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毛泽东和他的校长张干

严 农

翻开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档案史册,曾载有他与校长张干的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但在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他的校长张干执著教育的精神给予了深情的关注,留下了一些罕为人知的逸闻。

老校长向延安的毛泽东发出急电

盛夏,柳丛中的蝉鸣,使湖南省邵阳市省立六中的校园显得比往常更加燥热。年逾花甲的老校长张干匆匆将几位老师喊到他家中,由于屋子太小,椅子又少,有几位老师只得站着,大家挤在热气腾腾的屋里等待老校长发话。张干拿起桌上一张当天的报纸,像老师在课堂朗读课文一样念了起来:

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来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让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 哿
1945年8月20日

念完报纸,他习惯地掏出手帕,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对各位老师说道:“这是蒋委员长给延安的毛泽东拍的第二封电报,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共商抗日战争结束以后的国家大事。”说毕,他随手拿起桌上一张草黄色的纸对一位年轻老师说:“缙如,你知道,跟你一样,毛泽东是我在湖南一师时的学生。现在,我们的国家在大难之后,正是全国军民齐心共建国家的关键时刻。因此我起草了一份电报,想请毛泽东早日赴重庆与蒋委员长进行和谈。这是一件大事,我想让你和大家一起来商量一下,怎样来改定这份关系重大的电报。”张干将电报交到苏缙如老师手里,“你是我国文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你多多斟酌斟酌,推敲推敲”。

苏缙如接过电报底稿,隐隐感到了它的分量之重。他将底稿铺在桌子上轻声念起来:

延安,毛润之学弟勋鉴:抗日获胜,建国弥艰,万恳应召赴渝,赞襄国政,幸勿固执,致失人望。

张 干
1945年8月21日

“固执?”苏缙如小心提议道,“用词恐怕不十分妥当吧?”

张干想了一会儿,道:“不,身为老师,我是知道毛润之脾气的。他一固执起来,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苏缙如不再说什么了。他也知道自己这位老校长的脾气一固执起来,也是九头牛都拉不回的。这大概是有其师必有其生吧!

老师们七嘴八舌,张干的电报可以说没有什么修改,就这样定下来了。省立六中所在地当时没有发电报的地方,张干立刻派了一位工友拿着电报底稿,星夜赶到25公里以外的蓝田电报局将电报拍发了。

师生之谊情深谊长

1950年国庆前夕,张干在湖南一师时期的学生、毛泽东的同班同学、时任一师校长的周世钊,到张干所在妙高峰中学看望旧日的老校长。

“张校长,”周世钊仍然像35年前一样称呼张干:“润之给我来了信,约我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啊!”张干一惊,“他还记得你?”

“我们常通信。张校长,您有什么事对他说吗?”

“这……”张干语塞了。他有一肚子话想对自己这位当了中央领导的学生说。但他能原谅自己这个要开除他的校长吗?“你代我向他问好吧!”张干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10月5日,丰泽园毛泽东的客厅溢满了欢声笑语,这是毛泽东在举行家宴,欢宴自己青年时代尊敬的师长徐特立、谢觉哉、熊谨玎和青年时代的好友周世钊等。

毛泽东和自己的老师、同学一面饮酒,一面回忆着一师那古朴简洁的教学楼,谈论当时每一位清苦的老师。

毛泽东认真地问周世钊:“我们的老校长张干还健在吗?”

“在,”周世钊见毛泽东主动提出这问题,便乘机向毛泽东详述张干的情况:“他一直在教书,现在还在妙高峰中学教学……”

“哦,”毛泽东放下筷子,情不自禁地打断了周世钊的话:“还在吃粉笔灰?张干这个人办事果断,很有魄力,是个很有才干的人,才三十几岁就当上了我们一师的校长,不简单啦!解放以前吃粉笔灰,解放后还吃粉笔灰,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毛泽东真诚赞赏着自己的校长和老师。

“是的,润之,”徐特立放下酒盅,看着毛泽东:“张干年轻有为,而且有股韧性。”

“嗯,”熊谨玎陷在一段深远的回忆中,他微笑道:“当时我常说‘张干张干,肯干肯干’。他有一种湖南人特有的蛮子精神。”

王季范接过话头说:“当年你与萧三他们一起在君子亭起草驱张宣言,张干怒发冲冠,依我看,这主要是因为你们触犯了他的尊严,他的自尊心是很强的,说他有什么明确的政治目的,这倒并不见得。”

“九哥(王是毛的亲表哥,毛常称他‘九哥’),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驱张并没有多大必要,”毛泽东略带歉疚地说:“当时规定每个学生要多交10元学杂费的事,不能归罪于他,至于要我们多读半年书,这是一件好事嘛!我现在只恨自己书读少了呢!”

