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中国未来风险立法之展望

行文至此,我们不难发现,部门法分立格局及其理论范式固然有助于挖掘各部门法上的风险控制工具,并使之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但随着部门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不同部门法之间逐渐呈现出自我封闭的态势,并在实践中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这将人为割裂法律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再次重申的是,部门法的划分是人为构建的产物,但在功能上,民法、刑法和行政法之间却存在着无法割舍的天然联系,逻辑上切不可本末倒置。时至今日,管控公共风险已成为各部门法共同面临的“系统工程”,但部门法壁垒限制了不同风险控制工具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此背景下,理论上有必要将散乱分布于各部门法上的风险控制工具进行体系化整合,进而推动实证法的转型,唯有此,才能满足风险管控的系统性要求。展望未来,中国的风险立法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制度改革:

第一,在风险管控思路上,应当改变现行法的如下做法:以行为定性作为部门法划分及其风险控制工具选择的逻辑起点,转而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将它们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根据各类风险控制工具之间的关联性和可比性,选择更具功能优势的风险管控工具,致力于“以更低的成本建设更安全的社会”。从法律结构上来看,中国风险规制法的转型应当是革命性的,它不仅要超越长期以来形成的部门法壁垒,而且要将观察视角从行为性质转向功能主义,根据风险管控的功能主义逻辑来选择更高效的风险管控工具。此外,在方法论上,风险控制理论应当从部门法划分框架下的规范分析,转向整体主义或系统论的分析方法。

第二,在规制工具的选择上,应当在打破部门法壁垒的基础上,将散乱分布于各部门法上的风险管控工具进行体系化整合,使之以相互协调合作的方式来管控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未来风险立法的改革应该是修复性的,只需对现行法上的风险管控工具进行体系化整合,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通过功能上的优劣比较,选择适用更高效的风险管控工具。至于立法技术上如何实现,这将是后文研究的重点。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立法者结合具体风险领域采用单行立法的做法,为风险管控工具的匹配性选择提供了立法技术上的便利。


[1] Kyle D. Logue, “Coordinating Sanctions in Tort”, 31 Cardozo L. Rev. 2313, 2326 (2010).

[2] Lawrence M. Friedman, “Dead Hands: Past and Present in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27 Cumb. L. Rev . 903, 922 (1996—1997). 学者对“威慑曲线”(deterrence curve)更详尽的研究,参见Mitchell Polinsky & Steven Shavell, “The Economic Theory of Public Enforcement of Law”, 38 J. Econ. Literature 45 (2000)。

[3] Michael C. Dorf, “After Bureaucracy”, 71 U. Chi. L. Rev . 1245, 1269 (2004).

[4] See Ronald 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3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 44 (1960).

[5] 美国法在醉驾问题上也曾出现过刑罚与行政处罚并存的局面,例如纽约州立法不仅规定了罚金刑,而且还规定了“没收机动车”的行政处罚,此举最终因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而未能通过美国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See Michael J. Langer, “Can Anyone Stop Big Brother? New York's Drunk Driving Laws Do Not Pass the Constitutional Test”, 28 Hofstra L. Rev. 1147 (2000).

[6] See Ronald 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3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 44 (1960).

[7] See Jason M. Solomon, “Law and Govern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Regulatory State”, 86 Tex. L. Rev. 819, 824—826 (2008); Michael P. Vandenbergh, “The Private Life of Public Law”, 105 Colum. L. Rev. 2029, 2030—2031 (2005).

[8] Mauro Zamboni, “From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Law to a Legal Evolutionary Theory”, 9 German L.J. 515, 525 (2008). AHPPfbxn5qZ1PgRrLdHkghpX/eKRcJxmaA3SKZdHYY4DyCs51iVGOsanKZBCqja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