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Arm架构是一种基于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思想的处理器架构,由ARM公司设计并推广。与传统的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架构相比,Arm架构的指令集更加简洁明了,指令执行效率更高,能够在更低的功耗下完成同样的计算任务,因此在低功耗、嵌入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ARM公司采用了开放授权的商业模式,许多芯片厂商都可以使用Arm架构进行设计和生产,因此Arm架构在移动设备、智能家居、工控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Arm架构还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支持从单核到多核的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处理器设计,并且可以运行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如Linux、Android等。

随着Arm架构的广泛应用,相关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各类Arm设备的安全性亟待提升,设备逆向分析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以了解设备内部实现方式和运行机制,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和缺陷,从而加强设备的安全性。此外,分析黑客的攻击载荷和恶意软件,了解攻击者的攻击手段和目的,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阻止攻击,从而保护系统和数据。因此,熟练掌握Arm逆向分析技术十分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翻译本书?在ChaMd5安全团队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IoT、Car和ICS领域,也在该领域获得了很多奖项,并且出版了《CTF实战》一书。但由于此书的篇幅限制,并没有把每部分内容细化,团队小伙伴感觉意犹未尽,认为可以对Arm逆向分析部分进行更深入的解读。我们了解到Arm逆向分析技术需要一定的编程和计算机原理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门槛比较高。并且,相比于其他计算机体系结构,Arm逆向分析的相关资源相对较少。虽然有一些逆向工具和文档可用,但是相对于其他技术领域,资源相对有限。所以,拥有一本全面、细致讲述Arm逆向分析的书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恰逢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引荐翻译本书,经团队内部讨论后,我们认为本书非常值得翻译,并马上开始着手翻译。

本书分为12章,从基础的字节和字符编码到操作系统原理、Arm架构和指令,再到静态和动态分析、逆向工程实践,循序渐进地讲解Arm逆向工程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一章都包含许多实际的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书中也介绍了许多工具和技术,如IDA Pro、Radare2、Binary Ninja、Ghidra、GDB等,这些工具在实际逆向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本书还介绍了Arm环境的构建和使用,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搭建自己的Arm环境。

总的来说,本书对逆向工程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对于想要学习Arm逆向工程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Arm逆向分析技术的知识体系。同时,由于逆向工程领域的不断更新和变化,读者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逆向工程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

本书的译者均为ChaMd5安全团队成员,长期从事IoT、Car、ICS等领域内安全漏洞挖掘、攻防技术研究工作,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翻译工作细致而且烦琐,此书的成功翻译离不开译者的辛勤付出,本书第1章和第2章由吴优(大中午啊)负责,第3章和第4章由卢太学(Licae)负责,第5章和第6章由黄盛炜(Jaylen)负责,第7~9章由童海涛(Ryze)负责,第10~12章由吴凯涛(VinceKT)负责,全书由罗洋(M)统稿。

由于中文和英文在表述方面有非常大的不同,因此针对一些有争议的术语、内容等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期准确表达作者的本意,在此过程中也对原书存在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虽然翻译完成后我们又进行了仔细的校对,但仍然难免存在疏忽、遗漏的地方,读者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可以向出版社反馈或者把问题发送到我们团队的邮箱admin@chamd5.org。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给予我们无比的信任!希望本书的内容及译文没有让读者失望,同时希望本书能帮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Arm逆向工程,激励更多人加入逆向工程领域,大家共同推动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

译者 LgPx+AwnEXpYa+1cLkh14yI4BQU9MloTd18Ko7o6Mv8MPmw2Ja57DVbRwNqDEk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