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完整而独特地看待每一个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和成人的教育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自我认知和自我引导,但又略有不同:对成人教育而言,引导只是基础手段,但孩子还未发展成熟,所以成人对孩子的引导至关重要。如果让孩子自主发展,在拥有良好环境和漫长的发展时间的情况下,他们最终会接近成人的文明水平。但这显然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必须在孩子发展过程中给予引导。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作为成年人,我们都很难了解自身情绪起伏、爱憎喜恶等心理状态。对于孩子,即使有相关专业知识,想要了解和引导他们也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特别关注孩子心理相关的问题,不仅是理论本身的发展需要,还为了揭示成人性格和成人行为。不同于其他心理学体系,个体心理学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强调人格的统一性,研究人格的发展动态和表现形式的变化。个体心理学是科学的知识,从错误和失败的经验中总结而得,是实践的智慧。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掌握了个体心理学内容,都可以进行实际应用,对相关个体给予引导。

基于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其理论要义相互联系,组成了有机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人格的统一性激发和指导着个人行为,人类的行为与其心理活动同样反映了这样一种关系。我将在本章中整体介绍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并在后续章节中详细阐述孩子的心理引导和教育问题。

对内心目标锲而不舍的追求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现象。从婴儿期开始,孩子就无意中形成了他们的人生目标,他们朝着这个目标奋力成长,追求伟大、完美、优越。制定目标、为此奋斗的行为体现了我们作为人类而独有的思考和想象能力。这个目标是我们的人生指南,指导着我们的行为,甚至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们根据既定目标和生活方式而思考,而非客观地思考。

人格具有统一性。每个个体的行为既反映着人格,又受人格的约束和塑造。如果把个体人格比作一幅画,那我们恰恰就是这幅画的创作者,我们是塑造自身人格的艺术家。艺术家不是完美无瑕的,也难以了解自己的内心和身体,他像普通人一样,有弱点、会犯错。

我们要知道个体在建构自身人格时是有局限性的,个体不会依据客观事实来构建统一的人格,而是依靠对生活的主观认识,因此,个体人格有独特的风格和目标。人对某一现象或事件的认识并不能客观地反映现象或事件本身。正因如此,生活在相同世界的人类个体会千差万别。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对身边事物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些看法有的对、有的错,但它们都是我们塑造自我的依据。人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遭遇失败,我们需要谨慎处理这些生活中的小插曲,特别是童年早期的认知偏差,因为它们会影响成年后的生活。

以一位患者的童年经历为例,该患者为52岁的女性,临床表现为喜欢诋毁年长于自己的女性。她从小就生活在姐姐的光芒之下,得不到大家的关心,一直感觉很自卑。如果我们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理论来看待这一案例,就会发现女人从幼年到生命的后期阶段都存在着相同的心理机制和动因:她总是害怕自己受到轻视,也会因他人受到优待或偏爱而变得愤怒、烦躁。即使不了解这位患者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不了解她自身人格的统一性,我们也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将她的童年经历和成年后的表现联系起来。此时,心理学家就好像是一位小说家,他需要根据特定的行动、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来构建小说人物,除此之外,还要保留人物自身人格的统一性。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不仅能够预测这位患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还可以清晰描述她独特人格下的行动、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特征。

人类心理活动中存在着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自卑感。在自卑感的催化下,寻求发展和设立目标的行为参与构建了个体的人格。 孩子的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自卑会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通过改善处境能够逐渐缓解或消除自卑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补偿理论。

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导致犯错的可能性变大。自卑感是一把双刃剑,它会帮助我们实现个人目标,也会让我们对自己进行心理调整,进而导致感受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扩大。在自卑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发展心理补偿机制才能克服,即使最后没能改变自卑状态,这也是我们心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假设有三组孩子,他们身上都明确显现出了补偿特征。第一组孩子,患有先天残疾;第二组孩子,在缺爱环境下成长;第三组孩子,在溺爱环境下成长。

上述三组分别代表了问题孩子的三种基本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这三种情况,我们可以了解相对正常状态下的孩子的发展情况。孩子先天残疾的情况并不常见,但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大多数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与先天残疾的孩子类似的心理特征。缺爱环境和溺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按照这两种情况来划分,甚至有的孩子两者兼具。

在这三种情况下成长的孩子都会有不足感和自卑感,作为补偿,他们会产生一种超越常人的强烈野心。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总是相伴产生,在同一个节奏上波动,二者是在同一基本现象下产生的两种心理感受。所以,心理状态出现问题时,很难判断究竟是严重的自卑感还是疯狂追求优越所带来的伤害更大。在案例中,我们发现,过度自卑会让孩子为自己制定偏执的目标,这种行为会毒害他的心灵,让他永远得不到满足。这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益处,因为它是由不正常的野心所驱使的。这种野心就好像是被强行塞进了性格特征和个人风格的外壳里。它就像一个随时存在的警示器,个体因此变得异常敏感,而且时刻处于警惕状态,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或被人超过。

