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外国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外国建筑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在建筑空间处理、艺术与结构、建筑设计的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有独特艺术魅力。

1.2.1 原始社会

由于原始人对自然界、太阳的崇拜,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不少宗教和纪念性的建筑(构筑)物,最著名的是英格兰西南部索尔兹伯里巨石阵(图1.33)。

图1.33 索尔兹伯里巨石阵

图1.34 方尖碑

1.2.2 奴隶社会

1)古埃及建筑

·方尖碑(图1.34)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其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50余米,一般细长比为(9~10)∶1,用整块的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金字塔(图1.35)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造型多为正四方锥体,因外形像汉字的“金”,所以称作“金字塔”。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是吉萨金字塔群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146.4m,现为137m,底边各长230.6m,占地5.3 hm 2 ,用230余万块平均约2.5 t的石块干砌而成。这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蓝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万奴隶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太阳神庙(图1.36)

古埃及新生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二是大殿内部,力求幽暗而威严,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图1.35 吉萨金字塔群

图1.36 太阳神庙图

2)古西亚建筑

古西亚建筑是指BC3500年—BC500年时期,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孕育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建筑,如位于乌尔的观象台(图1.37),著名的萨尔贡王宫、波斯波利斯王宫、空中花园等。古西亚的建筑成就还在于创造了以土为基础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古西亚建筑发展了券、拱和穹窿结构,随后又创造了装饰墙面的面砖和彩色琉璃砖,这些使建筑的材料、构造和造型艺术有机结合的成就,对后面的拜占庭和伊斯兰教建筑产生很大的影响。

图1.37 乌尔观象台

3)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对后来西方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建筑方面,可以说是欧洲建筑的起点。因此,在西方古典建筑发展历史中,古希腊时期是最重要的建筑发展时期之一。

古希腊是一个泛神论国家,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地方。这样神庙就成了希腊崇拜的圣地,围绕圣地又建起竞技场、会堂旅舍等公共建筑。古希腊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国王王宫、迈西尼卫城狮子门、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雅典卫城(图1.38)、帕提农神庙(图1.39)、伊瑞克提翁神庙、奖杯亭、阿索斯中心广场。

图1.38 雅典卫城图

图1.39 帕提农神庙

·雅典卫城(图1.38)

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波战争中,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了波斯的侵略。作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建设的重点在卫城,在这种情况下,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

4)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通常指从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建筑理论方面,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著写的《建筑十书》,是一本全面反映古罗马时期建筑成就的著作。

古罗马重要建筑物有:君士坦丁凯旋门、恺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罗马大角斗场、万神庙、卡拉卡拉公共浴场、戴克利提乌姆公共浴场、庞贝城潘萨府邸、庞贝城银婚府邸、巴拉丁山宫殿、阿德良离宫、戴克利提乌姆离宫等。

·君士坦丁凯旋门(图1.40)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AD312年,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帝国而建。这是一座有3个拱门的凯旋门,高21m,面阔25.7m,进深7.4m。由于它调整了高与阔的比例,横跨在道路中央,显得形体巨大。凯旋门的里里外外充满了各种浮雕,巨大的凯旋门和丰富的浮雕气派很大,大部分构件是从过去的一些纪念性建筑(如图拉真广场建筑上的横饰带、哈德良广场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马克·奥尔略皇帝纪念碑上的八块镶板)拆除过来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宏伟壮观,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动的罗马雕刻史诗。

·罗马大角斗场(图1.41)

罗马大角斗场又称为罗马斗兽场,由弗拉维安王朝的3个皇帝建造。这个用石头建起的罗马斗兽场长188m,宽156m,高57m。从外部看,罗马斗兽场由一系列3层的环形拱廊组成,最高的第4层是顶阁。这3层拱廊中的石柱根据经典的标准分别设计(由地面开始,多利安式样、爱奥尼亚式样和科林斯式样)。罗马斗兽场能容纳观众大约5万人,共有3层座位:下层、中层及上层,顶层还有一个只能站着的看台。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另有160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各级座位,被称为吐口,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涌进和涌出,混乱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够被快速疏散,据说这里只需十分钟就可以被清空。

