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为什么单身的人那么多

在过去5年里,我看到人们对单身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新闻媒体、综艺节目以及自助书籍对单身人士的评价越来越毒舌。媒体关于单身的报道愈加负面,电视大拿们的看法也日渐主观,经常说出打压式的话;而一些人生建议类书籍动不动就怪罪于单身男女,说他们不注重形象管理、情商低、在爱情面前犹豫不定。这些话就像毒药一样,让处于空窗期的人不再认为单身只是过渡,甚至有一些人似乎永远卡在单身状态无法挣脱——单身就像陷阱一样,一旦掉进去就很难走出来。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用全新的视角解读单身,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大家找到爱情,长久地维持亲密关系。

为了搜集案例,我常常请朋友们来家里聚会。大家坐在一起畅聊爱情的美好,吐槽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奇葩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总会遇到一些阻力。例如,35岁的安娜说:“我们这几年一直在聊单身,这个话题已经很让人抓狂了,真的找不到新话题了吗?”关于自己单身的经历,安娜依旧有很多话要倾诉,可她不想过多地与人分享。很多单身男女面对好朋友也难以敞开心扉,还会因单身而感到羞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内心深处会挫败感十足。过去的5年里,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亲密关系问题比以往更加复杂棘手,无论来访者是已婚、同居还是单身,现代生活让人们感觉难以经营感情。因此,本章就是要帮助读者理清在亲密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减轻这些因素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最重要的事情是:放过自己,不要再自责了!想要做到这一点,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从1971年到2001年,英国独居家庭的比例增长了近一倍,在英国家庭中的占比高达31%。在许多人眼中,女性会把建立亲密关系看成一件很困难的事,可事实上,男性也有类似的感受。在25~29岁的男性群体中,有将近1/4的人还在与父母同住。此外,25~44岁的男性群体中,独居比例是20年前的两倍。最近的调查数据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在50岁以下的伦敦人里,70%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有过约会。这意味着拥有稳定亲密关系的人简直太少了。尽管网络征婚、午餐约会、征婚专栏、速配、传统婚介机构等各种方式都很受大家认可,可单身人士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这就好比人人都在关注合理膳食,肥胖人士却越来越多。

人们往往能找到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越来越高的单身率,比如婚姻更脆弱、人的寿命变长、社会更加富裕,这些因素使得女性有了独立生活的选择权。然而,这种解释并没有太强的说服力,我们需要深入挖掘。

过去5年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消费选择的爆炸式增长。消费者面对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从前,我们只需要在天然黄油和人造黄油间二选一,现在却出现了低盐、有机、添加了omega-3脂肪酸或橄榄油的非氢化黄油,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新式黄油。虽然过多的选择让人纠结,可我们总觉得多多益善,并对此深信不疑。的确,经济繁荣不仅让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裕,还让政府有余力发展公共事业,修建更多的医院和学校,让人们在医疗和教育上同样可以自由选择。然而,宾夕法尼亚州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理论和社会行动学教授巴里·施瓦茨认为:太多的选择和没有选择一样糟糕;选择泛滥可能是人们不快乐、不满足,甚至抑郁的根源。这个观点源自施瓦茨教授买牛仔裤的遭遇,他以此为灵感,写了一部关于选择的书籍,于是就有了这本全球畅销的著作《选择的悖论》。故事是这样的,施瓦茨教授最喜欢的牛仔裤穿破了,他想去买一条新裤子。结果,他发现牛仔裤居然分为紧身裤、直筒裤、阔腿裤和垮裤。导购还问他是要水磨的、酸洗的还是破洞的。教授一脸茫然,导购还继续追问他是要拉链款还是纽扣款,要做旧褪色的还是普通的。这个例子可能会让大家忍俊不禁。然而,在恋爱约会这件事上,我们也常常像这位教授买牛仔裤一样,陷入选择困境。约会网站铺天盖地,每个网站都自称拥有数万名会员,互联网提供了近乎无穷无尽的选择。如果你在这些网站上注册,从理论上讲,你可以从数百万人中筛选出自己心仪的对象。直觉告诉我们,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的约会机会翻了许多倍。然而,直觉有时也会欺骗我们。

