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睡眠中穿越到未来

1819年,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当时住在英国中部城市伯明翰)发表他的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 Rip Van Winkle )时,将睡眠作为到达未来的工具的想法已不新鲜。许多神话和传说中,某个人会被引诱去到陌生的土地,在那里,时间的流逝不同于凡间,或者,一群人会陷入到魔法般的睡眠中,被关在某个秘密地点直到被召唤。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柴郡阿尔德利角(Alderley Edge)的传说,据说那里沉眠着一些骑士和他们的战马,有时会和亚瑟王的传说联系起来。他们会一直沉睡,直到英格兰陷入危机并迫不及待地需要他们的时候。

我们熟悉的童话故事《睡美人》中也暗示了这种通过睡眠穿越到未来的旅行,故事中的主人公据说已经沉睡了一百年(不同版本会有差异)。虽说这个传统故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纪,但是主人公在未来醒来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受到什么关注。不过可以想象,中世纪的社会鲜有什么变化,当睡美人醒来的时候,除了她认识的人的变化之外,她能体验到的事物少有发生改变的。而对于睡觉的人来说,除了做梦以外,当她清醒过来,并恢复意识时,其实会有一个瞬时的飞跃。

这是多么复杂而难懂的事情啊!多亏了这副人形的皮囊!有谁能够对自我重建的过程进行一番准确的描述……

——H.G.威尔斯

从威尔斯的《昏睡百年》( When the Sleeper Wakes )开始,科幻小说也会利用睡眠这种方法来抵达未来。这部小说写于1899年,而后于1910年被修订为《当睡者醒来时》。那时,威尔斯早年在《时间机器》中侧重展现的技术和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已经比工业革命之前明显得多。不过,威尔斯笔下的主人公格雷厄姆,仍然是通过偶然陷入昏迷这种方式穿越到未来世界的,他在1897年开始昏迷,直到2100年才苏醒过来。直到后来才有人想到,也可以把一个人有目的地进行人工休眠(suspended animation),以度过岁月而不变老。

在科幻小说中,这种方法经常用来进行原本不切实际的漫长的太空旅行。比如,在1968年的经典电影《2001: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 )中,三名船员在乘“发现一号”前往木星的途中,被冷冻至休眠状态。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现实中的远距离载人太空旅行还是没影的事儿呢,而人体冷冻技术的发展是基于在死亡时保存身体的理念,希望未来的社会既能使个体复活,又能治愈导致该个体死亡的疾病。 y/Z0QdpOPLIK8ep9g3ltnYmphDUhXfRPdxqFT28rwhQMhbplL1ymxroRLKGmCd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