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诚(7岁)作品
这个案子把我家先生吓着了,也让他醒悟了,我也是这样,很受震动,影响可以说非常巨大,它使我对于孩子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光对儿子,对学生也是。
而且那个时候,我们也正好遇到了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开始接触儿童心理学、儿童成长规律,接触真正的教育。我认识到自己的儿子心灵受伤太深,得彻底治疗了。于是当机立断,决定让他休学一年,调整好了再上学。
具体怎样做呢?就是让他返回童年。因为我们是从3岁开始用错误的方式对待他的,所以就让他返回到那个时期。这就像穿越了精神的时空隧道,到达他开始受伤的那个端点。然后一步步回到现在的年龄。
这在一般人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其实并不难做到。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自由、宽松的环境,就能做到。那段时间我俩腾出时间专门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疯玩,一起打闹,孩子需要的都满足他,给他充分的自由与尊重,他一下子感觉幸福得不得了。
有位搞蒙式教育的朋友告诉我:“受过伤害的孩子如果重新得到爱与自由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胡闹期,你要有所准备。”我问:“能闹到什么地步?”她说:“把蛋糕砸到天花板上,把沙发拉倒,闹得你简直无法忍受,出现这种症状说明你的儿子有救了。”我说:“任何事情我都可以忍受,我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等呀等呀,这样的症状一直没有出现,等到的只是撒娇,简直没完没了。
有一天偶尔翻开《倾听你的孩子》,上面说到,如果孩子想要吃一块饼干,要是他正常地说“妈妈我要吃饼干”,这就是饿了;如果他哼哼唧唧地说,就不是饿而是需要爱了。这个时候母亲要抱上他,一边抱一边说:我们来吃饼干,我们来吃饼干,直到他自己下地为止,这是6岁之前孩子的情况。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想到这大概就是我儿子的“胡闹”,他是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胡闹的。他是以这样的方式赢得我们的爱,进行心灵创伤的修复。我立刻采取对策,两个月下来,他好了许多。
每当他撒娇的时候,我就把他揽在怀里,亲他,抚摸他的脊背,边抚摸边跟他说话,直到他安静为止。在他小的时候没能正确地教育他,现在说什么也要把他挽救过来。从3岁开始,他只要往我身上贴我就会把他推开,从未很好地给予相应的爱抚,因为我的妈妈总说那样做会把孩子惯坏的。
后来有一天,儿子一人在家,我打电话回来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撒娇。我很奇怪,问给谁撒娇,他说给自己。我说为什么自己给自己撒娇呢?他说等妈妈回来之前把娇撒完,妈妈就不烦了。我听了很难过,心想儿子心里还是没有彻底放松,还想着他的撒娇会让我们不舒服。于是我就开始打消他的这种顾虑,告诉他可以撒娇,怎么撒娇都行。这下他才算完全放开,渐渐地,撒娇的症状开始减缓,到后来,进展到只是偶尔撒一下,或者喊一声“娇”就算完事。
儿子重新上学之后,我家先生有次去书店,发现了《小王子》这本书,看了之后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那本书我也看了,我跟他关注的内容不一样。我关注的是蘑菇与猴面包树的问题,他关注的是小王子驯养狐狸的问题。
小王子从他的星球来到地球之后非常孤独,一个人在沙漠边缘走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狐狸。他很想和狐狸玩,却被狐狸拒绝了。小王子想知道原因,狐狸说:“因为你还没有驯养我。”小王子问它驯养是什么意思,狐狸说:“驯养就是‘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又是什么呢?狐狸说:“建立关系就是……比如,现在对我而言,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的生活很单调乏味。我捕捉鸡,而人又捕捉我。所有的鸡全都一样,所有的人也都一样。我已经很厌烦了。但是如果你驯养我,那我的生命就会充满阳光,你的脚步声会变得跟其他人的不一样了。其他人的脚步声会让我迅速躲到地底下,而你的脚步声则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出洞穴。”