- 多即是少 -

我小时候可是全班同学羡慕的对象,原因是我奶奶开了一家糖果店。她的店里不仅有便利店老板常卖的巧克力,还有各色新奇诱人的糖果。店里的货架有天花板那么高,上面摆满了糖果罐,要爬梯子才拿得到;玻璃柜台里还有动物形状的杏仁饼、果肉果冻和来自瑞士的进口巧克力。奶奶住在伦敦,所以我们只能偶尔去拜访她。我和姐姐把她的小店叫作“棒棒糖店”,去那里享受糖果盛宴简直太美妙了。到了冬天,奶奶的店里还会出售漂亮的圣诞节礼物,包括当时爆火的紫罗兰面霜。我们总是先从一大堆礼物中选几样自己最喜欢的,然后把头伸进柜台,看着一排排紫罗兰面霜,贪婪地嗅着紫罗兰面霜的香气,嘴里还不忘含上一块薄荷糖。可往往半小时后,我就不知道自己想吃哪种糖了。有时候,奶奶会让我们看店,我们会给顾客称糖果并收钱。起初,我还纠结到底吃哪颗糖,可没过多久我们就觉得所有的糖果吃起来味道都差不多。面对数不清的糖果,我并没有吃下很多,反而比平时吃得还少。我儿时吃糖的情景后来被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成了实验项目。他们以市场调研的名义招募了一批大学生,邀请这些学生品尝并评价几款高档巧克力。这些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学生只需要评价6种巧克力,另一组需要评价30种。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学生给出了更高的评分,而且他们当中放弃现金酬劳,愿意将巧克力当作酬劳的人数是第二组的4倍。

为什么第一组学生更容易打出高分呢?巴里·施瓦茨教授认为,更多的选择实际上会降低我们的愉悦感,因为我们担心在被淘汰和放弃的选项中,可能会有自己更喜欢的。单身人士越来越多,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42岁的艾伦现在还是单身。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是单身酒吧的常客。艾伦说:“去夜场的人基本不会太早和别人搭讪,因为大家都想先观望一下再做选择。每当酒吧的门被推开,所有人都会看过去,看看进来的是什么人。如果进来的是路人甲,场子里的每个人都会大失所望,你可以脑补一下那个场面。然而在打烊前的半小时里,人们开始成双成对。如果你搭讪晚了,你一直关注的那个女孩就会被别人抢走,所以必须看准时机及时行动。通常,你最后撩到的都是半小时前还看不入眼的人。我时常想起那句歌词‘为什么快打烊的时候,女孩们都变漂亮了?’歌手看似在调侃啤酒的催情作用,但其中大有内涵。”夜场开始时,艾伦不仅会对场子里的女孩们做一番比较,也会把她们和自己脑海中幻想的会走进酒吧的大美人做比较。临近打烊的时候,酒吧里的女孩立刻看起来魅力四射,那是因为更少的选择推动艾伦做出了选择。他很怀念单身酒吧,但曾经的单身酒吧几乎被社交网站团灭。在某种程度上,今天的在线约会网站就像从前的单身酒吧,只是从不打烊罢了。选择泛滥不仅让我们更难做出选择,还让我们执拗地认为世界上存在完美的东西。我们再回到施瓦茨教授买牛仔裤这件事上。教授对导购说:“就是以前市面上那种最常规的牛仔裤,从前貌似只有一种牛仔裤。”导购听完开始和同事商量,试图弄清教授所说的“常规”牛仔裤长什么样子。最后,导购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常规”,并把教授带到了摆放“常规”牛仔裤的货架前。至此,牛仔裤买得还算顺利,但教授却开始考虑是否有更舒适、更合身、更适合他的款式。他感觉在成堆的牛仔裤中,肯定有一条牛仔裤比手中的常规款更能激起他的购买欲。在此之前,教授每次买到“常规”牛仔裤,都需要穿一段时间才能让料子更加柔软,裤型更加合身。而他现在却心心念念地想买到一条更舒适的牛仔裤。这种购物经历,像极了单身男女找对象。我们总是执着地相信世界上存在完美的恋人,可以永远陪在自己身边,做心有灵犀的灵魂伴侣。事实上,谈恋爱和买牛仔裤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少有人在一开始就能遇到最合适的人。我们都是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相濡以沫,永不分离。

