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难以清楚解答的问题,任何一个明确的定义都可能会遭到质疑,从而产生另外一种主张。尤其是在当代,美学已经不仅仅是研究美的问题。关于美学的文字,从古到今多如牛毛,从哲学家、社会学家到科学家,人们都在努力研究和解答,各种解答从不同角度汇成了美学的江河,让每一种美的主张都成为支流。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说,美是上帝无上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Чернышевский)说,美是生活;德国的鲍姆嘉通(Baumgarten)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同样是德国的黑格尔(Hegel)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西布利(Sibley)认为,拥有一定的美感经验,才能正确做出美感判断;席勒(Schiller)说,美是自由与自主的具象化;而古希腊的柏拉图早在《大希庇阿斯》的结尾就断言“美是难的”。因此,美的本体之根深深扎在人的活动之中。由于民族、时代、阶级、个人的差异,人们的审美标准各异,所以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与理解都可能会有所不同。也只有当人用审美态度去看事物时,美才可能产生。

哲学家将美学研究变成哲学的任务之一。美学(philosophische Ästhetik)作为西学的一门人文学科,脱胎于西方哲学和诗学,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提出,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也就是美学。美学(aesthetics)与拉丁语aesthetic(感性学)和希腊语asthetik(感知感觉)有着渊源的关系,指向了感性这一关键词。鲍姆嘉通明确了美学研究的主题是感性,却应该以理性为基础,因此,需要哲学思辨作为美学研究的功夫。

撰写了第一部美学著作的鲍姆嘉通关于美学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两个方面:(1)他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感性认识的学科。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知、情、意三个方面。研究知或人的理性认识有逻辑学,研究人的意志有伦理学,而研究人的情感即相当于研究人的感性认识则应有感性学。(2)他认为,“美学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最终,美学就是艺术的哲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从心理学入手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说。

美学原理首先讲述美的起源,从人类文化学视角看美如何产生,人是如何认识到美的;其次,需要从审美现象学讲述人如何面对美、欣赏美,细析审美的开始、审美过程以及审美结果;第三,从审美类型学角度厘清美的基本类型,细分各种美的特点;第四,从审美文化学方面分析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和形式;第五,从形式美原理入手阐释超越文化和时空的美的视觉表现法则;第六,从美学的历史梳理美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过程并呈现其规律。其中,审美现象学、审美类型学、审美文化学、形式美法则四个方面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美学原理显得尤为重要。

广义上的美学研究一切人的感性思维、感性认知、感性心理。感性思维也称形象思维,是一种有逻辑思维参与的,以感官印象或活动为主的思维活动。美在深层层面有着其动机和理由,以及有了审美判断后的行为取向和实践意志。审美活动处处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狭义上的美学研究审美活动,也就是专门研究能够引起美感、丑感的那部分感性思维。美学要研究美的问题,而美又有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艺术美等一系列审美范围,把所有审美对象的特征提取出来又有了诸多审美范畴: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审美时需要调动多种心理要素:感觉、直觉、想象、情感、领悟,所以美学又与心理学有关。

美学被解释为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美在审美关系中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赖于审美客体。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并且,理性―感性—非理性,这是西方审美价值取向古今演变的一个深层逻辑线路。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通过《美学讲演录》呈现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他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进行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分析。逻辑方面,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有关艺术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历史方面,他开创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展示了宏伟的历史观。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黑格尔把美的本质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理念与客观对象的融合。艺术是帮助人认识心灵的最高旨趣的东西。美的艺术的领域就是绝对心灵的领域。心灵的最高原则是自由。

古典美学追问美的客观本质,衍生出美的定义、美的来源、美的范畴、美的对象、美的等级等问题。审美几乎是象征或寓言形式的,个人的主体性服从于最高的理性目的。黑格尔是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美学就此被彻底体系化。康德(Kant)认为,美学研究的是人类审美和亦可能的问题,其中美的本质问题可以被归类到“审美”问题的子问题中。这是日神精神的美学研究。现代美学将美转移到主体上,问“美感”的本质,出现了审美的心理、美感的范畴、美感的交流等问题。此时的审美活动主要是浪漫的、个性的、解放的。更狭义上的美学结合到了各种社会实践,有科学技术美学、生态美学、园林美学、法美学、美学政治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美学、文学美学、伦理美学等。

18世纪也是艺术界和科学界的人开始讨论美的时代,艺术史家温克尔曼(Winckelmann)说古典美是最伟大的美,而科学界则尝试用实验来论证美。康德认为,“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悦的东西”,美感是彻底主观的。他认为美感具有一种“普遍必然的主观性”。对第二个问题,他认为美感没有“私趣”,也就是美感不存在对人类“兴趣”的讨论,因此,审美活动与人的兴趣活动截然不同。美,在于观察者的“感受”,而不在于“事物本身”。康德认为,美是一种“自由”,而不是一种“自然”。人的“喜好”是一种“自然”,而“审美”是一种“自由”。与利益的无关性,让美有别于其他的判断。美是完全自由的,是没有限制的。审美体验也可以被看作一个“唤醒”的过程。审美判断,也是审美态度,是一种“心理感受”,因此是不能用科学来证明的。能讲明对与错的,就称不上“审美判断”。比如,地球是圆的,桌子是方的。能用科学来证明对与错的说法,都称不上美的判断,更与“品味”或者“审美”毫无关系。

