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对象与变量

如果要对输入的数据做多种分析,如计算标准差、绘制条形图等,每次分析都要输入数据就非常麻烦,这时可以将多个数据组合成一个数据集,然后将数据集赋值给一个名字,这就是所谓的R对象(object)。

1.3.1 对象

R语言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称为对象,如向量、列表、函数、环境等。R语言的所有代码都是基于对象(object)操作的,对计算机内存的访问同样是通过对象实现的。

【例1-5】R语言对象应用示例。

输入代码如下:

上述代码中,c()是一个R函数,表示将其中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向量。

提示 本书中,提示符“>”表示其后需要输入;提示符“+”表示其后输入为上一行的延续;符号“# ”表示注释,无须输入。

1.3.2 变量

R对象可以是一个数据集、模型、图形等,在分析前需要给对象赋值。R的标准赋值符号为“ <- ”(也可以使用“=”进行赋值),推荐使用“ <- ”。

R对象实际上就是给对象取的一个名字(如x),然后对其赋值(可以是数值、向量、矩阵或数据框等)。赋值后的对象可以称为变量,它是调用对象的重要手段。

【例1-6】赋值方法示例。

输入代码如下:

说明 变量名与变量值前后可以互换,同时赋值符号“ <- ”需要变为“->”,不推荐使用。例如:

变量名称是以字母或点号(.)开头,并以数字、字母及下画线(_)的任意组合组成的名称。在R语言中,变量的命名有以下规则:

(1)变量名的首字符只能使用字母或点号,变量名的次字符及之后的字符只能包含数字、字母或下画线。

(2)变量名区分大小写,如name和Name代表两个不同的变量对象。

(3)变量的命名建议与其含义相近,如用Gender表示性别变量,而不用ga、x等。

(4)系统的保留字(如if、for等)不能作为变量名。 PZThlxIIpbhOD9f37CnI76ldf9SXl4fAv8vcR9MpRjiekYI7jpCCyiSeuobaPN3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