- 最大化者vs满足者 -

20世纪50年代,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决定着手研究人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当时经济繁荣发展,有大量商品供消费者选择。西蒙发现人可以被分成两类:最大化者和满足者。最大化者极其挑剔,他们只对最好的东西感到满意。

我还是拿买牛仔裤来举例。最大化者可能会在商场里一家家地逛,把所有符合标准的牛仔裤都当备选,但他们不会马上购买,而是把心仪的款式藏在货架的最底层,以免被其他消费者买走。随后,他们可能会把商场里所有的店都逛一遍,甚至还会同一家店逛两次,看看是否还有漏掉的款式。在考察完所有选项前,他们不会买任何东西。追求完美固然是好事,但最大化者总是心存疑虑,即便已经将很满意的东西带回家,他们仍会忍不住纠结:“也许我应该再多逛几家店,这样才能货比三家”或“如果我去大一点的商场,会不会找到更满意的牛仔裤”。

如果说在20世纪50年代做最大化者是自我折磨,那么当下网上海量的选择让最大化者的日子更不好过。在电商繁荣发展的今天,最大化者在网上会面对更多选择和更多卖家。购物会让最大化者感觉有压力,但他们始终认为不完美的东西入不了自己的法眼。与他们恰恰相反的是满足者。一个满足者如果在第一家商店找到了一条不错的牛仔裤,虽然他也会综合考虑款式、质量和价格,但他会果断地做出选择。如果这条牛仔裤满足他的标准,他会立刻买下,购物就此结束。虽然其他店家可能会有性价比更高的牛仔裤,但满足者基本不会费工夫去搜寻,因为满足者追求的是优秀,而不是完美。

我想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来说明最大化者和满足者之间的区别。几年前,我和一个朋友去大加纳利岛度假。那里的旅游旺季是冬天,可我们偏偏选择了夏天。岛上的游客寥寥无几,居住地附近的酒吧也空无一人。可朋友坚持认为在岛上可以找到更热闹、更好玩的地方。一天傍晚,我们结束了海滩游玩,朋友非要徒步穿越高耸连绵的沙丘,去岛的另一边看看。我们忍着炎热和口渴,终于找到了一个酒吧。走进这家游客必打卡的酒吧,我们只看见几个客人零星地坐在店里。朋友畅饮了一杯饮料后,马上又想去其他地方。我则想留在那里,欣赏壮观的沙丘景色,好好休息一下。虽然它不是岛上最好的酒吧,但我觉得足够好了。我真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我的朋友又去了另一家酒吧。他解释道:“如果旅行结束后有人跟你说,‘你去过某某酒吧吗,那是个很不错的地方,能遇见许多美女’,而你错过了,会感觉很丢脸。”显然,我是一个满足者(接受我们在淡季来旅游,并对行程很满意),而我的朋友是最大化者(追求极致的体验)。那么哪一个更好呢?如果赫伯特·西蒙在大加纳利岛无意中听到了我们的谈话,他有可能站在我这边,而不是站在我朋友那边,因为他认为选择所涉及的时间、金钱、精力、情绪都需要考虑在内。这一点非常适用于我们在岛上找酒吧的例子。在那一刻,满足才是最佳决策。然而,如果没有朋友的鼓动,我就不可能在逛完海滩后还去酒吧喝上一杯,也没有机会看到沙丘吞没落日的壮观景色,更无法领略岛上的旖旎风光。我们再回头看看艾伦和单身酒吧的例子。很显然,艾伦也是一个满足者。他回忆说:“如果我在酒吧打烊前去搭讪我一直关注的女孩,即使她算不上女神级别,我也会很喜欢她。我们之间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并且很合得来。如此一来,我就不会认为这么做是退而求其次。”施瓦茨教授应该也是个满足者,他从来没有因为只试穿了一种款式的牛仔裤而感到自己被商家欺骗。然而,这件事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从前的购物方式。经过一番深入的研究,他在书中给出结论:选择的泛滥正在让更多人变成最大化者。

