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何推断死亡时间?

设想一下,作为法医的我,面前有一具尸体。

死者究竟是何时死的?

像这样思考“死者死在何时”,便是对死亡时间的推断作业。

这是法医工作的重要一环。

这为什么重要?

死者是上午死的还是下午死的?其结果的差异,有时会关乎嫌犯是否有“不在场证据”,以及各种千丝万缕的相关问题。

2008年6月8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在东京闹市区,有7名路人被杀害,10名路人受不同程度的外伤。这就是震惊一时的“秋叶原杀人事件”,当时各电视台也做了现场报道。由于该案件拥有大量目击者,因此其发生时间十分明确。

但许多案件的死者的死亡时间并不明确。

比如独居老人好久不见的友人突然登门拜访,结果发现老人已死在家中,且尸体腐坏。到场的法医只能根据尸体推断其死亡时间。

“应该死了两三周了吧。”

法医一边在脑中如此推测,一边听取警方所掌握的信息。从而得知,在大约3周前,有人目击“老人拿着便利店的塑料袋在路上步行”,而被目击的老人就是死者的可能性极大。而且死者家中有便利店的塑料袋,袋子里购物小票的打印日也与目击到老人的日子相符。

于是乎,法医基于上述各种信息,判断出“死者的死亡时间是购物小票所示日期的两三天后”。因为综合警方的调查结果和法医对尸体的观察结果,便可得出二者相一致的大致日期。

但要注意的是,按理来说,法医不应依赖于外界情况等信息,而应基于对尸体观察的结果(即尸体的腐坏程度),从而直接推出死者的死亡时间。

可在现实情况中,像这种较为“暧昧”的“综合判断”往往占多数。

在夏季,如果将生鱼放置在厨房,则两天后就会腐烂发臭,无法食用。与之类似,人一旦死亡,其身体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腐烂。

即便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宇航员登月后还能重回地球”的程度,法医仍然无法基于事发现场来精确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

比如,鉴于尸体已开始腐烂,因此推断其“大概已经死了3天左右”。可各地气温不同,像东京和札幌,两地气温相差巨大,因此无法得出统一确定的答案。

这种对于“尸体距离死亡时间过了多久”的推断问题,有不少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发表,但直至今日,依然没有能够一锤定音的理论成果和学说。

假如能在人体内发现一种化学物质,其不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那么根据尸体精确得知其死亡时间(或距离死亡时间过了多久)就不再困难。可现实情况是,人类依然未能发现这样的物质。

夏季还是冬季,北方还是南方,瘦子还是胖子……

这些差异都会影响尸体腐烂的速度。遗憾的是,对于这速度的计算,目前还没有能够“一套一个准”的数学方程式。

一个人在死后,其尸体具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所谓法医学,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详细观察尸体所产生的各种现象的学问。

在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时,负责验尸的医生至少应具备下述六大“预备知识”。该知识并不复杂艰涩,各位读者亦能理解。顺便再强调一下,医学是救人性命的学问,可人一死,其便脱离了普通医生的“服务对象范畴”。可对法医而言,“死”却是一切的起点。

1.死后体温下降

在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中,精确度相比之下最高的一项,便是“测定尸体体温下降的程度”。

人一死,就不会再发热,因此其37℃左右的体温就会逐渐下降,最终降至与外部气温相同。

法医界的前辈们曾经以2166具尸体作为样本,测定他们的直肠温度,并写成研究报告。

报告所记述的研究结果可归纳为:外界气温为20℃时,死者在死后5小时内,其尸体体温每小时下降1℃;之后每小时下降0.5℃。

换言之,在气温为20℃的初夏,如果死者在深夜12时被杀,在次日早晨7时被发现,则在清晨5时,尸体的温度应为32℃(37℃-1℃×5小时)。而在接下去的2小时中,其体温会再下降1℃(0.5℃×2小时),因此尸体温度为31℃(32℃-1℃)。

换言之,若在气温为20℃的现场,发现了一具体温为31℃的尸体,且发现时间为早晨7时,则可推断其死亡时间为深夜12时。

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尸体所处环境、死因、体格等各种因素,都会改变其体温下降的程度。以气温为例,深夜12时的气温、半夜3时的气温,以及清晨6时的气温,显然各不相同。而即便是同一室内,不同场所的气温也有差异。对于这些变量,都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正调整。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死者生前的体温并不一定是37℃,也有可能是35℃之类。

