须从事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虚云和尚已注意到我们国家社会环境变化的现状,告诫出家人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坐受供养,必须参加劳动生产,否则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一是要继承祖制。虚云和尚认为应当发扬百丈禅风,自力更生,从事劳动。“盖以政治变迁,经济改革,社会发展,在过去僧伽经济之来源——租息、募化、香火、经忏,皆不可复恃矣,惟‘劳动生产’固我佛祖曾率先躬行,以示方来者也……昔百丈祖师创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又古德称‘诸方说禅浩浩地,争如我这里种地博饭吃’,公可谓能继述也。”(6:329)只有“致力开荒生产,于国家庶尽少分力量,亦不失祖师门风”(2:121)。

二是要自食其力。他指出:“今后本寺僧众,有愿办实业者,山场则多种树木,田地则自行垦植,自食其力,以免外界口实,而杜弊端于无穷。”(4:5)在虚云和尚诸多开示中,我们屡屡看到有关从事农田劳作的嘱咐,如云:“现在时移事易,佛弟子也和世人一样为衣食住而繁忙,耕田插秧一天到晚泡在水里,不泡就没有得食。”(1:281)“当家说过,今早不出坡,我还叫出坡……现在春雨土松,若不趁此时候多辛苦一点,请问下半年吃什么呢?”(1:295)

三是要自给自足。“公上追百丈芳型,近察社会环境,深知今后佛教,要不被淘汰,僧伽经济必须在‘劳动生产’之条件下,自给自足,以谋解决,始克有济。”(6:329)虚云和尚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开发荒地,在云门山建立云门山大觉农场,以“弥补本寺粮食之不足,且达到人人劳动、自给自足之目的,用以维护祖庭为宗旨”(4:29),以后虚云和尚在书信中也经常提到僧众要自给自足,诸如:“于道粮艰难中,大众戮力开田建屋,热心劳动,垦荒已百数十亩,亟求自给。”(2:85)“本寺山高水寒,生活艰苦,粮食困难,寺中全赖自耕而食。今冬来人,尚需另开荒田,以求粮食自给。”(2:126)

(二)劳作方式灵活多样

虚云和尚行菩萨愿力,清修苦行,每中兴一寺,必先结茅而居,发扬佛教优良传统,艰苦创业,实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普请法。在实行普请法中,虽然规定僧众都要一律参加生产劳动,但是虚云和尚却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劳作方式。

首先,亲率僧众参加劳作。有关的记载较多,如虚云和尚“以百岁高龄,亲率僧众,披荆斩棘,填土筑堤,自烧砖瓦,再造殿堂”(6:157)。“公(虚云)于改定山向后,亲率学人工匠,芟除荆棘,砍伐树木,掘土搬石,凿山开渠,高者平之,低者填之,窄者宽之,缺者补之。”(6:332—333)虚云和尚身体好时,其劳作的成果皆超过一般的僧众。虚云和尚“出坡搬柴,恒兼人一倍,灌园种菜,皆先于人,而言动颇与人异”(6:7)。“公在禅堂,除自己研习及参究外,至殿堂、坐香、耕牧、搬运、灌种、斫柴,种种工作,倍于常人,不辞劳苦,众皆赞仰。”(6:18)虚云和尚即使身体差时,仍坚持到出坡现场指导僧众劳作。“承关注,朽体甚衰,山上开田修造,一众辛劳;云出坡劳力已不能,亦未可独闲,略加指点而已。”(2:93)

其次,规定可免参加垦种的僧众。他在《农场组织简章》中这样规定:“凡在本寺长住之僧众,除总副管理、监植可免垦种工作,及年在六十以上,体格衰弱、确不能任劳者,酌量派遣其他任务外,其余均须一律参加垦种工作……惟临时挂单,及年在十五龄以下者,不在此限。”(4:29)

最后,禅修与劳作相结合。在虚云和尚看来,参禅的方法很多,禅堂打坐只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的劳动工作中。他在《参禅法要》中指出:“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哪里不是道场?本用不着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所谓禅堂,所谓坐禅,不过为我等末世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1:167)他认为参禅不一定靠打坐,也不是只有打坐才是禅,参禅可以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牢记参禅之目的,处处都可以是道场。道在日用寻常中,所以“作务不碍参禅,参禅无妨作务”。实际上,虚云和尚打破了传统禅修的模式,提倡参禅生活化,把参禅与平时的生活、劳动结合起来,使禅修活动贯穿于日常的生活中。1955年,虚云在一次农场插秧时说:“佛法非同异,千灯共一光,你们今日插秧,道就在你手上。坐卧是道,插秧是道,低头是回光返照。水清见天,心清就见性天。”(1:280)虚云和尚进一步指出:“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都是修行佛法。”(6:244)劳动不忘修持,修持不忘劳动,二者是可以兼行并进的。虚云同时也告诫僧众:“不要只知忙于插秧,就把修行扔到一边为要!”(1:283)

