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道路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人类社会发展思想体系在中国道路模式中起的作用,要分析中国道路模式运行机理和核心要素。中国道路模式社会特征是多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治理模式的有机融合体,用过去人类一切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思想理论都无法解释。
这种多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治理模式的有机融合体是支撑中国改革开放,中国道路模式成功的基础架构。因此需要研究中国道路模式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经济模式可持续性、政治治理结构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思想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去研究而且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对促进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按照现有传统的社会发展逻辑,一定的政治文化结构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结构与效率,但中国的道路发展模式打破了这一逻辑。
“马中西”道路模式结构,市场社会主义制度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文明思想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中国道路模式运行机制。
西方市场经济支撑逻辑是开放,人作为一个个个体自由独立,自由发展,一切都可以发展,生产资料归个人,政府不干涉,在法律的框架下自由发展,自生自灭,物竞天择,自然竞争,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体系,为了运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体系需要一个“守夜人”,即需要一个政府政治治理体系,人人皆可参与,人是自由的,即所谓天赋人权。天赋人权和丛林法则是西方市场经济的思想支撑体系。
西方市场经济体系实际运行的结果和其资本主义思想体系所宣称的不是一回事。现代西方社会主体层面,资本实际上控制了个体人、控制了群体、控制了社会,形成了垄断优势,造成全球范围内极大的发展不公平。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支撑逻辑是计划与控制,人作为一个个个体是自由的,需要平等发展,符合人类文明进程的可以发展。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政府计划经济,控制经济发展过程,在计划和法律的框架下共同发展,按劳分配,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为了运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需要一个政府治理政治体系,赞同公平、公正、不邪恶的人可以参与,人是平等的,人人生而平等,公平公正是人的基本权利。人类平等和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支撑体系。
以前苏联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公平和社会福利方面普遍比西方经济体系做得要好,但在生产效率提升速度、创新、财富增长、人文方面和人的积极性、能动性释放等方面落后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
是什么让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部分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在一个社会体系里稳定高效地运行?中国道路模式在实践发展中解决了这一悖论。
中国道路模式基本运行机理是社会主义体制有效支撑和保障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核心是安定团结,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能够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反对绝对自由化就是要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政治上不能动乱,在和平环境下发展生产力是大道理(一切其它道理都要服从这个大道理-邓小平语),保证在全社会稳定情况下实行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行政管理等各领域的宏观计划调控体制的优势在实施市场经济实践中得到体现,可以快速地引入、采用、融入西方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可以迅速改变原有的规则体系,促进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体制始终在调节宏观经济大方向,国有金融体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宏观经济层面,国家掌控着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微观经济层面由企业自主发展,政府做一定调控引导,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都发挥得很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场经济的失灵,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体制内发展非公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但不让资本主义无序发展,引导资本有序投资,不让资本主导控制社会,既发挥了资本主义的效率又保障了一定范围内社会主义的基本公平公正。
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自由,思想自由,行为自由,财产自由,经济自由,中国道路模式是在社会主义体制内,在解放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引导下除了部分政治自由外,中国人民获得了空前的自由,某种程度上不亚于西方,为非公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主义体制内国家指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使非公有经济(资本主义)发展更快,全国一盘棋,效率更高,国家为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一切必要的条件和要素配置,社会主义体制,民主集中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市场经济初期(资本主义)血腥发展,部分地区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帽子下甚至为血腥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打了掩护,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其残酷程度在某些区域和行业不亚于西方早期的资本主义时期(十八大以前),这些举措使非公有经济较快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国家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维持了稳定,维持了基本的公平公正,保证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残酷性不至于影响大的社会矛盾,政府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让中国市场经济顺利进行。中国道路模式形成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扶持作用,鼓励作用,政策作用,稳定作用及地方政府的竞争作用让市场经济(资本主义)顺利运行。在政府发展经济优先的方针指引下,整个社会同向发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效率与公平做微妙平衡,几乎没有阻碍发展经济的反作用力,一切为经济建设开绿灯,地方政府以政绩和经济增长为目标,直接参与市场经济竞争中,政府作用发挥到极致,社会整体能力提升,竞争的效能逐渐显现,一大批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竞争前进,茁壮成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在政府作用下稳定进行。
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主义学说早已论证。劳动创造价值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体系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西方经济学说中劳动是没有地位的,经济增长三要素是消费、投资和出口。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的秘密,把劳动创造价值隐藏起来了,埋没了,马克思给予了深刻的揭示与评判,马克思强调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劳动的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贡献彻底挖掘出来,中国人民的劳动热情和条件被激活了,各种劳动活动(勤奋、仿制、创造等……)在市场社会主义中效率倍增,创造了价值最大化。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道路模式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这也是西方世界无法理解中国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这么快主要原因之一,是西方对中国道路模式取得惊人成就感到困惑的“中国密码”,因为在他们的政治经济思想理论体系中没有“劳动”这一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契合性,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市场经济思想有较大包容性、适应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起了融合剂的作用,较好的融合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体制内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发生变化,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明思想和过去几千年社会治理实践历史经验扮演了积极的新的作用,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体制内发生了化学反应,使非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体制内能够很好发展。
自立自强,勤劳致富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思想,竞争精神和奋斗精神结合形成了市场经济最圆满的动力和创造力。创造力的显现和充分施展使中国传统思想和市场经济结合后在社会主义体制内得到发扬光大,创造力是中国道路模式成功的基础要素,和市场经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创造力在中国道路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创造力作用更明显。这种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爆发出来惊人的创造伟力也是让西方感到迷惑的中国奇迹的“中国密码”。马克思早就论证过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会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中国道路模式,在中国市场社会主义,在中国式的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体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通俗易懂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得到大部分中国人的认同,仁与德的中国传统思想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容忍市场经济(资本主义)野蛮发展,这是中国传统文明思想奠定了底蕴,中国传统文明思想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自由与法治,效率与公平发挥了粘合剂的作用。
中国现代文明思想为在社会主义体制内推行市场经济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体系结合的过程中中国现代文明思想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社会主义体制和市场经济不矛盾,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得到证明。苏联及东欧和中国过去计划经济实践是有问题的,市场经济能够加快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宏观规划和市场经济并行融合更能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尤其在中国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文明思想做融合剂催化剂。“在整个社会中,当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在制度与人的关系中,制度是外因,人是内因,人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李慎明:《新冠疫情后的世界格局、中美关系和中国所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挑战》,《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3 年 4 月 28 日)这种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中,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文明思想结合中就是中国共产党,就是经过千锤百炼、浴火重生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人民,具有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以来不断抗争中,在 1919年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历练淬火中形成接受了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国现代文明思想,尤其是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的 30 年代、40 年代、50 年代、60 年代、70 年代出生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本身就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文明思想的基因,在社会主义体制内实行市场经济过程中规划、组织、调配、控制、协调,起了核心领导作用。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体制内运行协调控制者是中国共产党。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塔夫罗夫斯基在分析中国经济腾飞时指出:“总的来说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想象成一个三角。一条直角边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另一条直角边是市场经济,连接它们的斜边是党,它监督前两者是否和谐,并视情况在它们之间进行协调。”(俄罗斯,《“中国经济奇迹”:秘密是什么?俄罗斯能否复制它?副题: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列举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原因》,《共青团真理报》网站 2023 年 6 月 14 日)塔夫罗夫斯基很形象地形容了中国道路模式运行机理。
中国道路模式运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