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并解读出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就可以了解他真正的人格。有些理论认为人的性格是无法改变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些人之所以坚信性格不可改变,是因为他们从没有找到过改变性格的真正钥匙。众所周知,如果不发现问题源头的错误,那么任何的言论或治疗都无法站住脚。同理,如果不去修正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最初始的错误认知,那么性格确实难以改变。改变性格、改正错误的唯一方法,在于训练个体发展出更具合作性、更具勇气的精神和生活方式。
合作是抵御神经症的唯一屏障。因此,训练并鼓励孩子与人合作,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跟同龄人相处、解决问题、玩耍,都至关重要。任何对合作的阻碍,都会导致极为糟糕的后果。比如,被溺爱的孩子从小形成了只关心自己的意识,长大上学后便会将这种自我意识带到与同学的相处中。在学业上,只有当他觉得自己能够获得老师的宠爱时,他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他只接受夸赞,不接受批评;他成年后,在合作意识上的匮乏会使他变得越来越偏激。在错误第一次发生时,他没有刻意训练自己的责任感和独立性;而今,他面对任何生活的挫折,早已经无能为力。
对于这些人的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我们要做的是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方式会招致恶果后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我们无法指望一个从没有上过地理课的孩子在地理课测试卷上取得好成绩,更不能指望一个丝毫没有合作意识的孩子在需要团队合作的事情上表现得很有合作精神。人们想要生活得好,离不开合作的能力。人类社会中所有难题的解决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所有的合作都要以裨益他人、社会和后代为前提。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只有明白这个真谛的人,才能有勇气去面对困难,斩获成功。
如果老师、父母和心理学家能够发现孩子在理解生命意义上所犯的错误,并且他们本身能够秉持对生命意义的正确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确信,缺乏社会兴趣的孩子终有一天可以借助社会支持系统来重新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更积极地抓住人生机遇。在老师、父母、心理学家的帮助下,他们修正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们不再轻言放弃,不再一味想着走捷径,不再为了逃避责任或推卸责任给其他人,不再苛求他人给予偏爱或同情,也不再“玻璃心”,不再因受挫而萌生羞辱感或自我攻击、自我厌恶,也不再消极悲愤地反问:“活着有什么意思呢?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反之,他们会自我慰藉:“我是为自己而活。这是我的人生,是我需要面对的生命课题,我有能力去解决它,我坚信自己能够跨越它。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我们凡事要靠自己,我们需要依靠自己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要记得,没有谁需要为我们的人生负责,除了我们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在心智上独立自主,又乐于互助合作,那么人类文明的进步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