图1.40 君士坦丁凯旋门

图1.41 古罗马角斗场

·万神庙(图1.42)

罗马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典型代表。万神庙平面为圆形,穹顶直径达43.3m,顶端高度也是43.3m。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征天宇。穹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8.9m的圆洞,寓意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从圆洞进来柔和漫射光,照亮空阔的内部,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这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空间结构建筑。

图1.42 罗马万神庙

图1.43 卡拉卡拉浴场

·卡拉卡拉浴场(图1.43)

卡拉卡拉浴场是由卡拉卡拉皇帝于AD200年左右下令建造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浴场之一。卡拉卡拉浴场长375m,宽363m,两侧的后半向外凸出一个半圆形,里面有厅堂,大约是演讲厅,旁边有休息厅,可容纳1600人。在巨大的圆屋顶下,设有游泳池、桑拿池和冷水池,周围布满珍奇的植物、精致的雕刻和巧夺天工的镶嵌图案。温水浴厅是所有浴室中最大的,长55.8m,宽24.1m,拱顶高度为38.1m。大温水浴厅温水厅用三个十字拱覆盖,十字拱的质量集中在8个墩子上,墩子外侧有一道短墙抵御侧推力,短墙之间再跨上筒形拱,增强了整体刚度,又扩大了大厅。

1.2.3 封建社会

1)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原为希腊的殖民城市,AD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迁都于此,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①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②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

③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4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质量完全由4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④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水平切口和四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它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之一。

·圣索菲亚大教堂(图1.44)

圣索菲亚大教堂长94m,宽72m,主穹窿直径长31m。主穹窿的南北方向由复杂的拱门、穹隅等结构支撑;东西两侧是两个与它等直径的半穹窿,它们相互邻接,跨越中殿上部。整个建筑体系有着宏伟的纪念碑效果。

图1.44 圣索菲亚大教堂

图1.45 比萨大教堂

2)“罗马风”建筑

公元9世纪左右,欧洲正式进入封建社会。这时的建筑除基督教堂外,还有封建城堡与教会修道院等。由于建筑材料大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建筑艺术上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形式上又略有古罗马的风格,故称为“罗马风”建筑。它所创造的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与形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

·比萨教堂(图1.45)

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m,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纵深的中堂与宽阔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的屋顶。大教堂正立面高约32m,底层入口处有三扇大铜门,上有描写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柱廊,以带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圈为标准,逐层堆叠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满整个大门正面。教堂外墙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鲜明,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3)“哥特式”建筑

12.15 世纪,哥特式建筑就是欧洲封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的建筑。这时期的建筑仍以教堂为主,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而是以尖券(来自东方)、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其特点,以法国为中心。

图1.46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图1.46)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塞纳河城岛的东端,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它的正面有一对钟塔,主入口的上部设有巨大的玫瑰窗,在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米的尖塔。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

4)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15—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有时也包括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

·圣彼得大教堂(图1.47)

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达2.3万m 2 ,主体建筑高45.4m,长约211m,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教堂最早是建于西元324年,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卢浮宫(图1.48)

卢浮宫又译罗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7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 hm 2 ,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 hm 2 ,全长680m。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由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图1.47 圣彼得大教堂

图1.48 卢浮宫

1.2.418—19世纪西欧及美国建筑

1)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是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如美国国会大厦。

·美国国会大厦(图1.49)

美国国会大厦始建于1793年,它南北长214m,东西宽107m,高88m,占地1.6 hm 2 ,有540个房间和658扇窗户。整个建筑成乳白色,除极小一部分用砂岩砌建外,其余用的全是精美的大理石,具有新古典风格。

图1.49 美国国会大厦

图1.50 雄师凯旋门

2)“帝国”风格

“帝国”风格是指法国拿破仑帝国的代表建筑风格。它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或洛可可的装饰手法,建筑大多是罗马帝国建筑样式的翻版,作用是颂扬对外战争的胜利。主要作品有军功庙、雄师凯旋门、演兵场凯旋门等。

