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平生一顾重从戎

作为一介文人,骆宾王能够在徐敬业的幕府中参谋军事,是有他自身原因的。他一直对从军感兴趣,并且有边塞战争的经历。

他在青年时代写过一首《从军行》: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在这首诗里,纯然是青年人对边塞的向往,充满了建立功勋的豪情。“意气溢三军”,是对军旅生活理想化的想象,野日、天星、弓弦、马足,都是军队出征时的典型意象,肃穆的军阵,火热的战斗生活,舍生忘死的战斗意志,构成了这首诗的主调。

骆宾王是仰慕古代游侠的,他有《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一诗: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这首诗和上面那首《从军行》,意境和感情都很类似,都是青年人对边塞的想象和向往。榆塞,是山海关,是郑少府要去的目的地;桑干,是桑干河,在今天的河北省,是这位郑少府到榆塞的路上需要渡过的河流。诗的后面说,不要学燕国太子丹的刺客荆轲啊,只是在易水上空歌一曲,而没能完成刺秦的重任。言下之意,是对这位朋友此去边关建功立业寄予厚望。

这种只能停留在送别时的想象,最终变成了他从军的现实。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骆宾王因事被贬,从军西域;过了两三年,从塞外回来后,他又到四川去从军,在蜀中宦游了多年。虽然是被贬,但也遂了他从戎的本愿。

他去西域的途中路过青海,见到了落日之下“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边城落日》)的边塞风光。此时,唐将苏定方已经击灭西突厥,唐对西域的统治已经越过葱岭向西。骆宾王在安西都护府,最远可能到了温城(温宿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他有一首《宿温城望军营》:

虏地寒胶 shé ,边城夜 tuò 闻。

兵符关帝阙,天策动将军。

塞静胡笳彻,沙明楚练分。

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

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

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这是今天的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次出现在唐诗中。今天的阿克苏,以脆甜的苹果闻名全国。但在唐代,它是边防的前线。唐军在那里建有边城,设有军营驻扎。骆宾王到那里时,大概是在秋季,因为“胶折”一词,说的是秋季适于折胶制弓,是匈奴出兵的季节。唐诗中就用“折胶”或“胶折”比喻适于用兵的秋季。“柝”是城内的巡夜人报更时打的木梆子。诗的头两句就渲染出了战争季节下边城紧张的气氛。兵符从皇城发出,帝王简选将帅,派到前线。边塞上沙明如雪,将士的征衣如画,胡笳声悠悠响起……这是一幅用笔干净的边塞图景。

骆宾王在诗的末尾,也抒发了自己想继承定远侯班超的业绩,在边疆建功立业的情怀。但是,在边塞为时过久,他也不时地回忆起内地,兴起“迷魂惊落雁,离恨断飞凫”(《久戍边城有怀京邑》)的感触。不久后,他回到了长安,在长安县主簿任上被下狱,写出了有名的《在狱咏蝉》。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的冬天,骆宾王从狱中被释放出来后,北赴幽燕,进入了裴行俭的幕府。裴行俭当时正在和突厥人作战。著名的绝句《于易水送人》就写在这个时候:“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英雄地,侠客气,昔时景,今日情,在短短的二十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R6ART5EpEMAENW6v3qN2VB+NG2qdSd27h47L+VCDQSx85QqER4eHtC6dHaPkfl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