几位老师看到自己学生认真的神态,都呵呵笑了起来。

“润之,”老同学周世钊止住笑声,有点难过地说:“张干一家六口现在十分困难,他目前身患重病,整日卧在床上,一家大小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有时竟几天无米为炊呢!”

“哦,”毛泽东站起来,用略带责备的目光望着自己的老同学:“享元,你怎么不早说?对张干这样的老教育家应该照顾,应该照顾。”

10月11日,毛泽东直接致函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

首道同志:

张次仑(张干别号)、罗元鲲两先生,湖南教育界老人,现在平均70多岁,一生教书未做坏事。我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张为校长,罗为历史教员,现闻两位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酌给津贴米若干,借资养老。又据罗元鲲先生来函,说曾任我的国文教员之袁仲谦先生已死,其妻70岁饿饭等语,亦请省政府酌予接济。并请派人向张、罗二先生予以慰问。张、罗通讯处均是妙高峰中学。袁住新化,问罗先生便知。

顺致

敬意

毛泽东
10月11日

王首道接信后,立即先后两次给张干一家送去救济米600公斤和人民币(旧币)50万元。张干看到毛泽东给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的信,接到王首道送去的大米和钱,激动得双手微抖,泪流满面。他连忙找出笔墨,伏案写信:

润之吾弟主席惠鉴:

敬启者,近接懋齐、享元(周世钊)诸弟及弟致汉溟(罗元鲲)先生函,深感吾弟关怀干的生活。干服务教育界42年,小有储蓄,已屡为去岁秋征(实收谷182担,征去72石)及今年减退消耗殆尽,不得已来省教书,又旧病复发,卧床月余,几无以为炊,幸王省主席奉吾弟之命,厚赈兼金(人民币50万元)。经国万机,不遗在远,其感激曷可言喻?今乡里既不可居,省垣又难工作,六口之家,贫与病迫,无实至为可虑。

本年2月16日,闻吾弟签订中苏条约,当时曾作贺函,闻未收到,兹另纸补呈,敬希钧鉴。

专此布谢,并颂政祺。


1950年10月30日

寸草报得三春晖

张干给毛泽东写信后,日夜盼望复信。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却音信杳然。一天,他的儿子拿着印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毛缄”等字的信件交给愁眉不展的父亲。张干匆忙拆开信封,信是用熟悉的笔迹写的。

次仑先生:

10月30日惠书及为中苏条约所致贺函,均已收到,甚为感谢!生活困难情形,极为系念,已告省府有所帮助。此复,敬顺教祺!

毛泽东
1950年12月24日

张干读完信,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将全家召集起来,将信高声读了一遍。读完信后,他喃喃自语道:“极为系念!”他小心翼翼地将信折好,然后抬起头来,对家人说:“孩子,这是一字千金哪!”自己给毛泽东记一次大过的事,他对儿子们从来是讳莫如深的。这时,他唠叨地向孩子们说:“你们可知道,毛主席在一师读书时,我还记过他一次大过!只有毛主席这样伟大,才不记前怨啊!”

人们听说毛泽东亲自给张干复信,纷纷涌到张干家来,想看个究竟。张干热情地接待了一个个好奇的来访者,向他们讲述自己在一师当校长时,自己的好学生毛润之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旁征博引论述问题,如何栉风沐雨锻炼身体,甚至连他如何起草宣言,聚众“闹事”,都毫无顾忌地向来访者倾吐出来。

从此,远在北京的毛泽东,不断地给长沙妙高峰中学教书的老师张干捎来问候。

1951年秋,正值暑假期间,张干接到北京寄来的一张请帖。请帖是毛泽东专请自己尊敬的老师到北京叙别后之情。

张干到了北京,毛泽东当时正日夜忙于处理抗美援朝等紧迫问题,暂不能接待他。

9月26日上午,张干正和毛泽东的师友李漱清、罗汉溟、邹普勋一起游览故宫,毛泽东派来陪他们的中央办公厅干部告诉张干一行:11时请在招待所稍候,毛泽东要派专车来接各位老师到家里吃饭。张干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抖着半白的胡子说:“啊!终于要见到润之了!”

