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流行音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音乐体系,流行音乐在艺术性、音乐性、文化内涵、思想性、技巧性等方面也大大提升,成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照商业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民众获得日常愉悦的文化或艺术体验。因此,从文化层面来讲,流行音乐属于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就从大众文化的视角来阐述流行音乐的几大文化特性。

一、时代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一首首经典的流行歌曲可以连接成一个时期或者说一个阶段的历史轨迹。流行音乐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流行性

流行性是流行音乐最突出的文化特性。流行音乐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而且是一种能引起受众群体心理共鸣的音乐文化形式。

那么,音乐的流行是指“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于受某种特定心理需求的驱使而追求某种特定音乐的行为方式,致使这种行为方式及其对象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并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狂热” 。流行音乐正是符合了上面音乐流行的条件。也就是说,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都有相应的流行音乐。

2.时尚性

流行音乐的流行性也折射出其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它紧跟时代的潮流,让我们体会那个时代的新气息、新时尚。很多流行音乐一旦流行,很自然的就成为当时的时尚标志。

3.快速更替性

流行音乐的流行性、时尚性导致其具有快速更替性。流行音乐的更替是非常快的,它不像古典音乐更替相对较慢,具有某些“快餐文化”的特点。虽然如此,但并不妨碍大量的优秀流行音乐作品成为经典佳作。

二、都市化

纵观世界流行音乐的历史,其发展中心主要都集中在都市。流行音乐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工业化城市,是随着都市文明、城市人的需求和审美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兴盛集中在城市。城市的人口密集,有着先进的生产力、文化、科技水平和生活方式,流行音乐作品的传播体系比较完备,而流行音乐反映的问题和内容正是各时代都市大众生活与情感的写照,符合都市大众的精神需求,因此,流行音乐的生长环境以都市为中心。

布鲁斯本是美国黑人的劳动民歌,之所以能够成为流行音乐,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美国城市由于生产军需物资缺少劳动力,所以开始在南方招工,大量黑人涌入城市,布鲁斯随之被带入,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流行音乐。美国乡村音乐原为美国白人民间音乐,后来通过广播传入城市,最后在都市中逐渐演变成为具有美国属性的白人流行音乐代表。总之,流行音乐的发展环境离不开都市,只有在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城市,流行音乐才能生长和繁荣。

我国流行音乐词曲作家陈小奇指出,“从音乐的本质来分析,流行音乐就是一种都市音乐,是城市里产生的一种音乐,也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产生的东西” 。另外,我国音乐学家曾遂今教授把流行音乐直接称为当代城市民间音乐,这些观点都指出了流行音乐的都市化特性。

三、大众化

流行音乐的英文词源“Popular Music”又可翻译为“大众音乐”,和其他大众文化一样被现代社会的普通民众消费。因此大众性是流行音乐最重要的属性。一首风靡的音乐作品,首先引起社会关注的肯定不是它的音乐技法,而是它的受众数量和受众群体。

流行音乐发展到今天,传播对象已具有全民化的特征。音乐语境下的“大众”可以被理解为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普通民众。因此,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传播都是基于大众心理的普遍性规律。任何一个地区和时代的流行音乐,要想广泛流行,就必须符合该地区的大众文化背景。流行音乐的大众性是基于本土文化背景而衍生的一种文化属性。

所以,流行音乐的大众化也和地域、文化背景有关。某种风靡的流行音乐风格传播到另一个地区、另一个国家时,因语言、历史、审美习惯等文化差异,有可能难以被当地民众所理解,因此就不具有大众性。如美国的爵士乐堪称美国大众音乐的代表,在美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传入中国后,虽也发展出一批忠实听众,但还是属于小众音乐;再如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国家红极一时的朋克音乐进入中国时,因其反叛性的思想、攻击性的歌词,与主流社会意识和审美格格不入,难以被中国听众广泛接受,在中国缺乏大众基础,也就无法广泛流行。

四、商业化

流行音乐是在现代工业化、社会都市化、商业化制度下产生的音乐文化形态,是一种商业化的音乐作品。因此流行音乐和市场行为紧密相连,其制作、包装、宣传、传播等流程都是商业化运作。流行音乐的商业性标志着它是一种被消费的音乐。

五、文化融合性

流行音乐的文化融合性是非常强大的。这种文化融合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流行音乐因其大众化特征,在传播过程中能够迅速融入当地文化,被大多数受众群体所接受;其二是流行音乐的包容性极强,能够迅速与当地音乐元素结合而形成具有地域性的新音乐风格。所以我们才能听到英伦摇滚、拉丁爵士和中国风这样的流行音乐风格。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看到流行音乐的传播是世界性的,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像流行音乐那样,成为在全世界普及性如此之高、共通性如此之强的一种音乐语言,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主流音乐文化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流行音乐可以说是世界性音乐。国内流行音乐评论家金兆钧就曾经指出:“流行音乐语言的世界性,即多民族文化融合性和现代都市生活带来的大众音乐娱乐和消费方式是现代流行音乐最本质的特征。”

六、科技性

流行音乐与科技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它是现代科技与现代文化结合的产物。流行音乐从制作、表演到传播的过程都是与科技联系的。

从早期流行音乐开始,其成品制作就离不开录音技术,无论是最早的密纹唱片时代,还是后来的模拟录音磁带技术,以及数字录音CD,再到如今的MP3等,流行音乐的制作流程可以说与科技发展紧密相关。

另外,大量电声乐器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电吉他、电贝司、电钢、合成器等,电吉他还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效果器来丰富吉他的音色及效果,合成器还运用了各种模拟、虚拟及采样技术。当今流行音乐的编曲制作更是大量运用MIDI技术,用电脑来调动各类音乐软件的运行。

同时,流行音乐的表演需要麦克风和音响的配合,依赖于电子扩音设备,这是由它自身的美学特点和音乐模式决定的。通过麦克风,音响系统扩声才能具有良好的声音效果,流行音乐家的演唱演奏风格、技巧也才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如电台、电影音乐、密纹唱片、磁带、电视、录像带、CD、VCD、DVD、MP3、MP4、网络等,都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这些媒介的出现使流行音乐传播手段有了质的飞跃。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音乐类型像流行音乐这样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关,与科技具有如此高的契合度。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持。

当今,流行音乐依然不属于古典音乐那样的精英文化范畴,它是大众文化的重要拼图。它的创作内容大多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表现的主题多是爱情、亲情、友情、人生际遇、个人感受、反思社会等,歌曲很容易让个人的内心产生共鸣,它的表现方式往往比较直接、真挚。流行音乐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对个体生命尊重的艺术,和古典音乐一样,也是能够进入人类心灵深处的艺术。

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音乐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已然成为全球受众人数最多的音乐类型。流行音乐发展得如此迅猛,与其自身强大的大众音乐文化属性有莫大的关系。流行音乐这些鲜明的文化特征,使它具有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流传恒久的活力。流行音乐成为大众音乐文化的主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实。 sQfVTpnurSJ0XupqoSQXiwEtlerYlo29U4d0r+6LVhvhJLTMvM/CBomqkDSKEg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