·雄师凯旋门(图1.50)

1.05.12 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1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为庆祝胜利,他决定在戴高乐广场(当时称星形广场,1970年为纪念去世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改称现名)修建雄师凯旋门,以纪念自己的凯旋。雄师凯旋门由法国著名建筑师查尔格林设计,整个设计按拿破仑的要求体现了帝国风格。雄师凯旋门于1806年动工,1830年7月29日竣工。

3)浪漫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又名“哥特复兴”,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领域的一种主要思潮。体现在建筑上,主要是在英国,它要求发扬个性、提倡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当时制度下用机器制造的工艺品,以及用它来和古典主义抗衡。其代表建筑是英国国会大厦。

·英国国会大厦(图1.51)

英国国会大厦建立在泰晤士河畔一个近于梯形的地段上,面向泰晤士河。各部分之间分段相连,形成许多内院,大厦内的主要厅堂都在建筑物的中间。整个建筑物中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最高,高达103m,此外,97m高的钟楼也很引人注目,上面有著名的“大本钟”。

4)折中主义风格

折中主义风格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创作思潮。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它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样式,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的美。比较重要的代表是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图1.52)

巴黎歌剧院(1861—1874年)的立面构图骨架是鲁佛尔宫东廊的样式,但加上了巴洛克装饰。整个建筑长173m,宽125m,建筑总面积达11237m 2 。剧院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舞台,可同时容纳450名演员。剧院里有2200个座位,演出大厅的悬挂式分枝吊灯重约8 t。其富丽堂皇的休息大厅里面装潢豪华,四壁和廊柱布满巴洛克式雕塑、挂灯、绘画。其艺术氛围十分浓郁,是观众休息、社交的理想场所。

图1.51 英国国会大厦

图1.52 巴黎歌剧院图

5)初期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主要是指一种由纯几何体,钢筋与玻璃,特别是由模版显现粗犷痕迹、无覆盖的“素混凝土”外观,使建筑物的材料样貌清晰可见,并从作品看到设计历程及建筑群组、结构的组成关系。初期功能主义重要的建筑物有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

·水晶宫(图1.53)

“水晶宫”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其建筑面积约7.4万m 2 ,宽约124.4m,长约564m,共5垮,高3层,由英国园艺师J.帕克斯顿按照当时建造的植物园温室和铁路站棚的方式设计,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和屋面均为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

·埃菲尔铁塔(图1.54)

1.89 年世界博览会,埃菲尔铁塔由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高328m,采用高架铁结构,突破了古代建筑高度;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构和新设备体现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

图1.53 水晶宫

图1.54 埃菲尔铁塔

1.2.5 前现代主义时期建筑(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

1)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中叶后出现在英国的美术流派,它反对新兴的机器制品,在建筑上,主张用浪漫的“田园风格”来抵制机器大工业对人类艺术的破坏,同时也力求摆脱古典建筑形式的束缚。其代表作是魏布设计的莫里斯的住宅——红屋(图1.55):其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形,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

2)芝加哥学派

1.71.10 月8日发生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毁掉全市1/3建筑的大火灾,加剧了新建房屋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群体,后来被称作“芝加哥学派”。路易·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中最著名的建筑师。他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的设计思想及高层办公建筑的五个原则,作品有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图1.56)。

图1.55 莫里斯的住宅——红屋

图1.56 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

3)表现派

20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出现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人物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德国建筑师门德尔松设计的爱因斯坦天文台是其最重要的代表性建筑。

图1.57 爱因斯坦天文台

·爱因斯坦天文台(图1.57)

门德尔松在爱因斯坦天文台的设计中抓住相对论是一次科学上的伟大突破,其深奥的理论对于一般人来说既新奇又神秘这一印象,把它作为建筑表现的主题。他用混凝土和砖塑造了一座混混沌沌的多少有些线型的体形,上面开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窗洞,墙面上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突起。整个建筑造型奇特,难以言状,表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

