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是一切营销动作的终极目标。
“无信任,不成交。”
品牌、质量、功能、包装、价格、货期、广告、代言、粉丝……这些都会影响成交。但是在这些眼花缭乱的众多表象背后,影响成交的最关键理由只有一个——信任。
“我不信它价格如此划算”“我不信它能有这么好的功能”“我不信它还能给我带来便利”“我不信能有那么多人喜欢它”……一句“我不信”,就可以抹杀你所有的营销动作。所以,一切营销的起点,就是建立信任感。
先问你几个问题:为什么熟人之间更容易产生信任?为什么大品牌会让你觉得更值得信赖?为什么大多数人更相信权威专家?为什么有些陌生人,你很快就会对他产生信任感?而对有些人则不会?
信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之一。
在《我们的信任》一书中,作者布鲁斯·施奈尔指出,劳动分工是对信任的考验。如果我们做不到信任数以百万计的不知名、未谋面的陌生人,就无法从事专门工作。
人类这个物种如果无法互相信任,就会永远停留在石器时代。
人类社会的大规模协作和社会化分工,使信任得以产生。在两只成年公虎之间,不会产生信任。而在两个陌生成年男子之间,基于社会协作则会产生信任。
进化心理学者研究认为,距今600万年前,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开始产生共情能力;大概四五十万年前,人类开始依靠群体狩猎、采集等方式维持生活;大概1万年前,文明出现。协作,作为一项生存技能,改变我们的行为。作为独立的个体,人类很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独自生存和延续。人们需要一起捕猎大型动物、抵御猛兽侵略、照顾伤病妇孺,人类活于社群。
欺诈对于个体而言,短期是有获益价值的。但是生活在社群中的个体,如果行骗,就会丧失未来与被骗对象的协作机会,危及自己在社群中的名声。当计算未来收益足够大于短期收益,人类非亲缘个体间产生协作与信任,是自然演化、适者生存的必然。当然,个体如果计算短期收益远远大于未来收益,铤而走险的行骗也自然会存在。
人类生存于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我们普遍希望有一个确定性的预期。信任源自人们的预期。这个预期,是对一致性行为的预判。不论基于品格还是能力,都是对其行为一致性可能的预期。
与人预约下午3点见面,你准时抵达,别人就会对你守时的品格产生信任。如果这次你爽约迟到,下次别人就会对你守时的品格抱有疑虑。你曾经胜任某项工作,公司也会信任你在新岗位的能力。如果你之前不能胜任某些工作,上司可能会在分派你新任务时对你的能力产生疑虑。
心理学分析认为,信任包含信任别人的品格(动机意图)和信任别人的能力(实际行动的才能)。信任的背面是怀疑。怀疑品德、怀疑动机、怀疑承诺、怀疑才干、怀疑经历。
家里新来了保姆,负责照顾新出生的宝宝,你绝不会在出门的时候把家门钥匙给她。因为你不知道她的人品怎样,你无法判断其之后的意图和行为。
而如果19岁的侄女在你家做客,你正好有事出门,让她看家。你会安心地出门,但你会担心她能否把你家的宝贝照顾好。因为,在照顾小孩这个能力项上,她不一定有能力把事情办好。
再譬如,我们都相信姚明、刘国梁非常爱国,也信任他们能够带领队伍打好篮球和乒乓球。我们信任其品格,也信任其能力。但是,我们很难相信姚明能够踢好足球或者刘国梁能够打好篮球。因为术业有专攻,被信任的品格不能代表他们在所有方面的专业能力。
因此,信任的定义是,基于人或组织的品格和能力,对其可能行为的肯定预期。
信任=(品格+能力)×肯定的预期
明确了信任的定义,我们再来看直播电商。很多直播间,观众都是一滑而过。凭借什么在短短的两三秒内留住人?留住人之后,如何激发他的购买欲望,最后能够达成交易?这对于每一个主播而言都是一次现场大考。
每一次直播销售,最终都是一场流量与转化率的数据考核。没有转化率的直播,就是一次失败翻车。转化率,这对于知名与不知名的主播,都是真金白银的挑战。要提高转化率,就要建立直播的“可信人设”,这成为决胜直播间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其核心就是,建立起受众肯定的预期。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探讨这个问题。以定位人设品牌为基础,让你的观众建立肯定的预期!这里包括怎样的方式才能吸引人,怎样的行动可以留住人,怎样的方式才能让人印象深刻,怎样实现直播间的热卖,以及怎样吸引人们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