可见,在推断死亡时间时,许多部分都不得不依靠验尸医生自身的学识、经验,或者说“直觉”。

2.尸体的死斑

人一死,其心跳就会停止,血液循环也会停滞,血压也不再存在,于是血管内的血液就会流向重力的方向。

若死者死后处于背朝下的仰卧位,则其血管内的血液便会朝着重力的方向(即死者的背部毛细血管)积聚。

而人们透过尸体皮肤看到的这种血液积聚现象,就是俗称的“死斑”。

大约死亡2小时后,死斑便会逐渐显现,并越来越明显,20小时左右达到“最浓顶点”,被称为“死斑完全态”。死斑一般呈赤褐色,但如果死者肤色较为黝黑,则呈暗红色。如果是肤色很深的黑人,则死斑就观察不到了。

此外,死于一氧化碳中毒或冻死的人,其尸体的死斑呈鲜红色。

再说回尸体背朝下的仰卧位情况,由于背部上方和臀部承受着死者的体重,血管被压迫,因此血液无法流到相关部位,从而积聚在不承受体重的背部下方。而如果把该尸体在死亡七八小时后翻过来,死斑便会从背后向前方移动,从而出现在背后与前腰部两侧。

而在缢死(上吊死)的情况下,其死斑自然出现在尸体的下半身。由于没有了血压,死者体内的所有血液都会沿着重力方向朝下部积聚。

那么面对下列情况,应作何推理呢?

假设眼前有一具上吊而亡的尸体,于是解开上吊的绳子,将尸体放下,从而进行验尸,结果发现其背后有死斑。正如前述,按理来说,上吊死的尸体的死斑应该出现在尸体的下半身。

由此可推,上述“上吊自杀”很可能是伪装成自杀的他杀。换言之,死者在仰卧的情况下被杀害,然后后背相应出现死斑。而凶手为了制造死者“上吊自杀”的假象,便将死者的脖子用绳子绕住并吊起来。再强调一遍,如果真是上吊自杀,则尸体的死斑不应在背部,而应只出现在下半身。

可见,光是对死斑的颜色、深浅程度和出现部位等进行仔细观察,就能从某种程度上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和死因等。

3.尸体(死后)硬直的真相

正常的成人在活着时,通常不会尿失禁。这是因为人的自律神经在发挥作用,它能使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保持尿道括约肌的紧张状态,从而防止尿液的非主动排出。

可当人死亡或意识昏迷时,自律神经的紧张状态就会解除,使得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和瞳孔括约肌麻痹,从而出现瞳孔扩大和大小便失禁等现象。上吊自杀者死时往往大小便失禁,便是基于此。

与此同时,死者的肌肉亦会暂时松弛。而在死亡一两小时后,死斑开始出现,肌肉渐渐变硬,尸体的关节也会僵硬。

这便是所谓的“尸体硬直”。其成因包括肌肉中ATP(三磷酸腺苷)的减少、糖原的减少以及乳酸的增加等。

尸体硬直出现的时间几乎与死斑出现的时间一致。即在死后一两个小时开始出现,大约5小时后变得十分明显,大约20小时后到达最硬的“顶点”。

尸体所在环境的温度越高,其出现硬直和到达最硬“顶点”的速度也越快。同理,随着蛋白质的分解,其之后缓解直至解除硬直的速度也越快。

法医学的教材中写道,尸体出现硬直的顺序是“由额关节至上肢,再到下肢”,但这样的描述其实是错误的。

那么尸体的硬直究竟始于哪个部位呢?简单来说,是始于“最为疲劳的肌肉部位”。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在河堤挖蕨菜的老妇,脚下一滑后坠河溺水而亡。在发现其尸体时,其右手还攥着一把蕨菜。这就是肌肉疲劳导致的尸体硬直现象。换言之,老妇生前习惯用右手挖蕨菜,因此其最为疲劳的是右手的肌肉。