(三)劳作场面生动活泼

反映劳作场面的情景集中表现在《虚云和尚全集》的《诗偈》中。

如种地的景象:“薄田几亩,耕牛一只。种子下地,便是收时。一声雷响,带雨耘耕。禾苗挺实,大获丰收。南亩种罢,锄头高挂。岂敢自享,兼奉天下。种尽残田,蓑笠两闲。闲过邻家,论说丰年。”(3:107)如采茶采椒的场景:“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椒又采茶。此外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3:34)“信手扳来那一枝,津津恶辣浑无私。锋芒更比锥头利,触着虚空负痛时。昔年曾到无锥地,今日无端忽遇锥。伸手轻轻才摸着,一声阿喇自相委。”(3:162)如建庙的现场:“教令耕耘,但莫休歇。搬砖弄斧,针灸透穴。”(3:87)“挑雪填井无休歇,龟毛作柱建丛林。”(3:90)劳作繁忙时期,僧众为了“现在进行山区建设,展开生产跃进,僧众忙碌,作务冗繁,故对佛像开光、传戒及小辰各项,均不举行”(2:46)。

(四)劳作收成自给有余

农禅并举的劳作方式切实解决了当时寺院存在的经济问题,也为日后丛林实现自给自足提供了经验。虚云和尚以身作则,亲率僧众垦植,发扬了百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遗风,僧众的劳作收成达到了自给自足的程度。在虚云和尚所写的书信中有许多表述,如:“一众农禅作务稍忙,自给生活,日有进步。”(2:119)“山中农禅生涯,自给丰足。兹复每亩增收粮谷一百六十斤,堪慰远念。”(2:46)“幸近年来,年产稻谷杂粮以及蔬菜之类,不下二十余万斤,聊以自给。”(2:124)

在虚云和尚的《传记资料》中也有诸多记载。虚云和尚在云门时:“寺前放生池下有十多亩水田,农场一片旱地有二三十亩,水田有十亩左右,云门亭有五六亩水田,共计田四十多亩,每人平均有一亩多。每年种有花生五六亩,一亩能收干花生三百斤。一百斤花生能榨三十斤油,到一六街冰江渡去榨。这样,每年自种的花生油基本可以自给,粮食也自耕自食有余。还种有芝麻、眉豆、木薯等杂粮。农闲时,到桂花潭山上砍些杂柴,挑到乳源街上去卖,可以换回盐、茶、豆腐等物。”(6:274)

尤其是在云居山时:“一九五六年,真如寺僧伽农场林队在虚云的安排下,僧众同甘共苦,劳作不息,也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到年底为止,共开出水田一百八十余亩,旱地七十余亩。这一年,共收获稻谷四万五千多斤,杂粮两万六千多斤。同时,造林营林数百亩,所出产的竹器、茶叶、银杏、笋干等也得到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这样,使寺中百余僧众的生活自给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6:235—236)并于“本年(1956)春夏间,住众达二千指,其中有专门建造人才、有农林学者,所以一切工程、一切耕植,收效宏速”(6:204)。第二年,也就是1957年,“在这一年里,真如寺在农林生产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丰收,继续开田垦荒,精耕细作,单水稻亩产就比前一年增产一百多斤,总产量达六万多斤。同时,还在寺内外大量种茶栽树,其中如滇松、川楠木及各类果树,就种了数千株”(6:205)。

因此,虚云和尚提倡的普请劳作方式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今天的云居真如寺、云门大觉寺尚保持虚云所制定的农禅并举之制,云居山的农林生产,尤为国内佛教界农产结合之模范。” 实行普请劳作,基本解决了民国时期寺院的制度腐败和经济匮乏的问题,使寺院能够在乱世中恢复且发展,实现僧团的自立和自我保护,同时也为将来和谐僧团的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虚云和尚为此曾自述道:“云乃遵百丈清规,严肃纲纪,一粥一饭,持午因时,一步一趋,悉守仪范,为真佛子,乃可保丛林于久远也。”(5:155)