然后,狐狸指着旁边说:“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麦田无法让我产生联想。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如果你驯养我,那该会有多么美好啊!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也会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先生看到小狐狸反复说“求你驯养我吧”那段时,感动得不得了……他说:“跃儿,我觉得我们的儿子就是一只等待爱的小狐狸,咱要彻彻底底地驯养他……”
就这样,先生开始了驯养儿子的行动,前后三四个月什么也不干,一门心思做这件事。儿子从学校回来就跟他一道玩呀、聊天呀,儿子一去学校,他就把这些事记录下来。他记的时候事无巨细,一边记一边反思,常常记录到半夜,最长一次记到凌晨四点多。那些天,他每天早晨爬起来给儿子做早餐。结婚20年了,我常常求他起来给我做一次早餐,让我享受一次躺在床上闻到厨房飘来早餐味道的快乐,他也没有做到。
吃完早餐,先生还把儿子送到门口,拥抱告别。儿子娇娇地用脚后跟倒着假装不会走路,一摇一摆地下楼,到楼梯中间还要再喊一声“娇”,他的爸爸在上面等着,这时候也回应一声。有时候干脆送儿子到楼下或者小区门口,再送过马路。有一次儿子走出好远了,他喊儿子,儿子没听见,儿子回来后他就把这事告诉他。结果第二天,送到小区门口时儿子故意慢慢走路,故意不转头,准备爸爸喊了之后好转过头来。过了马路,先生喊了一声他的名字,儿子赶忙转过头来看了一眼,便撒腿向学校跑去。
你看,两个人情意绵绵到这种程度,有点煽情了,有点可笑是吧?这在别人看来是做作的、不真实的,但这又是个必然的过程。现在,当然再也不用把儿子送到大门口了,也不用喊“娇”了,因为父子现在完全心与心融到了一起,成了铁哥们了。
驯养不光是跟儿子玩,这个驯养有很多内容,比如,每天的创意比赛,一起读书、讨论等,谈论儿子喜欢的话题。儿子数学很差,对数学没有一点兴趣,他就跟儿子一起做题。做题的时候故意做错,让儿子做对,然后让儿子把他当马在地上骑一圈,下一次,找一道难题,他再做对,然后与儿子争论到底谁对谁错,如果儿子错了,他就把儿子当马骑一圈。
这是在建立一种平等的人格关系,如果光让儿子骑他,就不平等了,也没有竞争了。这就像一群鹿,没有狼的追赶就会变得软弱无力。所以,只有在这种有平等、有竞争的状态中儿子才会逐渐坚强起来,才能形成一种正常的、平等的伙伴关系,但要有个前提,就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是智慧的爱而不是愚昧的爱。这很重要,不然会出问题。后来的家长沙龙上我也讲到这件事,怎样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怎样在拉近距离的时候,能够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人格关系?这里面学问大了。
后来也有这样的情况:他也朝儿子喊叫,好像他重又回到了过去,但本质是不一样的——以前的喊叫是胡乱发火,现在的喊叫是坚持原则;以前喊叫时儿子也会喊叫,父子俩对上铆了,现在喊叫时儿子十分顺从,就像“铁哥们之间的争吵”,他们关系的性质完全变了。
儿子小的时候总是缠我,恨他爸恨得让人不理解,看电视时发现有个人长得像他就要赶紧关电视。现在呢,儿子根本就不缠我了,放学回来要是爸爸不在,就心慌意乱,在屋里转来转去,直到爸爸回来。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有一次我俩出去办事,儿子一人在家。回到小区,我俩开始上楼,我对先生说:“我们把脚步踩得响一点,看看能不能把你的小狐狸引出洞来。”我家住在六楼,结果,当我们走到大约三楼的时候听到上面传来开门的声音,接着楼道的灯也亮了。我悄悄说:“还真准,狐狸确实出洞了。”
话音刚落,听见上面“娇”了一声,我俩下面也“娇”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