- 长久的爱情青睐谁 -

真正面对选择时,人们都想得到最好的。没有人会说“我想让孩子上一所‘差不多’的学校”,或者“我想要一个‘差不多’的医生来治疗我的癌症”。我们都想要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医生。说到亲密关系,更没有人愿意将就,我们想和最佳伴侣携手共度余生。然而,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累得不想再爱了,或者对一成不变的约会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于是,许多人找了一个看起来还算合适的人结婚。比如,一个年轻的姑娘嫁给了一个“不来电”的老男人,只因为他脾气好、性格好。虽然我们知道满足者做决策的背后逻辑,但我们也会对这位姑娘产生怀疑:她之所以一开始就把自己推向失望,也许是想要日后再次被其他男人吸引,最终用离婚的方式彻底离开“不来电”的老男人。在爱情面前,我们毫无疑问,都想成为最大化者。

我们都想要最好的,但如何才能确定我们得到的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呢?比如,如果想找到最好的冰箱,我们就可以多看几家网站,找到最优惠的价格。毕竟,比较价格很容易。

我们可能还会考虑冰箱的能效。这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进行比较的指标,但我们要考虑如何权衡价格与能效。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参数,比如内部空间、制冷时间、外观设计,等等。可以用于比较的参数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能买到自己中意的冰箱。那么,如何选择最好的学校呢?我们可以参考学校排名,但还要考虑上学距离、课后俱乐部、孩子的个性发展、校园硬件设施是否能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否适合孩子的个性、同学圈子如何……太多因素需要考量,并且每个因素都很难搜集到全面信息。如果要挑选最好的医生,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呢?

同样,我们能不能找到最佳伴侣呢?尤其是在网上搜索或速配时,我们如何对心仪的对象进行排名呢?最大化者的思维模式会让我们倾向于根据外在因素做出判断,比如长相、身高、身材和赚钱能力,而不是根据内在的品质,比如善良、诚信和宽容。这些内在品质才是决定一段感情成败的关键因素。

最大化者的思维鼓励我们去比较,否则我们如何能做出最优选择?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约会对象与朋友的伴侣做比较。这样的想法会给确立关系增加困难,因为选择与某人步入婚姻殿堂,意味着可能错过更合适的人。满足者与最大化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他们的目标是“差不多”。因此,满足者很少拿自己喜欢的人与别人做比较,也很少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对伴侣十分满意,因此更容易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

此外,最大化者更渴望和比自己优秀的人约会。如果能与最漂亮的女人或最英俊的男人永沐爱河,人生就圆满了。然而,被拒绝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喜剧作家兼演员哈维·弗斯特恩用风趣的语言诠释了这个现象。在他的代表作《火炬三部曲》中,主角有这样一段台词:长相丑陋的人去追求漂亮的人,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如果漂亮的人去追求丑陋的人,对方最起码不会让他难堪。

满足者和最大化者在爱情上最终都会留下遗憾。幸运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既不是最大化者也不是满足者,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纯粹的最大化者认定,“我只愿意接受最完美的”,而纯粹的满足者认为,“好吧,为了平静的生活,一切随缘”。本章末尾的练习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更接近最大化者还是满足者。你还可以根据练习中的建议,调整认知和想法。

一段关系刚刚开始时,尤其是你想要向对方发出约会邀请乃至前几次约会时,你都可以将自己调整得像一个满足者。这样做会让你有更多的选择,避免一时冲动做出判断,错过一个合适的潜在伴侣。在关系升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像个最大化者,只有在一切感觉都良好的情况下,才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下去。

- 为什么认识新朋友这么难 -

许多人经常被孤独和与世隔绝的感觉困扰。生活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感觉越来越不容易交到新朋友。这个大趋势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单身人士就像是社会变革的探测仪,如同19世纪的矿井里探测井下一氧化碳含量的金丝雀一样。这种鸟儿对一氧化碳特别敏感,因此矿工总是带着它们一起到井下作业。一旦金丝雀死亡,就意味着隧道或通风井堵塞,一氧化碳含量超标,矿工们会被立即疏散。我想知道单身人士数量的激增是不是一个预警信号,提醒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出现了本质上的问题。