死者生前如果进行过剧烈运动,以疲劳状态突然死亡,则尸体会以死亡时的姿势硬直。这被称为“急性尸体硬直”。

将这样的尸体硬直和死斑、直肠温度等现象进行全面观察后,就能推断死者死于几小时前。

4.尸体何时开始腐烂

倘若发现尸体较晚,则尸体在经历硬直过程后会进入“蛋白分解”阶段,从而开始腐烂,而尸体硬直也随之逐渐消退。

人一死,其肌体的细胞自然也会死亡。最后人体内的酶会开始分解自身。这被称为“自我溶解”。除了酶外,人体内外的细菌也会参与,从而加速分解蛋白质。

人活着时,依靠体内的有机物(包含碳链的有机化合物)维持身体运作,可一旦死亡,这些有机物就会转化为无机物(如钠、钙等)。换言之,尸体最终会变为无机物,化为尘与土。而该变化的开端即腐烂。

5.青鬼·赤鬼·黑鬼·白鬼

随着腐烂的进展,尸体内会产生以硫化氢和氨为主要成分的腐臭气体。由于血色素(血红蛋白)和硫化氢相结合,形成了硫化血红蛋白,因此尸体全身皮肤呈淡青蓝色,且由于充满腐臭气体而膨胀。

法医界把尸体的这种状态称为“青鬼”。

随着时间推移,尸体又变为赤褐色,且进一步肿胀膨大。在日本民间,人们称这样的尸体为“巨人”。

而法医界把尸体的这种状态称为“赤鬼”。

而后尸体进一步腐烂,就会呈黑色,这就是“黑鬼”状态。接着软组织逐渐溶解,变为黑色液体流出,最终呈现一具白骨。

这便是“白鬼”。

尸体变成上述各种“鬼”所需的时日取决于其所在环境,因此难以一言以蔽之。但一般来说,尸体在夏季腐烂较快。如果有苍蝇等产卵,则大约24小时后卵就会变成蛆,而随着蛆对尸体的大肆侵蚀,有时在短短数日后,尸体可能就会白骨化。

6.永久尸体(干尸化·尸蜡化)的成因

好几年前,在东京足立区有一位100多岁的老人死去,其尸体被发现时,躯干已干尸化,而头部和面部则是白骨,一时成为坊间话题。为此,日本全国各地的区政府及管辖部门不得不制定相应对策,防止这种高龄空巢老人的“孤独死”不断重演。

那么,上述尸体为何会干尸化呢?

人体死亡后,在进入腐烂阶段前,如果通过干燥蒸发掉其体内水分,尸体就会呈“干物状”,即类似鱿鱼干和沙丁鱼干那样的状态。此时人体会呈淡黄褐色或黑色。

在通风通气、湿度较低的场所(比如沙漠地带等),尸体就容易变成干尸。古埃及的木乃伊便是典型。

此外,与肥胖者相比,纤瘦且营养不良者的尸体更容易干尸化。反过来说,胖干尸在现实中是极少的。

再说尸蜡化,该现象与干尸化相反。尸体长期处于低温高湿度的环境下(比如冷水中等),且缺乏氧气,就会使尸体呈现灰白色蜡状。这便是所谓的尸蜡化。

从原理上来说,这是因为尸体中的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而脂肪酸与冷水中的镁、钙、钾等相结合,变成了“不溶性皂质”,最终使尸体尸蜡化。

比如坠入冰冷湖底或在雪山遇难的死者,其尸体就常常会尸蜡化。

一般来说,不管是干尸化还是尸蜡化,都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日本四季交替,所以尸体在完全干尸化和尸蜡化之前,季节已经变化。

因此在日本,上述情况不少都是“半干尸化”或“半尸蜡化”,即一种“两边不着”的半腐烂状态。

比如前面提到的足立区老人尸体,在被发现时,其头部和面部已白骨化,胴体则干尸化。鉴于此,该老人应该是死于寒冬,由于气温较低,尸体在进入腐烂阶段前,其体内水分已蒸发,从而进入干尸化阶段。可由于日本四季交替,因此尸体来不及完全成为干尸,导致其部分(该事例是头部和面部)腐烂溶解,最终白骨化。这便是基于该尸体的推测结论。

但无论如何,尸体的干尸化或尸蜡化一旦完成,就不会再有进一步的变化。基于此,我们法医界称之为“永久尸体”。 +STgEMtRSZ+PFXnJD2BbR13LrUh3tOohFYzJblhSpo+wpDyjWfQRpU2gFp01pN7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