1.2.6 现代主义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

·格罗皮乌斯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格罗皮乌斯力图探索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倡导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格罗皮乌斯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代表作是1965年完成的《新建筑学与包豪斯》,主要建筑作品为包豪斯校舍(图1.58)等。

图1.58 包豪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勒·柯布西耶的主要建筑作品有:郎香教堂(图1.59)、印度昌迪加尔法院(图1.60)等。

图1.59 郎香教堂

图1.60 印度昌迪加尔法院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德国建筑师,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密斯最著名的现代建筑宣言莫过于“少就是多”(Less ismore),而他本人也在自己新世纪的建筑实践中实践着自己的建筑哲学。后来20世纪风靡世界的“玻璃盒子”源于密斯的理念以及终极一生对于玻璃与钢在建筑中使用的研究。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斯工学院建筑系馆(图1.61)、西格拉姆大楼等。

图1.61 伊利诺斯工学院建筑系馆

·赖特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是20世纪美国一位重要的建筑师,是有机建筑的代表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他对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一生中设计得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赖特的主要作品有: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图1.62)、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图1.63)、普赖斯大厦、唯一教堂、佛罗里达南方学院教堂等。

图1.62 流水别墅

图1.63 古根海姆美术馆

2.20 世纪建筑流派的主要代表作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图1.64)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1973年—2001年9月11日,简称世贸中心)原为美国纽约的地标之一,原址位于美国的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岛西南端,西临哈德逊河,由美籍日裔建筑师雅玛萨基(Minoru Yamasaki,山崎实)设计,建于1962—1976年。占地6.5 hm 2 ,由两座110层(另有6层地下室)高411.5m的塔式摩天楼和4幢办公楼及一座旅馆组成。摩天楼平面为正方形,边长63m,每幢摩天楼建筑面积46.6万m 2 。在2001年9月11日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坍塌。

·悉尼歌剧院(图1.65)

悉尼歌剧院占地1.84 hm 2 ,长183m,宽118m,高67m。悉尼歌剧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搜集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后来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的设计雀屏中选,共耗时16年、斥资1200万澳币完成建造,最后在1973年10月20日正式开幕。

图1.64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图1.65 悉尼歌剧院

·巴西议会大厦(图1.66)

巴西议会大厦矗立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的三权广场上,建于1958—1960年,设计人是巴西建筑师O.尼迈耶(Oscar Niemeyer)。整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巴西利亚城总体规划由纵横两条轴线所组成,主要行政、公共建筑均沿纵轴布置,“三权广场”、国民议会及办公楼、总统办公楼、最高法院等象征国家权力的建筑均设于此。由于配合默契巧妙,建筑单体、群体乃至整个城市浑然融合为一体。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西利亚这座建都不到30年的城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世界对巴西现代建筑设计的最高评价,作为巴西利亚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巴西议会大厦也随之名扬天下。

·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图1.67)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建筑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

图1.66 巴西议会大厦

图1.67 代代木体育馆

·吉隆坡石油双塔(图1.68)

双子大厦,即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Petronas Towers),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层,巍峨壮观,气势雄壮,是马来西亚的骄傲,以451.9m的高度打破了美国芝加哥希尔斯大楼保持了22年的最高纪录。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西泽配利是这座大楼的设计者。这个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顶,1997年建成使用。在第40—41层有一座天桥,方便楼与楼之间来往。从吉隆坡市内各处都很容易见到这座大厦。大厦非常壮观,就像两座高高的尖塔刺破长空。

图1.68 吉隆坡石油双塔

图1.69 迪拜塔

·迪拜塔(图1.69)

迪拜塔(阿拉伯语: ,Burj Dubai),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摩天大楼。该项目由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它于2004年9月21日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162层,总高828m,为当时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构造物,造价达15亿美元。 3ojD4aqet21j4tVjKFz1NX8Cy5WD8Pi/v+w+ouP2IQzxNkCP/TFMqnlrX3lO8sW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