在我们的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因此我们强调自主、自由和个人成就。这些理念的盛行渐渐地稀释了将人们凝聚在一起的社会黏合剂。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让我们与邻居鲜有来往,甚至对各种俱乐部和社团都提不起兴趣。与20年前相比,社交、体育和志愿团体的会员人数减少了10%~20%,俱乐部举办会员活动的时长也少了一半。会员之间的私下联络也不像从前那样密切,他们很少会在下班后一起出去喝一杯,也很少聚会。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20年前,平均每个男性有3.5个“知己”可以分享秘密,现在,1/4的男性找不到人倾诉。人们一直认为女性擅长交友,会有很多闺密。然而,女性的各项数据仅仅比男性高了一点儿而已。这项研究让我们意识到,虽然女性的朋友比男性多,但统计数据也呈下降趋势,并且她们可以信赖的家庭成员也越来越少。

社会的物质财富(金钱和资源)越来越富足。政府关注人力资本(教育和健康),社会学家则更倾向于把互惠互利的人际网络当作社会资本。然而,曾经密集的人际网络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人际网络是“人情银行”(出自汤姆·沃尔夫的《虚荣的篝火》)和“公民美德”这两种传统观念的结合。人情银行讲究互相帮扶,公民美德倡导与人为善。哈佛大学公共政策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强调了这一现象,并在他的里程碑式著作《独自打保龄》中写道:“20世纪的前60年里,一股强大的潮流将美国人带入了更加深入的关系接触。但就在最近二三十年,我们的社会关系网被一股危险的激流吞没和撕裂。这一切发生得悄无声息、没有预兆,我们对此毫无察觉。”他用一个让人震惊的现象诠释了这个观点:美国人曾经非常热衷于参加各种保龄球联盟,如今他们打保龄球的次数减少了,一起打保龄球的人数也减少了,大家只和少数几个关系亲密的朋友或家人相约去球馆,有时候甚至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社会之所以会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与周围人相处的时间减少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际关系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即社群社交多于社区社交。人们往往更愿意和同类型的人相互来往,大家关系亲密且彼此信任,形成社群社交式团体。社群社交式团体之所以会有很强的联系,大概率是因为团体中的每个人彼此相似、志趣相投。美剧《欲望都市》中的四个女人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们一起吃午餐,一起聊八卦。社群社交式团体的特点是排外。与社群社交式团体相反,社区社交式团体是兼容并包的,对任何缴纳会费并遵守规则的人都是开放的,例如高尔夫俱乐部、家庭教师协会、保龄球联盟等。这些组织的成员具有多样性,关系疏远,社会联结程度较弱。社群社交式团体的好处是“有难同当”,当团体中的某一个成员遇到困难时,其他成员都会施以援手。而社区社交式团体的最大特点是大家“有福同享”,团体中的熟人社交可能会给你带来许多机会。例如,对于单身人士来说,社区社交式团体的成员可能会充当月老,为你介绍恋爱对象。

常常有人这样问我:“怎样做才能认识更多的人?”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无论是长期单身还是刚刚分手的人,都会感觉结识新朋友很难。在过去的25年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少。从前,社会上有许多团体和组织可以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平台和支持,可现如今它们早已不复存在。人们都感觉越来越孤独,每天只能对着电脑和手机消磨时光,单身人士的日子尤其难熬。正如帕特南教授所总结的:“脆弱的、浅尝辄止的单链关系正在逐渐取代过去密集、多元且成熟的人际关系网络。我们身边的许多社会联系是一次性的、带有特定目的,并以自我为中心。”这意味着单身人士不得不参加“速配”这类像快餐一样,让人颇有压力的联谊活动。而实际上,在轻松自由的社交场合中认识的对象,能更好地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

总结

· 理解单身潮背后的社会趋势和压力,不要为自己没有脱单而自责。

· 选择泛滥反而让选择变得更加困难。我们不但把目标放在追求完美伴侣上(这未必是一件坏事),还会成为一个拒绝接受瑕疵的最大化者(这会让我们面临失望,甚至绝望)。

· 最大化者更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这让他们更有可能对自己和伴侣感到沮丧。

· 满足者更容易做出选择,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差不多”,而不是完美。在他们看来,建立关系很容易,但可能会因为太过随缘而陷入鸡肋一样的关系。

· 在最大化者和满足者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才是解决之道。

· 对各种组织机构、俱乐部和社会团体等关系渠道进行综合评估后发现,它们带来的人际关系资源越来越少。社会道德观念越来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节节攀升的犯罪率、无法制止的破坏公物行为,以及屡见不鲜的路怒症等社会问题。我们似乎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越来越缺乏信任感,人际关系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单身人士的社交更加容易受到影响。