个体心理学中有很多关于孩子过度自卑的案例。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的人会精神紧张,甚至举止怪异。发展到极端状态时,他们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负责任,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心理层面,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还发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选择逃避现实和客观事实,重新为自己构建新世界。这些人靠着白日梦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构筑了内心的平静。他们在脑海中虚构现实世界,以此来平衡现实和想象。

我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过度自卑的心理状态呢?心理学家和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或个体表现出的社会情感水平。社会情感是孩子正常成长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判断孩子正常成长的标准。任何降低社会情感或集体情感的行为都会给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围绕社会情感的原则,个体心理学形成了相应的教育方法。作为父母或监护人,我们不应该让孩子只依赖于某一个人,否则长此以往,他会很难适应未来生活。

校园生活是孩子最早要面对的严峻考验之一。通过观察孩子刚进入校园生活时的适应程度,我们可以判断他们的社会情感水平。对于他们而言,学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因此,校园生活,特别是和老师、同学的相处情况,真实反映了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

如何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大多数人在回忆自己初入学的情景时,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但如果我们在孩子开启学校生活这件事情上给予正确引导,那么学校生活就可以弥补孩子在婴幼儿期形成的缺陷。理想状态下的学校应该是家庭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协调者,它不仅仅要向孩子传授理论知识,还应该指导他们进行实践,教会他们生活的艺术。目前,学校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在帮助孩子克服由父母教育造成的缺陷这个问题上,学校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所以,我们同时还需要从家庭入手,找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的作用有限,但它恰好可以反映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果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没有接受过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那他们在进入学校时很可能感觉孤单。他们会受到同学们的孤立,被认为是性格古怪,随着他们的成长,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他们逐渐成了问题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人们往往归咎于学校教育,而事实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导致孩子的性格存在潜在缺陷,当他们开启学校生活时,这些缺陷便逐渐显现了出来。

行为存在问题的孩子是否能够在学校取得进步,在个体心理学中属于开放性问题。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孩子在学校受挫是一个危险信号。这个信号并非特指学业失败,而是预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它意味着这个孩子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有些人在童年时期遭遇挫折时,他们会绕开正常的途径和任务,转而寻求通往肆意而为和不劳而获的道路。他们放弃了被社会认可的常规道路,选择了一条小路,在这条小路上,他们可以通过获取优越感来补偿自身的自卑感。同大多数受到挫折的人们一样,他会选择能够让自己快速在心理上获得成就感的途径。与遵守社会规范相比,无视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以及违反法律,更容易让一个人立于他人之上,体会胜利者的感觉。这种选择捷径来获取优越感的行为体现了内心的懦弱和无能,不管表面上看起来有多勇敢。这种类型的人只有在他笃定成功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做某件事,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据我们观察,罪犯的行为看似鲁莽,但罪犯内心深处是非常懦弱的。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在孩子的行为中捕捉到各种迹象,这些迹象告诉我们被观察者存在性格缺陷。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总是站不直,想找物体依靠(成人也会出现同样的行为)。我们在训练这类孩子时,总是急于“对症下药”,没有认真思考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经常会有人对这样的孩子说:“站直,不要总是靠着东西。”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是他总想要靠着什么物体的外在表现,而是他内心存在的过度依赖感。我们可以用惩罚或者奖励的方式改变他的这个行为,但他内心存在的过度依赖感并不能因此而消失,这种依赖感会一直伴随着他。优秀的教育者能够读懂这些行为传递出来的信息,并且能够感同身受,用自己的同情心治愈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疾病。

根据孩子的某个行为表现,我们能够总结出多种性格特征。例如,从孩子站立时总想要靠着什么物体这个行为中我们可以快速得出他具有焦虑和依赖的性格特征。将他的情况与过往案例做对比分析,然后再重新构建此类型孩子的人格,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被溺爱的孩子。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另一组在缺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研究这类孩子的性格特征时,我们可以参照反社会者这一群体的案例。在这个群体的档案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童年时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虐待。所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冷酷、嫉妒和憎恨的性格,无法忍受他人幸福。嫉妒型人格不仅仅存在于罪犯当中,看似正常的普通人也可能会有嫉妒型人格。这种类型的人在看管孩子时,不允许孩子比自己童年时更快乐。不仅一些父母会有这样的态度,甚至负责照顾孩子的其他监护人也会有。

