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附和之附和

不是分析的事,是感受、体验、审美,是心的沉入,绝不是分析。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进行分析的。有些事物可以分析,有些不能分析。涉及人文的、情感的、灵魂的东西,首要的不是分析,如果分析,也只能在感受、体验、审美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就说分析,也不能这样去教,老师如果把课堂的氛围营造成一种分析的环境,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分析了,是不是?

我想,这正是一个激活思维的好时机……

你看,还是在表面,有没有比思维更为重要的东西?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激活孩子思维的呢?

于是我说:“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认真预习课文,并充分利用课本和资料,你们的答案确实是正确的。”

这相当于老师一再暗示、鼓励孩子不用自己想,要在课本上面寻找现成的答案。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不满足于一个现成的答案”,这节课全部的过程就是要证明这一点,让孩子认识到答案背后的东西并不是唯一的,并不是书本上才有。可是,当女孩说出了现成的答案时,老师却夸她“很聪明”,当全班其他孩子附和这个答案时,老师又夸大家“都很聪明”。女孩是在附和课本,其他孩子在附和女孩,老师呢,在夸奖这个附和的附和。

为什么老师会说“同学们都很聪明”呢?因为“能够认真预习课文,并充分利用课本和资料”,所以“你们的答案确实是正确的”。老师上课的目的难道就是让孩子预习课文以获得正确的答案吗?获得“正确”但又“现成”的答案,孩子就“聪明”了?既然答案正确,为什么还要“不满足”?既然孩子“很聪明”,为什么还要翻来覆去地证明他们这样做不对呢? fqu2I97iP4xbdx1BnMPK+FGxa1934ORmcU27AFsssEG+A5XlZDT5h+S/zkheRU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