- 练习 -

你是最大化者还是满足者

面对选择时,你通常是迅速而果断地做出决定,还是需要考虑所有的可能性?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测试来看看自己到底是最大化者还是满足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每个陈述进行打分,分值在1~5:5分表示完全同意,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

1. 在派对上,即使和身边的人聊得很投缘,我也会时不时地看看周围,以免错过更好的人。

2. 我希望和更多的人约会,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

3. 看电视时经常切换频道,电视节目再有趣,我也要浏览一下其他频道。

4. 如果朋友约我晚上出去玩,不到最后一刻我不会答应,因为我担心会错过更有意思的活动。

5. 东西一买到手,我就开始后悔了。

6. 我总是担心别人比我得到更多的优惠。比如度假时,我经常想弄清楚其他客人付了多少钱。但有时又特别害怕知道,因为如果别人得到的价格更实惠,我就会不舒服。

7. 开车出去的时候,我经常让自己压力很大。我会不停地思考是否有更加快捷通畅的路线,甚至还会纠结要不要选择地铁或其他交通工具。

8. 我经常陷入沉思:如果当初做出不同的选择,会有怎样的际遇?比如上学时选择其他专业,或者没有跟某人分手。

9. 无论做什么,我都会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10. 每逢圣诞节,我都会感觉压力很大,我必须为每个人都准备一件合适的礼物。

11. 星期一早上,当人们聚在一起谈论周末生活时,我经常感到焦虑。我担心他们的周末过得比我快乐,甚至嫉妒他们有更好的朋友或更幸福的家庭。

12. 保险合同到期时,我至少会先参考10种保险产品,再决定是否续保。

13. 我很想知道前任目前过得如何。

14. 我发现自己在点餐时很难做出决定,总觉得其他人比我会点菜。

把每道题目的分数加起来得出总分,看看自己的分数属于哪个范围。

35分以下:你属于满足者。一旦发现某些东西还算不错,可能就会坚持用下去,无论是某个牌子的牙膏,还是音乐软件推荐的歌曲(最大化者为了找到最好听的歌,会不停地切换歌曲)。买东西时,你的购物目标清晰,购物清单数量适中,而且会精打细算,避免自己花冤枉钱。你很少会一直盯着最好的东西买。作为满足者,你基本不会“买完就后悔”,因为你很少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价格最优惠的商品。虽说选择泛滥不会为你带来压力和困扰,但你也不必为了图省事而一切从简,你可以在二者之间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许多公司和机构的利润都是满足者贡献的。以银行贷款为例,满足者因为懒得计算贷款利率,而常年在同一家银行贷款。因此,涉及生活中的重要领域,如事业和家庭时,不要对自己要求过低,更不要随遇而安,毕竟你不是生活在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通过在这些方面追求最大化,你可以从人际关系中得到提升,甚至还会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否则别人可能会把你当软柿子捏。

35~45分: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个范围,介于最大化者和满足者之间。有时候,你会追求最好的,而有时候,你会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你属于“特定领域的”最大化者。比如,你喜欢品酒,也许会为了一顿大餐花心思寻找一瓶完美的红酒,但不会为了找到实惠的价格,在各个电商之间没完没了地做比较。遇到工作或人际关系这类重要的事情时,你会想要做到极致,但也会对事情抱有相对理智和现实的期望。最大化者恰恰与之相反,他们不仅会用超高的标准衡量每一件事,还会幻想可以达到这些标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大化者经常感到失望和沮丧,甚至还会因此失去动力。泛滥的选项和高明的营销手段正在给所有人制造焦虑和压力,无形中让我们越来越像最大化者。因此,不要让选项超出你的掌控范围,因为选项过多往往会让人无法理智地做决定。合理的选项一般在6个左右。

