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存在主义心理学为何与众不同

存在主义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有所不同,它要求心理学必须聚焦于人类生活,关注每个人与基本生活处境或人生大问题之间的关系。

这些人生大问题是什么,它们与生活中的日常事件、思想、情感和追求的关系如何,将是本书接下来几章的主题。同样,存在主义治疗处理的就是这类主题,治疗师在一种直接的、专注的关系中,激发来访者在他们与人生大问题的关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附录二中,你会看到一份关于存在主义治疗的简要描述。

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治疗与其他心理学和治疗流派相比,有着一些鲜明的特征。我们将在这本书中陆续指出这些特征。

存在主义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明确地把基本的生活问题作为心理学最重要的主题,并坚持采用现象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因此,心理学应该主要从内在体验去解释生活,而不是从外部观察到的行为去解释。这一差异让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在某些方面——比如,人类在交通情境下或婴幼儿阶段的行为——缺乏“可靠的”知识,但是它对人类的真正愿望和真实生活的问题有更多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和研究领域,它包括了关于人类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不仅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视角。

与弗洛伊德派和荣格派心理学相比,就心理学家对人类个体生活的深度关注而言,存在主义心理学与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一个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分析传统非常重视童年事件的后果;而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和治疗师更关注个人现在和未来的状态,而且他们对改变秉持开放的态度。此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和治疗师不会提倡解释来访者“背后的东西”,而是主张详细描述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生活远景。

与文化或跨文化心理学相比,存在主义心理学对文化变量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两种取向应该能够相互补充,达到一种整合的状态。

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现象学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以及心理学中的某些叙事取向(社会建构主义)也有关联。但正如表1—2所列出的,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本书后文会有更详细的描述。

表1—2 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存在主义心理学

· 关注基本的生活困境和人生大问题

· 同时强调生活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 主要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从内部研究人类生活)

人本主义心理学

· 关注人的潜能和优势

· 强调生活的积极面

· 主要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从内部研究人类生活)

积极心理学

· 关注人的潜能和优势

· 强调生活的积极面

· 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外部研究人类生活)

主流心理学

· 关注行为的各个方面

· 比较强调生活(问题)的消极面和病理学

· 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外部研究人类生活)

与存在主义哲学(它的母学科)和存在主义治疗(它的主要应用领域)一样,存在主义心理学也是一项真正的国际成就。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治疗应用,离不开许多国家优秀学者的杰出贡献。在附录一中,你将看到在这个领域特别重要的23位学者的简要介绍。

目前有许多著作阐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约翰·麦奎利的《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 , 1972)就提供了一份精彩的存在主义哲学综述。近年来,存在主义治疗这个应用领域也出版了不少著作。米克·库珀在《存在主义疗法》( Existential therapies , 2003)一书中,便提供了一份关于存在主义治疗的简明概述。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存在主义心理学——身为哲学和治疗之间理论和经验的桥梁——却很少得到系统和连贯的阐述。

心理学应该告诉我们如何以最好的方式生活,如何帮助人类同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但这似乎在以往哪一本书中都找不到。本书就是改善这种状况的一次尝试。 QDDUdEg/yk1UzIFDX8SoDSpxqY5muXWtHpFi/cGog3q55SnCeMgc0tXmmDdlM4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