其实他们的嫉妒并不带有恶意,只是受虐待孩子成年后自然流露出的心态。从嫉妒型人格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伴随着他们成长的“至理名言”,例如“孩子不打不成器”。我们有无数的证据和实例来证明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死板、专制的教育方式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拉大了教育者与孩子的距离。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症状,找出症状之间的联系,进而建立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帮助我们找出内在的心理过程。心理的每一个方面都反映了人格,只有我们在所有方面都发现了相同的特征时,研究才算成功。因此,个体心理学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是一门艺术。我们不能将个体心理学的概念系统死板、机械化地应用到个体身上。个体是研究的核心,不能仅通过个体的一两种表现就得出最终结论,我们需要找出所有能够支撑假设的潜在表现。例如在证实预先假设前,我们需要在个体行为的各个方面都找出了相同的固执和悲观特征,才能确定他具有固执和悲观的人格。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并不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因此无法隐藏真正的自我。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对待自我的态度并不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解读他的人格,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这个人的行为以及结合他自身情况对这些行为做出解释。虽然患者不会有意说谎,但我们还是应该知道他们有意识的思维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是存在巨大差距的,而缩小这个差距的最佳人选就是客观且具有同情心的旁观者。不管这位旁观者是心理学家、父母还是教师,都应该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解读。由此可以发现,人们无意中的行为也都带有目的。

在人类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存在三个基本问题,个体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态度反映了他最真实的自我。

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关系。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对比分析看待现实的主观和客观看法中讨论过了。社会关系也可以体现在具体任务上,比如说,交朋友、与他人友好相处。个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认为朋友、社会关系完全与他无关,他也不需要解决这些社交问题,那么“不在乎”就是他的答案。通过他的答案,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个人的人格方向和结构。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社会关系并不局限于交朋友、与他人见面,它还涉及友谊、合作、真诚和忠诚等抽象概念,这些都属于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度过人生。 具体而言,就是我们想在社会分工中承担什么角色。如果这个社会问题是由多个个体来决定,由我和你之间的关系来决定,那么本质上可以看作为人类和地球的基本关系。我们可以把全人类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和地球建立相互关系。人类想从地球上得到什么?跟第一个问题一样,第二个问题即职业问题的答案也并不是单方面的,它不属于个人问题,而是关乎人与地球的相互关系,人们无法完全靠自己解决。成功不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与客观现实有关。所以,个体对于职业问题的回答,以及他的思考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他的人格和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个基本问题来自人类被分为两性的事实。 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不是主观的,也不属于个人范畴,需要根据关系内在的客观逻辑来寻找答案。“我对异性的看法是什么?”,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都不是完全正确的,只有考虑了所有与性别关系相关的问题后才能得到正确答案。爱情和婚姻中的问题,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任何偏离的方式都意味着人格存在缺陷。不恰当地处理爱情和婚姻问题会引发各种不良后果,我们可以根据个体潜在的人格缺陷来解读这些不良后果。

根据对上述三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可以确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和具体目标。这个目标对人们来说意义重大,目标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他的所有行动也都会反映出这个目标。例如,某个人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研究人员,这个目标在生活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那么这个人解决所有问题的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这个目标。在所有的解决方法都具有建设性作用时,他就会感觉很快乐,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也是有能力的,这些感受都源自有意义的建设性活动。当目标消极,仅能体现个人利益,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时,那他会发现自己连那些基本问题都解决不了。他也会因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而闷闷不乐。

三个基本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在社会生活中,这些基本问题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具体任务,而这些任务只有在社会或公共环境下才能实现,也就是在社会情感的基础上实现。任务最早出现于童年早期,随着社会生活的刺激,孩子的感官会逐渐发展成熟。在孩子看、说、听的过程中,以及与兄弟姐妹、父母、亲戚、同事、朋友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任务。这些任务总是在与他人或社会的互动中产生,所以,逃避社交的人是迷茫的。

个体心理学坚持认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才是“正确的”。不符合社会标准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它们违反了法律法规和客观现实。对于错误行为实施者来说,错误行为会让他毫无价值感;对于错误行为承受者来说,他们若进行报复,则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无价值感。违反社会标准的行为会破坏内心固有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存在于内心深处。

个体心理学强调用孩子的社会化程度来衡量他们的成长情况,借此能更加容易地了解和评估孩子的生活方式。通过观察孩子的生活问题可以看出他们是否已经做好了“正确的”准备,即是否具有社会情感,比如是否有勇气、是否有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否有积极的目标。接下来我们要找出他们实现目标的形式和节奏、自卑感和社会化的程度。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果在构建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个体就会进行重建,直到形成稳定的有机整体。 0ABiv3EugOQ8X201pmt9MpVzd+gLBJDGFzyOfzxkHZaWABPEXnE2JyXXyO2LNL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