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事实的主观理解

在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错误发生,这些错误及其后果先后出现,以失败或方向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类心理活动中有制定目标这一项,而制定目标的过程需调动主观判断,因此就会有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制定目标的活动最早出现在童年早期,两三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为自己制定目标了,他们的目标就是要获取优越感,并且一生都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所有人都会遵循这个规律。尽管孩子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判断错误,但已经确定好的目标还是会不同程度地指导着孩子的行为。孩子通过具体行为对目标进行细化,同时根据这个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然后一点一滴地向着目标努力。

由此可以看出, 孩子自身对事物的理解决定了他们如何发展和成长;当他们陷入新的困难情况时,他们的行为又会受制于自己曾经的错误和失败经验,了解这两点对于孩子心理教育至关重要。 在特定情境下,孩子表现形式的强弱或特征并不取决于客观事实或客观环境(比如说妹妹出生),而是取决于孩子对事实的主观理解。这充分证明了因果关系理论的不合理性:客观事实及其绝对意义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但与错误的主观判断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

主观判断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决定了要选择的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判断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基础,同时也塑造着我们的人格。经典案例“恺撒征服埃及”可以说明主观判断对行为的影响。恺撒在攻打埃及时,他下船跳到岸边,没有站稳,跌倒了。跟随他的罗马士兵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如果不是恺撒挥舞着胳膊大喊“非洲,我一定会拿下你的!”,再勇猛的士兵,看到恺撒跌倒也很有可能就掉头回罗马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现实事件里存在的因果关系太过薄弱,一个构建良好的完整人格会影响事件结果 。该理论同样适用于群体心理和理性意识的关系:如果在一个事件中,与群体心理的某一个条件相比,理性意识占了上风,这并不是因为群体心理或理性意识给出的理由符合当时情况,这其中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只能表明群体心理和理性意识都反映了人们的自主性观点。通常,只有在我们尝试并证明了错误观点行不通以后,理性意识才会建立起来。 EBep7c7hoBU3gwF5e6upuCr8+gP1PSMYK07Hbrix+dbiMBQtUxCQIrQZOenP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