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由骨膜、骨质、骨髓腔、骨髓和血管神经等构成(图1-1)。
图1-1 骨的构造
1.骺软骨 2.骨端 3.骨干 4.骺软骨 5.关节软骨 6.骺线 7.骨膜 8.骨密质 9.骨髓腔 10.骨松质
1.骨膜 (periosteum) 位于骨表面、骨内的致密结缔组织膜。被覆在骨表面的称骨外膜;衬在骨髓腔内面的称骨内膜。骨膜呈淡粉红色,富有血管和神经。腱和韧带附着之处,骨膜显著增厚。骨的关节面没有骨膜,由关节软骨覆盖。
骨膜分浅、深两层。浅层为纤维层,富有血管和神经,具有营养、保护作用。深层为成骨层,富有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正在生长的骨,成骨层很发达,直接参与骨的生成;动物成年后成骨层逐渐萎缩,细胞转为静止状态,终生保持分化能力。在骨受损伤时,成骨层有修补和再生骨质的作用。故在骨的手术中应尽量保留骨膜,以免发生骨的坏死和延迟骨的愈合。
2.骨质 (bony substance) 是构成骨的主要成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二种。骨密质(compact bone)位于骨的表面,构成长骨的骨干、骺和其他类型骨的外层,致密而坚硬。骨松质(spongy bone)位于骨质深部,呈海绵状,由许多骨板和骨针交织而成,这些骨板和骨针的排列方式与该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骨密质和骨松质的配合构成,使骨既坚固又轻便。
3.骨髓腔 (marrow cavity) 管状长骨内的空腔。
4.骨髓 (bone marrow) 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胎儿及幼龄动物全是红骨髓。红骨髓(red bone marrow)是重要的造血器官。随动物年龄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所代替。黄骨髓(yellow bone marrow)主要是脂肪组织,具有贮存营养的作用。骨松质间隙的红骨髓终生存在。当机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黄骨髓又能转化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功能。
5.血管 、 神经 骨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较大的血管称滋养动脉,穿过骨端的滋养孔分布于骨内。骨膜的小血管经骨面的小孔进入并分布于骨密质。
骨膜、骨质和骨髓均有丰富的神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