与过分理性的哲学表述相对应,我更喜欢诗性的美学表达,尼采(Nietzsche)的哲学表述富于诗性,离开理性—感性的价值阶梯而狂奔,抱着马头痛苦的尼采,总是用疯疯癫癫的语言诉说哲学和美学。尼采认为,“把一个事物感受为美的,这必然是一种错觉”。“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开启了狄奥尼索斯式的美学哲思之后还有弗洛伊德(Freud)、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等对美的解说,不仅诗性,且跨学科。一个社会或文明的哲学理论决定了人们有什么样的美学方法论,而美学理论是对该文明文化结晶的语言再现,体现了该文明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而个人性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他的美学理论的深化程度,这个民族的文明史和美学史是否互为表里,取决于该民族如何对其作为人的自然本性(动物性)进行否定和批判。并且,每个时代都在创造独具特色的社会实践图景、社会风尚与习俗,从而也使直接反映社会实践现实的社会美具有了时代的特征,并被各具特色地表述出来。比如从古希腊古罗马元气之美到中世纪宗教信仰之美,再到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之美,在启蒙运动理性之美中达到极致,继而走向浪漫主义运动真诚之美,达到现代艺术运动抽象之美,又在当代艺术中获得多样性的表达。

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思想家阿多诺(Adorno)说得准确:“美是无法下定义的,但是全然不要美的概念也不行。这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相矛盾。”现代艺术思潮主要是挖掘丑的审美意义。审丑始于对喜剧的研究。其中包含两个重要的范畴:滑稽和荒诞。滑稽来自对戏剧和丑两个范畴的融合,荒诞接近悲剧的范畴。在当代,美学的对象远远大于美,并且在解构美,重建美。一切事物的美学化,是当今一个普遍的现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背后,是现代性产生了一种大众的美学化,将所有形式的文化都进行了提升。所有事物都有所含义,所有事物都有附加的美学价值,鲍德里亚(Baudrillard)说过,当所有事物都美学化时,事物就无所谓美丑,艺术自身也就消失了。……在今天的美学领域中,美丑好坏和真假的价值判断失效了,每种价值和价值碎片都是暂时的闪耀,然后消失于空虚,形成了当今文化的形状。但是,超美学也能帮助我们避免美学错觉,因为,这个时代的当代艺术让美丑问题变成了空的问题,也让真与非真变成了空。在艺术领域中艺术价值逻辑割裂,在艺术市场中商业价值也存在着割裂,并且这二者有着一定的联系。当代艺术处于美丑之外,市场本身也置身于好坏之外。于是,我们不再有任何美学新信念,我们不再信奉任何美学信条,或者不信奉所有美学信条。

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的古字形像戴着头饰站立的人,本义指漂亮、好看。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美是个会意字,从羊,从大。段玉裁作注:“羊大则肥美。”羊肉味道鲜美,因而人们常常将“美”字拆成“羊”“大”,说“羊大为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思想史和文化史提供了丰富的美学散论,需要通过梳理将之体系化和现代化。学者王国维提供的重要概念意境,便是中国美学原创的概念。美是意象,美不在物,也不仅在心,美在心与物的关系。心借物表现情趣,美要经过心灵的创造。美是人基于自然的创造。“美在客观”,“美是人的意识、情感活动的产物或外射表现”,“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是自由的形式”。“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艺术是审美存在的主要呈现者。美是整体的和谐,以美为破法之器。向内追之于受想行识,向外追到大千世界。美无法彻底安顿。审美运作超越知识。向内照见自性光明,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本自俱足,无需外求,便是用审美提升幸福感。

如何对人进行审美培育,美学又与教育学息息相关。它和艺术紧密联系,又被哲学浸养。探究“美是否可以下定义”,到“美是如何产生的”,再到“美的社会属性”,与其陷入当代琐碎的学术体系中时往往会被理性、规范、框架等一系列原则绞杀掉最后的激情,不如走入自然和艺术中切身地获得高峰体验,也可以在对事物的操持中获得心流,讨论艺术,尤其是拿出一种艺术载体来具体讨论美是一件相对容易进行的事情。美不仅仅局限于对物的客观评价,它还有我们主观延展出来的情感。审美是具备客观性与延展性的。

艺术本身在于“体验创造”,而美学在于“反思讨论”。因此,最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创造过程对美进行反思。美学原典可以提供一些理论概念的理解,但是与其落在概念里,不如活在主体对形象性、现实性的感受认知中。美学就是用哲学手段探讨审美现象和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美感本质。美(beauty),从对象上探究美的本质是永远无解的,需要以人产生美感的机制才能。美学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只堕入逻辑思辨和对错之争,永无尽头。主体为什么会对某种事物或形式产生美感,就是为什么某物会让某类人或某人产生美感,以及某物何以让某人产生美感。它建立在逻辑分析和历史经验素材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思想和方法与社会实践起的反作用才是它的价值所在。当与审美密切相关的社会行为和思潮造成社会生态失衡时,就是美学应该站出来的时候。这是审美研究的社会意义所在,也是美育的价值所在。人只有物质追求始终是空虚的,还需要精神追求和生活趣味,审美有更深刻的政治意义。文化是人的根本存在,是人类灵魂的基因。审美是人类都有的心理活动,虽然最终的结果不同,但是机制是相同的,人性是相同的,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桥梁。

人们在任何可能之处寻求美。审美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获得一种存在的喜悦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促进人性的完善,提升个人修养,从而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审美观也是随着经历变化的。人的一生都是在美感指引下进行的,需要教堂的宏伟与庄严抵御一切庸俗,需要文学的锋芒和诗意抵御一切无用的口号,需要音乐的多情与忧伤抵御一切枯朽的情感,需要雕像的恒久与真实抵御一切苍白的虚伪……无法想象人活在一个没有美感的世界。艺术与美是解脱生活困苦的良药,美是不可言说的,文字词语的表达不能渗透尽美的精华。因此,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说:当意思无法说清时,就得处之以缄默。

周至禹
2021年10月15日 EQFzwjFmSzoUB4BvLMV0+SXgs9oHlW1MGv0boEg06cwigMkws9jCnUb2iO8gE78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