11时整,一辆浅绿色的小轿车停在张干的住房前,张干一行鱼贯进入小轿车,不一会儿便进入新华门,行到毛泽东住房丰泽园前。车一停,便见满面红光身材魁梧的毛泽东笑着迎上来。

“张校长,您好!”毛泽东紧紧握住张干的手,凝望着自己30多年未见的老校长。

“你好!润之!”张干苍老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请进!请进!”毛泽东微笑躬身。

老人们走进客厅,毛泽东谦让着,一定要张干、李漱清坐上席,他自己坐下席。

谈了一会儿话,毛泽东便回头向屋里喊道:“来,来,你们都来见见我的老师。”

“这是我的老师。”毛泽东指着张干和李漱清对子女们说。

毛泽东的子女向父亲的老师恭敬地深深一鞠躬。

“他们是你们的太老师。”毛泽东诙谐地说:“你们平时常常跟我说你们的老师怎么好,我的老师也很好。”

12时15分,正式开席。毛泽东不断替四位老师夹菜送汤。

晚上,毛泽东又派人给四位老人送来礼物,每人一份。这些礼物是布鞋、褥子、盖被各一床,毛呢服一套,枕巾一方,袜子一双,枕头一对,香皂一块,牙刷各一支。送礼物的工作人员特别对四位老人说明,这是毛泽东用自己稿费买的礼品,不是用公款。张干听后赞许地点点头:“还是青年时期那个脾气,一丝不苟,一尘不染!”

第二天下午3点,老人们刚刚午睡醒来,一位穿军装的中年人轻轻敲门而入,微笑着自我介绍道:“我叫傅连璋,毛主席委托我来给各位检查身体。”

“啊!你就是同毛主席一起长征的那位傅连璋?”

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傅连璋含笑点点头,接着便掏出听诊器,给老人们仔细检查身体。张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国庆节,张干他们每人接到一张天安门观礼的请帖。

观礼完毕,毛泽东派专车送他们游览京津各个名胜古迹,还派飞机让他们饱览长城的风光。陪同参观的人还再三代毛泽东向他们致歉,说毛泽东实在太忙,不能亲自陪老师游览胜迹。

几天后,徐特立请张干到家作客。第二天,张干一直惦记着的会写诗的学生萧子璋(萧三)亲自到寓所来请。在萧三小巧古雅的家里,萧三夫人叶华热情地为张干斟茶倒水,叶华用流利的汉语对张干说:“张干先生,萧三常常在我面前提起两个人,一位是毛泽东主席,一位就是您老人家,他说您是一位十分严谨的学者,今天能见到您老,我感到十分高兴。”

不几天,一师校友、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派专车接张干去谈恢复湖南第一师范旧校址原貌问题,张干十分高兴,因为这是他多年的梦想。

11月8日下午3时许,一位工作人员来到张干他们住的宿舍里,恭敬地说:“主席请各位到中南海摄影留念。”

张干这时高兴得像个小孩子,连连说:“好!好!”

在中南海,毛泽东欢欣地陪张干、李漱清、罗汉溟、邹普勋四位老人家到瀛台合影留念,毛泽东还特地将张干拉在自己身旁,照完相,毛泽东连连说:“这是我第一次和自己这么多老师一起照相,值得纪念!”

11月12日,张干正准备整装南归,一位工作人员又提着一包东西进来。“张老,毛主席本想亲自来给您老送行,但这几天实在太忙,特地让我代表他来向您老表示歉意。”说着,他解开包儿:“这是毛主席送给您做零用的150万元(旧币),另外还有一瓶鹿茸精,他要我嘱咐您每天饭前20分钟服20滴,还特别关照,请您多多保重身体。”

张干再次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揉皱的信纸。这是他离京前几天,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的底稿。

润之主席惠鉴:

敬启者,干此次来京,荷蒙殷勤接待,食用兼全,被褥衣裳,全部赠给。不但给干以彻底自新之鼓励,而且足以挽回轻视教育工作者与老者之作风。愧受之余,感佩无极。兹干于参观此间办理较优之各校后,即行南返,继续学习,后蒙不弃,委以重任,自当尽力完成,以符厚意,绝不以年老家贫有所顾忌而误事也。

此道谢,敬颂政祺,并希照拂不。

张 干
1951年10月24日

回到长沙不久,张干即被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参议室参议,后被聘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顾问,他经常热情直率地参议国家大事,有求必应,因此省会各界对毛泽东这位师长十分敬重。 q0KTfGQ58oxUzp0SZKcyfGr1O0TjJpnzRWoL4QUad9dyH6RVElP1ckoH8P8LFHv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