超过46分:你属于最大化者。你绝不允许自己将就,但这意味着你在面临选择时经常犹豫不决。从理论上讲,决定是你自己做的,你应该是最满意的那个人。可事实恰恰相反,你经常后悔,即便已经做出了决定,心里依旧不踏实,如果这时又冒出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选择,你就会后悔。测试的分数越高,你失去机会的可能性就越大:工作机会很好,而你回绝了;假期快要过完了,你还在纠结哪个旅行计划最完美;过于挑剔,让恋人离你而去。对自己要求高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在每件事上都表现得出类拔萃,做好几件大事即可。最后,不要总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因为这会让你对自己的现状更加不满。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比赛,要努力向前冲。但我始终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人生在世,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一旦你开始这样想,就会发现生活给予你的并不只有失望,一路走来,你早已收获满满。不要再死盯着“完美”二字不放,不断调整自己,去追求容易实现的目标,你的生活会变得很轻松。

如何降低你的最大化指数

如果选择泛滥正在让你变成最大化者,那你要分清主次,只在少数事情上最大化,否则疲惫和沮丧很容易找上你。下面的练习可以帮助你提升购物决策力,尤其是对于小件物品。适当改变对小件物品的购物态度,不仅可以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决策上,还可以让你体会一下成为满足者的感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练习,因为纯粹的最大化者会发现自己很难找到恋爱对象,也不知道该如何与伴侣相处。

1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购买贵重物品时的情景。

你搜索了多少个网站?

你逛了几家商店?

还有什么因素影响了你的购物决策?

2成本估算。

你大约花了多长时间做决定?写下一个最贴近的数字。

你大概省了多少钱?对这个数字要实事求是,不要计算购买价格与最高价格之间的差额,而是要计算购买价格与市场均价之间的差额。

3满意度。

你对买到的东西有遗憾吗?

与那些在购物上投入更少时间和精力的人相比,你的努力带来的快乐是更多,还是更少,抑或是和他们一样?

4在这次购物中,你付出了很多精力,这些精力是否能证明最大化者的思维是合理的?

想想你1小时内可以赚多少钱。(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可以按小时计薪。如果你是上班族,可以把日薪换算成时薪,粗略估计一下。)

将你每小时赚到的钱和你省下的钱进行比较。

从时间和精力两方面衡量,这次购物划算吗?

5下次购买贵重物品时,给自己设计几个限制条件。(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限制条件,并根据购物过程灵活调整。一旦设置好限制条件,就要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只参考3个报价。

只浏览6个网站。

只找两家商场。

只给自己半个小时。

6重新评估你的购物模式。

放下最大化者的思维,改用满足者思维做购买决策,情况会有什么不同?

用满足者思维购物,效果会更好吗?如果会,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将满足者思维带来的好处融入生活的其他方面?

7和自己定下契约。

抵制广告的诱惑。如果广告上推荐了更新、更好的商品,不妨参考一下用过它的朋友的意见。

学习阿Q精神。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总会让你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你应该关注同龄人,甚至可以去看看那些不如你幸运的人。

满足者思维多一点,最大化者的思维少一点。

测试你的交友方式:社群社交还是社区社交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帮助你确定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你的社会资源来自社群型群体还是社区型群体。

1. 浏览你的通讯录,把所有家庭成员、朋友和熟人的名字都写在便利贴上。

2. 把你的名字写在一张不同颜色的便利贴上,然后把它贴在一面白墙或一张大纸板的中心位置。

3. 把闺密贴在离你最近的地方。

4. 如果你通过闺密结识了其他朋友或者熟人,把他们贴在那位闺密旁边(远离中心位置的那一侧)。

5. 把所有朋友按照这种方式贴好,看看你的朋友关系是如何展开的。

6. 如果你通讯录里的联系人是俱乐部或团体的会员,把他们写在另一种颜色的便利贴上,用同样的方式贴在合适的位置。

7. 把所有熟人贴在墙上或者纸板上,关系越近,越靠近中心,来往最少的贴在最边上。

8. 站远一些,看看这张关系图的全貌。你的交友方式是哪种类型?

9. 在你的关系地图上,是否有那种能为你介绍人脉的重要的联系人?有的话,打电话和他们联络一下感情。你会发现这些善于经营人际关系的人都很会和别人打交道。他们可能会时不时地给朋友打电话联络感情,转发搞笑的段子,经常出席聚会或参加许多不同的社团。思考一下,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10. 你想做出改变吗?用什么方式改变? iuR8vm+FBAGcnMC9kg3oicR2RdeQ5OGOTgp1v0hdWKADiyY8BKtKe7Xjr97f49E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