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培养出新的动作技能时,大脑中的其他区域也会受到刺激,为学习做好准备。例如,如果孩子能在跳跃、前进和蹦跳时控制好身体,他就能更好地保持协调动作和把控时间。这也意味着孩子可以在学校里控制好手中的铅笔,安稳地坐在椅子上,专心完成手头的任务,不会因为身体想做别的事情而分心。平衡能力差和姿势不佳的儿童,以及对动作技能缺乏控制的儿童,都很难安静地坐着,这直接影响了他们集中注意力和遵循指令的能力——大脑会因为身体想要在椅子上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而分心。这些孩子通常也不能精确控制手和手指的运动。
精细动作控制使孩子们能够在纸上流畅地书写。只有身体的大肌肉或“大动作”技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时,才能培养出这项能力。这是因为身体的发育方式非常特殊,先从大肌肉开始,再到小肌肉,也就是从躯干到指尖和脚趾尖。那些有很多机会通过幼儿时期的多种运动模式来发育大肌肉的孩子,也将能够发展出良好书写和铅笔控制所必需的精细动作技能。
当孩子有机会发展动作技能时,他们还可以移动眼睛的肌肉,进而刺激视觉技能发展。当目光移动时,他们的眼睛能够学会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平稳、协调地看事物(这对阅读是很重要的),也能学会分配注意力(这对交替看白板和书或计算机很重要)。同时,大脑也在学着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这些都是学习的基本技能——目光只有能在一页纸上平稳地移动才可以阅读,大脑则需能够解释正在阅读的内容。“可视化”(在头脑中看到)和感知(理解所看到的)的能力是学习的关键要素。这些能力的发展都是动作经验积累的结果。动作技能和运动机会有限的孩子通常会觉得这些任务非常困难。
此外,运动还能增强长期记忆和巩固回忆。重复的动作能刺激儿童对时间和空间的记忆,而且这些记忆能够保持一段时间。因此当宝宝反复尝试完成某一项任务时,动作会被细化,继而能够做出流畅、可控的动作。例如,一个正在学习爬楼梯的宝宝会反复做这个动作,一旦这种运动模式在其神经通路中稳固下来,宝宝便掌握了爬楼梯这个动作,随后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重复的运动模式能够使孩子对身体和动作产生控制感。
自发地控制动作表明大脑不必“思考”需要怎样才能做动作。对于能够自发运动的人来说,我们的大脑早在运动之前就已经记录、计划和绘制了我们的运动。而受过脑损伤的成年人会认为再次学习做动作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必须考虑每一个环节。这样思考着去运动很辛苦,因此他们很快就会疲惫,而且他们在做某个动作时,很难兼顾其他事情。在进入较难的学习环境(如学校)之前,没有形成自发运动模式的孩子面临着相同的挑战。但他们还无法像成年人那样表达,也不知道自发运动模式是什么感觉,以及失去这种能力是什么感受。父母通常不会注意到孩子是否发展出自发动作技能,一般来说,这仅仅是因为父母不知道从何处观察。
我们绘制了一个动作技能发展的金字塔,来帮助你判断孩子的发展进度,如图2-1所示。
图2-1 动作技能发展进度表
动作是一切学习的开始。
——R.梅利罗和G.莱斯曼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进化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