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便桥之盟的疑案

隋唐之际,北方的突厥十分强大,隋朝末年北方割据的群雄,像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人,都曾向突厥北面称臣。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在起兵时,为了获得突厥的支持,也曾向突厥称臣。此后唐朝逐渐削平群雄,统一全国。但突厥可不管这个,还是动不动就发兵南下,攻到长安附近。唐朝也无力阻挡。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突厥的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就曾经联合南下,打到了豳(bīn)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两位可汗带着一万多名骑兵在城西五陇阪列阵,李世民率军迎战,隔着泾河与两人交涉。这时唐军没有打赢的把握,只能靠李世民施展口才,挑拨颉利和突利的关系,最终使两人离心。于是突厥派使者与唐朝和亲、结盟后退兵。

这种不能在战场上见真章,而要靠口舌之辩来恳求敌人退兵的处理方式,让李世民心里觉得非常憋屈。而且这种事情还发生了不止一次。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八月初九,李世民即位,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突厥看到唐王室内乱,于是出兵攻唐,八月二十八日,颉利可汗率军到达了长安城北的渭水便桥之北。

这时候李世民刚刚称帝,所征发的各州军队还没赶到,长安城兵力空虚,于是李世民不得不带上高士廉、房玄龄等大臣,一共六骑,跑到渭水便桥南岸,和颉利可汗隔河对话。按照正史中的记载,李世民义正词严地责备突厥背弃盟约,还扣留了突厥的使者,而颉利可汗看到唐军军容严整,又得知使者被扣,于是害怕了,并主动请和,与唐太宗在便桥之上订立盟约后,引兵而退。

后代的很多“吃瓜”群众纷纷表示不相信正史中关于这个便桥之盟的说法,至于原因嘛,很简单:第一,突厥兵力比当时的唐军强大太多,怎么可能一来就走?要知道,突厥大军南下,这人吃马嚼的,花费可少不了,不见到充足的利益,怎么可能主动退兵?第二,眼见长安城富庶的花花世界就在眼前,这是突厥的主要目标,没有理由主动放弃。

后来史学家们从唐代的笔记、正史和《资治通鉴》等材料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得出了便桥之盟的真相:唐王朝倾尽府库所藏,向突厥献上了大量金宝贿赂,这才满足了颉利可汗的欲望,答应退兵。

如此委曲求全地请求突厥退兵,以避免战祸,这对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李世民来说,是深深的屈辱。从此之后,他励精图治,恢复国力,并把握住了突厥内部分裂的有利时机,任用名将李靖、苏定方等人,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起至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击灭了东突厥。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起,至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击灭了西突厥。

至于便桥之盟的颉利可汗,则早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三月,就被唐军俘虏,送往长安,做了阶下囚。

得,这位百战天子,也是位报仇不想隔夜的主儿!

李世民有一首《饮马长城窟行》,写他即位之后统一西北诸部族的战争,也很生动: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塞外的寒风悲切,交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北雅尔湖西)已经结冰。瀚海的沙丘像百重波浪一样层叠着,阴山千里都笼罩着白雪。远处的戍楼点起了危急的烽火,重叠的山岭引来了使者的节旄(máo)。旌旗招展,饮马出长城。寒冷的沙丘上,骑兵的足迹接连不断,朔风飞扬,吹断了边塞的角声。玉门关不再有征尘与羌笛和着金钲(zhēng)的乐声。绝漠之上,不再动干戈,战车和步兵在原野上整队。都尉回到了白龙堆,将军凯旋马邑城。挥兵所向,战乱一扫而空,刻石铭功的石碑也竖立了起来。一穿上戎装,就打通了荒远的边裔,战士唱着凯歌,回到长安附近的灵台。

昔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青年统帅,在成为帝王之后,虽然还抱有建功边塞的豪情,却已经懂得了命将出师,自己在中枢总管大局的道理。岁月的波涛,也洗去了李世民的青涩,让他以一位成熟政治家的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的诗歌与历史,也预示着唐诗中贯穿始终的边塞故事就此展开。 n0O5NiqQ/By6HAUX1fJUsQaHamBhdwo3XMZtrxsx0l8Il+co+mvWZj39dEnQzh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