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老师说完“现在我们大家知道什么是草原了吧”后,拿出了一张纸。我本以为是关于草原的画面,没想到是一张关于青蛙、蝌蚪的图片。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是‘小蝌蚪找妈妈’。”刚才是草原,一下子又是“小蝌蚪找妈妈”了。
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既然正课是“小蝌蚪找妈妈”,老师前面为什么要问草原?前面的“草原”可能是主题课,像我们中心上课,一般前面都有一个主题,与孩子讨论,但是主题必须跟正课有关联才行。如果“草原”是主题课,它与正课就没有形成关系,出现了断层。孩子正在认知草原,突然,“嘭”地一下,跳到另外一件事物上面。这样就像把孩子的思维、内心感受、脑中的形象从腰部切了一刀,他们的大脑得立刻转换,从对草原的认知跳到蝌蚪上面。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如果教学大纲里真的安排了“小蝌蚪找妈妈”这样一课,要么,我会把主题课与正课联系在一起,到时候顺水推舟进入正课;要么,我会牺牲教学大纲,顺着孩子的思路往下发展,进入想象、创造,比如这节课,我会让他们说说对草原的想象,再画幅画,这样就能达到最好效果。
电视上播放这种课确实让人费解,唯一的解释是,在过去,我们的教育还处于粗放型的状态,有一点变化就会觉得十分新鲜。什么是好的老师、好的教育,不光普通的编辑不能识别,就是做教育研究的专家往往也不能识别。比如,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时,有位专家整理出一本书,是南方一所国际学校的老师们各自讲述自己最满意的一课,由专家整理出来作为全国教师教学的指南。这本书里的教学方法问题很多,有些还相当严重,我举其中一课说明问题,这节课名叫《小橘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