虚云和尚实行普请劳作,增强自养能力的实践,与赵朴初居士倡导农禅并重的传统理论基本一致。赵朴初居士说:“中国古代的高僧大德们根据‘净佛世界,成就众生’的思想,结合我国的国情,经过几百年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农禅并重的丛林风规。” 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年来,一直大力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号召全国佛教徒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实践。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今天,我们佛教徒更要大力发扬中国佛教的这一优良传统。” 由此,可以说,虚云和尚农禅并重的实践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加强对外交往,弘扬佛法精神

从1903年始,虚云和尚身行万里,远游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日本、新加坡等地,考察东南亚佛教,传播佛法,并募回大宗捐款及众多佛教文物。他在海外发展的弟子达数十万人,声名远播,遍及东南亚以至北美大陆,为加强对外交往、建立国际友谊、弘扬佛法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

众所周知,“虚云和尚名满天下,望重宗门,海内外谈禅者莫不仰为泰斗”(6:138)。这不仅仅是由于虚云和尚的禅修功夫深厚,而且与其对外交往的活动有着重要关系。在对外交往中,虚云和尚开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开展讲经和募化

他于“是年(66岁)往南洋宏化,至南甸太平寺讲《弥陀经》,又至槟榔屿讲《法华经》,至马六甲讲《药师经》,到吉隆坡讲《楞伽经》,前后皈依者万余人”(6:133)。68岁,到丹那讲《心经》,到泰国讲《地藏经》《普门品》《起信论》。69岁,重至槟榔屿极乐寺讲《起信论》《行愿品》,皈依者甚众。为募化,曾单身前往南洋,至南甸,路新街,抵仰光,转马来西亚,一路讲经,皈依者数千。在募化中,虚云和尚得到海外佛弟子的大力支持:“云公之弟子宽慧,闻将建大殿,在港发起一药师法会,竟以万金至。北美有一侨商,詹励吾居士,向与师未谋一面者,亦以万金至。”(6:128)此外,还得到过一位英人的支助,在《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中载有:

(虚云)继则乘船赴暹罗,船中无素食,终日趺坐。有一英人至师前,问曰:“大和尚要往哪里?”师知英人能懂说华语,回答:“要往云南。”英人邀师至客房坐,出糕饼牛奶请师;师恐荤质,婉却之。英人又问:“你是云南何处?”师答:“是鸡足山迎祥寺。”英人说:“此寺规矩甚好。”师问:“先生曾到过吗?”英人答:“曾做过腾越昆明领事官,曾到该寺参观。”英人又问师:“到外国何事?”师将请藏经回滇,因路费缺乏,先到槟城化缘事相告。英人再问:“那你有公文吗?”师将公文证据及缘簿示之,英人慷慨地在缘簿写捐三千元。此亦奇缘。(6:177—178)

(二)接待来访和回复

各方来礼谒虚云和尚的四众弟子不计其数,其中:“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冬,有美国女士詹宁士者,慕公禅德,万里飞航,来华依止。事前已由中美两外交当局接洽通知,公许之。女士遂专机由美航华。时公适在穗垣,詹晋谒,述修道原因:父为天主教神父,夫亦信教者,自己亦研究神教二十年,以其教不了义,遍历各国,访求佛义,后往印度闭关四年,有所得,惟疑而未决,今不远万里寻师云云。公遂挈之南华,参六祖,皈依毕,赐法名宽弘。公为举禅七,四山来瞻礼者甚众。”(6:77)这次虚云和尚收美国詹宁士女士为门徒,可以说是开中美佛教交流之风气。因此,《虚云和尚行业记》中说道:“故詹氏来华习禅,开中美佛教文化交流之先河,实为不容忽视的一件往事。”(6:142)1952年10月1日国庆节,虚云和尚代表全国佛教徒接受锡兰(今斯里兰卡)出席和会代表团团长达马拉塔纳法师所献佛舍利、贝叶经和菩提树等三件珍贵礼物,移交典礼隆重,有澳大利亚、缅甸、加拿大、印尼、日本、土耳其等各地佛教代表参加。10月15日,虚云和尚在北京代表中国佛教徒向出席亚太地区和平会议的锡兰、缅甸、泰国、越南等国佛教代表赠送礼品。

