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育者扮演的角色

个体心理学坚持认为人格具有统一性,每个人都会逐渐建立一种行为模式,人格会按照个体的行为模式表现出来。脱离人格来解释一个人的行为是片面的,因为每个行为都可以从不同方面解释。例如,当我们把拖沓这一行为,看作是孩子对学校任务的一种回应,那我们就可以对拖沓给予明确判断:他不想和学校扯上任何关系,因此也不想完成学校的要求,拖沓就是他的反抗方式。

从个体心理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了解到“坏”孩子的总体情况。他对优越感的追求不是以学校接受的方式进行,而是以学校反对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注定不会有好结果。孩子逐渐表现出一连串典型的行为症状,这些症状带来的影响日积月累,最后演变成屡教不改、停滞倒退的情况。他们成了学校的捣乱分子,爱搞恶作剧,引人大笑,扰乱秩序;也可能惹恼同伴;还有可能逃学、加入街头混混的行列。

我们不仅掌控着学龄孩子的命运,而且还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体的未来。因为学校是连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它可以纠正由家庭养育造成的错误的生活方式,同时,学校也承担着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责任,保证他们能随着社会合奏曲完美演奏自己的曲调。

纵观历史上学校角色的演变,会发现它总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理想模式来塑造学生,根据时代和统治者的要求教育学生。如今,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理想模式,学校也必须相应地做出改变。如果在当今社会中,理想的人类是有自制力、勇敢的独立女性和男性,那学校就必须相应地调整教育方式,让学生向着理想的人类发展。

换句话说,学校并不是人生发展的终点,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为自身利益。有些孩子不想成为学校定义中的模范学生,但学校不能因此而忽视这个群体,他们并没有放弃对优越感的追求,而是把关注点转移到了其他不会带来过多压力的事情上,转移到了他们认为更容易成功的事情上,这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之所以更容易成功可能是因为在童年早期,孩子曾无意识地经常重复这类活动。他们可能不是数学天才,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教育者不应该忽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重要成就,而应从孩子的特点出发,鼓励孩子提高自己在其他活动领域的能力。教育者应从孩子的某一特点入手激发他的自信,让他觉得自己在其他事情上也能获得一样的成功,引导他收获人生的果实,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智力低下以外,所有孩子都有能力在学业上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他们首先要克服人为障碍。学校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是该学生的在校表现,与教育和社会的最终目标相比,这个评价标准比较抽象,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障碍就源于学校的评价方式。从孩子自身来看,障碍源于他们缺少自信,对优越感的追求找不到适当的表现形式,逐渐偏离了对社会有益的方向。

在面对学校和个人障碍时,孩子会如何应对呢?他们选择了逃避。他们做出老师不喜欢但可以引起老师注意的怪异行为,或者表现出无礼、固执招来同学们的注视。这类孩子不断地在学校捣乱,但他们把自己看作英雄、小巨人。

学校好像是一个大的检验站,经过学校的检验,孩子不正常的心理表现形式和不恰当的行为举止都会逐渐显露出来。孩子的心理问题虽然在学校阶段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全部源于学校。一方面,学校承担着教育和纠正错误的使命;另一方面,学校也会将家庭养育造成的缺陷表现出来。

一位优秀的老师通常具备较强的洞察力,通过观察孩子入学第一天的状态和表现,他可以了解到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很多孩子在新环境中很快会暴露出自己被溺爱的特征,因为他们难以接受新环境,面对新环境,他会觉得非常痛苦。这类孩子没有与人交往的经验,他们不会与他人相处。在孩子入学前,家长理应教给孩子一些与他人相处的技能,以便他更好地适应群体生活。比如,在学校,他不能因为有一位好朋友而忽略其他同学。学校生活虽然可以纠正家庭养育出现的问题,但没有问题的孩子进入学校后能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RI1tK2PzUp3lF+ljidCS85DJFlyCu0c8ZlWWiKTQavZq0fEdC+jlZzIxG+5Gax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