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包装的材料

不同的包装材料有其自身的特性,其特性与功能是相对应的。通常,一种材料可以满足不同的包装物品,但是,若严格来说,针对某种要求却只有一种材料最适合,这是由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所决定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需要选择某种适合的材料来进行包装。

陶瓷包装耐酸碱、腐蚀,尤其是瓷,因为釉致密而不透水、不透气,所以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这对于易挥发或不耐潮湿的物品来说算是上乘的包装材料,如酒的包装。在现代化学材料缺乏的年代里,陶瓷包装因其优良的功能而成为应用得最多的材料之一,作为陶瓷大国,陶瓷包装技术娴熟、取材方便、成本低廉,这也是它被广泛应用的直接原因。现代酒包装中陶瓷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在高级酒包装里,陶瓷的古香古色所传达出的特殊视觉感受,使其成为展现该酒档次的一个载体。但是陶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质硬而脆,一旦出现裂缝,即便没有完全破碎,也基本失去了其包装功能。所以,如何尽量使陶瓷发挥它的优点而避免不足,就是陶瓷包装所要追求的。梅瓶是两宋时期发展成熟的一种古代酒包装。 它口小而肩丰,形体高而渐敛,小口容易密封,容量大能够盛装更多的酒,重心高说明这是一种运输包装,适合大量此类容器并列储存。如何解决容器因碰撞引起的破碎问题呢?古人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在容器之间加衬物。比如,在大型陶瓷器皿外裹以藤编、竹编或以稻麦秸秆间隔,而小型器皿则在容器间用织物等柔软的物品包裹,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器皿间碰撞,也能防止摩擦对包装的破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常并行使用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多个包装紧密结合,尽量使其成为一体。

不同物品被保护的需求不同,除了包装对物品的满足之外,还有物品对包装的要求。自从东汉蔡伦发明出制作快速而材料来源丰富的纸之后,纸就成为一种廉价且应用广泛的生活物品。以中药汤剂为例,汤剂中的药大部分都是植物性药材,在采集处理之后基本以植物原貌储存。需要时再根据大夫开出的药方到药房取药,而中药汤剂一般是由几种药混合熬煮而成的。因此,药店储存药材可以用纸作为中药的短期包装,这时的包装很大程度上是用以区分各味药材,防止其混合,所以廉价而又容易保持清洁的纸就非常适合。而患者拿到大夫的药方之后取药,由于所取的药物一般来说并非一次性就能用完,而是要分几次使用,因此,纸在这种临时性包装上所具有的便利和廉价的优点就显而易见。中式饮食极其重视过程,可以经由某个过程使简单的原料变成奇妙的佳肴。例如粽子,用粽叶包裹住米,使其形成粽子的形状,在蒸煮过程中,粽叶的味道融入米的味道中,使米的浓香又增添了叶子清新的鲜嫩味道,最佳的包装莫过于此。在南方地区的荒僻野外,砍半个竹节,将米淘过后放进竹节,加上盐和适量的水,放柴火上烧煮,等米饭煮好后再劈开食用。这种方法与粽子的包裹蒸煮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橡木之于葡萄酒的重要作用。对于这种巧思,人们往往因熟视而无睹,忽视了这种古老习俗所蕴含的启发意义。

如果包装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保护物品,而是一种显示其高贵地位的资本或靡费众多不足以表达某种意愿,那么,除了精心、精致地对包装进行艺术化处理以提高其品位之外,就是对材料的苛刻选择了。以唐代某墓中盛放舍利的金棺银椁为例。这套金棺银椁是1985 年在陕西临潼县(现临潼区)新丰镇庆山寺遗址出土的,金棺高 6.5~9.5 厘米、长14 厘米、宽 4.5~7.4 厘米;银椁高 10~14.5 厘米、长 21 厘米、宽 7~12 厘米。棺为铜制鎏金,盖若瓦形,下有长形镂空座。盖中央粘以鎏金卷草,卷草中央嵌以猫眼石。棺、盖两侧及棺体末端以珍珠堆饰团花,并粘有绢叶。棺首铆有一对鎏金铜狮,出土时置于棺内。银椁形制与金棺相同,下方配有束腰须弥座。须弥座长 23.4 厘米、宽 17 厘米、高 12 厘米,上沿绕以镂空围栏,四周有门。底座饰台门,座周粘满珍珠为饰。盖顶中央粘一鎏金莲花,以玉片、玛瑙作莲蕊。盖四周粘以珍珠团花并镶嵌猫眼宝石、水晶石和蓝宝石等,宝石上以粗银丝挽成螺旋。椁首有扉门两扇,各粘一鎏金菩萨。尾端粘鎏金摩尼宝珠。椁两侧粘释迦牟尼十大弟子鎏金像。椁身贴饰的鎏金图案与银椁素色形成鲜明对比,而缀饰的宝石、珍珠更分外增加了该器物的富丽堂皇,但底座装饰则在形制上较胜,单体的色彩不足,只有与银棺对比、映衬才能显示出整体的协调。整套棺具包装玲珑别致,取材几乎穷尽世间之珍宝为己用,工艺绝伦,丝毫不吝惜工时以达珠联璧合之效果。

不同的包装材料具有不同的审美功能,能满足不同的审美诉求。中国古代发达的工艺水平使得保护早已经超越了对功能的机械满足这一基本要求,如何发挥某种材料的材质特点,创造出一种美的触动,满足或普遍或特殊的审美需求,这便诉诸对工艺材料的审美挖掘。在石器时代里,与人们打交道最多的除了植物,便是石头了。中国古代对玉的判断是“石之美者”,透明材质和特殊颜色的石头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物以稀为贵”,古人对这种石头偏爱至极,因此,玉便从石中脱颖而出。但是,由于玉石个体往往不大,制作器物的工艺又相当烦琐、费力,所以直接以玉石雕琢成的实用包装器物并不太多。此外,玉由于其晶莹品质而为中国人所重,并给玉赋予了“五德”,大多数玉被用作礼器,而用作包装的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只有鼻烟壶,因其体积小,而且到清朝时期,工艺已经极为发达,所以制作了较多的玉鼻烟壶。可以说,玉包装的切实作用实在不大,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可望而不可即”。“守身如玉”“冰清玉洁”等成语都显示了古人对玉的尊崇,但是玉毕竟少,于是对玉的品质的追求成为人们努力的目标,对玉品质的追仿成为人们孜孜不倦的动力,以瓷仿玉、以玻璃仿玉,如对优质青瓷的评价用“如冰似玉”来形容。对玉的膜拜导致对类玉器物的珍视,而类玉的包装则为其包装物赢得了极高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转移正是包装增益包装物价值的体现。在发挥材质特点上,中国古代工艺家发展出“巧作”——以瑕疵作为画龙点睛之处。如一块玉料上有两个小黑点,这本为瑕疵,但是在将这两个小黑点作为古代瑞兽——龟的眼睛之后,瑕疵反而成了亮点。而根雕则更是专找盘曲怪形的竹木根,意想其形,斫足去首,可能做成一个自然生动的把壶。如此之类的巧思不一而足,这也成为紫砂陶所效仿的对象。 2S7ylY+WqQ+T86/GI+OeuRaXv20sCkMqMQHPd1wmeuYrOuMYHcmBEl4x/OVCEN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