此外,虚云和尚还给海外信众赠诗和回信。所赠诗词有:《题仰光龙华寺》、《送日人龙池清在鼓山抄录》、《在吉隆坡灵山寺杨少洪来访不遇》七绝二首、《在缅甸仰光赠高万邦居士》、《题槟榔屿极乐寺(妙莲师翁手建)》七律一首、《暹罗龙莲寺养病》、《居仰光时,与陈云昌极相契,来访不值》、《在印度新荣高万邦居士叩访二首》等。所回函件有:《复新加坡普陀寺转道和尚》《致马来亚麻坡刘宽正居士函三则》《复星洲卓义成居士》《致南洋麻坡刘宽簪居士函二则》《致柬埔寨宣圣(心明)法师函五则》《与印度尼西亚释海涵书(一九五七年)》等。

(三)输送弟子到海外弘法

虚云和尚身边出色的弟子,其中输送到海外弘法较突出的有:观本法师(1868—1945),俗姓张,广东香山县人,家富。光绪十七年(1891),中本省乡试第七名举人。后东渡日本,为横滨大同学校校长。灵源和尚(1902—1988),浙江临海县人。1953年秋,应南怀瑾居士及基隆佛教讲堂普观法师之请,赴台弘化。因感于基隆为国际商港,却无一座十方丛林,乃于基隆相得一水环山抱之地,开基兴建十方大觉寺,历十年辛劳,终成基隆新兴佛刹,其后安居的僧众亦渐至数十人。宣化法师(1917—1995),吉林双城县人。1962年,离港赴美国定居弘法。不久,在加州成立法界佛教总会,出版英文月刊《金刚菩提海》。1970年,在旧金山市启建金山禅寺。后建地藏寺,为尼众道场。1973年,创立国际译经院,将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法、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流通各国。1976年,在旧金山市创建万佛城,设立法界佛教大学。1989年,邀请佛源和尚、一诚和尚、传印和尚等12位中国高僧前往美国,主持万佛城首届传授三坛大戒法会,为来自美、英、法、柬埔寨诸国的数百名戒子授戒。宣化法师一生致力于弘法利生,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创立佛教道场27所,翻译、印刷佛教典籍数百万册。宣讲经典30多会,留下弘法语录、开示数十种,培养出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籍的青年僧才数千人,为佛法在西方国家的弘传做出了较大贡献,也成为虚云和尚赴北美洲弘法的弟子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四)受到称赞和纪念

虚云和尚圆寂的消息公开后,海内外佛教界同声震悼。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佛教徒均隆重举行虚云和尚涅槃法会。新加坡、美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佛教界,先后隆重举行虚云老和尚涅槃法会,以寄哀思。各国佛教界知名人士纷纷撰文赞颂虚云和尚一生为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所做的巨大贡献。虚云和尚圆寂后的第二年,香港四众弟子集会商议,共同捐资献地,在荃湾芙蓉山建造虚云和尚舍利塔与虚云和尚纪念堂。此后,中国香港意昭法师在沙田车站附近建古岩净苑,知定法师在美国檀香山建造虚云寺,以缅怀一代高僧。

虚云和尚加强对外交往、弘扬佛法精神的实践,与赵朴初居士提倡的国际友好交流传统的理论基本相同。赵朴初居士说:“在历史上,中国和亚洲许多国家的高僧大德,曾梯山航海,往来于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传播友谊的种子,交流中外文化。我国法显、玄奘、义净、鉴真等大师们的西行和东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据此,可以说,虚云和尚国际友好交流的实践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必要的说明。

四、小结

我们系统地论述了虚云和尚在学术研究、农禅并重、国际交流三方面的人间佛教实践内容,可见这些内容与赵朴初居士日后提出的人间佛教体系是并行不悖的。虚云和尚对于赵朴初居士来说,应是长辈,他践履的人间佛教对赵朴初居士的思想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不仅是因为虚云和尚的人间佛教实践符合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的祖训,而且“今天中国佛教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领导当代中国佛教界的僧伽领袖,都是得益于虚云老和尚法荫的法子,甚至可以说,主导佛教界发展的主要力量就是当年虚云老和尚播下的种子” 。这些法子法孙大都继承虚云和尚的法脉,弘化一方,成为当今佛教界的栋梁,为当今世界佛教发展和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赵朴初居士清楚地意识到虚云和尚在学术研究、农禅并重、国际交流三个方面的重大成就,并在1989年的上海居士座谈会上提出把虚云和尚主持修建的禅宗祖庭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列入全国样板丛林。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虚云和尚当年从事的人间佛教实践的基本内容,是赵朴初居士倡导的人间佛教所要发扬的三个优良传统的基础和来源。 64L71uh/Z2seAFCUTrZb0sJLQf7YK0sYOa0OHW4HBvF2GnZ6/a+DLaiqgUXfAZ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